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他以宗教为纽带,完成了民族的统一,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统一国家。”材料中的他是指(   )
    A、释迦牟尼 B、屋大维 C、穆罕默德 D、查士丁尼
  • 2、有一个存在了近千年的帝国,它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古典文化,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成为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该材料中的它是指(   )
    A、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拜占庭帝国
  • 3、 796年,法兰克国王查理写信给教皇:“我的天职是用武力保卫教会,使她不受异教徒的攻击蹂躏。而圣父,你的职责是用祈祷支持我的武力。”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加冕,并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这反映了(   )
    A、教会权力居于王权之上 B、基督教传播遭到当地传统势力的反对 C、封君要对封臣提供保护 D、神权与王权对基督教世界的共同统治
  • 4、下列对下侧文字的解读正确的有(   )

    ①“他”是指终身独裁官凯撒

    ②“他”统治时期,罗马帝国取代了罗马共和国

    ③这一时期,元老院与公民大会权力依然很大

    ④“他”首创“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5、下列是对中世纪一个欧洲庄园中的农奴卡洛斯一天生活的描述,其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清晨,卡洛斯吃过简单的早餐,先到领主的自营地除草 B、晌午,到自家的份地里给庄稼捉虫 C、向领主缴纳继承捐,准备把自己的份地传给儿子地 D、下午离开庄园,到不远处的城市中打工
  • 6、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材料中“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的人应是雅典的(   )
    A、所有居民 B、妇女 C、成年男性公民 D、外邦移民
  • 7、公元2世纪,曾有游客到罗马旅游,问罗马一位老者:“罗马为什么夜间不能稍微亮一些呢?”老者说:“一座城市既然有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历史的光亮。”下列史实最能佐证其观点的是(   )
    A、优越广泛的民主政治制度 B、享誉世界的人物雕刻艺术 C、光辉璀璨的古哲学家群体 D、影响深远的法制建设成果
  • 8、下列关于亚非四大文明和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比较,正确的是(   )

    ①文明类型不同,前者为大河文明,后者为海洋文明 

    ②两类文明的实质相似,都是奴隶制文明  

    ③两类文明都先后出现了中断  

    ④两类文明都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9、下图是古代亚非文明区域分布示意图,B处所在地区代表性的文化是(   )

    A、象形文字、太阳历 B、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佛教 D、甲骨文、青铜器
  • 10、英国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运行,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 11、 1775年5月,费城召开的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整编大陆军,委任克伦威尔为总司令。
  • 12、 1804年,拿破仑加冕,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 13、武士集团长期统治形成武士道,武士效忠的对象是他的主公。
  • 14、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 15、《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成为后世罗马法学的渊源。
  • 16、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航海业的发展促进了希腊商业的发达,希腊人与外界的交往日趋频繁,逐步形成了古希腊人自由、开放、质朴的性格。特别是民主制度建立之后,自由更是希腊人所渴望和追求的。希腊文明和其他文明一样,也借鉴了其他文明的成就为自己所用。希腊人把神话中的诸神赋予了人性……可以看出,希腊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      

    ——摘编自孙凤玲《浅析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

    材料二:  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他们对变革的推动……在文化领域,日本以同样的方式修改了中国的模式。日本人借用了汉字,但发展了他们自己的书写体系;借鉴了儒家学说,但更改了它的道德标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已发生。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的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流……但和平交往并非是人类相处的唯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摘自华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归纳希腊人文思想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并用一例史实说明古希腊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
    (2)、结合所学,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
    (3)、根据材料,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并用一例史实论证哪种方式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 17、民主与法治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雅典,凡是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政治活动来实现。……每年6个雅典公民中就有1人可能担任某种公职。雅典的公职如执政官、将军、议员、陪审员等,均由选举或抽签产生,任职期限均为一年。……因而公民都有轮流担任公职的机会。

    ——引自蒋云芳、胡长林《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和对后世的影响。
    (2)、材料二中两则摘录分别描述的是哪部法律?并结合所学指出相应的意义。
  • 18、为了学习世界经济的发展脉络,某校九(4)班同学分小组开展深度学习。

    小组1:

    《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图》

    小组2:

    (1)、读图并结合所学,完成下面表格。

     

    政治特点

    经济特点

    大河文明

    专制政权

    海洋文明

    奴隶制民主

    原因探讨

    (2)、结合所学,说说图2描绘的中世纪欧洲经济有什么特点?这种经济形式形成的根源是什么?
    (3)、据摘录1,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有着怎样的地位?依据图2和摘录1,并结合所学说说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对当时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 19、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的政治版图发生巨大变化。诸多“蛮族”王国林立,彼此之间或联合或斗争。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①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②查理曼帝国的建立

    ③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的封建制度在西欧普遍存在
    ④查理曼孙子三分帝国

    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①②④
  • 20、把握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各项中,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
    A、罗马人对犹太人的残酷统治——基督教产生 B、中世纪城市的兴起——欧洲市民阶层的形成 C、十字军东征——拜占庭帝国衰落 D、奥斯曼帝国的崛起——阿拉伯帝国的灭亡
上一页 657 658 659 660 66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