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全球范围内老年痴呆症(AD)患者人数将增至1.39亿。AD是一种老年期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会出现记忆障碍、失语、失认、人格和行为改变以及情绪不稳定等症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D患者注意力降低,不影响第一级记忆,但影响第二、三级记忆 B、AD患者出现失语症状,说明其大脑皮层的S区受损,不能发出声音 C、情绪属于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消极情绪的不断累积就可能形成抑郁症 D、该病的形成可能与脑内某些神经递质的作用及某些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 2、下列关于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形成都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 C、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条件刺激的不断强化 D、条件反射的消退是一个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新的学习过程
  • 3、下列关于探究酶的特性的相关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A、可用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的分解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在加入等量过氧化氢反应物的条件下,滴加肝脏研磨液的实验组会产生更多的氧气 C、探究pH 对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影响时,应先分别在酶溶液中加入不同pH的缓冲液之后再加入底物 D、在探究淀粉酶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检验淀粉、蔗糖是否水解
  • 4、衣原体是一类原核寄生生物,缺乏细胞呼吸相关酶,不能产生自身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因此需从寄主吸收(       )
    A、葡萄糖 B、糖原 C、淀粉 D、ATP
  • 5、过度紧张、焦虑等刺激不仅会导致毛囊细胞数量减少引起脱发,也会导致黑色素细胞减少引起头发变白。利用黑色小鼠进行研究得出的相关调节机制如图所示。研究发现,NE主要通过过程②影响MeSC,过程①作用很小。两过程中,NE作用于MeSC效果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A、两过程NE的浓度不同 B、两过程NE运输到MeSC的时间不同 C、两过程NE作为神经递质的性质不同 D、两过程NE的作用途径不同
  • 6、内环境稳态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机体能够通过调节作用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肝癌患者晚期常会出现腹部积水现象,为利尿排水,临床上静脉输送的主要成分是生理盐水 B、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会升高;血液流经胰岛后,血糖的含量会减少 C、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D、尿毒症是由肾脏病变导致代谢废物和毒素不能及时排出而引起的内环境稳态失调
  • 7、人体可以通过一系列调节机制来保证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当人体剧烈运动时,丢失的无机盐主要是钠盐,如果只补充水不能及时补充Na,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下降,而且血压下降、心率加快 B、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可使肾上腺皮质合成的醛固酮增加 C、当恐惧因素消除后,心率一般不会立马恢复至安静水平,原因是体液调节反应较为缓慢 D、K-具有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兴奋的作用
  • 8、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刺激中央前回的下部会引起面部感觉 B、语言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H区受损,病人能主动说话,听觉也正常,但听不懂话 C、皮层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的大小无关,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手在运动区所占的面积较大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 D、学习和记忆是指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 9、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的功能 B、脑神经和脊神经都含有感觉神经(传入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出神经) C、自主神经系统属于外周神经系统,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属于传出神经 D、神经细胞的树突,增大了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效率
  • 10、《红楼梦》中有句话说,女人是水做的。其实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如图表示人体的体液组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乙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甲渗透压改变会影响乙的渗透压 C、a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b,a和c的成分相似,因为二者可以相互交换 D、乙中可能存在的物质有胰岛素、维生素、纤维素等
  • 11、脑钙化是一种与细胞衰老相关的遗传病。下图中,家族1中该病仅由基因A/a控制,家族2中的Ⅰ2只携带另一个致病基因t,两种致病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家族1中的Ⅰ1与家族2中的Ⅰ1的基因型相同。已知具有两个非等位致病基因的个体也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衰老后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的运输功能增强 B、家族1中,Ⅱ3、Ⅱ5的基因型相同,Ⅱ1、Ⅱ2的基因型相同 C、家族2中的Ⅱ1可产生4种携带致病基因的卵细胞 D、如果家族1中的Ⅲ1与家族2中的Ⅲ1结婚,后代可能患病
  • 12、研究人员对改造绿地的昆虫进行调查,记录到68种昆虫,隶属于10目45科,都明显高于对照样地。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       )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群落中的物种丰富度 C、群落中物种的生态位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 13、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原始真核细胞吞噬好氧细菌演化成线粒体,部分原始真核细胞吞噬光合细菌而演化成叶绿体。下列事实中,不支持该学说的是(       )
    A、两种细胞器的内膜成分与细菌的细胞膜相似 B、两种细胞器所含蛋白质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 C、两种细胞器都存在与细菌类似的核糖体 D、两种细胞器所含的DNA裸露且呈环状
  • 14、某种病毒可通过其S蛋白和RBD蛋白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而进入细胞,是宿主抗体的重要作用位点。下图是科研人员利用该病毒S蛋白基因和RBD蛋白基因,研制该病毒双抗原疫苗的技术路线。

    (1)、PCR扩增时,需在催化下,在两种引物的端进行DNA链的延伸,获得扩增产物。
    (2)、为使S-RBD基因能与pX质粒相连接,并在工程菌中表达时先合成S蛋白,则PCR过程中,应在引物1的5'端添加的限制酶序列是
    (3)、将重组pX质粒导入工程菌前,需用钙离子处理工程菌,使其处于一种的生理状态,便于重组质粒的导入。
    (4)、在工程菌的筛选时,可先后用两种抗生素进行影印培养实验(即先将工程菌接种到培养基A上,待长出菌落后使用无菌的绒毡布压在培养基A的菌落上,带出少许菌种,平移并压在培养基B上),则培养基A上应添加的抗生素为(填“青霉素”或“四环素”)。若培养基B中有存活的菌落,则这些菌落的细胞内(填“含”或“不含”)S-RBD基因。鉴定pX质粒和重组pX质粒是否导入工程菌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15、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式,但免疫排斥仍是术后急需解决的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供体肝细胞在患者体内发生的免疫排斥反应的部分过程。巨噬细胞是吞噬细胞的一种类型,具有很强的吞噬能力,它与(答出两种)细胞统称为抗原呈递细胞。如图1所示,可用于反映吞噬细胞具有抗原呈递能力的物质有 , 图1中T细胞产生的不同类型细胞包含
    (2)、为探讨吞噬细胞表面高表达S蛋白与免疫排斥的关系,研究者将阻断S蛋白功能的抗体注射给大鼠,对照组注射无关抗体,检测两组大鼠肝移植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与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结果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
    (3)、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将特异性载体包裹siRNA注射给大鼠,siRNA进入吞噬细胞干扰S基因的表达。实验如下,①②的处理依次是 , 实验结果说明干扰S蛋白表达的作用是

    组别

    1

    2

    3

    4

    实验处理

    -

    肝移植

    -

    静脉注射包裹无关siRNA的载体

    实验结果

    有抗原呈递能力的吞噬细胞占比(%)

    8.92

    0.13

    72.34

    0.01

    排斥反应程度相对值

    1.4

    0

    8.6

    0

    注:排斥反应程度相对值大于3.0可判定为发生排斥反应

  • 16、CL31是一种新型减肥药,为了研究该药物作用机制,科研人员利用体外培养的小鼠脂肪细胞进行了实验,各组处理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组别

    1组

    2组

    3组

    4组

    生理盐水

    +

    +

    +

    +

    肾上腺素

    -

    +

    -

    -

    CL31

    -

    -

    +

    +

    肾上腺素受体抗体

    -

    -

    -

    +

    (注:“+”代表加入,“-”代表不加入)

    A、本实验的组1和组2为对照组,组3和组4为实验组 B、小鼠脂肪细胞存在肾上腺素受体,使其对肾上腺素产生响应 C、组3和组4的结果证明CL31可以阻断肾上腺素与受体的结合 D、CL31具有肾上腺素类似作用,通过增强脂肪细胞的分解代谢达到减肥的目的
  • 17、如图表示二倍体生物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黏着素和分离酶的相关作用机制。研究发现S蛋白可以抑制分离酶的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1中,黏着素存在时,基因重组仍可发生 B、过程2中,黏着素被降解后,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加倍 C、S蛋白在细胞分裂间期合成,在姐妹染色体单体分离后降解 D、过程1表示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过程2表示姐妹染色体单体的分离
  • 18、炎炎烈日下,建筑工人们在挥汗如雨地劳动。关于他们体内的生命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在劳动过程中,体内供能的物质主要是脂肪 B、大量出汗后,肌肉细胞的兴奋性可能受影响 C、可摄入大量蔬菜,因为其含有的无机盐可以提供能量 D、适度晒太阳有助于人体合成胆固醇,从而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 19、液泡和溶酶体均含有水解酶,二者的形成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液泡和溶酶体均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 B、内质网上附着的核糖体,其组成蛋白在细胞核内合成 C、液泡和溶酶体形成过程中,内质网的膜以囊泡的形式转移到高尔基体 D、核糖体合成的水解酶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进入液泡或溶酶体
  • 20、正常状态下,心脏的能量需求中有一大部分来源于脂肪酸氧化。研究表明,肥胖和糖尿病患者体内摄取的脂肪酸超过线粒体的利用能力,出现脂质及有毒代谢物的积累现象,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和心脏脂毒性的发生。白细胞介素-10(IL-10)能促进损伤的线粒体被降解,并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从而改善脂毒性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功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IL-10与胰岛素均能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 B、心肌细胞的线粒体可以摄取并氧化分解葡萄糖或脂肪酸以供能 C、糖尿病患者的心肌细胞摄取和利用的脂肪酸和葡萄糖都很多 D、IL-10能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推测其生理功能与胰岛素功能相抗衡
上一页 278 279 280 281 28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