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活字印刷的一般步骤是检字、刷墨、拓印、晾制。 (   )
  • 2、一年中,我们学校操场上同一地点同一物体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是夏至。(   )
  • 3、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地球的影子投射到月球上,这个影子将引起日食。(   )
  • 4、我们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同一片叶子,视野最大的是显微镜。(   )
  • 5、有一块淡黄色的矿物,在无釉瓷板上摩擦后留下的条痕是白色的。鉴定该矿物时,我们应该以 (    )为依据更准确。
    A、淡黄色 B、白色 C、淡白色
  • 6、下列关于沙质土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渗水性好,适合种西瓜 B、黏性好,容易团成小球 C、容易积水,渗水性差
  • 7、判断一块岩石的光泽,比较有效的做法是 (    )。
    A、借助手电筒照射,看岩石表面的反光情况 B、借助手电筒照射,依据岩石的透光情况去判断 C、根据岩石外表的光滑程度去判断
  • 8、下面的特征中,可以描述为不透明的是 (    )。
    A、矿物是黑色的,看不清里面的组成 B、透过矿物碎片边缘,看不到下面的字 C、用手电筒照射矿物,发出类似泥土的光泽,特别暗淡
  • 9、典典接通电路后,发现小灯泡非常亮但马上熄灭了,下列原因中最不可能的是 (   )。
    A、电池没电了 B、灯丝断了 C、电池太多、电流太大
  • 10、将导线、电池、小灯泡分别和以下物品相连,灯泡都会亮的是 (    )。
    A、纸、湿布 B、盐水、石墨 C、瓦片、铁钉
  • 11、下列电路的连接方法中,小灯泡会发光的是 (    )。

  • 12、手机电池里的电用完后需要充电,在充电的过程中,手机里的电池相当于(    ),此时电路中的电由发电厂通过导线输送。
    A、开关 B、电器 C、电源
  • 13、手机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当使用手机时,手机里的电池相当于(     ),此时电路由电池供电。
    A、开关 B、电器 C、电源
  • 14、以下食物分别食用的是植物的哪个部分?(填“根”“茎”“果皮”或“种子”)

  • 15、选择大小一致的两株绿豆苗,将其中一株绿豆苗的叶子剪掉,连续几天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可得出的结论是 (    )。
    A、植物叶片对维持植物生长没有任何作用 B、植物叶片对维持植物生长有重要作用 C、无法得出具体结论
  • 16、典典在家做了有关种子萌发的对比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他得出的结论是

    分组

    种子数量

    发芽数

    有阳光组

    30

    29

    无阳光组

    30

    30

  • 17、将以下破损的种子放置在最适合萌发的环境下,仍然有可能萌发的是 (    )。
    A、 B、 C、
  • 18、 3月 15 日   晴

    天气有些转暖,我发现装蚕卵的袋子里多了一些黑黑的“小不点”。我把它们转移到已储有食物的“家”里。

    3 月 28 日   晴

    蚕宝宝们很喜欢它们的食物,一刻不停地吃。安静的时候,我还听到了它们吃东西的声音呢!近期部分蚕宝宝的食欲有些下降,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今天,我拍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

    4月19 日   晴

    咦?怎么连着几天不吃东西了,身体也变得发黄发亮,是生病了吗?今天看到它们的时候,我才打消了疑虑。它们又开始运动了,抬着小脑袋左右不断地晃动。

                                 4 月 30 日    晴

    安静了一段时间的蚕宝宝“家”里出现一些白色的蛾子,它们尾部对着尾部,产了很多卵。这些蛾子是从白色的蚕茧里钻出来的,是原来白白胖胖的蚕宝宝变的呀!

    (1)、从日记中可知,蚕卵孵化需要的环境。
    (2)、我们把刚从卵里出来的黑黑的“小不点”称为 , 它“家”里的食物是
    (3)、如图所示为蚕的幼虫,在图中的括号中填写蚕相应的身体构造。

    (4)、仔细观察日记中拍到的照片,这种现象,从蚁蚕到吐丝结茧,我们能观察到(   )。
    A、3次 B、4 次 C、5次
    (5)、根据日记中的描述,当蚕的身体变得发黄发亮,也不吃桑叶时,蚕就进入了(   )。
    A、蜕皮阶段 B、吐丝阶段 C、产卵阶段
    (6)、下列属于蚕宝宝和蚕蛹的相同点的是(    )。
    A、有体节 B、颜色相同 C、喜欢吃桑叶
    (7)、下列对刚羽化的蚕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身体干燥,需要放进水里 B、身体湿润,并且持续很长时间 C、身体湿润,翅下垂,柔软皱缩
    (8)、蚕蛾中较好动、腹部较小的成虫是(    )的。
    A、 B、
    (9)、把蚕蛾的头、胸、腹与蚕蛹对应的外部特征用线连起来。

    (10)、像4月30日的描述那样,两只蚕蛾尾部对着尾部,它们是在(    )。
    A、打架 B、交流 C、交尾
    (11)、蚕卵有硬壳,与蚕卵类似有硬壳的还有(    )。
    A、青蛙卵 B、蛇卵 C、金鱼卵
    (12)、下列动物中,和蚕蛾身体特征一样的是(    )。
    A、 B、 C、
    (13)、回顾蚕的一生,它依次经历了(    )四个阶段。
    A、卵、幼虫、茧、成虫 B、卵、蛹、幼虫、成虫 C、卵、幼虫、蛹、成虫
    (14)、下列动物中,与蚕的繁殖方式不同的是(    )。
    A、鱼、青蛙 B、狗、猫 C、鸡、乌龟
    (15)、在养蚕的过程中,我们要细心呵护蚕宝宝。请写出两条养蚕的注意事项:
  • 19、周末,小杭和爸爸妈妈一起游玩了游乐园,体验了海盗船、摩天轮、直冲云霄、过山车等游乐项目,整个过程趣味十足,这也让他回忆起这学期所学“物体的运动”单元里的科学知识,感叹科学就在生活之中。
    (1)、如图所示,小杭和爸爸妈妈从家里开车出发,先向行驶米,然后向行驶米到达游乐园。

    (2)、他们坐观光车游玩时,观光车往前开,小杭看到车外的景物都在往(填“前”或“后”)移动。和一起坐在观光车里的爸爸相比,小杭是(填“静止”或“运动”)的。
    (3)、如图所示为游乐园的平面图(部分),每小格的边长表示 100米。旋转木马在过山车东面300米处,碰碰车在摩天轮南面400米处。请在图中用“▲”标出旋转木马的位置,用“●”标出碰碰车的位置。

    (4)、小杭第一站去了旋转木马,坐在旋转木马上,小杭发现自己在转动,他选择的参照物是(填“旋转木马”或“地面”)。
    (5)、小杭从旋转木马处出来,和爸爸妈妈在同一起点沿直线直奔海盗船,若要比较谁的速度快,应该(    )。
    A、看谁用的时间长 B、看谁用的时间短 C、看谁的脚步跨得大
    (6)、如图所示为游乐园中的过山车轨道示意图,车厢从O 点运动到A 点的运动路线是直线。下列运动中,也属于直线运动的是(   )。

    A、扔纸飞机 B、跳远 C、升国旗
    (7)、在海盗船的船身上贴一个小黑点,开动后小黑点的运动路线是(    )。

    A、 B、 C、
    (8)、回家后,小杭对体验过的过山车念念不忘,于是他打算利用家中的积木制作一个过山车模型。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先设计“过山车”的轨道路线,再进行制作 B、制作“过山车”时,可以不参考设计图,直接制作 C、制作完“过山车”,可以进行测试、评价、修改
    (9)、为了准确测量“过山车”的轨道长度,下列方法中,最合适的是(    )。
    A、用手来丈量 B、用塑料尺来测量 C、用细绳测量后再用软尺量出细绳的长度
    (10)、小杭搭建了一座“过山车”(如图所示),请找出其中的一处不足,并写出改造方法:

    (11)、小杭将小钢球和小木块放到起点,使它们自由运动到终点,来进行时间测试,分析表中数据,你认为“△”处应该填。“☆”处应该填(填“甲”或“乙”)物体运动得更快,甲物体最有可能是

    物体

    不同时间物体运动的时间(秒)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选择的数据

    5.78

    5.87

    5.96

    3.29

    3.35

    3.32

  • 20、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华之一,古人巧妙地借用了许多科学知识,使诗词更加精彩。 比如:

    李绅的《悯农二首·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乐府诗集《敕勒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意思是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笼罩着草原的四面八方。

    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1)、小舟所在小组利用下面的材料做了“探究太阳和月球大小”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中大圆纸片模拟的是(    )。

    A、地球 B、月球 C、太阳
    (2)、按照图示位置摆放,如果将小圆纸片往圆纸筒方向移动,那么在圆纸筒里观察到的小圆纸片与之前相比,(    )。
    A、变大了 B、变小了 C、一样大
    (3)、通过上述实验,小舟知道李绅看到的太阳和李白看到的月球大小差不多,原因是(   )。
    A、太阳离地球远,月球离地球近 B、太阳离地球近,月球离地球远 C、太阳和月球离地球一样近
    (4)、在课堂中,小舟知道了在不同时期,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知是不同的,如:①地球是平的;②天圆地方;③地球是个球体。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句诗描述的是(    )。

    A、地球是平的 B、天圆地方 C、地球是个球体
    (5)、下列选项中,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A、海洋多,陆地少 B、月食现象 C、太阳东升西落
    (6)、为了进一步探究地球的形状,小舟和同学做了模拟实验:将船模放在球面上,由远及近慢慢向观察者移动,(    )。
    A、观察者始终能看到整艘船 B、观察者会观察到船慢慢变小 C、观察者会先看到船的帆顶,再看到整艘船
    (7)、小舟在不同的夜晚观察到如图所示的 3个月相。

    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中描述的是图中的(    )号月相。

    A、 B、 C、
    (8)、将小舟观察到的3个月相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③②①
    (9)、通过观察,小舟知道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
    A、半个月 B、一个月 C、两个月
    (10)、小舟认为月球不适合人类居住,可以支持他说法的依据是(    )。
    A、月球上缺乏氧气 B、月球上有环形山 C、月球不会转动
    (11)、古时候的李绅、《敕勒歌》的作者和李白对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了解不多,甚至还有错误的地方。学了这一单元,请你选择其中一位诗人,在下方对应的方框中画“✔”,并告诉他相关的两点知识。

    我想告诉:

    李绅关于太阳的知识

    《敕勒歌》的作者关于地球的知识

    □李白关于月球的知识

上一页 51 52 53 54 5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