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读亚洲疆域图和亚洲气候类型图,回答问题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①是山脉,②是山脉,③是海峡,①、②、③都是亚洲与洲的分界线;⑤是海峡,为亚洲与洲的分界线。
    (2)、为什么我国科考队员在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时,我国正处在四季中的冬季?
    (3)、假如你站在南极点上,那你的前后左右是(   )方向。
  • 2、假期间,一野外考察组对下侧等高线地形图所示的某区域进行考察。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地形以山地为主 B、①地位于王庄的正东方 C、小河②河段比③河段流速快 D、图中陡崖高度超过200米
    (2)、下列四地中,最适宜考察组野外宿营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④地 D、⑤地
  • 3、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运河是(   )
    A、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B、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C、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D、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2)、图中运河沟通的海洋是(   )
    A、阿拉伯海和红海 B、地中海和大西洋 C、黑海和地中海 D、红海和地中海
  • 4、国家领土包含哪些方面(   )

    ①领陆    ②领岛    ③领空    ④领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5、某地区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山峦连绵起伏,山高谷深,崎岖不平。山谷间常有吊桥,人们来往其间。根据文字描述,这一地区的地形是(   )
    A、平原 B、山地 C、丘陵 D、高原
  • 6、下列图例是小明从中国地图上描画下来的,可能描画错误的是( )
    A、河流、湖泊 B、铁路 C、公路 D、水库
  • 7、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果等高线从高处向低处凸出,则是(   )
    A、山谷 B、陡崖 C、山脊 D、山顶
  • 8、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峰上,在赤道的阳光下闪闪发光,受什么影响?(   )
    A、海陆位置 B、地形 C、纬度位置 D、半球位置
  • 9、义乌市下车门社区经常进行消防安全知识讲座,这体现了社区的(   )
    A、政治功能 B、管理功能 C、文化功能 D、经济功能
  • 10、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代,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二:

    材料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对分封制说NO,各采取了有效措施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事件

    意义

    秦始皇措施的意义;汉武帝的措施,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有利于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稳定了北部边疆

    共同目的†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诸侯尽西来”发生在哪一年?概括“秦王扫六合”的历史意义?
    (2)、联系所学知识,将材料二表格内容补充完整(对应序号)。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秦汉的“大一统”的理解。并归纳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
  • 11、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考古发现

    图1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图2半坡遗址出土的粟种

    材料二:

    图3                         图4

    材料三: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汉书·景帝纪》

    (1)、材料一的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两地种植的农作物不同,主要因素是什么?
    (2)、分析春秋时期图3的出现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请写出图4这一农业生产工具的名称。
    (3)、材料三表明汉初统治者实行什么政策?“汉言文景,美矣!”称颂的是哪一治世局面?结合所学,说说“孝文”“孝景”实施了哪些措施来“与民休息”的。
    (4)、综合以上材料,分析影响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12、古老的中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二:

    图1     图2

    材料三: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蜀志》

    材料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轩辕”指的是谁?后人尊称他为什么?
    (2)、图1中的文字被称为什么?主要代表了我国哪一时期的文明?图2的文物名称是什么?该文物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
    (3)、写出材料三所描述的水利工程的名称。此工程在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请分析入选理由。
    (4)、指出“诸子百家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文明的认识。
  • 13、某同学的历史小论文中有以下关键词:“外戚”“宦官”“黄巾军”。据此可推断该论文的主题是(   )
    A、秦朝统一 B、西汉暴政 C、七王之乱 D、东汉衰败
  • 14、南宋诗人陈亮说“自古中兴之盛,无过于光武。”他所称赞的“盛世”出现在(   )
    A、西汉初年 B、西汉中期 C、东汉初年 D、唐朝初年
  • 15、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此建议(   )

    ①主张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②使太学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

    ③有利于思想上的大一统
    ④使士人收到社会的普遍尊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 16、年代尺有助于历史记忆。下图所示年代尺上的括号内分别应该填入(   )

    A、秦、汉 B、西汉、东汉 C、汉、三国 D、三国、西晋
  • 17、对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发生在秦朝大泽乡
    ②领导者是陈胜、吴广

    ③这次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④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残暴统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8、习近平强调加大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曾经指出:“健全国家监察组织架构,形成全面覆盖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国家监察体系。”秦朝时,负责监察事务的是(   )
    A、丞相 B、太尉 C、郡守 D、御史大夫
  • 19、中国古代历史留下了无数的成语典故。将下列成语典故反映的相关史实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破釜沉舟    ②卧薪尝胆    ③酒池肉林    ④三家分晋

    A、③②①④ B、③②④① C、②③①④ D、②③④①
  • 20、下列哪两次战役与秦朝的建立和灭亡有关(   )
    A、牧野之战、长平之战 B、涿鹿之战、巨鹿之战 C、长平之战、巨鹿之战 D、马陵之战、桂陵之战
上一页 659 660 661 662 66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