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你认为小夏总结的阳光下雪松影子的变化规律不可能是 (     )。
    A、雪松影子的方向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相反 B、雪松的影子长度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C、雪松的影子长度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是短→长→短
  • 2、下面最可能是小夏中午对5米高树影子观测记录的是(      )。

    A、8米 B、5米 C、1米
  • 3、小夏拍了张树影照片如图,你认为这是他(      )时候拍摄的。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 4、小亮想探究影子的形成,你觉得他的下列(     )的做法能产生影子。
    A、在黑暗的环境下观察手 B、在手电筒前放一个不透明的物体 C、在手电筒前放一张完全透明的玻璃片
  • 5、小明不小心把西瓜籽吞了下去。西瓜籽在他体内经过的路线是(     )。
    A、口腔→小肠→胃→食管→大肠 B、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 C、口腔→胃→食管→小肠→大肠
  • 6、呼气时,气体在小科体内经过的呼吸器官是(     )。
    A、鼻腔→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B、肺→气管→支气管→喉→咽→鼻腔 C、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腔
  • 7、小科在呼吸时,用手触摸胸部,发现(      )。
    A、吸气时胸腔扩张,肺扩张 B、呼气时胸腔缩小,肺扩张 C、吸气时胸腔缩小,肺收缩
  • 8、  与排箫发声原理相似的是(    )。
    A、鼓  B、竖笛 C、二胡
  • 9、  小花用吸管和橡皮泥做成排箫,如图所示。吸管音阶从左至右依次为“1、2、3、4、5”。吹排箫时,发现音阶“3(咪)”的音偏低了一些,小花准备(     )。

    A、把这根吸管剪短一点 B、换一根长一点的吸管 C、换一根粗一点的吸管
  • 10、  小苗演奏时,隔壁班的同学也听到动听的乐声,说明声音是向(    )传播。
    A、向前 B、向后 C、四面八方
  • 11、小华在鼓面上放有一些米,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     )。
    A、米跳动得越高时,音量越大 B、米跳动得越高时,音量越小 C、米跳动得越高与跳动得越低时,音量都一样
  • 12、小红手握一只铃铛,手快速摇晃使铃铛发出声音,站在篮球场另一侧的小明听到了清脆的铃声。这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 13、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思考分析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震是地壳岩石发生断裂错动时产生的强烈震动,释放的能量非常巨大,可相当于10万颗普通原子弹爆炸。它能使地球像一个巨大的音叉那样发生振动,产生强大的地震波。

    当人们在地球表面的地震台用仪器观测地震波向地球中心传播时,发现地震波在地底下不同的深度会发生两次巨大的突变,这表明地下有两个明显的界面,界面上下物质的特点有很大差异。第一次突变发生在地下33千米左右深处,最早由奥地利科学家莫霍洛埃奇于1909年发现,故将位于33千米深处的这个界面简称为“莫霍面”;第二次突变发生在地下2900千米左右深处,最早由德国科学家古登堡于1914年发现,故此界面简称为“古登堡面”。据此科学家们认为,地球内部大致可分为三个组成物质和性质不同的同心图层,最外面一层称为地壳,是厚度不均的固体外壳,陆地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最中心部分称为地核,地幔则是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中间层,厚度约2900千米。

    材料二

    火山地震:指由于火山活动引起的地震,通常发生在火山口附近,震级较小,持续时间较短,频率较高。例如,2018年在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喷发期间,共发生了4.5级以上的地震40次,最大的为6.9级。地震火山:指由于地震引起的火山爆发,通常发生在地震后不久,距离较远,规模较大,乘率较低。例如,1960年5月在智利发生了9.5级大地震后48小时内,距离约300公里的替耶韦火山发生了大规模喷发。伴生地震:指与火山爆发同时或相隔不久发生的地震,通常发生在极块边界附近,震级较大,持续时间较长,频率较高。例如,2004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嬲岛附近发生了 9.1级大地震后不久,距离约1000公里的安纳克拉克火山开始喷发,并持续了一年多。无关地震:指与火山爆发无明显关联的地震,通常发生在板块内部或远离板块边界的地区,䈆级各异,持续时间各异,频率各异。例如,2008年5月12日,在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大地震后不久,距离约 2000公里的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上的卡拉纳格特火山开始喷发,并持续了几个月。

    (1)、目前较为公认的地球内部结构图的主要依据来自于对____的研究:
    A、火山 B、地震 C、风的作用
    (2)、“古登堡面”大致位于图2中的和之间。
    (3)、关于“地震和火山是否有关系”的思考,有人认为有关系,也有人认为没有关系。你的观点是 , 理由是
  • 14、如图是连接嘉兴和绍兴的特大桥梁——嘉绍大桥,桥两侧有时会出现一些巨大的树状图案(图1、图2)。有同学很好奇,想研究这些树状图案是怎么形成的。

    观察图3、图4 ,结合所学的科学知识进行分析,你认为导致这些树形图案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理由是.

    A.地震   B.流水    C.动植物    D.桥面上行驶的汽车

  • 15、如图是在飞机上看到的景象,随着飞机的前进,窗外的景色从图1变成了图2 ,其中甲是飘浮在空中的,乙是在地面上的。请读图并结合科学课所学,分析后回答。

    (1)、判断图中的甲和乙分别是 , 理由是.
    (2)、判断当地此时的天气最接近于 , 理由是.
    (3)、形成乙的主要原因是
  • 16、如果我们流落到海上荒岛安身下来后,发现身边没有计时工具,又想知道一天中的大致时间并据此安排相对更有规律的生活,想利用海滩上的一些物品模仿制作,你会优先选择右图中的。理由是

  • 17、图1是孩子在吊球上悬空着荡秋千,图2中的甲、乙是架子上的两个吊球秋千。

    (1)、吊球秋千的结构与我们科学课学过的假相似,理由是
    (2)、如果你用同样的方式分别在甲、乙上荡秋千,预测在此过程中两者最主要区别是 , 判断依据是
    (3)、如果你和一位“身高与你相似、体重比你重的同学”失感阈同样的方式在乙上荡秋千,比较这先后两次的秋千,你的预测是 , 判断依据是
  • 18、如图是人体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1)、图中的是大脑,是脊髓(可写序号)。
    (2)、图中的收缩后能够带动尺骨和桡骨运动。(可写序号)。
    (3)、图中各部分结构维持正常工作需要营养,这些营养是由人体中的(可写器官名称)推动输送的。
  • 19、发生地震时,下列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 )
    A、如果在家里,应迅速跑到最外面的窗口呼救 B、如果在教室上课,应迅速躲到各自牢固的课桌底下 C、如果在开阔的操场上体育课,应迅速跑回各自班级的教室里
  • 20、如图是课本中的实验图,用一个洗耳球、一根胶管、一个水槽和若干清水做人体生命活动模拟实验。下列说法中最合理的是 ( )

    A、心脏和洗耳球一样是依靠外力挤压使血液流走的 B、人体心脏和洗耳球一样,与一根血管相连 C、心脏工作时与实验中的洗耳球有很多不同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