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社会期中试卷
-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试卷
-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一次阶段性作业质量反馈练习(期中)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湖海塘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10月月考卷
- 浙江省金华市湖海塘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10月月考卷
-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多校联盟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作业(一)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多校联盟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人文地理学科课堂作业(一)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湖塘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
1、《宋书》记载,晋永嘉大乱,淮北流民相率过淮,迁徙到江南并设立侨县定居下来,此地人口大增。可见,流民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造成了人们的流离失所 B、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 C、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内迁 D、导致了阶级矛盾激化
-
2、北宋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经营商业的“瓦子”,市民“终日居此,不觉抵暮”。上述现象出现的社会根源在于 ( )A、中央集权松弛 B、城市人口增加 C、文学艺术繁荣 D、商品经济发展
-
3、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该诗句里的“大散关”是哪两个政权分界线中的一端? (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辽 D、南宋与金
-
4、宋元时期农牧文化的交融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下列能反映这一时代特征的有 ( )
①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②契丹族改进制度,吸收中原文明③玄奘西游天竺,传播佛教文化
④党项族仿照汉字,创制西夏文字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5、下面图中“▲”处应该填( )A、分设三司 B、设副宰相 C、创立殿试 D、设置通判
-
6、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 “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为政府敛财……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还带有急刻的心理。”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 ( )A、使北宋走向衰亡 B、实现了富国强兵 C、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D、加强了社会管控
-
7、“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评价的著名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屈原
-
8、唐朝的对外开放具有“大进大出”的特点, “大进”是指唐朝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不拘一格,兼容并蓄; “大出”是指唐朝文化富有魅力,广泛影响周边国家和地区。下列分别属于唐朝“大进” “大出”的史实是 ( )A、鉴真东渡 日本遣唐使 B、张骞出使西域 郑和下西洋 C、玄奘西行 马可·波罗来华 D、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
-
9、某学者认为“开元之始,几于家给人足”,而自某一事件后, “京都为墟(废墟),器之与工,十不存一”。这里的“某一事件”是指( )A、开通大运河 B、黄巢起义 C、完善科举制 D、安史之乱
-
10、公元680年,唐高宗颁布诏令,确认进士科考词科,将诗歌创作引入科举考试。从此,诗赋成为衡量才华的重要标准,更多的流行体裁,尤其是七言律诗,在宫廷受人瞩目。由此可见( )A、经济繁荣促进风气开放 B、制度创新推动文化繁荣 C、文教发展促成重文轻武 D、诗歌创作丰富民众生活
-
11、“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让后人发出这一感慨的工程是 ( )A、都江堰 B、故宫 C、大运河 D、长城
-
12、下列图示中能够正确反映出“隋得天下”这一历史进程的是( )A、
B、
C、
D、
-
13、“今日的印度因软件业的发达书写了现代神话”,班加罗尔信息产业的发展,( )
①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②深刻地改变着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③使之成为政治、经济中心
④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对该国是这样描述的: “这是一个地跨两大洲的国家,大部分地区地形平坦,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温暖,地铁站里有华丽的巨型壁画。”请你判断这个国家是( )A、意大利 B、俄罗斯 C、美国 D、澳大利亚
-
15、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在帐篷里,穿宽大的袍子,过游牧生活,主要原因是( )A、地处热带气候区,是干旱地带 B、气候湿热,帐篷利于纳凉 C、雨水多,河流多 D、多地震,帐篷利于防震
-
16、读秘鲁地理简图,完成下小题。(1)、右图中河流甲注入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2)、被印第安人称为“粮食之母”的藜麦,原产于秘鲁等国的海拔3000~4000米、年降水量300~600毫米的高原或山地上。其原产地最有可能在图中的(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
17、昆曼公路起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止于泰国曼谷市,途中跨湄公河,沿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风光绮丽。读昆曼公路示意图,回答下小题。(1)、右图中的序号代表河流,其中表示湄公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7月,沿昆曼公路旅行,下列景观可能被拍摄到的是( )A、深山峡谷中,苹果树上挂满了果实 B、广阔的平原上,片片麦田随风泛起绿色的波浪 C、大雨倾盆,湄公河河水暴涨,波涛汹涌 D、烈日下,一望无际的沙漠点缀着几片绿洲
-
18、某电视台要拍摄纪录片《如果文物会说话之 ▲ 》,拟定了如下目录。
目录
备选素材
第一集 南北朝篇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二集 唐朝篇
A
第三集 两宋篇
B
第四集 明清篇
C
(1)、如果你是制片人。目前有下列备选素材,请你在ABC 处分别放入最合适的备选素材(填序号),并结合三则素材将纪录片名《如果文物会说话之 ▲ 》补充完整。(2)、如果你是撰稿人。请你为素材③设计一段解说词。(提示:包括历史事件、历史意义等信息)(3)、如果你是观影人。纵观历史发展趋势,谈谈纪录片会给我们哪些感悟? -
19、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
材料二: 两幅历史图片
材料三: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据《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2)、读材料二图,写出图一中运河的名称和图二中农业生产工具的名称,并说说它们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的变化。 -
20、应阿联酋政府邀请,中国水稻专家带领团队在迪拜近郊的沙漠地区试种水稻并取得成功,为沙漠地区提升粮食自己能力、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改善沙漠地区生态环境再添“中国贡献”。图1为西亚部分区域略图; 图2为图1中H、A两地气温资料和迪拜气温、降水资料。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1)、读图,B为(海湾名称),该海湾地区被誉为“世界(矿产名称)的宝库”。H地与A地纬度相近,但年平均气温比A地(“高”或“低”),主要是因为H地。(2)、指出制约迪拜种植水稻的最大因素,并为迪拜政府解决该问题提一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