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不同的平原上,人们的生活是不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湄公河平原——用机械从事生产 B、美国中部大平原——生产靠人工 C、湄公河平原——主要居住高脚屋 D、美国中部大平原——过“御耕节”
  • 2、疫情期间,受物流运输等因素影响,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农产品出口受到强烈冲击。读东南亚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东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稻米生产精耕细作,每年的出口量很大,东南亚稻米生产特点的形成与下列因素关系密切的有(   )

    ①高温多雨的气候     ②多山的地形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众多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图中甲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

    A、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B、高原为主,地表崎岖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地形复杂,中高周低
    (3)、下列东南亚国家能直接与中国进行陆上贸易的是(   )
    A、菲律宾 B、文莱 C、缅甸 D、印度尼西亚
  • 3、读下图(北极看地球)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C洲中部平原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土地辽阔,土壤肥沃,气候适宜

    ②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产区,种植水稻等农作物

    ③农业生产以家庭农场为主,主要生产玉米、大豆和小麦

    ④以发展绿洲农业为主,种植棉花和水果等作物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下列对图中大洲、大洋相关地理事物表述正确有 (   )

    ①A洲被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所包围

    ②B洲居住的居民主要以白色人种为主

    ③E洲的印第安人利用山区的环境特点,形成了山下山上不同的生产生活景观

    ④位于A洲东部的岛国,在长期与大海共存,与渔业共生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4、不同区域的人们因地制宜地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下列国家与其区域特色描述相符的是(   )
    A、瑞士——与山为邻——灌溉农业 B、秘鲁——草原辽阔——迁徙游牧 C、肯尼亚——傍水而居——耕海牧鱼 D、泰国——冲积平原——精耕细作
  • 5、饮食以大米为主,喜欢制作米粥、米酒、粽子、年糕……绍兴有着稻作文化深深的印记。下列地区文化中也有着类似印记的是(   )
    A、美国的中部大平原 B、灌溉农业发达的以色列 C、欧洲腹地阿尔卑斯 D、东南亚地区的湄公河平原
  • 6、“八百里秦川”是指(    )
    A、宁夏平原 B、河套平原 C、成都平原 D、渭河平原
  • 7、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图1中甲为洋,乙为海峡。
    (2)、以下关于湄公河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湄公河发源于中国,中国境内叫金沙江

    ②湄公河穿越马来半岛,最终流入太平洋

    ③湄公河下游地区主要种植水稻作物为主

    ④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河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下面哪两幅图片最符合丙地的景观特色? 请结合图1、图2及所学知识分析其景观特色的成因。

  • 8、水稻是东南亚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
  • 9、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及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1美国农业带分布图                 图2美国沿36°地形剖面图

    (1)、甲地形区为(    )
    A、阿尔卑斯山脉 B、落基山脉 C、安第斯山脉 D、大分水岭
    (2)、美国两个小麦区自然条件的主要差异是(    )
    A、地形 B、水源 C、土壤 D、热量
    (3)、图中所示乙区域以“用机械种庄稼”为生产特点,其主要原因有(       )

    ①密西西比河贯穿该流域,灌溉较便利   
    ②地形平坦,土地辽阔

    ③该区域位于中纬度地区,热量条件好   
    ④经济发达,科技先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甲、乙、丙三地为世界著名平原,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大麦 C、水稻 D、马铃薯
    (2)、对甲、乙、丙三平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甲、丙两平原濒临太平洋          ②甲、乙两平原位于北半球

    ③乙、丙两平原位于中纬度           ④人口密度甲最大,丙最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湄公河平原的房屋大都尖顶斜坡,用木桩支撑,悬空架设,说明了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A、四季分明 B、干燥阴凉 C、炎热潮湿 D、干旱少雨
  • 12、读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图上河流是( )
    A、亚马孙河 B、尼罗河 C、多瑙河 D、密西西比河
    (2)、该河流流域( )

    ①被称为亚马孙平原
    ②面积辽阔, 生产大豆、玉米

    ③农业现代化水平高
    ④是世界水稻的最主要产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3、每个区域的社会生活,都是展现这个区域人文特色的橱窗。下列图片能反映澳大利亚特色的是(   )
    A、 B、 C、 D、
  • 14、不同区域的人们因地制宜地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下列国家与其区域特色描述相符的是( )
    A、瑞士ー与山为邻一一精耕细作 B、泰国一一草原辽阔一一迁徙游牧 C、肯尼亚——傍水而居一一耕海牧鱼 D、以色列一一沙漠绿洲一一灌溉农业
  • 15、下列四个选项中,能反映上海气候特征的是( )
    A、 B、 C、 D、
  • 16、从14世纪开始到19世纪,欧洲社会发生了许多新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和农村都出现了新的变化。

    材料二: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三:16—18世纪,新兴资产阶级高举“自由、平等和人权”的旗帜,掀起了反对封建专制、争取自由的斗争,其中主要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等。这几个国家率先冲破封建社会的束缚和宗主国的控制,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资本主义开始由对人性的呼唤,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对财富的贪婪和对海外的扩张,逐渐凝聚成一种深刻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社会制度。

    ——《全球通史》

    (1)、请将材料一所示思维导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内容填写完整。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早期殖民活动的特点。并说明早期殖民活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到来提供了什么条件?
    (3)、根据材料三,概括西方国家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材料中“对人性的呼唤”和“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社会制度”分别指的是什么?
  • 17、棉花,将不同大陆连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关于劳动力、生产和销售的全球故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球棉花贸易市场的空间变化

    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英国商人、发明家及制造商为降低劳动成本,促成了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等一系列纺织工具的发明。1780年后的20年中,英国棉纺织品出口增长了近200倍,至1815年,凭借这些出口,英国几乎在全球棉纱和棉布贸易中击败其他世界竞争对手。棉纺织业的发展使得其他工业领域的发展也成为可能。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的全球史》

    材料三:19世纪下半叶,欧洲的铁路修建达到高潮。人们通过铁路把大量的炭、原材料运往城市,还能把城市的商品输送到其他地方。铁路运输首次实现大规模、低成本、高速度的陆上货物配送,深入大陆与国家的偏远内地。19世纪晚期,铁路衔接上以蒸汽为动力的海运路线,跨洲的大宗货运走陆路和海路从此一样容易,贸易的流动不再受大自然左右。

    ——[美]诺曼・里奇《现代欧洲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全球棉花贸易市场的空间变化,指出15世纪末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棉纺织业发展对英国产生的历史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欧洲的铁路建设对棉花贸易的重要意义。
  • 18、“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下列文明成果,产生于这个区域的是(    )
    A、狮身人面像 B、楔形文字 C、帕特农神庙 D、万神庙
  • 19、公元前4世纪,雅典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在演说中提到,雅典人皮洛斯被剥夺了公民权,由于生活贫困,他混入民众法庭(陪审法庭)骗取津贴,结果被判处死刑。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①德摩斯梯尼生活在伯里克利改革之后   
    ②雅典民主仅适用于城邦的高等级公民

    ③所有雅典人都有权获得城邦发放的津贴    
    ④只有雅典公民才能担任民众法庭的陪审员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20、以下是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分布图。下列文明成果分别与图中①、②两个文明中心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

    A、金字塔、佛教的创立 B、青铜冶炼、汉谟拉比法典 C、太阳历、象形文字 D、楔形文字、种姓制度
上一页 620 621 622 623 62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