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 2、李大钊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 3、英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不但划分了势力范围,而且还协调了彼此的关系。
  • 4、洋务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自救运动。
  • 5、由于“左”倾错误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
  • 6、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7、每个国家的历史都经历过曲折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盛顿

    1775年5月,北美13个殖民地的代表聚集费城,召开了第二届大陆会议。会上,华盛顿强烈主张武力反抗英军。会议一致决定把民兵整编为大陆军,委任华盛顿为总司令。

    林肯

    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曾邀请十位著名历史学家,投票选举100位美国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结果,林肯因“拯救了国家,再造了美国”的历史功勋而排名第一。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俄国和日本改革(部分)

    俄国

    日本

    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有权选择职业和拥有财产。地主不得买卖农奴、干预农奴生活。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度,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发行日元统一货币;实行“求知识于世界”的政策,聘请大批欧美专家,努力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兴修铁路、架电报线、兴办邮政、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

    材料三:

                                    

    图一                                                图二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

    (1)、依据材料一,“华盛顿强烈主张武力反抗英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理解林肯“拯救了国家,再造了美国”?
    (2)、依据材料二,写出日本改革的名称。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俄国和日本改革的相同点。
    (3)、依据以上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上述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两种方式。
    (4)、材料二中图一反映了俄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此事件有何意义?写出导致1921~1925年变化趋势出现的政策因素。
  • 8、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确定了新的国际秩序。

    ——摘编自黄安年《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标志着这一潜在秩序的瓦解。……两大国家集团的对抗……主导了战后国际关系。这是一种非战非和的状态。我们或许可以争辩,两极格局究竟导致了全球的动荡和不安,抑或发展起一种稳定机制。毕竟世界出现了某种稳定状态——至少第三次世界大战不会爆发。

    ——(美)理查德·W·布利特等《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三  (二战后)在国际上,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是为了争夺霸权,或者说,至少是为了争夺全球影响力。每一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己方。西方盟国以条约组织包围了苏联阵营;苏联迂回到西方的背后,在世界上贫穷和发展中国家中培养革命的盟友。

    ——[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四  我们要顺应历史大势,致力于稳定国际秩序,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持对话而不对抗、包容而不排他,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习近平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的演讲

    (1)、材料一中的“新的国际秩序”指的是什么?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哪一个条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2)、材料二中的“非战非和的状态”是对哪一历史现象的描述?这一历史现象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形成“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原因有哪些?为遏制苏联阵营,“西方盟国”建立了哪个条约组织?“对峙”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新的国际局势?
  • 9、科学技术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科学技术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也造成了新的社会矛盾。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材料三  1860~1900年主要国家制造业产量相对份额表(单位:%)

             

    材料四  欧洲人口在1750年时有1.4亿,到1800年时达1.88亿,1850年达到2.66亿,几乎每半个世纪增加约40%。……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在英国,生活在2万人以上城市中的人口在1801年是150万,占人口总数的17%,1851年是630万,占人口总数的35%;1891年是1560万,占人口总数的54%。其他工业化国家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五

    图1 高铁

    图2 废气排放

    (1)、材料一中“蒸汽机引起的欧洲生产的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英国能引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率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它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写出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首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3)、根据材料三,指出美国制造业产量占比的变化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4)、依据材料四回答,“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哪两个重大变化?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重大发明一例。
    (5)、根据材料五回答,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 10、资本主义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                                                

    ——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册)

    材料二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三

    材料四

    图一 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

    图二 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示意图

    (1)、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大事,也深刻影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阅读材料一二并联系所学知识思考如何辩证评价新航路开辟?
    (2)、上图是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时期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示意图,请完善空白处的内容并简要回答这些法律文献产生的共同作用?
    (3)、观察材料四中的图一并分析,1933—1937年失业率变化的趋势与美国实行哪一政策密切相关?该政策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创了什么先例?
    (4)、从材料四中的图二可以看出,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趋势的原因。
  • 11、“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警示世人:战争犹如一场瘟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爆发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反战声音微乎其微。各国的民众积极支持战争,英国志愿入伍者簇拥在征兵处……在德国,出征的士兵斗志高昂,妇女们争相向士兵枪管里插入鲜花,运兵车上写着“圣诞节回家”……

    ——摘编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资料统计表

    战争名称

    参战国

    持续时间

    卷入人口

    参战人员

    伤亡人员

    直接经济损失

    一战

    30多个

    4年多

    15亿

    0.7亿

    0.3亿

    1805亿美元

    二战

    60多个

    6年

    20亿

    1亿

    0.7亿

    4万亿美元

    材料三  “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

    ——摘自鲍德温《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

    总的来看,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都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当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和伴随商业角逐的外交战仍不足以达到预期目的时,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因此战争不可避免。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下》

    材料四  1939年,情报显示德国正加紧研制原子弹,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积极推动美国原子弹研制。1945年,爱因斯坦对原子弹的使用表示了巨大担忧。1955年,著名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提出:“科学家应该集中起来议论,由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战争带来的危害。我们在这个场合,不是作为哪一个民族的成员出现,而是作为人类的一员出现。”

    ——摘编自【美】艾萨克森《爱因斯坦传》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人们对一战的态度并分析这种态度下的战争性质。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两位作者对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各持什么观点?
    (4)、随着科学的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出现了,世界和平的维护任重道远。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从汲取历史教训,维护世界和平的视角,反思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
  • 12、数据统计分析是研究历史的常用方法。下表为1951—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导致增长率趋势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51—1960年

    1961—1970年

    1971—1980年

    10.25%

    6.45

    4.95%

    A、新经济政策成效甚微 B、工业化建设的进程加快 C、苏联模式的长期影响 D、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 13、如图是一副20世纪50年代的题为《骑士及其旅伴》的苏联政治漫画。画中,一位美国骑士骑着身上写着“马歇尔计划”的瘦马正赶往西欧,他的旅伴——一位身着黑衣的魔鬼正如影相随地跟着他。这幅漫画(   )

    ①体现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敌对态度                
    ②寓意马歇尔计划会给西欧带来灾难

    ③揭示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                
    ④创作于美苏冷战的国际关系背景之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4、18世纪以来的两百年间,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玻利瓦尔——纳米比亚独立 C、章西女王——委内瑞拉独立 D、卡德纳斯——华夫脱运动
  • 15、1941年,希特勒骄傲地打开“戈培尔唱机”,鼓吹闪电战的丰功伟绩。1943年,希特勒颓丧地坐在唱机旁,疲惫不堪的戈培尔也累得脱了相(如图)这一变化是因为(   )

    A、德国在二战开始时军事上受挫 B、德国在苏德战场遭遇重大打击 C、德国在诺曼底遭遇重大的失利 D、德国法西斯主义被彻底地打败
  • 16、1933年,一位著名记者先后游历了苏联、美国、德国和日本,发表了以下四篇报道。你认为报道错误的是(   )
    A、苏联工业化建设蒸蒸日上 B、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 C、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法西斯上台 D、西方国家进入经济发展“黄金时期”
  • 17、从1933年起,美国政府花费130多亿美元大规模修建了众多公共工程。下表体现的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是(   )

    公共建筑

    新道路

    新桥梁

    新机场

    地下水道

    12.2万幢

    66.4万英里

    7.7万座

    285个

    2.4万英里

    A、大力整顿金融体系 B、全面调整农业政策 C、推行“以工代赈”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 18、20世纪20年代,某位苏俄领导人说:“事情似乎很奇怪,社会主义共和国怎么能依靠资本主义来改善自己的状况呢?”“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在资本主义包围中利用资本家对利润的贪婪和托拉斯与托拉斯之间的敌对关系,为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生存创造条件。”这一论述意在(   )
    A、粉碎外国的武装干涉 B、解释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原因 C、推动工业化全面展开 D、阐明推行苏联模式的必然性
  • 19、1917年3月25日《申报》刊文报道:“十六日夜间,(哈尔滨)各界俄人皆手执国旗,由军乐队率领沿街欢呼鸣啦,并拍电俄京祝贺。十七日,租界内满街悬旗,俄人皆彼此道贺。”“俄人”庆贺的是(   )
    A、农奴制度的废除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人民委员会成立 D、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 20、19世纪以后,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从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大众教育在欧洲开始推广的原因是(   )
    A、殖民扩张的需要 B、争夺霸权的需求 C、革命浪潮的推动 D、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