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已知甲、乙两种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Ⅱ—9的性染色体缺失了一条(性染色体组成为XO)。现对Ⅰ—1、Ⅰ—3、Ⅰ—4的相关基因进行电泳(电泳可将不同类型的基因进行分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病不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若Ⅱ—9患有乙病,则导致其染色体异常的原因只可能是Ⅰ—3的减数分裂过程发生异常 C、若Ⅱ—6与Ⅱ—7婚配,则生出患乙病孩子的概率为1/8 D、若对Ⅱ—8进行基因电泳,可得到3条带
-
2、关于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受精卵细胞核中的DNA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B、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是由卵细胞提供 C、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于父方,一半来自于母方
-
3、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若一条染色体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则该染色体的正确形态是A、
B、
C、
D、
-
4、科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科学实验的验证,下列关于教材中相关实验表述,错误的是( )
选项
建模或实验
相关内容
A
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
制作细胞模型时,科学性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美观与否,模型要尽量准确地体现真核细胞的特征
B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质流动
活细胞中细胞质不断流动,可用细胞质中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C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
当外界为0.3g/mL蔗糖溶液时,原生质层脱离细胞壁,细胞体积基本不变
D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桶中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两桶各取一个小球放在一起,模拟减数分裂中的自由组合
A、A B、B C、C D、D -
5、人类先天性聋哑病(d)和血友病(Xh)都是隐性遗传病。基因型为DdXHXh和ddXhY的两人婚配,他们子女中表现正常的概率是( )A、0 B、1/4 C、1/2 D、3/4
-
6、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顶端开雄花,中部开雌花。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玉米的传粉方式属于(填“自花传粉”、“异花传粉”或“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在对植物进行人工杂交实验时,玉米与豌豆操作上最大的区别是。(2)、为了研究玉米的甜与非甜的显隐性关系,研究人员做了下面三组实验,一定能够区分出显性和隐性性状的是_____组。(填字母)A、
B、
C、
(3)、研究人员将纯种的甜玉米(甲)与纯种的非甜玉米(乙)间行种植,得到了下表所示的结果:甜
非甜
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玉米粒(甲)
有
有
非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玉米粒(乙)
无
有
①由表可知,乙株非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玉米粒全为非甜的原因是。
②玉米的甜与非甜由基因D/d控制,则乙株非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非甜玉米粒的基因型是。
③若将甲株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非甜玉米粒作亲本种下去,并控制条件让它自交,则收获的玉米粒中,非甜玉米粒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
7、某植物有宽叶和窄叶(基因为A/a)、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B/b)两对相对性状。现将宽叶不抗病和窄叶抗病植株进行杂交,所得自交,为宽叶抗病、宽叶不抗病、窄叶抗病和窄叶不抗病四种表型,且比例为9∶3∶3∶1.请回答下列问题:(1)、自交,出现了四种不同的表型,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在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2)、中出现新类型植株的主要原因是。若中的窄叶抗病植株与杂合宽叶不抗病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有种,其中宽叶抗病植株占后代总数的。(3)、上述实验结果表明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定律,请另外设计一个杂交实验证明该结论,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推理过程。
遗传图解:
-
8、
孟德尔用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做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下图为实验过程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在该实验的亲本中,母本是 , 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的操作应注意时间在。
(2)有人突然发现在本来开白花的豌豆中出现了开紫花的植株,第二年将紫花植株的种子种下去,发现长出的145株新植株中,有36株开白花。若想获得更多开紫花的纯种植株,请你设计一种最简单的实验方案。
已知豌豆种子中子叶的黄色与绿色由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现用豌豆进行以下遗传实验:
(3)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其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
(4)实验二黄色子叶戊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 其中能稳定遗传的占;若黄色子叶戊植株之间随机交配,所获得的子代中绿色子叶占。
-
9、下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雌性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图甲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细胞有。(2)、图甲中B、E细胞各含有条、条染色体;其中E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乙图中的(填标号)阶段。(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暂时加倍处在乙图中的(填标号)阶段。(4)、在乙图中④到⑤变化的原因是。
-
10、如图表示某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显微图片。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高倍显微镜下,可通过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 , 判断这些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图中细胞有丝分裂的正确排序是(用“→”和序号表示)。(2)、图示作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时期)的细胞,在这一时期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3)、某同学在显微镜下找到一个图④所示细胞,该细胞中核DNA: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的比值为;实验中不能持续观察到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原因是。(4)、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有丝分裂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图中(填序号)期。
-
11、某种开紫花的植物有雌株、雄株和两性植株三种性别类型,受一组复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A基因存在时表现为雌株,不含A基因但含有基因时表现为两性植株,只含a基因时表现为雄株。下列围绕该植物的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A、控制该植物性别的一组复等位基因可组成6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子有两种 B、该植物中的雌株与雄株杂交,子代雌株所占比例都等于50% C、该植物某一雌株与雄株杂交,子代可同时出现雌株、雄株和两性植株 D、基因型为的植株自交两代,理论上中雄株所占比例为1/5
-
12、如图1表示某一动物(2n=4)个体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图2表示该动物在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3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4表示该生物体内一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物是一个雌性动物,图4中的乙细胞、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 B、图1中I、Ⅱ对应的细胞内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 C、图3中CD段产生的原因与图2中由①变化为②的原因相同 D、图4中乙细胞处于图2中①表示的范围内
-
13、人类秃发遗传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根据表中信息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B
Bb
bb
男
非秃发
秃发 秃发
女
非秃发
非秃发
秃发
A、人类秃发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 B、非秃发男与秃发女婚配,所生秃发孩子一定是男孩 C、秃发男与秃发女婚配,生一个秃发女孩的概率为1/2 D、若秃发儿子和非秃发女儿基因型相同,则父母一定是纯合子 -
14、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其中各种雌配子的数量相等,各种雄配子的数量也相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①过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②过程 B、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子代基因型和表型都各有4种 C、F1中纯合子占1/4,基因型不同于亲本的类型占3/4 D、F1产生各种性状是因为细胞中各基因表达机会相等
-
15、下列关于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的说法,错误的是( )A、子一代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这属于观察现象阶段 B、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提出了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决定的假说 C、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属于假说内容 D、孟德尔的遗传实验运用的假说—演绎法中的“演绎”过程指的是对测交实验的推理
-
16、下图为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生活史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①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导致基因的自由组合 B、过程②③存在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等过程 C、过程④中原始生殖细胞染色体复制1次,而细胞连续分裂2次 D、过程①和④有利于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出遗传的多样性
-
17、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同源染色体只存在于能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中
②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都会形成四分体
③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大小不一定相同
④形状、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⑤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就是同源染色体
⑥一对同源染色体就是一个四分体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
18、某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某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其中①~④表示染色体,a~h表示染色单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所处时期为减数分裂Ⅰ中期 B、①与②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③与④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 C、该细胞的染色体数为卵细胞的2倍,核DNA分子数为卵细胞的4倍 D、该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b和f同时进入一个卵细胞的概率为1/4
-
19、下图为细胞周期种相关物质的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纵坐标表示每条染色体中DNA的数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B、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核DNA的数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C、若纵坐标表示每条染色体中DNA的数量,则CD过程细胞中核DNA数量保持不变 D、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核DNA的数量,则CD过程一条染色体中含有一个DNA
-
20、角膜是覆盖眼睛的透明组织层,主要是由角膜干细胞维持的。角膜干细胞通过增殖分化产生角膜上皮细胞来更新衰老的细胞,并修复轻微的角膜损伤。相关研究显示,短期睡眠不足增加了角膜干细胞的增殖分化速度,长期睡眠不足会造成角膜严重受损,如角膜变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角膜的自然更新靠角膜上皮细胞的分裂和凋亡共同维持 B、短期睡眠不足可能会加速角膜上皮细胞的衰老进程 C、已分化的角膜上皮细胞的细胞核不再具有全能性 D、干细胞分化成角膜上皮细胞的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