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学者认为,近代史上,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战后则是“投资+特权”,这里的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说,“事实上,外国公使已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一言论表明( )
    A、清政府已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外国公使帮助清政府管理官吏 C、帝国主义国家完成了对中国的瓜分 D、中国已完全成为美国的殖民地
  • 3、某同学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时列了一个大事年表,下列选项最适合成为该表标题是( )

    1851年  金田起义

    1853年  太平军北伐.

    1853年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追求绝对平均.

    1856年  太平天国领导内讧

    1864年  在湘军、淮军和洋枪队的联合进攻下失败

    A、农民阶级发展资本主义 B、农民阶级的英勇与智慧 C、农民阶级抵制外来侵略 D、农民阶级的抗争和局限
  • 4、小唐同学在整理档案时,摘抄如下案件资料。这一案件( )

    时间:1913年3月 20日

    被害人:宋教仁

    经过:被害人于上海火车站遭暴徒枪击,之后不治身亡

    涉案人:袁世凯亲信及本人

    A、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失败 B、说明袁世凯复辟了帝制 C、导致了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出现 D、反映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的野心
  • 5、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写道:“拯救中国完完全全是我们自己的责任。”下列选项属于孙中山为此“责任”作出的努力是( )

    ①组建兴中会

    ②领导辛亥革命

    ③发表《革命军》

    ④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下图是一枚中华民国十八年发行的银元,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张银元发行于公元( )

    A、1918年 B、1928年 C、1929年 D、1930年
  • 7、写实的民谣能够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义和团民谣“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据此认为义和团运动( )

    ①主张进行盲目排外

    ②斗争矛头是帝国主义

    ③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④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下列条约内容中能揭示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的是( )
    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增开天津为商埠 C、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D、拆毁大沽炮台
  • 9、读“小天鹅在我国境内的主要栖息地和迁徙路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迁徙路线①在我国境内经过的地区有( )
    A、云贵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东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
    (2)、甲地是小天鹅在我国越冬的最北处,这里适合越冬的优势条件是( )
    A、地处亚热带季风区,雨热同期 B、冬季风被山脉阻挡,气候温暖 C、年降水量400mm左右,较湿润 D、地处高原,地势比较平坦开阔
  • 10、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下列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北极圈线穿过北部 B、南、北纬度跨度大,东、西经度跨度小 C、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D、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二位
    (2)、新学期班会课会上小林自我介绍说:“我的家乡总面积约123万平方千米,牧草地占总面积的56.72%,平均海拔高度4000米以上,他的家乡在( )
    A、 B、 C、 D、
  • 11、根据下图《温州的主要河流分布图》,由此可以推断出温州的地势特征是( )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南高北低 D、北高南低
  • 12、西风东渐,新旧激荡。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九年级某班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相关资料,对这个专题做了探究。

    [近代化的轨迹]

    材料一:

    [近代化的比较]

    材料二: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

    ——《旧制度与大革命》(序言)

    [近代化的潮流]

    材料三: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1)、上面是某同学根据14世纪~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做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革命、美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有何区别?英国通过哪部文献确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美两国革命中为实现“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而发表的政治文献。
    (4)、这三场革命体现了怎样的时代主题?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阿拉伯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理优势,广泛吸纳两河流域、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等地先进的文化成果,与本民族的文化成就相结合,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

    ——摘编自姜智红《论文明的多样性》

    材料二: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仍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在1453年最终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一一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古希腊文学和哲学成就各一例。
    (2)、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人创造了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的原因。
    (3)、对比材料一、二可以看出,阿拉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有何不同?
  • 14、东西方文明多元发展,交相辉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古代文明区域分布图

    (1)、材料一中的人物分别生活在材料二中的哪一个文明区域?(在下列横线处填上字母)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2)、 A和D区域在发展过程中都制定了法律,请分别写出这两部法律的名称,并说说它们各自的地位。
    (3)、请分别写出B、E区域实行的政治制度,任选其中一个进行评价。
  • 15、下面是美国《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据此对美国民主制度解读最合理的是( )

    《独立宣言》

    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力。

    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的享有,也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1787年宪法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等。

    A、进步性与局限性并存 B、人民权利无法保障 C、中央与地方矛盾重重 D、种族矛盾不可消除
  • 16、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    )

    A、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B、拿破仑对外战争 C、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 D、西方国家民主化进程
  • 17、“17世纪,英国人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做法,既体现了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也解释了英国变革得以成功的原因,同时还能让人领悟英国王室今天依然能够存在的历史渊源。”材料中“旧瓶装新酒“是指(    )
    A、设立议会,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B、处死国王,废除了封建君主制 C、保留国王,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原则 D、制定宪法,实践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 18、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开展项目化学习,下面是同学们围绕研究主题展示的一张数字资料。由此可得出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人口:1500-1840年约有1170万非洲人被迁往美洲

    金银:1521-1600 从美洲运到西班牙黄金200吨,白银1800万公斤

    A、新航路开辟 B、西班牙殖民扩张 C、三角贸易 D、近代西方侵略
  • 19、14世纪中叶的黑死病大死亡冲破了教会禁欲观念,促使人们去追求现实生活,同时对人生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人类历史因此迎来了“灿烂的时代”。“灿烂的时代”的特征是( )
    A、人文主义兴盛 B、启蒙思想兴起 C、民主政治起源 D、地圆学说萌发
  • 20、如下图是小晴同学在学习世界近代史第一单元之后制作的示意图,请问图中的①和②分别是( )

    A、庄园经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B、租地农场;新航路的开辟 C、庄园经济;新航路的开辟 D、租地农场;早期殖民掠夺
上一页 675 676 677 678 67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