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孝德天皇大化改新

    日本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颁布《人权宣言》

    标志法国大革命的开始

    《共产党宣言》发表

    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废除农奴制,促进俄国发展

    A、①② B、①③             - C、②③ D、③④
  • 2、钱乘旦说过: “欧洲在近代形成民族的过程中,专制王权是民族国家的第一个阶段……民族国家的第二个阶段,民族与王权发生对抗,最终推翻专制王权。”下列史实体现“第二阶段”特点的是(   )
    A、法国大革命 B、彼得一世改革 C、英国工业革命 D、印度民族大起义
  • 3、拿破仑在击溃第三次反法同盟、占领莱茵河左岸及许多小邦国后,赶跑了那里封建王公和主教,取消了各种徭役及什一税,宣布公民自由平等。这主要说明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
    A、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B、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C、促成了德意志的国家统一 D、破坏了他国的领土完整
  • 4、 “这一时期,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将人类自身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将人丰富的个性发掘出来。”这一时期是(   )
    A、古希腊城邦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 C、拜占庭帝国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 5、历史学家汤普逊认为“城市运动,比任何其他中世纪运动更明显地标志着中世纪时代的消逝和近代的开端。”能为此观点提供支撑的史实是(   )
    A、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出现早期的资产阶级 B、农业技术提高、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等 C、国王给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特许状” D、城市居民采取金钱赎买、武力斗争的方式争取自治
  • 6、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古希腊和古罗马对欧洲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有(   )

    ①古希腊、古罗马建筑艺术对欧洲建筑风格影响深远

    ②罗马共和国分裂后形成德国、法国、意大利的雏形

    ③《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及欧洲法学的渊源

    ④古罗马的哲学成就突出,亚里士多德是其代表人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7、 “地中海已经成为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材料中的“帝国”是指(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查理曼帝国 D、阿拉伯帝国
  • 8、搜集资料是历史学习方法之一。某同学搜集到“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  “金字塔”和“种姓制度”等相关信息的资料。据此推测其学习的是(   )
    A、古代亚非文明 B、古代欧洲文明 C、近代西欧文明 D、近代亚洲文明
  • 9、2025蛇年春晚吉祥物“巳升升”,整体造型参考甲骨文“巳”字,体现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 10、国家和社会治理既重视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
  • 11、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全体公民当家作主。
  • 12、1857年,印度爆发了反抗封建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
  • 13、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 14、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11世纪,这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制度在西欧普遍存在。
  • 15、伯里克利为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建立了津贴制度。
  • 16、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成为运动主力,以五四运动为起点,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旗帜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关系。
    (2)、联系所学知识,说说上海的这幢小楼在中国革命史上承载的历史份量,并指出以上两幅图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失败给中国共产党带来的怎样的经验教训?
  • 17、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与扩张,使古老的中国面临空前的挑战和危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

    材料二: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等税收作担保,本息共计9.8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活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摘编自《辛丑条约》

    材料三:一部中国近代史,始终贯穿的鲜明主线是:救亡图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相关史实见下表。

    大事年表

    时间

    史实列举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先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1898年

    “百日维新”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但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绞杀下失败

    1911年

    武昌起义

    ——据《中国历史》整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从图1到图2,外国侵略势力渗人中国在地域上有何变化?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史怎样的发展趋势?
    (2)、结合所学,根据材料三所列史实,围绕社会各阶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加以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18、某校八年级将组织一场“看绍兴水乡风情,品绍兴人文荟萃”为主题的研学活动,请你参与。
    (1)、【领略绍兴水乡风光】

    结合右上图资料,分析自然环境对绍兴居民生活的影响。

    (2)、【参观蔡元培故居,体会报国情怀】

    联系所学知识,说说1898年蔡元培先生对清廷失去信心的时代背景。

    (3)、【品读鲁迅作品,聆听时代呼唤】

    作品

    摘录

    创作背景或意图

    《自题小像》(1903年)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敌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工具中国的深渊。

    《狂人日记》节选(1917年)

    ……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坚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发表于《新青年》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表达了鲁迅对的猛烈抨击。

  • 19、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  四川盆地地形简图
    图2  四川盆地气温降水量图

    材料二:四川盆地是我国最大的油菜籽产区,主要种植冬油菜,冬油菜喜光、喜温湿,秋季播种,次年春末夏初成熟。

    材料三:

        四川省现有人口0.83亿;到2023年,四川省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排名第5名,是中西部经济第一大省;目前四川高速公路里程9803千米,高铁总里程达到1863公里,分别居西部省份第一、二位,已有和在建民用机场将达到22个;四川还拥有有四川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高校 122所,和中科院成都有机等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等 20 多所科研机构。
    图3四川省能源图
    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材料四:当前国际形势复杂,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极主要在东部地区。2024年7月18日,中共中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正式提出“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9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提出“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而四川省是我国目前唯一个被正式确立的“战略腹地”。

    (1)、结合上述图表,分析四川盆地成为我国最大的油菜产地的原因。
    (2)、联系材料三,请你谈谈四川承接东部产业、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产业备份的底气在哪里?(
  • 20、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显著,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一中字母所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城名称.

    A.B , C , D.

    (2)、A区城主要气候类型是;从地势特点看,B区城位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
    (3)、C区城与D区域的分界线是
    (4)、D区城的气候类型与图二中气候类型柱状图相符(选填数字)。请推测该区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上一页 234 235 236 237 23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