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地球仪等模型是科学探究和学习的重要工具。 ( )
-
2、信息传播有多种途径,比如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在获取信息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甄选出有效有益的信息。( )
-
3、月亮是地球的卫星,也是自然界最大的能量来源。 ( )
-
4、为了便于观察,制作的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应该是厚而完整的。 ( )
-
5、2024年9月25日8时44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在南太平洋相关公海海域成功发射了1 发携载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并准确落入预定海域,射程约12000公里,创下了全球洲际导弹实际测试中的最远纪录。从发射到命中目标,整个过程仅耗时20多分钟,于9时11分于南太平洋公海爆炸。
“东风快递”(洲际导弹)采用多级火箭发动机设计,以液氢、液氧或固体燃料作为推进剂。燃料燃烧产生大量高温高压气体,气体向后喷射,导弹获得向前的反作用力推动前进。
导弹采用“惯性导航”,其主要部件是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确保导弹按预定轨迹飞行。同时,导弹采用末端制导与突防技术。在接近目标时,导弹利用雷达、红外等制导技术,对目标进行精确定位和跟踪,突破敌方防御系统。
(1)、从东风洲际导弹纵切面来看,主要运用了的简单机械原理。(2)、导弹运行中,其能量的转换过程是。(3)、东风洲际导弹于北京(东八区)时间2024年9月25日9时11分在南太平洋公海爆炸,此时美国纽约(西五区)时间是( )。A、2024年9月25 日20时11分 B、2024年9月24日20时11分 C、2024年9月25日6时11分 D、2024年9月25日12时11分 -
6、小科和他的朋友一起制作了一辆太阳能小车(如图),用导线将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动机连接,电动机的转子上连接齿轮1,和小车车轴上的齿轮2啮合,让车轮转动。
(1)、在制作的过程中,小科发现电动机在阳光下不会转动,他们认为是太阳能电池板出了问题,于是把太阳能电池板拆下来并利用电和磁的知识,接上和进行检测,发现电池板是有电的,于是排除太阳能电池板的问题。A.导线 B.指南针 C.线圈 D.电池E.铁钉
(2)、接着更换了电动机,发现它能正常转动了。然后将换下来的电动机进行拆解,发现后盖上的( )断了,导致了断路。A、线圈 B、电刷 C、磁铁 D、换向器(3)、为了研究转子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和哪些因素有关,小科进行了实验,得到如下表的实验数据:串联的电池数量
1节
2节
3节
实验次数
1
2
3
1
2
3
1
2
3
吸引的大头针数量(枚)
5
6
5
12
4
13
17
18
18
①小科研究的问题是。
②实验结果中(大头针数量)有明显问题的数据是 , 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
(4)、在实验过程中,小科发现小电动机的转动方向是会改变的,下列与小电动机的转动方向无关的是 ( )。A、外壳上磁铁的方向 B、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式 C、电流方向 D、线圈匝数 -
7、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车轮的发展史
车轮的发明并非一次偶然的成果,而是人类长期生产劳动的结晶。在古代,人们逐渐发现在木板下放置滚木,以滚动代替滑动,可以搬运更重的货物。受滚木的启发,古人发明了最早的无辐条的车轮。之后的改进是把实心的无辐条车轮局部掏空,形成有辐条的车轮。
从实心的无辐条车轮到有辐条车轮,再到有轮胎的充气车轮,车轮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始终向着更加平稳、安全、舒适的方向不断前进。
(1)、从材料中可知,关于车轮的发展顺序,下列正确的是( )。A、有辐条的车轮→无辐条的车轮→有轮胎的车轮 B、无辐条的车轮→有辐条的车轮→有轮胎的车轮 C、有轮胎的车轮→无辐条的车轮→有辐条的车轮 D、无辐条的车轮→有轮胎的车轮→有辐条的车轮(2)、自行车的车轮既有辐条又有轮胎,这样设计的最主要目的是( )。A、减轻质量更灵活 B、辐条对称更美观 C、增大摩擦力 D、节省材料,方便制作(3)、小科准备骑自行车上山,设计了下列四种上坡方案,其中最省力的是( )。A、
B、
C、
D、
(4)、车轮是一种轮轴,下列工具中,( )可以看成轮轴。A、
B、
C、
D、
(5)、小科想利用竹签和软糖制作一个有辐条的车轮,可参考的有纸质说明书和操作视频。你会选择哪一种?写出你的理由。。 -
8、2024年4月25日, 神舟十八号成功升空;2024年11月4日,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1)、如右图所示,神舟十八号从发射成功到航天员返回地球这段时间,地球公转的轨道经过了( )。
A、A点和B点 B、B点和C点 C、C点和D点 D、D点和A点(2)、于11月4日神舟十八号的航天员返回地球的那天,湖州地区的昼夜情况是 ( )。A、昼短夜长 B、昼长夜短 C、昼夜平分 D、不能确定(3)、右图是航天员某天看到的地球上A 地区,请根据地球自转方向推测:此刻居住在A 地的人们处于(填“日出”或“日落”)时刻。并将图7中处于夜晚的区域涂成
。
(4)、小科从9月1日开始就每日记录教室内正午时刻的光照情况,一直记录到神舟十八号返回的当天。下图中,最符合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回来当天(即11月4日)正午时光照情况的是( )。A、
B、
C、
-
9、小科是一个擅于观察的孩子,一次他在莲花庄公园玩时发现雨后的荷叶表面不沾水,风一吹,荷叶轻轻一抖就干了。为什么荷叶表面不会滞留水分和污垢呢?在征得公园管理员的同意后,他带回了一株刚摘下的荷叶样本进行探究。(1)、小科为了在家观察荷叶表皮特点,先回忆了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下列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 )。A、安放→上片→对光→调焦→观察 B、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C、安放→对光→调焦→上片→观察 D、安放→上片→调焦→对光→观察(2)、为了在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荷叶表皮的特点,下列做法比较合适的是( )。A、直接把整片叶片放在载物台上 B、在昏暗的房间里观察 C、在荷叶上撕下薄薄的一层制成装片 D、在制片时用盖玻片竖直往下盖住标本(3)、为了在显微镜下能更清晰地观察到荷叶表面的细节,小科应该选择( )组镜片组合。A、5×, 10× B、10×, 10× C、10×, 15× D、15×, 5×(4)、几天后,小科在养荷叶的杯子里取了一滴水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了如右图所示的微生物,这种微生物可能是 ( )。
A、喇叭虫 B、草履虫 C、眼虫 D、团藻(5)、从视野中看,它正往右上方移动,为了追踪到它,载玻片应该往( )移动。A、右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左方(6)、参照荷叶表面的这种结构特点,我们可以尝试设计制作( )。A、透气型布料 B、防水型布料 C、隔热型布料 D、保温型布料 -
10、填写出下面剪刀的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以及螺丝刀的轮和轴。
-
11、人们在生产、生活、学习和科研中经常要用到放大镜帮助观察,下列关于放大镜的描述中,正确的在□内画“✔”。
①□放大镜是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
②□近视眼镜镜片跟放大镜镜片特点相同
③□放大镜离物体越远,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就越大
④□放大镜在眼睛和物体之间任何位置都可以看清楚
⑤□放大镜相比用眼睛直接观察视野更小
⑥□放大镜具有聚光的作用,在强光下不能对着自己的皮肤和易燃物品
-
12、冬天,当行驶速度相同时,驾驶电动车的人会感觉越来越凉,但骑自行车的人却越来越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动车在消耗能量,所以越来越冷 B、骑自行车的过程中人体内大量化学能转换为热能 C、骑自行车的人消耗的能量比驾驶电动车的人消耗的能量少 D、驾驶电动车的人体内没有发生能量转换
-
13、利用小电动机发电时,为了让小灯泡更亮一点,我们应该( )。A、让电动机转得更快一些 B、让电动机转动得更稳一些 C、给电动机加点油 D、让电动机转得更久一些
-
14、小科制作了一个电磁铁,当他用电磁铁的一端靠近磁铁的N极,出现了吸引现象,他由此做出了以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这个电磁铁现在一定处于通电状态 B、这个电磁铁现在一定处于断电状态 C、这个电磁铁处于通电或断电状态都有可能 D、这个电磁铁本身就具有磁性
-
15、电磁铁可以通过改变电流方向来改变自身的南极(S)和北极(N),以下几个图示中,钉帽端的(粗的一端)磁极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 )。A、
B、
C、
D、
-
16、最近的天气特别冷,小科的爸爸在网上买了一台据说很节能的取暖器。小科想知道它的实际耗电量,于是查看了铭牌,发现如图所示的信息。请你帮小科算一算,如果它正常工作1个小时,那么消耗的电能约为 ( )。
A、0.1度 B、1度 C、1.2度 D、2.2度 -
17、汽车厂家推出了一款新的太阳能动力汽车,在光照6到7个小时后蓄电池充满,接着它可以行驶100公里左右的距离,那么这辆汽车的整个能量转换过程是 ( )。A、太阳能→化学能→电能→机械能 B、机械能→电能→化学能→太阳能 C、太阳能→电能→化学能→机械能 D、电能→机械能→太阳能→化学能
-
18、生活中有时我们会用到印章,使用时先将印章在印泥里按一下,这个过程很像活字印刷中的 ( )。A、检字 B、刷墨 C、拓印 D、晾制
-
19、剪纸是我国的一种传统艺术,下列各式各样的剪刀中最适宜用来剪纸的是( )。A、
B、
C、
D、
-
20、下列四种情况中,若只有一种情况下小石块能撬动大石块,则应该是(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