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ABC转运蛋白是一类跨膜转运蛋白,参与细胞吸收多种营养物质,每一种ABC转运蛋白对物质运输具有特异性。ABC转运蛋白的结构及转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BC转运蛋白可提高O2的跨膜运输速度 B、ABC转运蛋白可协助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 C、Cl-和氨基酸依赖同一种ABC转运蛋白跨膜运输 D、若ATP水解受阻,ABC转运蛋白不能完成转运过程
  • 2、细胞因子作为免疫活性物质在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I型干扰素具有抑制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等多种作用,是一类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疾病的细胞因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因子与神经递质、激素都属于信号分子,他们的受体结构相同 B、细胞因子能促进T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分裂、分化 C、I型干扰素可用于治疗肿瘤和病毒感染性疾病 D、干扰素、抗体、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三者发挥相同的免疫作用
  • 3、突变体是研究植物激素功能的常用材料,以下研究材料选择不当的是(       )
    A、生长素促进植物生根——无侧根突变体 B、乙烯促进果实的成熟——无果实突变体 C、赤霉素促进植株增高——麦苗疯长突变体 D、脱落酸维持种子休眠——种子成熟后随即萌发突变体
  • 4、下列有关细胞膜化学成分和结构的探索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位素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从人的红细胞中抽提的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的面积是其细胞表面积的2倍 C、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提出了所有细胞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的假说 D、欧文顿发现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穿过细胞膜,据此推测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 5、黄鳝从胚胎期到产卵期都是雌性,产卵过后变为雄性。研究人员对洞庭湖周边某水域捕获的1178尾野生黄鳝进行年龄及性别的鉴定,结果如下表。

    生长期

    体长(cm)

    尾数

    雌性

    雄性

    尾数

    比例(%)

    尾数

    比例(%)

    Ⅰ龄

    ≤30.0

    656

    633

    96.5

    8

    1.2

    Ⅱ龄

    30.1~50.0

    512

    327

    63.9

    116

    22.7

    Ⅲ龄

    50.1~55.0

    6

    2

    33.3

    4

    66.7

    Ⅳ龄

    ≥55.1

    4

    0

    0.0

    4

    100.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黄鳝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B、种群中雄黄鳝的平均年龄大于雌性 C、随年龄增长雄黄鳝数量逐渐增加 D、该黄鳝种群的雌雄比例约为1∶1
  • 6、长日植物和短日植物的生长周期对光周期非常敏感,这种敏感性主要由植物体内的光敏色素介导。光敏色素在植物体内有Pr和Pfr两种可互换的类型:Pr吸收红光后会转化为Pfr;Pfr吸收远红光后又会转化为Pr。为探究红光、远红光对光周期反应的可逆影响,将长日和短日植物放在不同光照时长的环境中进行培养,黑夜时按红光(R)、远红光(FR)的顺序依次交替光照,观察开花情况,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敏色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后被灭活 B、当植物体内Pr/Pfr的比值较低时,有利于短日植物的开花 C、长日植物在连续长夜时给予一次远红光照射,就可能促使其开花 D、长日植物在经历长夜时,只要最后接受到的是红光照射,就能开花
  • 7、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       )
    A、四分体出现 B、同源染色体分离 C、着丝粒分裂 D、染色单体分离
  • 8、某湖泊早年受周边农业和城镇稠密人口的影响,常年处于 CO2过饱和状态。经治理后,该湖泊生态系统每年的有机碳分解量低于生产者有机碳的合成量,实现了碳的零排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湖泊的结构平衡和功能平衡可影响碳排放和碳利用的平衡 B、水生消费者对有机碳的利用,没有降低碳排放 C、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分解会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而加剧 D、在湖泊生态修复过程中,需要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共生等生态学原理
  • 9、根生长受影响后,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能力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其整体生长。为研究土壤中重金属砷对拟南芥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用高浓度砷酸盐处理拟南芥根,并测量了拟南芥的部分生长指标,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在细胞分裂方面,与细胞分裂素的作用相互协同的激素有
    (2)、砷处理拟南芥根6h后,拟南芥根中细胞分裂素的含量会(填“增加”或“减少”)。由以上数据可知,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的结果,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3)、科研人员用高浓度砷处理拟南芥根一段时间,几天后发现拟南芥根的生长受到抑制,结合题图分析,推测其原因可能是(答出2点)。
    (4)、在农业应用中,为防止重金属污染对根系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可采取的措施有(答出1点)。
  • 10、一个群落中的物种不论多少,都不是随机的简单集合,而是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下列关于种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捕食关系可使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发生周期性变化 B、农田里菟丝子缠绕在大豆等其他植物上,两者的种间关系是寄生 C、肠道微生物与人的种间关系有种间竞争、捕食、互利共生等 D、海葵和寄居蟹是原始合作关系,二者分开以后各自还能独立生活
  • 11、如图是过敏反应发生机理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PC是抗原呈递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 B、M为柳树花粉,细胞1和2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成熟 C、细胞3能分泌抗体是因为细胞内有相应基因,而细胞2没有 D、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舒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等
  • 12、在生物学上,许多生理或生态过程的因果关系是循环的,即一定的事件作为引起变化的原因,所导致的结果又会成为新的条件,施加于原来作为原因的事件,使之产生新的结果,如此循环往复,称之为循环因果关系。下列不符合循环因果关系的是(       )
    A、甲状腺激素的分级和反馈调节 B、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变化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D、胰岛素调节血糖平衡的过程
  • 13、研究表明,在华南某地进行间伐(指在未成熟的森林中,定期重复伐去部分成年林木),可以使林下植物丰富度增加,阳生植物数量增多。研究小组探究不同间伐强度对森林林下植物类群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间伐有助于林下植物的生长,主要影响物种之间的竞争 B、调查种群密度时,对禾草和林木划定的样方面积越接近,结果越准确 C、与对照组相比,不同间伐强度下林下禾本植物类群的物种丰富度变化最小 D、一定强度的间伐可能会导致林冠层中某些动物的生态位重叠程度增大
  • 14、某血友病患者体内经正常减数分裂(不考虑基因突变)产生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着丝粒刚分开时,该细胞中可能存在(       )
    A、两条Y染色体,没有致病基因 B、X、Y染色体各一条,一个致病基因 C、两条X染色体,一个致病基因 D、X、Y染色体各一条,没有致病基因
  • 15、某地区发现了一个腓骨肌萎缩症(CMT)家系,如图1所示,其病因是GJBI基因突变,用红色、绿色荧光探针分别标记GJBI基因有、无突变的核酸序列,当PCR循环次数增多时,相应的荧光信号逐渐增强,图1家系中部分个体的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图1可知,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IV-2、II-2、II-3荧光信号检测结果均与V-1一致 C、若V-1与正常男性结婚,生育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4 D、为了有效预防该病的产生和发展,可采用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等手段
  • 16、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变化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随种群密度的增长,不同因素(a、b、c)对种群死亡率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b属于密度制约因素,c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B、种群数量超过K值时,a因素的制约作用会减弱 C、传染病在密度大的种群中更容易传播,可用c代表 D、寒流对某种食草动物种群密度的影响,可用b表示
  • 17、在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不仅能看到绿色颗粒,还能看到这些绿色颗粒在流动,因为(  )
    A、使用了高倍镜 B、细胞在运动 C、细胞内有中心体 D、细胞质在流动
  • 18、某同学用黑光灯诱捕法对农田中某昆虫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在该区域均匀放置适宜数量的黑光灯,每日统计捕获到的该昆虫的数量,记为y,该种群的个体数随着捕获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导致每日捕获数依次递减,但捕获的总累积数在逐次增加,记为 x,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方法的前提条件是调查期间应该没有出生、死亡、迁入和迁出 B、M点对应的数值可代表农田中该昆虫种群数量的估计值 C、此方法还可以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 D、黑光灯诱捕法可以诱杀农业害虫属于机械防治
  • 19、下图表示某河流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部分生物之间的能量流动情况(甲、乙、丙为3种鱼,丁为1种水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的部分同化量以粪便的形式流向了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 C、负反馈调节是该河流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测算图中食物链各环节的能量值,可构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 20、峨眉山的蝴蝶种类繁多,以拟态逼真的枯叶蝶最为著名。若某枯叶蝶(2n=32)种群现只存在ZBZb、ZbW两种基因型,且雌雄比例为1∶1。B决定长触角性状,b决定短触角性状,假设雌性在产生配子时,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的死亡率(不考虑其他致死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种群随机交配后子一代中长触角雄性果蝇占1/4 B、该种群随机交配的子一代中长触和短触比例相等 C、研究枯叶蝶的基因组,需测定16条染色体上的DNA碱基序列 D、性状受基因控制,枯叶蝶体内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上一页 259 260 261 262 26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