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同步练习
- 浙江省嘉兴市稚川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三次独立作业测试
-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部分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1、近代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其中攻占过北京的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甲午中日战争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2、中国近代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彼之便利……”以上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哪一条约的签订(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
3、有人这样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某一历史事件:一些幼稚的举人和一个少不更事的皇帝,用他们的前程和脑袋,验证了保守势力的强大。下列事件中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鸦片战争
-
4、下图《“China”被撕裂》反映的是( )
A、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C、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 -
5、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转折点是( )A、定都天京 B、北伐失利 C、天京事变 D、安庆失守
-
6、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措施是( )A、兴办京师同文馆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开办轮船招商局 D、组建新式洋枪队
-
7、恭亲王奕诉在给咸丰皇帝的一份奏折中写道:“夷人带有马步数千名,前赴海淀一带,将圆明园、三山等处宫殿烧毁。臣等登高瞭望,见火光至今未息,痛心惨目,所不忍言!”“夷人”指的是( )A、英法联军 B、日军 C、美俄联军 D、八国联军
-
8、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的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市场的大门被打开 B、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
9、根据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材料二:(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房屋(如图)。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

——《七千年前的奇迹》
材料三: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郭沫若
材料四: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据材料一回答神农为什么要“教民农作”?(2)、根据材料二,“他们”应该属于哪一个原始居民?房屋属于什么类型的房屋?生活在哪个流域?(3)、材料三是郭沫若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农耕既普及”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4)、根据材料四,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在北方和南方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 -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自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
材料二: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了一个绝大的影响。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材料四: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郭沫若
(1)、根据材料一,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并列举其对你自己的学习特别有借鉴意义的一条内容。(3)、请你将材料三中的人物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①顺其自然——。
②以法治国——。
③“兼爱”“非攻”——。
(4)、小明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头绪纷杂,人物众多,学习起来难度比较大。请你帮助小明概括一下春秋战国时期显著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
11、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的人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
-
12、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秦朝以前出现的“学术思想最灿烂”主要是指( )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B、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 C、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D、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
13、关于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爆发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日渐衰微
②争霸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③争霸的实质是要获取更大、更多的政治权力和经济资源
④争霸战争具有两面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4、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都已经进入到农耕文化的时代。下列表述符合这两个氏族农耕文化特征的分别是( )A、使用铁制农具、制造陶器 B、饲养家畜、牛耕技术 C、确立土地制度、牛耕技术 D、饲养家畜、制造陶器
-
15、根据下列我国古代生产工具的发明时间,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③①②④ -
16、禹是治水英雄,下列关于禹治水说法正确的有( )
①吸取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
②采用疏导的办法③主要治理的是长江
④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
17、《千字文》中有一句“推位让国,有虞陶唐。”文中的“推位让国”是指(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
18、对谷类的栽培和对动物的驯养,是人类历史上自掌握火以后最伟大的经济革命之一。实现这一“经济革命”的是(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河姆渡人 ④半坡居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19、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工艺高超、种类丰富,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毛公鼎 D、铜冰鉴
-
20、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领导的革命活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年时代,孙中山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业。他创立兴中会、同盟会,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积极传播革命思想,广泛联合革命力量,连续发动武装起义,为推进民主革命四处奔走、大声疾呼。最终,于1911年,中国社会爆发了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1912年2月孙中山说:“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
材料三: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1)、请再举一例孙中山的功绩。并说说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的革命纲领。(2)、结合材料二,请你谈谈孙中山先生说出此话的背景是什么?从社会性质角度思考民国的目的是否已达到?并请说明理由(3)、材料三中的“民贼”指的是谁?其哪个行为促使了孙中山“戮此民贼”?(4)、结合以上材料,对于革命发展你有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