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先后开展了下列实验,请回答问题:
(1)为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对胚芽鞘分别进行了甲、乙、丙的3种实验处理。胚芽鞘会发生弯曲生长的是 ,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2)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对某种植物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有关实验,结果见下表。
处理时间/d
侧芽生长量/cm
实验组别
12
24
36
48
蒸馏水
1.0
1.8
2.3
2.5
浓度Ⅰ
1.5
2.3
3.2
4.4
浓度Ⅱ
2.0
3.5
5.0
5.6
浓度Ⅲ
0.8
1.0
1.4
1.8
①浓度Ⅲ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对侧芽生长所起的作用是(填促进或抑制)。该实验的各种处理中,促进侧芽生长效果最佳的方法是。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浓度Ⅰ、Ⅱ、Ⅲ之间大小关系可能成立的有(填字母)。
a.Ⅰ<Ⅱ<Ⅲ b.Ⅲ<Ⅰ<Ⅱ
c.Ⅱ<Ⅰ<Ⅲ d.Ⅰ<Ⅲ<Ⅱ
③将浓度Ⅰ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稀释后,重复上述实验。与稀释前浓度Ⅰ的实验结果相比,稀释后实验中侧芽生长量的变化及原因可能有(填字母)。
a.增加,因为促进作用增强 b.减少,因为促进作用减弱
c.减少,因为抑制作用增强 d.不变,因为促进作用相同
-
2、下图为人体产生情绪压力时肾上腺皮质、肾上腺髓质受下丘脑调节的模式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从反射弧的角度看,肾上腺髓质属于 , 由此说明肾上腺髓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是。激素d分泌量上升能使血糖升高,且肝脏细胞膜上存在激素d的特异性受体,由此推断激素d能促进。而人体内还存在能使血糖降低的激素,分泌该激素的细胞是。
(2)下丘脑对激素c分泌的调节与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类似,由此推断当激素a的分泌量上升会使激素c的分泌量。但健康人体内激素c浓度不会持续过高,其原因是。
(3)研究发现,激素c能抑制细胞对的合成和释放,从而使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受阻。结合题目信息分析,在的情况下,人体免疫力会有所下降。
(4)下丘脑中神经内分泌细胞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有。
①合成并分泌有关激素 ②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③代谢中产生水也消耗水 ④核DNA分子复制与基因表达
-
3、图甲和图乙是人体免疫调节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图甲是特异性免疫中免疫的模式图。细胞D的名称为 , 它的来源是 , 主要功能是。(2)、图甲中能增殖分化的是细胞(填字母),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有细胞(填字母)。(3)、人体患天花、伤寒等疾病后,终生不再感染,原因是细胞(填字母)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4)、细胞G的名称是 , 其作用是。(5)、如果机体产生过敏反应,通常与肥大细胞等分泌的有关(填物质名称)。
-
4、回答与神经调节有关的问题。(1)、图甲中含有个神经元,①结构的名称。(2)、图乙中,兴奋传递的方向是的。原因是。(3)、突触小泡中含有 , 如(填物质名称),其形成与(填一种细胞器的名称)有关,该物质传递信号后很快失活,即被迅速。
-
5、地塞米松(DEX) 是一种抗炎药,但长期服用会引发糖尿病。用DEX处理小鼠,发现其肝细胞中的K基因和P基因表达水平均提高,已知P基因为肝细胞糖异生关键基因。为研究K蛋白调控P基因转录的作用位点,研究者获取了P基因-729~+82bp区域的不同片段以及突变片段,将其连接到荧光素酶基因(Luc) 上游并转入仅高表达K基因的细胞系中,检测荧光强度,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述实验所用的细胞系均需用DEX处理 B、K蛋白可能无法与突变型P基因结合 C、K蛋白通过结合P基因-174~+82bp片段来促进后者表达 D、DEX引发糖尿病的机理可能是促进了肝脏细胞中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
6、下列关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言语区的S区受损,患者看不懂文字,但能听懂别人说话 B、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C、聋哑人表演“千手观音”时,视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参与调节 D、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
7、GLP-1 是肠道L 细胞分泌的一种化学物质。GLP-1 可受甲状腺激素调控并参与血糖调节,相关机制如下图。
下列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 )
A、图中甲状腺激素通过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 GLP-1 的分泌 B、甲状腺激素抑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来加速血糖的吸收和利用 C、激活肝脏的甲状腺激素受体可能有助于治疗糖尿病 D、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兴奋,通过副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相关激素 -
8、矮壮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作用是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可被植物的叶、嫩枝、芽吸收,能够有效控制植株徒长,从而起到矮化作物的作用,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A、施用一定浓度的矮壮素溶液后,棉花植株的高度会低于施用前 B、除施用矮壮素外,摘除棉花的顶芽也可以起到矮化作物的作用 C、矮壮素和生长素的作用机理类似,都通过抑制赤霉素合成发挥功能 D、施用矮壮素的方式和施肥类似,施用后都要浇水防止烧苗
-
9、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体内各个系统的参与。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Ⅳ表示不同的人体系统,甲、乙、丙表示三种体液。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表示血浆,机体的蛋白质长期摄入不足,则可能会导致乙的渗透压升高 B、Ⅱ表示消化系统,Ⅲ表示呼吸系统 C、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可以通过Ⅲ、Ⅳ和皮肤 D、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
10、某高中生物兴趣小组用蒸馏水、ABA及ABA合成抑制剂分别处理采摘后的香蕉,香蕉的乙烯释放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结果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ABA对乙烯的生成过程起促进作用 B、香蕉成熟过程中,ABA与乙烯相抗衡 C、ABA合成抑制剂的抑制效果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 D、自然采摘后香蕉内乙烯的生成不需要外源ABA的诱导
-
11、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维持机体各种功能的协调统一的重要调节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动物都具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B、体液调节就是指各种激素对机体的调节 C、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是独立的,两者各自调节机体的功能 D、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作用范围更广泛,但反应速度较缓慢
-
12、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会发生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B、就所含成分及各成分的含量而言,②与①的相近程度比与④的高 C、若③为肝脏细胞,饥饿状态下⑤处的血糖浓度高于①处 D、⑤的pH能够保持稳定是因为HCO3-含量较多
-
13、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A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B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C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
14、下列有关人体自主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 B、自主神经系统由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组成 C、支配内脏器官和腺体活动的神经不受脑的控制 D、人体紧张时,在交感神经的控制下瞳孔收缩
-
15、人和哺乳动物体内的脂肪组织分为白色脂肪组织(WAT)和褐色脂肪组织(BAT),二者能相互转化。WAT主要将多余的糖等能源物质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BAT能通过促进脂肪的分解和氧化等来满足机体额外的热量需求。科研人员分析了不同温度下小鼠WAT和BAT的相对含量变化,结果如下图。回答以下问题:(1)、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通过体温调节减少散热。皮肤减少散热的方式是。此外,寒冷刺激相关神经兴奋,促进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激素的释放,使脂肪组织的代谢活动增强,增加产热。(2)、根据题干信息和实验结果分析,小鼠脂肪组织能在寒冷环境中增加产热,原因可能是。(3)、研究发现,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UCP-1蛋白能抑制ATP的合成,提升脂肪等能源物质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比例,药物A在抑制UCP-1蛋白的合成上具有专一性。为探究叶绿醇是否通过影响UCP-1蛋白的合成提高小鼠的抗寒性,设计以下实验。
分组
处理方式
培养条件
机体产热量
甲
正常大鼠+生理盐水
②
++
乙
正常大鼠+叶绿醇溶液
++++
丙
①
+
注:“+”的数目代表产热量的多少,“+”越多,产热量越多
请完善表格中的实验方案:
③实验结论:。
(4)、基于上述研究,科研人员认为叶绿醇或许能应用于肥胖的治疗,理由是。 -
16、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简称GD)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最常见的类型。下图是健康人和GD患者体内相关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示意图,A、B、C表示三种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虚线表示放大。
(1)、图中B为 ,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弥散在体液中,却只对相应的靶细胞起作用,原因是。(2)、据图分析GD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的机理是。(3)、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GD病属于病。根据该病的病因及致病机理,请提出一个合理的治疗方向。(4)、另有某甲状腺功能降低患者,为探查其患病位置是在下丘脑、垂体还是甲状腺,可静脉注射适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并检测注射前后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请将下表中空缺的结果或结论补充完整。注射TRH前,血清中TSH浓度
较低
较低
较高
注射TRH后,血清中TSH浓度
①
升高
升高
病变部位
垂体
②
③
-
17、机体长时间接触病毒或肿瘤抗原时,会导致CD8+T(一种细胞毒性T细胞)分化为丧失免疫活性的耗竭状态。(1)、正常状态下,CD8+T能够识别靶细胞,在细胞因子的刺激下,增殖分化为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细胞,进而发挥免疫效应。(2)、肿瘤细胞表面通过高表达PD-L1,与CD8+T表面的PD-1结合(见图1),促进CD8+T耗竭,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基于此,可用来阻断这一信号通路,从而实现癌症的治疗。但长期使用该方法时,治疗效果会减弱。(3)、另有研究发现,在交感神经附近聚集着更多的耗竭CD8+T,故推测交感神经能影响CD8+T细胞分化为耗竭状态。
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组成人体的神经系统。
②研究还发现,交感神经细胞接受病毒或肿瘤抗原信号刺激后,能够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且CD8+T细胞膜上存在去甲肾上腺素受体R。研究人员向R受体过表达的CD8+T加入相应抗原,处理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2所示。综合上述信息可知,在相应抗原刺激下,。
③下列事实中,与上述结论相符的是。
A.敲除R受体的CD8+T分化为耗竭CD8+T的比例增加
B.R受体激活后CD8+T的线粒体功能受损、葡萄糖摄取减少
C.与正常小鼠相比,R受体过表达小鼠感染HIV后能更好地控制病毒
(4)、请结合本研究提出治疗癌症的新思路。 -
18、图1表示人体内E2(一种雌激素)、胰岛素分泌的部分调节过程,器官甲是血糖调节的中枢。图2表示脂肪细胞中胰岛素作用机制及游离脂肪酸(FFA)对糖代谢的作用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器官甲是 , 排卵前,E2含量升高导致器官乙对器官甲分泌的①敏感性升高,有利于合成和分泌E2 , 这属于(正反馈/负反馈)调节。(2)、在饥寒交迫时,器官甲一方面可升高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产热;另一方面可通过释放直接调控胰腺中的细胞分泌 , 提高血糖浓度。(3)、根据图2可知,胰岛素可提高靶细胞对葡萄糖转运能力的作用机理是。(4)、游离脂肪酸(FFA)在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据图2分析,游离脂肪酸在胰岛素抵抗形成中起的作用有。(填序号)
①抑制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 ②使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
③使胰岛素和IR结合后形成的细胞内信号转导缺失④引起胰岛素与IR的结合发生障碍
(5)、胰岛素抵抗是指靶器官对胰岛素不敏感。机体为克服胰岛素抵抗,胰岛B细胞(选填“增加”或“减少”)胰岛素的分泌量,可造成该细胞受损,引发Ⅱ型糖尿病。 -
19、细菌内毒素(LPS)可与免疫细胞表面 TLR4 结合,介导免疫细胞分泌炎症因子 TNF,引发小鼠全身性炎症反应。针灸或电针刺激足三里(ST36),可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作用于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缓解炎症反应,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作用机理如下图1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针灸刺激ST36,可引起NA和A分泌增加,该过程属于反射,完成该反射的效应器是。(2)、NA和A在免疫细胞表面有两种类型受体。据图推测,NA、A对α2-AR的作用是。(3)、为揭示针灸疗法缓解炎症反应的生理机制,研究人员分别给正常小鼠和模型小鼠(P 受体感觉神经元缺失)注射等量的LPS,之后用0.5mA电针刺激小鼠ST36并检测TNF含量,结果正常小鼠的TNF含量下降而模型小鼠几乎没变化,这说明。(4)、下图2为细针和粗针治疗时针刺部位附近神经末梢电位变化。
①两种治疗方法中利用细针进行针灸治疗效果不明显,据图分析其原因是;
②研究人员利用同等强度的电针刺激位于腹部的天枢穴,并没有引起相同的抗炎反应。该研究结果说明针灸治疗是否有效的前提是;
-
20、机体的免疫细胞会参与破坏移植的细胞和器官,影响器官的存活,但其中自然调节性T细胞(TReg)可以通过分泌细胞因子IL-10等,调节抗原呈递细胞的功能以及T细胞的活性,从而提高机体对同种异体移植物的耐受。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机体可通过细胞免疫途径对移植的器官进行免疫排斥反应 B、细胞因子IL-10通过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来提高免疫力 C、抑制TReg的功能可能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失调,产生自身免疫病 D、通过调节TReg的数量来调节免疫功能,可提高异体移植物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