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研究人员将绿色荧光蛋白(GFP)与病毒糖蛋白(VSVG)连接,再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病毒糖蛋白的运动过程,确定了VSVG-GFP在每个细胞结构中的驻留时间,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据图分析,VSVG会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三种细胞器膜之间依次转移 B、如果标记染色体上的组蛋白,将出现类似的曲线变化趋势 C、VSVG-GFP在线粒体中的驻留时间曲线与在高尔基体中的曲线变化相似 D、病毒糖蛋白随囊泡沿着细胞骨架在各细胞结构之间转移
  • 2、关于生物学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时,将装片浸泡在体积分数50%的酒精中洗去浮色 B、制作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剪取洋葱根尖的长度在2~3cm左右 C、植物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时,光学显微镜下能清晰观察到细胞膜结构 D、观察叶肉细胞的叶绿体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肉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 3、中和抗体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时 B 细胞产生的一类抗体,是靶向病原体并阻断病原体入侵细胞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针对狂犬病毒,中和抗体能够与病毒表面刺突蛋白(S 蛋白)结合,阻断病毒入侵细胞。已知 S 蛋白是狂犬病毒识别并感染靶细胞过程中最具免疫原性的蛋白,我国学者利用基因工程和细胞融合技术,成功制备了 S 蛋白和相应单克隆抗体 JS016(中和抗体)。回答下列问题:

          

    (1)、获取目的基因。狂犬病毒为 RNA 病毒,可通过过程获得 cDNA,进而合成目的基因。
    (2)、设计引物与扩增目的基因。

    ①根据 S 蛋白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据图 1 分析,选择的引物为。若扩增 5 次,共需要两种引物个。在 PCR 反应中使用 Taq DNA 聚合酶而不使用大肠杆菌 DNA 聚合酶,推测原因是

    ②PCR反应缓冲溶液中一般要加入Mg2+ , 其原因是 , 子链DNA的延伸方向为

    (3)、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①经两种限制酶切割后的目的基因和质粒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连接起来,图2中能正确表示这个过程的图像是(填字母)。

    ②重组质粒经双酶切、电泳分离后,若电泳结果出现个条带表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

    (4)、S蛋白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利用基因工程制备的S蛋白作为抗原,刺激小鼠使其发生免疫反应;诱导从小鼠脾脏分离的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过选择培养的杂交瘤细胞必须经过多次筛选,才能获得足够数量的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5)、单克隆抗体效果鉴定。研究人员使用qPCR的方法对经单克隆抗体治疗后的小鼠进行狂犬病毒检测,以观察治疗效果。具体方法为:取实验小鼠的mRNA在试剂盒中逆转录出cDNA并大量扩增,向反应体系加入荧光探针,荧光探针两端连有荧光基团(R)和抑制荧光发出的淬灭基团(Q),完整的荧光探针不发出荧光,当探针被水解后R基团会发出荧光(如图3)。每扩增1个DNA分子,就有一个荧光分子形成,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荧光信号强度增加。

          

    ①推测图3的qPCR过程中,TaqDNA聚合酶的作用是

    ②Ct值是PCR扩增过程中,扩增产物的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阈值时所经过的扩增循环次数,一般来说,单克隆抗体的免疫效价越高,检测样本中病毒浓度较低,此时Ct值(填“较低”或“较高”)。

  • 4、图1模型图表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图2是科学家通过不同方法培育优良种牛的过程,其中①~⑥表示操作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图 1 过程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部分过程,则 a、b 细胞是酶解法获取的 ,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原理是
    (2)、若图 1 过程表示制备单克隆抗体的部分过程,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才能在培养基上生长,该细胞具有的特点是。获得杂交瘤细胞后,需进行 , 经多次筛选,才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特定抗体的细胞。
    (3)、图 2 中①过程涉及的精子需进行处理,而良种母牛的激素处理中使用的激素是。②过程是转化,该过程采用的具体方法为;将某抗病外源基因插入牛受精卵后能培育成转基因牛,鉴定培育是否成功的个体生物学水平方法。图 2 中显示的早期胚胎中 b 指的是。在植物的转基因工程中,易发生基因扩散,科学家会采取很多方法防止其发生。例如我国科学家将来自玉米的α-淀粉酶基因和目的基因一起转入植物中,由于α-淀粉酶基因可以 , 因而可以防止转基因花粉的传播。
    (4)、欲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良种奶牛,常常在图 2④之前采用技术进行操作;为确保得到雌性奶牛,还可以对移植的胚胎进行性别鉴定,请写出该技术对早期胚胎进行性别鉴定的具体操作方法
  • 5、丹顶鹤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野生丹顶鹤的主要繁殖地在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主要越冬栖息地在江苏盐城地区的沿海滩涂,右图为盐城地区沿海滩涂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关系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为kJ/m2∙a)。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盐城沿海滩涂,科研人员通过“样方选定→航空拍照→识别照片中丹顶鹤”的方法调查了丹顶鹤的种群密度,与标志重捕法相比,该调查方法除了对丹顶鹤不良影响小之外还具有的优点,同时从照片中发现该地区的群落外貌和结构会随季节变化而发生规律性变化,这体现了群落的性。影响盐城海滩丹顶鹤种群密度的三个种群数量特征是
    (2)、如图食物网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丹顶鹤与之间的种间关系既有捕食又有种间竞争。厚蟹同化的氮元素的去向有
    (3)、调查结果显示,盐城地区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1991~1999年均值为873只,2000~2015年均值为642只,丹顶鹤主要越冬栖息地中的沼泽地和盐田相关指标的变化如下表:

    栖息地

    类型

    栖息地面积(km2

    斑块数(个)

    斑块平均面积(km2

    1995年

    2005年

    2015年

    1995年

    2005年

    2015年

    1995年

    2005年

    2015年

    沼泽地

    1502

    916

    752

    427

    426

    389

    3.51

    2.15

    1.93

    盐田

    1155

    1105

    1026

    98

    214

    287

    11.79

    5.17

    3.57

    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导致栖息地生境破碎化是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斑块平均面积减小是生境破碎化的重要体现。据表分析,导致丹顶鹤栖息地生境破碎化的原因是

    (4)、丹顶鹤作为杂食性动物,最喜欢在低矮的碱蓬地里捕食,互花米草入侵后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减少,科研人员研究了丹顶鹤对不同生境选择的偏好以及影响因素,结果如下表:

     

    植被高度cm

    植被盖度%

    可用植物生物量g/m2

    底栖生物量g/m2

    丹顶鹤生境选择性%

    本地碱篷

    38.22

    34.13

    761.25

    52.50

    44.20

    互花米草

    162.19

    88.89

    1832.00

    112.10

    0.73

    人工管理芦苇(收割前)

    187.07

    97.50

    714.50

    40.60

    12.79

    人工管理芦苇(收割后)

    5.00

    3.13

    56.09

    32.10

    36.72

    ①影响丹顶鹤生境选择性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

    ②互花米草入侵后海滩群落发生演替。互花米草入侵导致丹顶鹤数量减少的原因是本地碱蓬减少导致减少,同时互花米草不利于丹顶鹤的活动。

  • 6、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是司美格鲁肽的主要有效成分,司美格鲁肽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药物。GLP-1的部分作用机制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司美格鲁肽曾被当成“减肥神药”。进食时,肠道L细胞会分泌GLP-1,GLP-1经运输至大脑皮层,诱发产生“厌恶食物”的感觉,同时促进植物性神经中的神经兴奋,抑制胃蠕动,进一步增强“饱腹感”,抑制食欲,从而达到减肥效果。
    (2)、图中胰岛β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着 , 所以GLP-1可作用于胰岛β细胞。进食后胰岛β细胞的葡萄糖供应增加,细胞内过程增强,导致 ATP/ADP 的值上升,在GLP-1作用下生成增多,进而导致 K+通道关闭,细胞膜发生电位变化,引发 , 被认为是胰岛素释放最终激发机制。
    (3)、Ⅰ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病因是胰岛β细胞受损,根据上述作用机理推测,司美格鲁肽(填“适合”或“不适合”)用于治疗Ⅰ型糖尿病。若要从重吸收的角度开发一种降低Ⅰ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的新药物,该药物应具有(填“增加”或“减少”)肾小管管壁细胞膜上重吸收葡萄糖的转运蛋白数量的效应。
    (4)、在人体内,GLP-1作用后会被 DPP-4(二肽基肽酶 4)迅速降解失效。在司美格鲁肽的研发过程中,科学家运用工程技术对天然的人GLP-1分子的结构进行改造,成功实现了对 DPP-4降解作用的抵抗,使其在体内半衰期显著延长。常用的治疗Ⅱ型糖尿病的药物中也有西格列汀这类 DPP-4抑制剂,从降糖效果分析,司美格鲁肽(GLP-1类似物)和西格列汀( DPP-4抑制剂)中,的作用效果应更好,原因是
  • 7、为探究低钾胁迫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科研团队设置对照组和缺钾组两个组,分别用正常(不缺钾)和缺钾的土壤培养两组长势相同的水稻,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各个指标,结果如下所示。

    注: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开放的程度;表中为各个指标的相对值。

    (1)、水稻细胞的叶绿素分布在叶绿体的上,主要吸收光。提取叶绿素过程中,在研磨时加入无水乙醇和二氧化硅,其他操作规范,则与正常提取相比,该过程提取的叶绿素量会(填“增多”“减少”或“不变”)。
    (2)、在使用光合作用速率测定仪测量水稻叶片光合作用速率时,测量的是叶片CO2的吸收和O2释放速率,该值(填“能”或“不能”)代表真实的光合作用速率。
    (3)、通过图中数据可知,缺钾会导致水稻光合作用速率下降,气孔导度(填“是”或“不是”)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依据是
    (4)、暗反应中CO2的固定是由Rubisco酶催化进行的。但O2也能与CO2竞争Rubisco酶,使该酶催化C5和O2反应,生成C3和CO2 , 此反应过程消耗ATP和NADPH,被称为光呼吸。研究者将缺钾的土壤分成若干组,分别添加不同含量的钾肥,培养长势相同的水稻,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水稻叶片CO2固定速率及光呼吸与CO2固定速率的比值如图2所示:光呼吸过程中,C5和O2反应的场所为。若光反应速率降低,光呼吸速率会(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原因是
    (5)、根据图2实验的结果,推测缺钾导致水稻产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有
  • 8、黑胫病对甘蓝型油菜的危害十分严重,黑芥能抗黑胫病,油菜和黑芥不能直接杂交。为解决该问题,科研人员通过下图所示过程获得抗病品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②可利用灭活的病毒诱导细胞融合 B、过程③的培养基中需加入植物激素来诱导脱分化和再分化 C、得到融合的原生质体就是植物细胞融合成功的标志 D、最终获得的抗病植株具有完整的甘蓝型油菜和部分黑芥的遗传信息
  • 9、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的4种生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丁与食物链、食物网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其中乙、丙、丁构成生物群落 B、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具有全球性 C、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为乙→a→b→c→d,碳在各营养级生物之间以含碳有机物形式传递 D、丁只能是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它们能够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
  • 10、红树能够在盐胁迫逆境中正常生长,其根细胞独特的转运机制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图是红树根细胞参与抵抗盐胁迫有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H+浓度大小为细胞溶胶<液泡<细胞膜外 B、图中水分子进入细胞有渗透和协助扩散两种方式 C、H+-ATP泵有转运H+的作用,同时具有ATP水解酶活性 D、细胞溶胶中的Na+运出细胞和进入液泡均为主动转运
  • 11、目前新冠疫情在我国呈多点散发态势。专家呼吁民众面对疫情要保持冷静,无需恐慌,其原因是焦虑、紧张等精神因素会使免疫能力下降,增加患病概率。结合图示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焦虑紧张时产生的神经递质、激素等都属于信号分子,都需要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 B、焦虑紧张会使得肾上腺释放的糖皮质激素减少,从而使得免疫力下降 C、据图可知机体可以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来维持内环境稳态 D、由图可推测机体存在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的分级调节机制
  • 12、现代生物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也存在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α-淀粉酶基因可使花粉失去活性,将它和目的基因一起转入植物,可以避免花粉扩散带来的“基因污染” B、我国政府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生物武器 C、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均涉及伦理问题 D、设计试管婴儿技术是一种有性生殖的新技术,不涉及伦理问题
  • 13、海草床是具有巨大的碳储能力的重要海洋生态系统,分布着宽叶鳗草等植物及儒艮等动物。近年来,海草床受人类活动等影响退化严重,我国对此启动了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活动可使生态系统向营养结构更复杂的方向发展 B、大气中的碳进入海草床生物群落的主要方式是光合作用 C、海草床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种植适宜品种海草修复海草床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 14、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研究生态学离不开野外调查、探究实验,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采集的小动物需放在体积分数为95%酒精溶液中保存探 B、宜选择标志重捕法调查跳蝻、蚜虫的种群密度 C、生态缸无需密闭,需放在室内通风、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 D、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对酵母菌计数时,应先盖盖玻片再滴加酵母菌培养液制作
  • 15、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云:“十月鹰出笼,草枯雉兔肥”、“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十月草枯”与季节变化有关,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 B、“子在巢中望母归”体现了互惠关系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C、莺和燕占据生态位的差异有利于资源和空间的充分利用 D、鹰的捕食会影响兔子活动,说明行为信息可调节种间关系
  • 1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乙烯的合成部位仅为植物的成熟果实 B、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休眠的种子可促进种子萌发 C、NAA能杀死玉米田中的双子叶杂草,因为双子叶杂草对NAA更敏感 D、植物顶芽生长优势时,其侧芽生长素的浓度较高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 17、CTLA-4是T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蛋白,活化后可与抗原呈递细胞产生的表面蛋白B7-1结合抑制T细胞的增殖,防止免疫系统过度激活;PD-1是T细胞表面的另一种受体蛋白,活化后可与肿瘤细胞产生的表面蛋白PD-L1结合,也抑制T细胞的增殖。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B、吞噬细胞属于抗原呈递细胞,能非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 C、抑制CTLA-4和PD-1的活化,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自身免疫病 D、机体清除肿瘤细胞的过程体现了免疫监视功能
  • 18、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s)包括化学添加剂、农药等。某些EEDs能与下丘脑神经元结合,增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合成与分泌;某些 EEDs与雌激素的结构相似,从而产生类似于雌激素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GnRH定向运输至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 B、雌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分级调节 C、EEDs会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进而促进卵巢合成雌激素 D、增加生活环境中 EEDs的含量可降低儿童性早熟的风险
  • 19、蚊子叮咬会引发痒觉,其机制涉及痒觉神经元的兴奋。图1是研究人员测得的痒觉神经元兴奋时的电位变化曲线图。研究发现,薄荷醇通过抑制相关信号通路缓解痒感,机制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测定图1痒觉神经元胞内电位时,需将电表两极分别置于细胞膜内和膜外 B、蚊子叮咬引起人产生痒感需要大脑皮层作为神经中枢,但不属于反射活动 C、致痒物与受体结合,①处兴奋时突触后膜发生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D、薄荷醇与受体结合后,可能通过抑制相关神经递质释放来减少痒觉信号的传递
  • 20、下图是玉米(2n=20)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①⑤代表不同的细胞。观察图中染色体的行为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不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B、②④细胞中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三者数量比均为2:1:2 C、细胞①④⑤中染色体移向两极,均需要纺锤丝的牵引 D、若①细胞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则形成的4个花粉粒中有2个异常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