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华盛顿、巴黎和巴西利亚这三座城市的相似之处是(   )

    ①都濒临海洋   ②都是首都   ③都具有上百年历史的文化古城    ④都有河流涌过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2、符合首都巴西利亚的名片是(   )
    A、汽车城 B、IT新城 C、文化艺术之都 D、城市规划的典范
  • 3、巴西利亚和班加罗尔都地处 (   )

    ①海滨地区      ②高原地区   ③政治中心    ④热带地区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4、作为首都,巴西利亚和华盛顿的相似之处是(   )

    ①城市职能突出政治中心    ②城市规划突出整体性    ③靠近海边    ④迁都新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5、巴西的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往巴西利亚的主要原因是(   )
    A、巴西利亚交通方便 B、巴西利亚地处海滨,环境优美 C、为了促进内陆地区的开发 D、巴西利亚气候良好
  • 6、读下图,回答问题。

    (1)、半岛②是半岛,这里的自然景观主要是;该地区属于气候,人种以为主。
    (2)、海湾④是湾,沿岸地区有储量丰富的石油。该地区的石油主要经①海峡输往东亚,经③运河或绕非洲大陆最南端的输往西欧各国和美国。
    (3)、在②地区,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资源。为此请你对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提两点建议:
  • 7、不同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特色造就了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方式。下列区域发展特色的形成原因,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瑞士利用独特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业 B、以色列利用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绿洲农业 C、秘鲁人利用高寒草原放牧羊驼骆马 D、西亚依托丰富的石油储量发展石油工业
  • 8、“沙漠绿洲”以色列是世界农业发达国家,它的成功经验主要有(   )

    ①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
    ②大面积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

    ③开发节水作物和附加值高的作物
    ④重视畜牧业的研究和技术的应用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9、下图所示国家被称为欧洲人的“大花园”“大菜篮”,其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可耕地面积大    ②地理位置优越

    ③灌溉技术先进    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0、下列是某旅游公司推出的旅游项目广告词,可信的是(   )
    A、俄罗斯一英语母语的“摇篮” B、阿尔卑斯山一南美洲的“脊梁” C、以色列一欧洲人的“大花园” D、密西西比河一北美洲的“明珠”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巴基斯坦是世界重要的灌溉农业国家,乙地是该国重要农业区。目前,乙地正推广“水肥药一体”的喷滴灌技术(在灌溉水源中加入化肥和农药)取代大水漫灌(大水漫灌会导致土壤盐碱化,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

    材料三: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重要的合作项目,瓜德尔港、产业园区、公路铁路和能源为四个建设重点。通过该走廊建设,逐步完善巴基斯坦与中国的互联互通,推动中巴社会经济共同发展。

    (1)、请写出大洋A和山脉B的名称。
    (2)、结合材料分析甲乙两地之间推广“水肥药一体”喷滴灌技术的原因。
    (3)、结合材料,说明将交通作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重点的主要理由。
  • 12、以色列发展农业生产,受到的限制因素有(   )

    ①降雨量少   ②土壤贫瘠   ③夏季高温   ④开源和节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3、“一带一路”将沿线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给沿线国家经济带来了活力。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1中马六甲海峡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它连接的两个大洋是(   )
    A、太平洋和印度洋 B、太平洋和北冰洋 C、北冰洋和印度洋 D、大西洋和北冰洋
    (2)、图1中①地区是世界最大的石油产地,①地区位于(   )
    A、非洲北部 B、欧洲西部 C、亚洲西部 D、亚洲南部
    (3)、内罗毕所在的撒哈拉以南的人种大多为(   )
    A、黄色人种 B、白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棕色人种
    (4)、图2为图1中②地的气温降水图,受此影响,②地(   )
    A、冬季寒冷,河流会结冰 B、夏季炎热,适合日光浴 C、夏季湿润,河流流量大 D、冬季干燥,河流流速慢
    (5)、图1中西安所在的大洲,其主要河流的流向呈放射状分布,由此推测,该大洲的地形地势特征是(   )
    A、地形仅以高原为主 B、西部高,东部低 C、地形种类复杂多样 D、中间高,四周低
  • 14、乙区域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在沙漠中建起片片绿洲,其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有(    )

    ①发展喷灌、滴灌   
    ②修建水利工程,南水北调

    ③海水淡化   
    ④生产和生活用水处理后再利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水域为黑海 B、以白色人种为主 C、居民大多信仰基督教 D、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
    (2)、该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石油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世界各地,在海运输往东亚的过程中,走最短路程需经过的海峡是(       )
    A、 B、 C、 D、
  • 16、读坎儿井结构示意图。坎儿井这一灌溉设施的优越性在于(   )

    ①能将高山雪水经过暗渠引到农田
    ②地下暗渠引水,容易受风沙影响

    ③减少水的蒸发,灌溉更多的土地
    ④免去运水之劳,节约了劳动成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线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以水稻和玉米为主 B、该线以南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盛产柑橘、苹果、菠萝等水果 C、该线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作物熟制一般是一年一熟 D、该线以北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下,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 18、“在雨季,大草原一片葱绿,斑马、长颈鹿等动物成群结队迁徙而来,显得生机盎然.到了旱季,满目枯黄,莽莽草原上,间或有一些耐旱的孤树…”这种景观主要出现在(  )
    A、非洲热带草原 B、内蒙古大草原 C、巴西亚马孙平原 D、东欧平原
  • 19、亚洲地域广阔,传统民居迥然各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中两地传统民居特色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差异 B、气候条件 C、河流分布 D、土壤因素
    (2)、关于图中两地生产生活表述正确的是(   )

    ①甲地的石油资源储量丰富
    ②乙地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贡多拉

    ③甲地是欧洲人的“大菜蓝”
    ④乙地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20、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图,关于图中的甲、乙两地描述正确的是(   )

    ①甲地区是世界石油宝库      ②甲地区以白色人种为主

    ③乙地区受季风影响显著      ④乙地区的稻作文化深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上一页 616 617 618 619 62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