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凝望秦岭山,守护母亲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他还指出,建设绿色秦岭,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引汉济渭工程简图

    (1)、写出“秦岭和合南北”的含义。
    (2)、汉江和渭河分别是我国哪两条河流的重要支流?请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引汉济渭工程带来的积极影响。
  •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写出图1中字母相对应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A省;B省。
    (2)、从图2可以推断出,上述地区该时期内发生了(填“旱灾”或“涝灾”)。
    (3)、我国东部季风区,旱涝灾害发生频率很高,这与季风的哪一特征有关?
    (4)、图1中昆明和贵阳均属于什么地形区?请描述该地形区的特点。
  • 3、“外交失败,皆由少数卖国贼所为。……山东问题,关系我国命脉,鲁亡国亡。乞电巴黎专使力争。宁可退出和会,否则誓死不认。”(5月13日《南京上新河全体国民要求严惩国贼拒签和约电》)这一电文可以佐证(   )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黎和会的不合理性   
    ②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③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④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4、民国时期,保守的知识分子惊恐不安,称新文化运动为“洪水猛兽”“异端邪说”,“功利倡而廉耻丧,科学尊而礼义亡,以放荡为自由,以攘夺为责任”。下列对这段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新文化运动导致人民道德败坏 B、新文化之“自由”实际是放纵私欲 C、新文化运动导致社会动乱不息 D、新文化运动冲击了传统纲常礼教
  • 5、“袁氏于22日申令取消帝制翌日他又告令曰:‘所有洪宪年号应即废止,仍以本年为中华民国五年’。”导致这一结果的历史事件是(   )
    A、二次革命 B、护法运动 C、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
  • 6、下图是某著作前五卷目录,其中第三卷卷名最有可能是(   )

    A、早期近代化的尝试 B、民主、科学与实业救国 C、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 D、从《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
  • 7、面对亡国灭种的危局,中华民族一面英勇反抗外国侵略,一面开始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下列对这期间历史事件之间关系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
    A、鸦片战争爆发是洋务运动的导火线 B、第二次鸦片战争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C、《马关条约》的签订引发了公车上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后掀起了义和团运动
  • 8、如右图所示,Y轴表示的是(   )

    A、近代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历程 B、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探索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D、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程度
  • 9、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实际上经历了“西化”“反西化”“近代化”三个交叉的探索过程。下列事件中,符合“西化”和“反西化”的分别是(   )
    A、虎门销烟和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C、洋务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 10、某学者回忆19世纪80年代的情形时说:“朝士皆耻言西学,有谈者诋为汉奸,不齿士类。”而到了19世纪末,却出现了“举国若狂,人人竞言西学”的现象。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自强”“求富”理念的推广 C、革命派广泛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D、民族危机加深,救亡意识凸显
  • 11、通过梳理历史线索可以明确学习主题。下列对如图所示历史线索概括的学习主题,最准确的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外国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C、西方列强瓜分狂潮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D、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 12、下图是小滨同学关于近代中国签订的丧权辱国条约的课堂笔记。根据笔记内容,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条约》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②条约》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拆毁大沽炮台

    《③条约》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④条约》把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工厂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
  • 13、1895年,日本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议论符合史实的是(   )

    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②英国:伙计,我们的工厂可以建到中国去了

    ③德国:中国的辛亥革命真是失败    
    ④俄国:我们可以在东交民巷设大使馆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 1842年,魏源撰写《圣武记》,历述清王朝过去武功上的胜利,用意在与当时军事上的颓势相对照。这 “颓势”出现于(   )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黄海海战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5、中国古诗词博大精深,下列解读恰当的是(   )
    A、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西北内陆昼夜温差大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滚滚注入东海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黑龙江流域梅雨来袭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早低见牛羊——青藏高原畜牧业发达
  • 16、中国成语浩如烟海,“黔驴技穷”“得陇望蜀”中包含的省级行政区域依次是(   )
    A、贵州  甘肃  四川 B、甘肃  重庆  贵州 C、贵州  四川  重庆 D、河北  贵州  四川
  • 17、阅读中国四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题。

    与上图①②③④对应的城市依次为(   )

    A、北京、乌鲁木齐、上海、拉萨 B、上海、乌鲁木齐、北京、拉萨 C、上海、拉萨、北京、乌鲁木齐 D、北京、拉萨、乌鲁木齐、上海
  • 18、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M地是我国重要的高余粮区。这里发展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有(   )
    A、人口非常稠密 B、全年降水丰沛 C、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D、四季温和,机械化水平高
    (2)、下列对河流N的干流描述正确的是(   )
    A、流经晋、冀、鲁 B、上游流经宁夏平原 C、最终注入了黄海 D、下游河段支流众多
  • 19、读“小天鹅栖息地和迁徙路线图”,完成下列小题。

    (1)、小天鹅迁徙路线①的途中能欣赏到的有(   )
    A、椰林风光 B、牦牛成群 C、竹楼村寨 D、草原辽阔
    (2)、迁徙路线②在我国境内经过的地形区有(   )

    ①东北平原  ②塔里木盆地   ③云贵高原   ④长江中下游平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甲地是小天鹅在我国越冬的最北处,这里适合越冬的优势条件是(   )
    A、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 B、年降水量在400mm左右,较湿润 C、冬季风被山脉阻挡,气候温暖 D、地处高原,地势较平坦、开阔
  • 20、长江与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它们的共同点有(   )

    ①河流治理的首要任务都在于治沙   
    ②都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

    ③青海和四川是它们共同流经的省份   
    ④下游都有“黄金水道”之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上一页 634 635 636 637 63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