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人类社会的进步始终有着优秀思想的引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位哲学家A(人名)终身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他指出,求得知

    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他还主张人应该“B”,这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在14世纪的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起源于意大利,传播于欧洲,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他们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对教会宣扬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升入天堂的生活态度渐生异议,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1848年,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此后,这一理论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对于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1)、将A、B两处内容填写完整。
    A:;B:
    (2)、材料二中的“思想文化运动”是什么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两个德国人”宣告的新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什么?该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概括该理论的作用。
  •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说历史”活动中,同学们收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二: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1)、请概括材料一这些图片所反映的共同主题?图1和图3事件发生的共同背景是什么?
    (2)、请说说材料二中的“革命”和“变革”分别指什么?运用相关事实谈谈这场变革对交通运输业带来的巨大变化。
  • 3、地中海沿岸是古代诸多文明演绎的舞台。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大帝国疆域图

    材料二:两大帝国的文明

    材料三:这两大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上的商队来往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

    (1)、写出上述两张图片的帝国名称。
    (2)、图1和图2帝国都有对世界影响极大的宗教,分别是什么宗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图2帝国的宗教产生的影响。
    (3)、给图3配上数字来源历史的解说词。写出图4文明产生的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归纳两大帝国的共同特点。
  • 4、马克思曾评价某一历史事件:“1871年,英勇的三月十八日运动是把人类从阶级社会中永远解放出来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曙光。”该历史事件是( )
    A、第一国际的成立 B、马克思主义诞生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宪章运动的开展
  • 5、下面图表反映了中国和英国国力的兴衰变化,其中英国国力在①处达到高峰的主要原因是( )

    A、三角贸易 B、新航路开辟 C、殖民掠夺 D、工业革命
  • 6、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带任何功能性定位;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物的原因、意义等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6世纪,莎士比亚创作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作品 B、1688年,英国议会作出决定,请玛丽和威廉入主英国 C、美国独立战争既是民族解放战争,也是资产阶级革命 D、18世纪,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理论
  • 7、.拿破仑的军队每到一处就宣扬解放农奴,取消封建特权,唤起欧洲各国的反封建意识……”材料中反映拿破仑对欧洲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
    A、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 B、强化了欧洲封建君主专制 C、损害了欧洲人民的利益 D、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 8、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由于它是最早的阐明了天赋人权的政治纲领,因此马克思称它是“第一个人权宣言”。材料中的“国家”指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 9、17世纪40年代以后,正当中国满清王朝代替明朝时,在大洋彼岸的英国,新的社会制度取代了旧制度。标志英国新制度确立的事件是( )
    A、《权利法案》的颁布 B、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 C、《独立宣言》的发表 D、《人权宣言》的发表
  • 10、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图书馆馆藏的一份标记着“约翰·布鲁姆菲尔德先生的黑奴清单,包括年龄和价钱”的文件上,记录有35名男性和19名女性,其中包括年仅14岁的儿童。上面记录着“迪克,25岁,能做农活的黑人,140英镑”“卡斯蒂利亚,45岁,烹饪与洗衣女工,60英镑”等条目。这54名黑奴的总价值约5100英镑。材料反映了奴隶贸易( )
    A、使大西洋贸易繁荣 B、促进了世界市场形成 C、推动了非洲的进步 D、呈现残酷性和商业性
  • 11、构建知识结构图能很好地从整体上驾驭和把握所学知识。下面是一幅未完成的知识结构图,其中“?”处是( )

    A、中世纪欧洲经济发展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新航路的开辟 D、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化
  • 12、“中国经历上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灿烂的古代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尽数吸收。”这次“革新”使日本( )
    A、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B、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天皇权力 D、促进了封建庄园制度的形成
  • 13、从13世纪起,在欧洲的中西部,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更灵活的法律。系统缜密的罗马法具有详细的物权法、继承法、债权法和诉讼法,而且对社会各种组织的地位也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为企业家的活动提供了一种适当的法律基础。材料旨在说明( )
    A、罗马法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影响深远 B、罗马法是维护东罗马帝国的有力支柱 C、罗马法推动欧洲上古社会历史变迁 D、罗马法适应西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 14、大学的兴起被誉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中世纪大学的“美好”体现在( )
    A、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B、获得完全自主权利 C、以神学为教学内容 D、完全受到国王控制
  • 15、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能够成立的是( )

     

    史实

    结论

    A

    查理大帝鼓励基督教发展

    基督教开始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B

    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判

    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C

    琅城通过斗争成为自治城市

    琅城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D

    大学的专业课程有法学、医学、神学

    大学的兴起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A、A B、B C、C D、D
  • 16、中世纪早期的教会不仅收集、翻译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作品,编写史籍,还直接创办学校。据此可知,当时( )

    学校类型

    开设的课程

    培养对象

    修道院学校、在主教驻节的大教堂兴办的大教堂学校

    “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音乐、天文

    修士、教士和世俗人家的子弟

    A、西欧经济的发展促使基督教主动革新 B、欧洲的科技文化成就显著 C、基督教对西欧文化起到一定的传承作用 D、西欧的大学广泛发展起来
  • 17、中国古代曾以腊月、十月等月首为元旦,汉武帝起为农历1月1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的基础是( )
    A、古埃及的太阳历 B、古罗马人的儒略历 C、中国农历即夏历 D、苏美尔人的太阴历
  • 18、“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个西方谚语可以转译为成语“入乡随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该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
    A、罗马帝国为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的广大地区 C、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D、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了暴力
  • 19、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下列有关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 B、外邦人与本邦公民同等政治权利 C、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 D、“元首制”掌握最高统治的实权
  • 20、在古代印度有这样一户家庭:有着自己的住房,在城市里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你认为这户人家属于____等级。
    A、刹帝利 B、吠舍 C、婆罗门 D、首陀罗
上一页 249 250 251 252 25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