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同步练习
- 浙江省嘉兴市稚川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三次独立作业测试
-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部分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1、报刊能够传播先进思想。《时务报》《国闻报》宣传的主要内容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变法、维新、图强 C、还我青岛 D、三民主义
-
2、“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近代出现这一现象始于(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
3、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时遭到惨败,直至全军覆没。但据史料记载,彼时北洋水师在舰船吨位吨位、舰队建制、舰炮活力等方面与日本海军相比,是相差无几,或是互有优劣。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A、北洋水师官兵作战不力 B、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 C、李鸿章实行避战保船政策 D、北洋水师将领指挥不力
-
4、“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功足壮海军威。”这幅沉痛的挽联是人们哀悼黄海海战中的哪位爱国英雄撰写的?( )A、陈化成 B、关天培 C、邓世昌 D、左宗棠
-
5、导致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A、天京陷落 B、北伐西征 C、天京事变 D、定都天京
-
6、历史遗迹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图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是( )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英军攻陷广州 C、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D、沙俄侵占雅克萨 -
7、“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获取更多的好处。”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 )A、获取巨额战争赔款 B、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 C、开通新的通商口岸 D、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
8、下列有关台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台湾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B、台湾有着“水果之乡”的美称 C、台湾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D、台湾东临大西洋,南临南海,北临东海
-
9、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我国身居亚洲腹地,与世界各国联系不便
②我国大部分处在热带,热量条件较好
③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
④我国跨经度近50°,导致南北气候差异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0、读我国黄河水系及部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为解决黄河的地上河问题,最应该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2)、下列关于丁山脉描述正确的有( ) ①南北方的分界线 ②二、三阶梯的分界线 ③东面为东北平原 ④西面为黄土高原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1、成语“得陇望蜀”中蕴含着我国两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他们分别是( )A、陕西省、山西省 B、贵州省、四川省 C、甘肃省、陕西省 D、甘肃省、四川省
-
12、小夏在课上介绍自己来自中国的某一省份,那里有非常多的少数民族,那么小夏最有可能来自于( )A、贵州省 B、云南省 C、四川省 D、吉林省
-
13、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凭借着勤劳与智慧,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高超工艺的精品】
材料一:如左图

【中华文明的载体】
材料二:考古学家们发据了数以万计的甲骨片,甲骨上所记的都是占卜语言。凡祭祀、战争、风雨、天象、农业丰收以及病疫等都是通过占卜向上天请命。如图甲骨片中所示文字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巧夺天工的工程】
材料三:某著名水利工程的相关说明-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外江主要用于分洪,内江主要用于引水灌溉
【影响深远的思想】
材料四: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它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呈现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上图这件绝世青铜精品。请你说出这件青铜器的名称。(2)、材料二中的文字它被称为什么?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何时?(3)、指出材料三中描述的这项水利工程的名称。根据材料三的相关说明,回答修建这项水利工程的作用是什么?(4)、历史上把材料四所述的现象称为什么?这种“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有何影响?写出儒家一位代表人物及主张。(5)、通过以上问题,请谈谈当代中学生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立木为信”——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材料二: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汤、武之王也,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材料三:“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民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请回答:
(1)、“立木为信”的人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他主持进行了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变法,是在哪国进行的?变法的目的是什么?(2)、如果你是旧贵族,对变法的那条最不满?请再列举一条变法的内容(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这场变法有何意义? -
15、鄞州区某中学决定到衢州三衢山研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研学前同学们找到图 1,发现三衢山位于兰溪的方向;你判断的依据是。(2)、在三衢山景区门口,同学们在图 2 中发现有甲、乙两条线路,他们想轻松一点去登山,在甲、 乙两条登山路线中应选择;因为。(3)、在图 2 中,他们来到处(填字母),看到悬崖百丈;来到处(填字母),看到两座山峰耸立在自己两侧;还看到了一条小河,它的流向是。(4)、图 3 这一带是典型的聚落,当地人大多从事。 -
16、周朝时齐鲁两个诸侯国大致都在今山东境内,而山东简称“鲁”与以下各项中哪一项关系最密切?( )A、齐桓公“尊王攘夷”损害了周王的威信 B、齐国综合实力远远弱于鲁国 C、老子及其学说对后世影响巨大 D、孔子及其学说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
17、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A、分封制的崩溃 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 D、百家争鸣的原因
-
18、纪录片《文明》于2018年3月1日首播,作为中国古老文明代表的三星堆青铜人头像、青铜面具惊艳亮相。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成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末期已出现青铜器 B、夏朝时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 C、商周时期成都平原盛行“三星堆”文化 D、四羊方尊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
19、在我国古代,人们会以“牛”“耕”作为名,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
20、他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 第一霸主逞威风”。该歌谣中的他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