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沪昆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快速客运通道之一,沿途经过滇池、黄果树瀑布、洞庭湖、西湖……等著名风景区,被称为中国最美高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沪昆高铁沿途经过的地形区有(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珠江三角洲 B、东南丘陵  云贵高原 C、四川盆地  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2)、沪昆高铁途经地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①都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②都位于季风区  
    ③都位于地势第三阶梯  
    ④沿途河流冬季都结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区域的北部主要地形类型属于(   )
    A、盆地 B、丘陵 C、平原 D、山地
    (2)、该区域居民居住地的特点有(   )

    ①地面起伏较小    
    ②峰峦起伏    
    ③沿河分布    
    ④交通相对便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读下面国家有关部门的人口数据统计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年份

    一孩出生人口数量/万

    二孩出生人口数量/万

    二孩占新生人口的比重/%

    2016

    973

    721

    40.20

    2017

    724

    883

    51.20

    ①一孩出生人口数量减少,二孩出生人口数量增多

    ②一孩、二孩出生人口数量都增加

    ③“全面二孩”政策缓解了一孩出生人口数量减少的影响

    ④二孩人口的出生完全解决了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4、平原地区既有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又有异彩纷呈的人文特色。据此回答下问题。
    (1)、湄公河平原与美国中部平原自然条件的相同点有(   )

    ①地形平坦    
    ②土壤肥沃    
    ③河网密布    
    ④降水丰富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下列各项中,与湄公河平原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相符合的是(   )
    A、农业生产以家庭农场为主 B、高脚屋是主要的民居形式 C、农忙时节人们互相帮助 D、有传统节日“御耕节”
  • 5、2021年2月14日,有“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之称的云南省翁丁老寨不幸遭遇火灾,百余户房子只剩几户未被烧毁。读“翁丁老寨及传统民居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这种传统民居反映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
    A、高温潮湿 B、温和多雨 C、炎热干燥 D、长冬无夏
    (2)、关于翁丁老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城市聚落 B、属于乡村聚落 C、建筑高楼林立 D、以非农生产活动为主
  • 6、2019年9月14日,全球最大石油输出国沙特东部两处石油设施(图中甲处)遭到无人机和巡航导弹的袭击,引发了爆炸和火灾。10月11 日,伊朗一艘油轮在沙特港口吉达附近(图中乙处)发生爆炸,船只受损严重,大量原油流入红海。两次爆炸,使得国际油价暴涨。根据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字母A、B所代表的两大洲分别是(    )
    A、亚洲、非洲 B、欧洲、非洲 C、亚洲、欧洲 D、北美洲、亚洲
    (2)、一艘汕轮从波斯湾出发前往中国,沿途最有可能经过(    )
    A、直布罗陀海峡 B、曼德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白令海峡
  • 7、读图1《某大洲沿23.5°S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乙处水域应该是(   )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2)、下列描述与该大洲实际相符合的是(   )
    A、黑色人种主要集中在该大洲 B、该大洲季风气候显著,旱涝灾害频发 C、这里是世界陆地面积第二大洲 D、这里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 8、读中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分布图,回答下题。
    (1)、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域中,行政中心为兰州的是(   )
    A、 B、 C、 D、
    (2)、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域中,位于长江经济带的是(   )
    A、 B、 C、 D、
  • 9、如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植物生长与水分关系密切,读图推断该地区从东往西植被的变化规律大致是(   )
    A、荒漠草原→草原→荒漠 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 10、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都是我国境内距今上万年,甚至百万年的典型原始人类,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够了解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主要是通过(   )
    A、考古发掘 B、文字记载 C、神话传说 D、专家推测
  • 11、下列那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生活?(   )
    A、用火烧烤食物 B、使用打制石器 C、过群居生活 D、会使用骨针
  • 12、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 13、我们已发现的人类,请你按时间的先后排列(   )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元谋人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①②③
  • 14、以下我国古代朝代更迭示意图中①②③分别是(   )
    A、东汉 蜀 前秦 B、秦 西汉 梁 C、蜀 东晋 梁 D、蜀 东汉 隋
  • 15、余姚某校学生小姚拟开展“云研学”活动,下面是她收集的资料,请你一起参与完成。

    【资料1】

        图1:东北地区局部示意图           图2:伊春的气温与降水量

    资料链接1:红松是一种抗寒能力强的树种,要求温和凉爽的气候,在山坡地生长良好。

    资料链接2:林区人民的做法:①把树枝和木材边角料加工成雪糕棒;②在林下进行木耳栽培,以前木耳大多在段木上栽种,现在只用锯末就可栽种。

    【资料2】

    图3:新疆地形和棉花主要产地分布         图4:新疆南部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1)、图1中A山脉名称——:B山脉有亚洲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请结合【资料1】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原因。
    (2)、请任选资料链接2的一种做法分析其意义。
    (3)、新疆以C山脉为界分为南疆和北疆,南疆的棉花主要分布在D盆地的边缘。棉花是喜温、耐旱作物,对热量和光照条件要求较高,适宜生长在沙质土壤。

    结合【资料2】分析新疆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

    (4)、图1和图3所示范围,按地理区域分别属于我国的

    如果要给小姚的“云研学”确定一个主题,你认为最合适的应是什么

  • 16、某校八年级学生开展以“国防与军队建设”为主题的知识竞答活动。请你帮助小余同学一起参与完成。

    材料一:【起步:捍国之尊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军问题并没有被列为重点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仅仅是作为任务和口号提了出来。朝鲜战争的爆发,使军事工作又被重新提到了全国工作之首,这客观上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极好的发展机会。在抗美援朝期间,我军的军费得到了充分保障,武器得到迅速更新和统一,并且军队还招收与培养了一批文化水平较高、具有现代化战争意识和经验的军事骨干。

    ——摘编自朱之江《论抗美援朝对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材料二:【突破:“两弹一星”成功】

    1964年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

    我国第一次成功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1967年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材料三:【创新:铸国之重器】

    中国空军歼-20战斗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其航迹遍布东南西北中。警巡东海、战巡南海……它在练兵备战中发挥重要作用,守护着祖国的领海、领空。因此,它被誉为____。

    (1)、知识竞答根据材料一概括抗美援朝战争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影响。
    (2)、知识竞答“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对我国的国防建设有何重大意义?请你例举1位“两弹一星”的元勋,说说你准备学习他的哪些优秀品质。
    (3)、知识竞答请写出你心目中的誉称,结合材料三分别予以解释。
    (4)、知识竞答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在新形势下我国应该怎样加强国防建设才能实现强军梦?
  • 17、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也是党和政府与时俱进地调整农村政策的出发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1950年)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图B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二: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1978年,全国还有2.5亿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安徽一些地方的基层干部和农民突破旧体制的限制,开始包干到组、包产到户……农民的这一改革创举,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扩大了农产品的流通,使其惠及农民。——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党和政府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到2020年,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下教材

    (1)、图A、图B分别反映了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什么政策?由图A到图B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指出“农民的这一改革创举”是指什么?并简述其影响。
    (3)、请以“坚持人民至上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为主题,以上述材料反映的史实为依据,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字数不超过200字)
  • 18、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源,所以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
  • 19、某一地区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人口呈现负增长,该地常住总人口也随之负增长。(    )
  • 20、谚语“天府美自古堰来”强调了都江堰工程对成都平原乃至四川盆地发展的重要性。(    )
上一页 55 56 57 58 5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