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友谊是美好的,但友谊的建立不可能超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学业成绩等。(   )
  • 2、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诚。(   )
  • 3、我们要客观冷静地对待他人的评价,既不盲从也不轻视。(   )
  • 4、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七年级同学开展了以下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活动一【探寻先民遗迹】

    活动二【了解先民生活】

    原始先民

    河姆渡人

    半坡人

    生活时空

    生活在距今约①年长江流域。

    生活在距今约②年黄河流域。

    生产工具

    骨耜、使用磨制石器

    弓箭、鱼叉、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

    原始农业

    人工栽培水稻:饲养猪、狗、水牛

    种植粟;饲养猪、狗

    房屋建筑

    活动三【讲述先民故事】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太古及三代载记》

    (1)、上图中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位于处;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位于处(填写图一中字母即可)。
    (2)、把表格中①、②、③、④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3)、阅读活动三图示请补全①②之处。从中可看出华夏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4)、请给这次探究活动拟一个主题。
  • 5、利民中学组织学生参观故宫。在南侧路下车,步行到天安门入口。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是定向法,由图可知,劳动人民文化宫在人民大会堂的方向。
    (2)、从下车点沿着图中的虚线步行到天安门入口,行走的方向是①→②→③ , (选填“往东”、“往南”、“往西”、“往北”),大约行走④米可以达到。(选填“450”、“900”或“1350”米)
    (3)、故宫参观完毕,学生分组自由活动。一位游客看到学生正在手绘指示牌(如图所示),便上前询问指示牌的含义。同学解释道:图中“→"是我前后左右的方向,数据是这些建筑离我的远近,例如人民大会堂指我向西行走米到达人民大会堂,指我向(选填“东”、“南”、“西"或“北”)行走260米到国家博物馆。由此可知,该同学在图中的位置是①②③④四处中的处,面朝(选填“东”、“南”、“西”或“北”)方向。
  • 6、从下表信息中可以得出秦朝灭亡的原因有(   )

    秦朝全国人口

    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官

    修筑长城

    坑杀儒生和方士

    死刑

    赋税

    2000万人

    70多万人

    40万人

    460多人

    10多种

    农民要上缴2/3收获物

    ①繁重的徭役

    ②沉重的赋税

    ③残酷的刑罚

    ④频繁的农民起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建构单元知识体系是培养历史课程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以下绘制的知识结构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示意图中,①处应该填.(   )

    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B、分封制的瓦解 C、商鞅变法发挥的作用 D、都江堰的修建
  • 8、《盐铁论·非鞅》中载:“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_其后并六国而称帝业。”这说明商鞅变法(   )
    A、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B、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C、稳定了封建社会秩序 D、使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 9、有学者指出:“周王和周公建国,立七十一、姬姓五十三,以同姓为枝干,是家天下政

    治的再一步成长和扩大。”材料所反映的分封制的特( )

    A、以王族为主要分封对象 B、等级制度森严 C、以功臣为主要分封对象 D、权利与义务明确
  • 10、中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如果要考证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下列史料最(   )
    A、北京人遗址中被发现的灰烬 B、义乌桥头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粒 C、良渚遗址出土的玉琼和玉璧 D、炎帝教民开垦耕种的远古传说
  • 11、定居生活,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促使原始人从居无定所走向定居生活的最主要(   )
    A、掌握了磨光、钻孔等技术 B、学会了制作农业生产工具 C、掌握了建造简易房屋经验 D、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 12、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盆地(   )
    A、 B、 C、 D、
  • 13、用手推动地球仪自西向东旋转,演示(   )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四季变化 D、天气变化
  • 14、科学家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不仅确证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了地球的大小。关于地球,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①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②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③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④纬线和经线各有12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从图中我们可以认识到(   )

    A、地球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B、地球属于太阳系中的一颗卫星 C、恒星太阳吸引着众多行星围绕它运行 D、地球是太阳系中离太阳距离最近的行星
  • 16、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同一墓地的墓葬中,有的随葬百余件成套的器物,有的却一无所有,表明当时同一群体内部已经出现贫富分化。(   )
  • 17、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其生活年代在考古学上被称为新石器时代。.   )
  • 18、中国太空探索自20世纪60年代起稳步发展,2022年我国“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   )
  • 19、《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出台过程。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应急管理事业任重道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就应急管理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

    全国人大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修订两次在中国人大网公布草案全文,征求社会公众意见。这些意见在草案审议稿中予以吸收。

    2024年6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并于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

    (1)、我国南方地区夏季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2)、依据材料概括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必要性。
    (3)、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出台过程,谈谈材料如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4)、“徒法不足以自行”请从厉行法治角度谈谈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 20、改革开放,创造了“人间奇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年份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万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

    1978年

    0.3678

    343

    -

    134

    -

    2023年

    126.582

    51821

    5.1

    21691

    7.7

    材料二:列车的速度与温度,是科技之光,也是民生福祉。

    【高铁之快】近日,南珠高铁南玉段成功进行了该线路联调联试,设定的最高测试速度等级提速试验顺利到达时速385公里,这正是中国高铁技术创新的一次集中体现。期间,中国高铁技术团队遇到了多重技术难题,他们一次次深入研究,最终显著提高了高铁的运行效率。

    【绿皮之慢】慢火车票价数十年未涨,慢悠悠的绿皮火车承载着群众的期盼,串联起城市与山村,是山区群众的“致富车”“赶集车”“学生车”“就医车”,为山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推进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1)、材料一中表格数据有“喜”有“忧”,它们分别是什么?并揭示“喜”中蕴含的道理。
    (2)、综合上述材料,请就中国列车的“快”和“慢”谈谈你的思考。(温馨提示:“从为什么能快”、“为什么要慢”等角度展开)
上一页 251 252 253 254 25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