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螺丝或钉子中,用一定大小的内六角扳手最容易拆装的是( )。A、
B、
C、
D、
-
2、如图所示,小科将数显压力测力计放置在杠杆的a、b、c点位置向下压,比较三次测量的压力大小( )。A、a点用力最小 B、b点用力最小 C、c点用力最小 D、三点用力一样大
-
3、下列地球模型中,适合模拟地球自转的是( )。A、
B、
C、
D、
-
4、下列生物现象与昼夜交替有关的是( )。A、北极狐冬天换毛 B、大雁迁徙 C、猫头鹰昼伏夜出 D、青蛙冬眠
-
5、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在借助( )转化形成自身所需要的能量。A、水能 B、电能 C、动能 D、光能
-
6、小科在校园生物大搜索中发现,筋杜鹃的叶片在枝条上交叉分布,错落有致,伸向四面八方(如图)。这种排列方式主要是为了( )。A、更好地吸收水分 B、更好地接收阳光 C、更好地吸收矿物质 D、更加美观
-
7、在病毒性流感的高发期,同学们出门需要带口罩。口罩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阻挡病毒 B、溶解病毒 C、消灭病毒 D、改变病毒
-
8、下列细胞图片中,属于洋葱表皮细胞的是( )。A、
B、
C、
D、
-
9、光学显微镜的镜头由目镜和物镜组成,这两种镜片的组合是( )。A、
B、
C、
D、
-
10、小科同学和组员们设计的电磁铁研究实验装置图和实验数据如下。
线圈匝数
30
60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电池节数
1
2
3
1
2
3
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枚)
8
?
21
19
34
46
(1)、实验中,该小组通过观察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2)、选择甲与乙装置进行实验,则研究的是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的关系。(3)、比较实验4、5、6,可以得出:电磁铁线圈匝数相同时, , 磁性越强。(4)、上面第(3)题的实验中,需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是( )。A、线圈匝数、电流大小 B、导线粗细、大头针数量 C、线圈匝数、铁芯大小 D、电流大小、铁芯大小(5)、小科用指南针靠近丙装置铁芯下端,发现指南针南极被排斥,则丙装置铁芯的上端是极。(6)、如果丙装置的南北极发生了改变,则电磁铁下端吸引大头针的情况是( )。A、基本不变 B、数量增多 C、数量减少 D、不能预测(7)、记录表中,实验序号“2”的数据被小科不小心弄脏了,这个数据最有可能接近 ( )。A、6 B、9 C、15 D、35 -
11、小科家的桔子园离仓库有一段山路,如何让爸爸搬运桔子更省力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
斜面状况
直接提起
甲斜面
乙斜面
所用拉力
(N)
5.0
3.6
2.2
5.0
3.5
2.3
5.0
?
2.2
(1)、表格中少了一个数据,请分析上图并思考,此数据应该填 N。(2)、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3)、爸爸要把桔子从山下运回山顶的仓库,走( )路线更省力。 -
12、小科想进一步认识地球的运动。(1)、如右图所示,小科将地球仪按箭头方向沿虚线进行移动,是想模拟地球的 运动。(填“自转”或“公转”)(2)、小科使用圭表测量日影,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选取同一地点 B、早晚测量 C、靠窗放置圭表 D、用尺量出日影长度(3)、如右图圭表所示,一年四季中,冬天日影长,其原因是( )。A、太阳高度大 B、太阳高度小 C、地球离太阳近 D、地球在自转(4)、请在右图中大致画出夏至时的太阳位置。(5)、关于四季形成的原因,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与日地距离有关 B、与地球地轴倾斜有关 C、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D、与地球公转无关
-
13、如右图所示,比较甲、乙两个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A、指南针偏转的方向与通电导线中的电流方向有关 B、通电导线中的电流越大,指南针的偏转角度越大 C、通电导线能产生磁性 D、短路使指南针的偏转角度变大
-
14、若想制作印章“白”,正确的刻板是 ( )。A、
B、
C、
D、
-
15、如右图所示,开瓶器在使用时,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①是支点 B、②是支点 C、②是阻力点 D、③是用力点
-
16、小明用剪刀将一个纸箱裁剪成合适大小,下面各种裁剪方法中最省力的是( )。A、
B、
C、
D、
-
17、剪刀运用了斜面和杠杆的原理,下列工具的作用与剪刀有区别的是( )。A、园林剪 B、螺丝钉 C、切纸刀 D、指甲剪
-
18、冬季的宁波,昼与夜的时长相比( )。A、昼比较长 B、夜比较长 C、一样长 D、昼和夜的时长无规律变化
-
19、下列变化对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有影响的是( )。A、将铁钉的钉尖和钉帽位置互换 B、将电池的正负极对换连接 C、改变线圈缠绕方向 D、增加电池的数量
-
20、如右图,沿斜面甲拉动物体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N,那么沿斜面乙拉动物体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是( )。A、2N B、1.5N C、1.8N D、2.8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