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一位老汉用扁担挑着两筐西瓜去集市,前面A筐重250牛顿,后面B筐重200牛顿。
(1)、此时,老汉的扁担相当于( )A、斜面 B、杠杆 C、轮轴(2)、为了使担子保持平衡,老汉的肩要更靠近扁担的( )。A、中间靠前 B、中间靠后 C、中间 -
2、如果要改变电动机中转子的转动方向,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A、改变电流方向 B、改变磁铁的方向 C、同时改变电流方向和磁铁方向
-
3、如下图,通电后,用一块磁铁靠近转子,发现转子不能转动;用大头针靠近转子,发现能被吸引。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转子没有产生磁性 B、转子产生的磁性太弱 C、磁相互作用后抵消了力 -
4、根据实验“铁钉电磁铁将大头针搬运至指定位置”中出现的现象,不属于磁能发生转移的现象是 ( )。
A、通电,电磁铁产生磁性吸引大头针 B、大头针被磁化吸引了其他大头针 C、断电,电磁铁磁性消失,大头针掉落 -
5、当开关闭合时,下列三种电路中小磁针的偏转角度最大的是( ) 。A、
B、
C、
-
6、在实地测试车轮的作用中,用平板和手推车拉物品,下列选项中车轮在运输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 ( )。
A、减轻重力 B、增大阻力 C、平稳、灵活 -
7、物体从低处直接提升和沿斜面匀速拉到相同的高度,如下图所示。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实验中物体被移动的距离是一样的 B、实验多做几次,取得的数据会更准确 C、沿斜面拉比直接提升用力小,说明斜面可以省力 -
8、信息传播的方式在不断改进。下列方式中,效率最高的是( )。A、手工抄写 B、活字印刷 C、雕版印刷
-
9、下列三个字模中,能正确印出“学”字的是( )。A、
B、
C、
-
10、如右下图所示,用塑料槽做一个斜面滑道,将一个物体由高处沿斜面滑到低处。这个过程中借助了 ( )。
A、弹力 B、重力 C、摩擦力 -
11、不同的剪刀有不同的刀刃,下列最适合理发的是 ( )。A、
B、
C、
-
12、右图是模拟活字印刷中的( )步骤。
A、检字 B、刷墨 C、拓印 -
13、为了拧开如图的螺丝,下列最合适的螺丝刀头是( )。
A、
B、
C、
-
14、下列属于节能行为的是 ( )。A、夏天把空调温度调至最低 B、将灯泡从60W换成80W C、将白炽灯换成节能 LED灯
-
15、括苍山上有许多如下图所示的发电装置,该装置的能量主要来自( ) 。
A、化学能 B、风能 C、太阳能 -
16、下列是三种透明镜片的截面图,其中最适合观察蚂蚁触角的镜片是( )。A、
B、
C、
-
17、实践: 研究“能量”
车辆出入自动控制道闸又称挡车器,由减速箱、电机、传动机构、平衡装置、机箱、闸杆支架、栏杆等部分组成。它是专门用于道路上限制机动车行驶的通道出入口管理设备,现广泛应用于小区出入口、收费停车场、高速公路收费站等,用于管理车辆的出入。
(简易电路图)
(1)、小科仔细观察车辆出入自动控制道闸的简易电路图,发现车辆出入自动控制道闸的电磁铁是由和组成的。(2)、当车牌被自动系统识别后,开关处于(填“闭合”或“断开”)状态,栏杆就会自动抬起。(3)、整个装置的能量转换形式是( )。A、电能→机械能→磁能 B、磁能→电能→机械能 C、机械能→磁能→电能 D、电能→磁能→机械能(4)、小科回家后,想进一步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他设计了实验,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成了柱状图(见下图)。小科同学想研究的问题是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否与有关。实验装置应选择和(填“甲”“乙”或“丙”)。这个实验中应该保持不变的条件有、。
-
18、实践:研究“工具与技术”
小科非常喜欢逛博物馆,第一站,他先去了杭州大运河拱宸桥附近的“中国刀剪剑博物馆”。
(1)、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以刀、剪刀、剑为主题,展现了刀剪剑“物开一刃为刀,两面开刃为剑,双刀相交为剪”的独特文化。“刃”的意思是“刀、剑等锋利的部分;刀口”。这说明刀具运用了( )结构。A、杠杆 B、斜面 C、轮轴 D、以上都是(2)、如图,博物馆中放着各式各样的剪刀,其中最适合用来剪纸的是( )。A、
B、
C、
(3)、通过学习,小科开始思考取出各种钉子该选什么工具比较合适,请连一连。
(4)、第二站,小科和父母一起来到了良渚古城遗址附近的“杭州国家版本馆”。小科在展厅中看到了嘉业堂“景宋四史”的雕版,惊叹于古人的智慧和技术。关于印刷术的发展历程,下列流程正确的是( )。A、雕版印刷→手工抄写→活字印刷 B、活字印刷→雕版印刷→手工抄写 C、手工抄写→雕版印刷→活字印刷 D、手工抄写→活字印刷→雕版印刷(5)、活字印刷时,小科选择( )刻板能在纸上正确印出“书”字。A、
B、
C、
D、
-
19、实践:研究“地球的运动”
小科很喜欢科幻冒险电影《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是根据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凭借气势磅礴的特效和人类对宇宙大胆而美丽的想象深受观众喜爱。“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建造1万座驱使地球前进的“行星发动机”和1万座庇护人类生息的地下城。
第二阶段
通过“转向发动机”产生一个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推力,使地球停止自转。地球停转,没有了离心力,海水将向两极流动,导致大陆被淹,滔天海啸席卷全球,全球人口锐减。
第三阶段
地球利用太阳和木星完成加速冲刺,正式踏上流浪之旅。
第四阶段
地球脱离太阳系后,全功率开启“行星发动机”,加速并滑行,再减速。
第五阶段
地球泊入目标恒星系,抵达新家园,成为目标恒星系的新行星。
(1)、通过科学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绕太阳公转,公转的轨道呈椭圆形,公转方向是 , 公转周期是。(2)、在科幻片中,要让地球停止自转,围绕地球赤道一周的“转向发动机”必须沿( )方向产生推力。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3)、科幻片中,第二阶段转向发动机开启,赤道成为关键推力点,对于现实生活中有关赤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地球仪上,赤道把地球分成南北两个半球 B、赤道是连接南北两极的一条线 C、一年中太阳直射在赤道上的次数有1次 D、生活在赤道上的人们也能感受到一年四季鲜明的变化(4)、科幻片中,第二阶段地球停止自转,地球会产生的现象是( )。A、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B、一天的昼夜变化为 12小时 C、大陆被淹没,滔天海啸席卷全球 D、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变为一样(5)、在地球上,昼夜变化对生物有什么影响?请举例说明。。
-
20、实践:研究“微小世界”
小科发现奶奶常常把苹果的腐烂部分切掉后继续食用,为了奶奶的身体健康,小科想通过实验,探究腐烂的苹果中看上去新鲜的部分是否也存在着微生物,从而确保奶奶的饮食安全。
(1)、观察微生物要用到显微镜,请帮小科写出对应结构的名称。
A: B:
(2)、 显微镜的目镜有(①“10×”、②“20×”) 两种镜片,物镜有(①“15×”、②“25×”) 两种镜片, 小科要想使视野范围最大,应该选择目镜“”和物镜“”的镜片。(填序号)(3)、小科在苹果新鲜处和腐烂处各取一点果肉,做成苹果果肉玻片标本。请按玻片标本制作过程排序:D、、、、。
(4)、装好果肉玻片后,先将镜筒下降,此时小科的眼睛应该注视哪里?( )A、
B、
C、
(5)、小科的观察记录如下,对比结果发现,切除腐烂部分后的苹果还能安全食用吗?如果你是小科,你怎么跟奶奶说明理由?腐烂处观察到的现象
新鲜处观察到的现象
显微镜下的苹果果肉
发黑,有许多蠕动的微生物,有大量菌丝
发灰,有2个蠕动的微生物,有少量菌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