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位来华旅游的外国游客这样描述自己的家乡:“河就是街道,船就是车辆,行走在那里,不是徒步就是坐船。”据此推测这位游客可能来自(    )
    A、巴黎 B、威尼斯 C、巴西利亚 D、蔚山
  • 2、下图中序号所示区域与该地生产生活特色对应正确的是(   )

    A、①——逐水草而居 B、②——驯养羊驼和骆马 C、③——用机器种庄稼 D、④——耕海牧渔
  • 3、下列有关“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的读书摘记,正确的有(   )

    美国中部大平原以家庭农场为主,机械化程度高,主要种植水稻。

    山地之国瑞士,旅游资源丰富,山间交通主要依靠羊驼和骆马。

    水上都市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兴,船是这里的主要交通工具。

    以色列人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开发节水作物,跻身农业发达国家行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阅读图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日本渔港的分布

    【相关链接】日本渔业发展十分迅速,这得益于其采取的正确措施,如:签署《京都渔场利用协定》,规定休渔期,禁止使用大量鱼饵;在发展传统渔业的同时,尝试开发潜水体验、海水浴观光、赏鲸体验等新项目;为解决“鳗鱼荒”,积极研发鳗鱼人工养殖技术。

    (1)、根据图1描述威尼斯的相对位置,结合图1和图2指出波河的枯水期在(夏季、秋季、冬季)并简述理由。
    (2)、结合材料二与相关链接,分析日本渔业发达的自然和人文条件。
    (3)、威尼斯城和日本傍水而居形成不同特色的生产方式,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 5、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寻英雄,上善若水】

    (1)、长江发源于山脉,曲折东流,浩浩荡荡,注入海。
    (2)、武汉位于长江与 A江的交汇处,位于长江的游(上、中、下)。
    (3)、读图,长江中游B处的主要景观是港。从区位优势的角度分析它的重要性。
    (4)、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从上、中、下游来看,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是游,根据所学知识说明长江上游地区水能丰富的原因。
  • 6、下列关于日本渔业发达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沿海海域鱼类饵料丰富 
    ②冷冻保鲜设备优良

    ③地处热带,光照充足 
    ④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A、④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7、观察下图,回答下题。

    (1)、若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米
    A、36 B、360 C、3600 D、36000
    (2)、甲地在乙地的____方向
    A、东北 B、西南 C、东南 D、西北
    (3)、图中所示区域,你认为最可能是(   )
    A、乡村社区 B、高科技园区 C、城市社区 D、生活小区
  • 8、威尼斯这座历史名城面临着“因水而忧”的生存危机,其主要原因是(   )
    A、水体污染严重 B、旅游旺季时人满为患 C、陆上交通不便 D、海水倒灌与水位上涨
  • 9、下列有关威尼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临海条件,渔业成为威尼斯城唯一的经济来源 B、优越的临海条件,使威尼斯成为一座商业、旅游城市 C、利用灌溉条件发展农业,孕育了威尼斯 D、独特的河湖风光,孕育了威尼斯城
  • 10、日本岛国中东北向西南分布着四大岛,其中面积最大的是(   )
    A、北海道岛 B、四国岛 C、本州岛 D、九州岛
  • 11、下列有关“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的读书摘记,正确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暑假里,小明一家跟随旅游团到欧洲旅游,这期间他们游玩了意大利的威尼斯。在旅游期间,小明选择了有“小汽车”之称的交通工具,这种交通工具是(   )
    A、 B、 C、 D、
  • 13、读A、B两国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于A、B两国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A国位于西半球,B国位于东半球

    ②A国位于南半球,B国位于北半球

    ③两国的国土大部分都位于温带地区

    ④A国位于非洲最南端,B国是亚洲南部的一个岛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B国发展渔业的有利条件有(   )

    ①渔业资源丰富   ②工业基础雄厚   ③优良港湾众多    ④气候温暖湿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工业发展水平会直接影响区域的生产生活。下列各区域发展能印证这观点的有(   )

    ①美国大平原商品化程度高    ②日本用先进技术耕海牧渔

    ③印第安人营造垂直的生计    ④澳大利亚发展现代化牧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阿尔卑斯山已经被深入开发利用了数个世纪。即便今天,整个阿尔卑斯山区里,也只有17%作为公园被保护起来。可利用的空间极为有限,以至于一般的阿尔卑斯山谷地就是内容多样的大杂烩:工厂、铁道、旅馆、住宅、教堂、滑雪缆车、农场、停车场、贮木场、商店、餐厅、时装小店,这一切都被绕来绕去的抛物线形水泥路连接在一起。除去噪声、空气和溪流的污染,阿尔卑斯山脉的野生生物,尤其是当地的山羚羊、山羊、鹿等动物栖息地的环境也在不断恶化。随着灌木和草种的移迁,某些种类的蝴蝶在这一地区已经消失了,而为了建设滑雪道,砍伐了大量的森林,致使山上的碎石和泥土被洪水冲走,造成房屋、道路毁坏,河道淤塞。

    (1)、坐落在阿尔卑斯山的瑞士,是个典型的山地之国,瑞士人因此被称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瑞士工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
    (2)、阿尔卑斯山区有哪些旅游项目?
    (3)、根据材料,说说阿尔卑斯山区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怎样的问题?
  • 16、关于下列山脉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山脉两侧有我国最大的高原和最大的平原 B、②山脉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 C、③山脉是四川省和湖北省的分界线 D、④山脉南侧为半干旱区,北侧为半湿润区
  • 17、下而旅游项目中最有可能在阿尔卑斯山区开展的是(    )
    A、 B、 C、 D、
  • 18、智利北部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成为天文观测的首选之地。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图1中地中海气候区主要位于(填纬度带),南美洲岸。
    (2)、图1所示山脉是 , 它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该山区森林地带至今仍有大面积野生西红柿分布,海拔3800米之上的“的的喀喀湖”区则可能是最早栽培出马铃薯的地方。据此判断,西红柿喜 , 马铃薯喜(选填“温暖”或“冷凉”)。
    (3)、根据图1和文字资料,简述中国在智利北部设置天文台的原因。
  • 19、“一山分南北”中的“山”指的是秦岭,它不仅是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也是(    )

    ①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②南方水田与北方旱地分界线
    ③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20、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尤其是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下图中表示黄土高原的是(    )
    A、 B、 C、 D、
上一页 618 619 620 621 62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