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遗传印记分为父源印记和母源印记,其本质是DNA序列甲基化后使相关基因处于失活状态。合子中被亲代印记的基因维持其失活状态终生不变,在这些个体形成配子时印记被重新“洗牌”,依其性别建立新的印记状态。天使综合征(As)是父源印记,母源等位基因活跃,如图为As父本和正常母本产生配子的图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父本的E基因可能来自其父亲或母亲 B、据图分析As最可能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隐性遗传病 C、具有遗传印记的E或e基因可能由于甲基化无法与酶结合 D、图中母本可产生两种无印记配子,二人生下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4
-
2、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独立且可控的、基于纳米类囊体单元(NTUs)的植物源天然光合系统,将NTUs用软骨细胞膜(CM)包装后递送入软骨细胞内,在治疗骨关节炎这种退行性疾病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人员测定了导入CM-NTUs的细胞中ATP和NADPH水平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NTUs用软骨细胞膜(CM)包装后递送入软骨细胞内,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B、软骨细胞内的NTUs在没有光照的情况下也能产生ATP和NADPH C、在光照条件下,软骨细胞内的NTUs发挥作用的时长约为32h D、退行性骨关节炎的病因可能是细胞的能量代谢失衡
-
3、先天性肾性尿崩症(CNDI)主要与AQP2和AVPR2基因有关,两基因中任一突变均可致病,其中一个基因位于X染色体。现有甲、乙两个CNDI家系如图(a),对两家系部分成员的AQP2基因检测结果如图(b)。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基因AVPR2突变引起的CNDI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就AQP2基因而言,甲Ⅱ1与乙Ⅰ1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C、乙Ⅱ2产生的每个次级精母细胞含有0或2个致病基因 D、若甲Ⅱ3与乙Ⅱ1结婚,其子代男孩患CNDI的概率是1/3
-
4、氮循环是生物圈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都具有重要意义。氮在自然界中以多种形式存在,主要有氮气、氮氧化物、铵态氮、硝酸盐、亚硝酸盐,以及各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等。它们在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之间不断迁移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氮循环是指氮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B、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除氮、碳循环外,氢、氧等元素也在循环 C、施用的含氮有机肥被植物直接吸收后,可以加快氮循环速率 D、根瘤菌、硝化细菌等微生物对氮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
-
5、植物可通过合成植物激素调控其生长,以响应环境信号。某团队研究红光远红光的低比值信号(F信号)对番茄茎节间伸长生长的作用,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不能作出的推断是( )A、施加赤霉素可替代F信号促进番茄的茎节间伸长 B、油菜素内酯合成阻断剂抑制了番茄的茎节间伸长 C、F信号调控生长需赤霉素和油菜素内酯同时参与 D、调节红光的相对强弱可以调控番茄植株生长高度
-
6、应激刺激时,杏仁核与海马(脑内两个重要的结构)可直接作用于下丘脑,进而调控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的活动,过程如图所示。长期应激刺激促使皮质醇过度释放,可导致海马损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无应激刺激时,杏仁核和海马不兴奋,肾上腺皮质不释放皮质醇 B、长期应激刺激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减少使肾上腺皮质萎缩 C、应激刺激时,杏仁核可通过海马使下丘脑减弱对垂体的抑制作用 D、应激刺激时,皮质醇释放增多,可直接或间接抑制下丘脑的活动
-
7、某小组研究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电刺激神经元乙,记录神经元丙的膜电位变化;用相同强度的电刺激刺激神经元甲,记录神经元乙的膜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其中①③为单次刺激记录的电位、②为连续2次刺激记录的电位,阈电位是指能够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电位值。根据实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增加神经元乙的电刺激强度,神经元丙的阈电位值会升高 B、通过图2中①②分析可知,连续两次较弱的阈下刺激可累加并引起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 C、当刺激神经元甲时,会引起神经元乙上Na+内流 D、神经元甲是抑制性神经元,神经元乙和神经元丙是兴奋性神经元
-
8、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实验材料,制成临时装片置于某种溶液X中。细胞吸水能力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中c曲线表示细胞在蒸馏水中的吸水能力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曲线对应溶液中,细胞吸水能力维持稳定时,溶液X的浓度比初始浓度低 B、b曲线对应溶液中,细胞吸水能力开始减弱时,细胞开始吸收溶液X中的溶质 C、c曲线对应溶液中,随着细胞吸水能力的减弱,原生质体的体积随之减小 D、在不同溶液中,水分子进出细胞所需的ATP均主要来自线粒体
-
9、植物可通过细胞自噬实现自清洁和胁迫应答。在自噬过程中,受损蛋白质或细胞器被膜包裹后形成自噬小体,自噬小体与液泡融合进而完成内容物的降解和利用。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内质网可以为植物自噬小体的膜结构提供原材料 B、植物自噬小体的锚定和运输与细胞骨架密切相关 C、液泡中含有多种水解酶,有类似于溶酶体的功能 D、钠盐胁迫下,植物减弱细胞自噬活动以维持生存
-
10、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质、核糖体,且都以DNA 作为遗传物质,体现了原核细胞的统一性 B、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人和小鼠的细胞后进行融合,研究细胞膜的流动性 C、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可以证明水分子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D、很多种有机物都可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11、某豌豆基因型为YyRr,Y/y和R/r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不考虑突变和染色体互换的前提下,其细胞分裂时期、基因组成、染色体组数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分裂时期
基因组成
染色体组数
A
减数分裂Ⅰ后期
YyRr
2
B
减数分裂Ⅱ中期
YR或yr或Yr或yR
1
C
减数分裂Ⅱ后期
YYRR或yyrr或YYrr或yyRR
2
D
有丝分裂后期
YYyyRRrr
2
A、A B、B C、C D、D -
12、骨骼肌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钙泵可维持细胞质基质的低Ca2+浓度。骨骼肌细胞中Ca2+主要运输方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a2+与钙泵结合,会激活钙泵ATP水解酶的活性 B、钙泵转运Ca2+过程中,会发生磷酸化和去磷酸化 C、Ca2+进入内质网是主动运输,出内质网是协助扩散 D、Ca2+进入细胞质基质的过程,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
13、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用番茄、苹果等作为检测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B、脂肪的检测中,花生子叶切片细胞间不能观察到橘黄色油滴 C、蛋白质的检测中,加入的0.1g/mLNaOH 溶液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 D、脂肪的检测中,最好用75%的酒精洗去浮色
-
14、克氏综合征(Klinefelter综合征)患者染色体组成为XXY,表现为男性性腺功能低下、雄激素不足、生精功能受损等问题。分析该患者染色体异常的原因,你认为不可能是( )A、父亲精原细胞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B、父亲精原细胞减数分裂Ⅱ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C、母亲卵原细胞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D、母亲卵原细胞减数分裂Ⅱ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
15、如图是肝脏组织局部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①②③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体内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其作用是。(2)、饥饿状态下,血液流经该组织后,血糖浓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组织细胞在组织液中可以维持正常的形态,是因为两者的相同,组织液组成成分来源于。(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血浆的渗透压主要与的含量有关。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填标号)。(4)、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体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如下图所示,说明: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扩散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CO2扩散方向;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
-
16、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患者大部分在感染期伴有轻度肝水肿和高水平的血浆肝酶。肝酶即转氨酶,主要有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等。临床上,丙型肝炎诊疗方案指出,患者的常规治疗需要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以维持内环境稳态,还需要定时监测肝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1)、人的肝脏处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 , 丙型肝炎患者表现肝水肿症状的原因是肝脏处毛细血管壁细胞及肝脏细胞受损,。(2)、医生常将化验单中血浆肝酶等各成分的测量值与参考值作对照来估测患病情况。化验单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而不是具体的某数值,说明了。患者的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这说明。(3)、运动员在剧烈运动过程中,肌肉细胞会通过产生一定量的进入血浆,但不会导致血浆pH降低,这主要是因为。
-
17、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I、Ⅱ、Ⅲ、Ⅳ表示不同的人体系统,甲、乙、丙表示三种体液。依据本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可分别表示淋巴、血浆和组织液 B、I表示循环系统,Ⅲ可表示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 C、若从Ⅱ获取的蛋白质长期不足,则可能会导致乙的渗透压下降 D、机体所有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都不需通过甲、乙、丙等构成的内环境
-
18、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消化道中蛋白质分解产生氨基酸发生在内环境中 B、氨基酸、尿酸、血浆蛋白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C、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离子和化合物分别是Na+、Cl-和蛋白质 D、内环境达到稳态时,机体各项生命活动均可以正常进行
-
19、下列物质中,都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是( )A、神经递质、氧、尿素、蛋白质 B、氨基酸、呼吸酶、CO2、Na+ C、胰液、Ca2+、脂肪、葡萄糖 D、血红蛋白、尿酸、胆固醇
-
20、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下列关于该“媒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媒介”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 B、该“媒介”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该“媒介”的相对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D、该“媒介”pH的相对稳定与HCO3-和HPO42-等离子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