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同步练习
- 浙江省嘉兴市稚川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三次独立作业测试
-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部分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1、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北纬29.59度,东经102.08度)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1)、下列四幅图能正确表示此次地震震源位置的是( )



A、A B、B C、C D、D(2)、地震发生这个时间段属于什么季节(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
2、关于世界地形叙述不正确的是( )A、陆地地形分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类 B、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 C、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D、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
3、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1)、如图所示,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2)、四大洋中几乎没有分布在西半球的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
4、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河流及河水流入湖泊的是( )A、
B、
C、
D、
-
5、若地图的图幅相同,则下列比例尺中能让地图内容最详细的是( )A、1:3000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千米 C、1/300000 D、30km
-
6、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B点的地理坐标是( )A、(60°S,45°E) B、(30°N,45°W) C、(60°S,90°W) D、(30°S,45°E)(2)、A点在B点的( )A、正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正北方向 -
7、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常常被后人并称为“姊妹革命”。
【思想引领】
材料一:在新的社会革命到来之际,资产阶级迫切需要首先在理论上弄清一些认识问题,如建立什么样的政治权威才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并能够促进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又是什么?由此欧洲爆发了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摘编自董小燕《西方文明史纲》
【一触即发】
材料二:英国政府施行了一系列财政措施,公布了“糖税法”、“印花税法”、“汤森税法”;其目的是为了将英国繁重的税收负担转嫁到美利坚殖民者肩上。……殖民地居民一致反对。
法国的旧政权就其组织而言是贵族政权。一二等级仅占总人口的2%,却拥有约35%的土地,免除几乎所有的税,而第三等级税收负担繁重。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维权宣言】
材料三:政府企图把人民置于专制统治之下时,那么人民就有权利,也有义务推翻这个政府……大不列颠在位国王……就是想在这些州建立专制的暴政……我们实在不得不宣布和他们脱离。
——《独立宣言》
材料四: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人权宣言》
(1)、根据材料一,写出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美国和法国革命爆发的背景。(3)、比较《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分析它们的异同点。(4)、根据以上材料,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被称为“姊妹革命”提供一项佐证。 -
8、在世界近代史上,英国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材料一:我们的身体就象一座园圃,我们的意志是这园圃里的园丁……单独培植一种草木,或者把全园种得万卉纷披,让它荒废不治也好,把它辛勤耕垦也好,那权力都在于我们的意志。
——莎士比亚《奥赛罗》(创作于1603年前后)
材料二:英国17世纪“三角贸易”

材料三:光荣革命后,英国国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无权废止法律,国会会议必须定期召开,国会议员的言论自由得到法律保证,所有重大问题都由国会决定。
——厉以宁《厉以宁讲欧洲经济史》
材料四:蒸汽机的出现让人能够使用自己创造的动力来驱动机器……各行各业都相继实行工厂化……铁路逐渐成为英国国内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英国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得多。
——摘编自钱乘旦 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五:宪章运动是英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独立的工人运动,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是统治阶级开始实行了某些让步政策,包括禁止女工和童工在矿井劳动的法令等。马克思在工人阶级身上看到了创造新世界的力量。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莎士比亚的思想内涵。(2)、根据材料二说明“三角贸易”对英国的影响。(3)、光荣革命被认为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请根据材料三证明这一观点。(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概述英国生产能力远超其他国家的原因。(5)、根据材料五,分析工人运动对马克思的影响。(6)、综合上述材料,论证“英国的发展历程折射出近代世界文明发展的趋势”这一观点。(要求:逻辑严密,表述简洁) -
9、“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该内容很可能出自(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
-
10、“拿破仑执行了大革命的遗嘱,完成了大革命所未完成的事业,确立了资产阶级现代国家的大厦”,以下史实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颁布《拿破仑法典》 B、对欧洲各国发动战争 C、推翻了法国君主专制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11、“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这是因为美国( )A、脱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B、确立共和体制,实行三权分立 C、推翻封建王权,实行君主立宪 D、废除奴隶制度,保障自由平等
-
12、据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开辟A路线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2)、据图可知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影响有( )A、从亚洲获得了大量黄金 B、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C、推动了君主专制的发展 D、导致了西欧国家的争霸 -
13、14世纪中期以后,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农民通过各种途径扩大耕地面积,同时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为自己耕种,由此开始形成的小规模的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是( )A、庄园制度 B、手工作坊 C、手工工场 D、租地农场
-
14、古希腊、古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下列能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
①古希腊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发源地
②古希腊建筑艺术影响后世建筑风格③古罗马哲学家苏格拉底影响深远
④《十二铜表法》是欧洲法学的渊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它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受权利。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文中的“它”指的是( )A、埃及的法老制 B、斯巴达奴隶制 C、雅典的民主制 D、罗马的元首制
-
16、《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古巴比伦( )A、商品经济活跃 B、实行君主专制 C、存在阶级分化 D、社会矛盾激化
-
17、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关于古代文明的史实与推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楔形文字的发明
推动古代两河流域文化的发展
B
种姓制度的存在
古埃及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C
陶片放逐法的实施
完善了古印度的民主制度
D
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
促进了古希腊农业的发展
A、A B、B C、C D、D -
18、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表。
探索层面
重大事件
时间
阶级、派别
主要思想
器物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地主阶级洋务派
自强、求富
制度
戊戌变法
1898年
①____
变法维新
②____
1911年
资产阶级革命派
三民主义
思想
③____
1915年开始
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
④____
材料二:
民国初年随着《新青年》等刊物的发展以及白话文运动的推展,自由、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极大地影响了年轻一族。
陈独秀在《每周评论》上写道:“巴黎的和会,各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
材料三:五四运动中,上海六七万工人为声援学生举行罢工,各地工人也相继罢工,一些工厂停工、铁路停运,直接威胁了军阀政府的统治,统治者惊慌失措。五四运动很快席卷全国20多个省,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新的阶段。
(1)、根据所学知识,将表格空白处补充完整。(2)、结合材料二分析激起五四风雷的原因有哪些?(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革命进入新阶段的表现。 -
19、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西文明互相碰撞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庚子之辱]1840年6月到1842年8月……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甲午之痛]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港湾之事相逼而来,瓜分支那之说,腾沸于全球。于是国人大哗,志士奋起,痛论变法之不可缓。帝亦知非实行变法,不能立国。
——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
材料三:[戊戌之变]康有为批评了惨淡经营三十年的洋务运动……“购船置械”“设邮使,开矿务等,虽有图强的意愿,然而触及的仅仅是局部的东西,这种只是“小变”。他认为“日本改定国宪,变之全体也”,乃是凿破封建政治体制,才是“全变”,“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如何理解“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2)、“甲午败于日本”与“各国租港湾之事”“变法”之间分别有什么联系?(3)、分析康有为认为洋务运动是“小变”的原因,并概括其“全变”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 -
20、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
图2:台湾岛局部等高线地形图材料二:海峡两岸分隔已届70年。台湾问题的产生和演变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命运休戚相关。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陷入内忧外患、山河破碎的悲惨境地,台湾更是被外族侵占长达半个世纪。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2019)
(1)、结合图1,描述台湾岛的地理位置。(2)、从图2可以看出,台湾岛地形以为主。B处与C处相比,处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可能性大?并根据图2分析原因。(3)、材料中提到“台湾更是被外族侵占长达半个世纪”的产生与哪个史实相关,这一史实对中国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