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同步练习
- 浙江省嘉兴市稚川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三次独立作业测试
-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部分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1、王安石认为,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而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以下举措中,旨在从根本上解决国家贫弱问题的是( )A、募役法 B、保甲法 C、方田均税法 D、农田水利法
-
2、据记载,宋真宗准备让文武双全的陈尧咨陪辽国使者骑射,并允诺授予他高级武官的职位。陈尧咨回家请示其母,其母杖责之:“你们父子均以文章立朝为名臣,现在你为了厚禄,使家族蒙羞忍心吗?”这从侧面反映出宋朝( )A、女性居支配地位 B、与辽国战事不断 C、重文轻武 D、选官注重家世
-
3、五代十国时期的开国君主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A、都是把持大权的奸臣 B、都是掌权的宦官 C、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D、都是起义军首领
-
4、大一统王朝屡屡被农民起义推翻,一再印证了“舟水之喻”。秦末和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共同点是( )A、以“平等”的口号相号召 B、以宗教为组织形式 C、有反对民族压迫的特点 D、以反对苛政而举兵
-
5、下列关于下侧中国古代民族交融趋势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A阶段的突出表现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②B阶段时产生了新的民族——回族
③民族交融有助于国家的统一
④A、B阶段的共同特点是游牧文化兴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6、下列能准确概括从宋到元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A、文明初露曙光 B、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C、由分裂走向统一 D、繁荣与开放
-
7、南宋抗金将领岳飞的故事千古流传,下列成语故事或典故中,与他有关的是( )A、破釜沉舟 B、草木皆兵 C、投鞭断流 D、精忠报国
-
8、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局面的是( )A、
B、
C、
D、
-
9、创造唐朝书法空前绝后的辉煌局面的书法家包括( )
①颜真卿 ②王羲之 ③李白 ④欧阳询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
10、隋朝开通的大运河( )A、某些河段至今仍然发挥着灌溉的作用 B、加强了南北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C、利用了黄河南北水流的自然地形地势 D、成为今天南方、北方最主要的交通要道
-
11、看下图,今京杭大运河(浙江段)在隋代大体属于:( )
A、江南河 B、邗沟 C、通济渠 D、永济渠 -
12、下列图片突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北方统一 B、文化昌盛 C、中外交流 D、民族交融 -
13、导致西晋政权统治短暂的原因有( )
①统治集团腐朽
②诸王动乱
③中原人口南迁
④内迁各族人民反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正确的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准确解读。下列推论中正确的是( )A、赤壁之战奠定了曹操统北方的基础 B、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C、官渡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D、曹操称帝,开启三国鼎立时代
-
15、下图所示为某同学整理的关于一场历史上发生在洛阳一带战乱的资料图,该战乱是( )
A、七国之乱 B、黄巾之乱 C、宦官专权 D、八王之乱 -
16、某学者指出,中国历史上的秦汉时期有“极其重要者四事”,下列属于“四事”的有( )
①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
②中国版图之确立
③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④中国科技之巅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下列关于秦始皇的评价或陈述中,属于肯定或揭示他的主要功绩的有( )
①司马迁:车同轨,书同文
②侯生、卢生:刚愎自用,乐以刑杀为威
③毛汉东:百代都行秦政制小托大道
④西汉名臣桑弘羊:功如丘山,名传后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8、下侧思维导图体现的朝代是( )
A、西汉 B、隋朝 C、东汉 D、明朝 -
19、数据巧析史。阅读以下统计数据,回答问题。
中国历代粮食供求关系一览表(部分)朝代 隋唐 宋辽金元 明 清 年代(公元) 1100 1600 1840 总产量(亿市斤) 889.82 1749.45 2385.88 3122.32 社会粮食总需求量(亿市斤) 696 1113.6 1718.5 3275 全国人口(万人) 9000 12000 20000 40000 (1)、表中的数据可以用来佐证哪一历史现象?(2)、一般认为当粮食总产量大于粮食总需求量时,可以认为粮食安全得到了保证,理论上不会出现大规模饥荒。综合表1和表2的数据,你认为隋唐以来的粮食总产量、耕地面积、人口数量、饥荒问题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并请简要说明。 -
20、文物可证史,阅读以下文物图片,回答问题。
(1)、请按上述文物所反映史实的年代先后排序,将其序号填入括号。文物序号:
( )-( )-( )-( )-( )-( )
(2)、依据图片所反映的史实, 要将上述文物图片分成两类,你认为可以怎么分,并请说明理由。第一类:(填图片序号即可)
理由:
第二类:(填图片序号即可)
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