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湿狗甩水行为是动物(如狗)在身体被水浸湿后,通过快速旋转身体来甩掉水分的一种本能动作,该行为的触发是由一种名为C-LTMRs的触觉受体所介导。研究发现C-LTMRs会将信号传递至大脑中的旁臂核,当研究者阻断旁臂核的活动时,湿狗甩水行为频率降低了58%,但正常的抓挠和梳理行为并未出现异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湿狗甩水行为属于动物大脑参与的一种条件反射 B、甩水行为可以有效减少体温的流失,降低因毛发潮湿而感染的风险 C、阻断旁臂核活动后,湿狗甩水行为频率降低,说明神经调节的反射弧不完整 D、正常的抓挠和梳理行为未出现异常,表明旁臂核只参与湿狗甩水行为的调节
  • 2、已知大熊猫的黑白色毛色和棕白色毛色由基因 A/a控制,圆脸和尖脸由基因 B/b控制。假设繁育基地工作人员选择黑白毛色尖脸和棕白毛色圆脸杂交,F1全为黑白毛色圆脸,让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若后代数量足够多,在F2中黑白色:棕白色=3:1,圆脸:尖脸=3: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根据 F1 结果可判断出黑白毛色和圆脸是显性性状 B、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可推测控制毛色和脸型的两对基因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C、可通过统计F2各种毛色和脸型中熊猫的性别比例来初步确定两对基因的位置 D、若让F2黑白色熊猫相互交配,则出现棕白色熊猫的概率为1/8或1/9
  • 3、已知抗水稻稻瘟病基因(A)对感病基因(a)为显性,晚熟基因(B)对早熟基因(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同一对染色体上。现有一抗稻瘟病晚熟植株(甲)发生变异,突变为乙或丙中的一种(注:已知突变体其他同源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正常;植株产生各型配子活力相同;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植株甲可以通过单倍体育种的方式得到植株丙 B、植株乙发生基因突变使 DNA上碱基数量减少 C、植株乙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变异类型相同 D、用植株乙自交能够选育出感病的植株用于科研
  • 4、miRNA是一类非编码单链小分子 RNA,通过与靶 mRNA结合调控基因的表达。第一个miRNA(lin-4)是在线虫细胞核中发现的,下图是线虫某细胞调控 lin-14基因表达的具体机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发生在细胞核,过程②发生在细胞质 B、RISC 可以与靶 mRNA 特异性结合,促进其翻译过程 C、RISC 中的 miRNA 与 lin-14 基因的靶 mRNA 的3'端结合 D、靶 mRNA与 Pre-miRNA 的形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5、根据最新的研究资料,KIF18A驱动蛋白是纺锤体微管蛋白中的主要蛋白质。下图是 KIF18A在有丝分裂部分过程作用图解。下列关于细胞分裂与驱动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KIF18A在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由中心体大量合成 B、KIF18A的运动使染色体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C、KIF18A通过调控染色体运动影响赤道板的形成 D、KIF18A抑制剂会阻止细胞正常进入有丝分裂中期
  • 6、最新研究发现,一种名为 YAP 的蛋白质在细胞的多种生命活动中扮演关键角色。当细胞发生癌变时,YAP 会被异常激活,促进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而在正常细胞衰老过程中,YAP 的表达水平会逐渐降低。同时,科研人员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抑制 YAP 基因的表达,发现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基于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AP 蛋白质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越高,细胞越容易发生凋亡 B、抑制 YAP 基因的表达,可能成为一种治疗癌症的潜在方法 C、细胞衰老过程中 YAP 表达水平降低,说明细胞衰老只由 YAP 基因控制 D、癌细胞中 YAP 被异常激活,使得癌细胞的遗传物质与正常细胞相同
  • 7、下图为真核细胞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图解。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A、B、C三处均有 NADH 的产生 B、物质X在C处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 C、B处的内容物的组成可能和线粒体基质相似 D、物质X可以在细胞代谢中转化为甘油、氨基酸等物质
  • 8、科学家利用最新的纳米技术,研发出一种对特定离子具有高度选择性的纳米通道。将该纳米通道嵌入人工合成的磷脂双分子层膜中,构建成一个模拟细胞跨膜运输的模型系统。在不同条件下,对该系统中离子的运输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组别

    纳米通道类型

    膜两侧离子浓度差

    (膜外浓度 /膜内浓度)

    有无能量供应

    离子运输速率

    (个/ 秒)

    1

    可运输钙离子的纳米通道

    1000: 1

    10000

    2

    可运输钙离子的纳米通道

    1000: 1

    10000

    3

    可运输钠离子的纳米通道

    100: 1

    8000

    4

    可运输钠离子的纳米通道

    100: 1

    8000

    根据上述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纳米通道运输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因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且消耗能量 B、从实验结果可知,离子通过纳米通道的运输速率与膜两侧离子浓度差无关 C、不同类型的纳米通道对离子的运输具有选择性,这与通道蛋白的空间结构有关 D、若在人体细胞中植入该纳米通道,可显著提高细胞对各种离子的吸收效率
  • 9、辣椒红素是辣椒品质鉴定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者探究在最适温度45 ℃,不同初始pH条件下酶解液对辣椒红素产量的影响时得到以下部分数据。以下关于该实验研究的描述正确的是(       )

    酶解液初始pH

    4.5

    5.0

    5.5

    6.0

    辣椒红素产量/(mg/g)

    6.5

    6.7

    7.9

    7.0

    A、该实验的设计应用了加法原理 B、当pH为5.5时,该反应的活化能最高 C、温度45 ℃,pH5.5 时利于酶解液长时间保存 D、适当增加底物的含量有利于提高酶解液的活性
  • 10、SLC5溶质载体家族是负责在肾和小肠中进行葡萄糖重吸收的关键转运蛋白质。SLC5家族中有几种不同的折叠,折叠后的 SLC5 蛋白需要做出不同翻译后的修饰调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参与SLC5 合成与加工的生物膜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B、SLC5 的形成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 C、构成SLC5 的肽链的氨基酸之间能形成氢键等,使其形成一定空间结构 D、在小肠上皮细胞的线粒体膜上大量分布有SLC5,从而有利于对葡萄糖的吸收
  • 11、蛋白质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被比喻为一种分子开关,分子开关的机理如图所示。形成有活性的蛋白质是一个磷酸化的过程,即“开”的过程;形成无活性的蛋白质是一个去磷酸化的过程,即“关”的过程。下列有关分子开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去磷酸化后空间结构可能发生了改变 B、低温和高温都会使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活性降低 C、细胞产生的ATP可以用于分子开关中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 D、蛋白质磷酸化过程是一个放能反应,与ATP的水解相联系
  • 12、内环境是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抗原和抗体的结合 B、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 C、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D、胰岛素的合成
  • 13、微生物吸附是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之一。金属硫蛋白(MT)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的金属结合蛋白,具有吸附重金属的作用。科研人员将枣树的MT基因导入大肠杆菌构建工程菌。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枣树的MT cDNA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了相应的引物(如下图),通过PCR扩增MT基因。已知A位点和B位点分别是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对应的基因位置,选用的引物组合应为

       

    (2)、本实验中,PCR所用的DNA聚合酶扩增出的MT基因的末端为平末端。由于载体E只有能产生黏性末端的酶切位点,需借助载体P才能将MT基因接入载体E中。载体P和载体E的酶切位点及相应的酶切序列如下图所示。

       

       

    ①选用酶将载体P切开,再用(选填“T4 DNA”或“E.coli DNA”)连接酶将MT基因与载体P相连,构建重组载体P'。

    ②载体P'不具有表达MT基因的 , 选用酶组合对载体P'和载体E进行酶切,将切下的MT基因和载体E用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将得到的混合物导入到用处理的大肠杆菌,筛选出工程菌。

    (3)、将普通大肠杆菌和MT工程菌分别培养在含的培养液中,从个体水平检测MT工程菌是否培育成功。
  • 14、研究群落时,不仅要调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还要比较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β多样性是指某特定时间点,沿某一环境因素梯度,不同群落间物种组成的变化。它可用群落a和群落b特有的物种数之和与群落a和群落b各自的物种数之和的比值来表示。
    (1)、群落甲中冷杉的数量很多,据此(选填“能”或“不能”)判断冷杉在该群落中占据优势。群落甲中的冷杉在不同地段的种群密度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空间结构中的。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结果。
    (2)、群落甲、乙的物种丰富度分别为70和80,两群落之间的β多样性为0.6,则两群落的共有物种数为(填数字)。
    (3)、根据β多样性可以科学合理规划自然保护区以维系物种多样性。群落丙、丁的物种丰富度分别为56和98,若两群落之间的β多样性高,则应该在群落(选填“丙”、“丁”或“丙和丁”)建立自然保护区,理由是
  • 15、机体的激素调节存在“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下丘脑—垂体—靶腺轴”调节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寒冷环境中机体冷觉感受器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的形式传导,刺激下丘脑相关区域释放增加,该激素的靶器官是 , 再经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分级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作用于某些靶细胞后,激活了线粒体膜上的相关蛋白质,导致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无法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此时线粒体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2)、有些运动员违规服用睾酮(雄激素)来促进肌肉生长,增强肌肉力量。长期服用睾酮会导致性腺萎缩,原因是
    (3)、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随血液流到全身,因此,临床上常通过来检测内分泌系统中的激素水平。
  • 16、某雌雄同株异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红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相关基因为A、a和B、b,且A对a、B对b为完全显性,只要存在一种显性基因就表现出红花。基因A使雄配子只有50%的存活率,其他配子育性正常。基因B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植物红花与白花的遗传遵循定律,植株中共有种基因型,其中某植株(AaBb)产生的花粉AB:Ab:aB:ab=
    (2)、用乙(aaBb)植株的花粉给甲(Aabb)植株授粉,子代红花植株中含有两种显性基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用这些含两种显性基因的植株随机交配,子代中白花植株所占比例是
    (3)、为验证基因A使雄配子只有50%的存活率,生物兴趣小组选用红花植株(Aabb)的花粉给白花植株授粉,若子代出现红花植株:白花植株= , 则基因A使雄配子只有50%的存活率。
  • 17、科学家发现某拟南芥变异植株气孔内有一种称为“PATROL1”的蛋白质与气孔开闭有关。“PATROL1”蛋白质能根据周围环境运送一种称为“AHAI”的蛋白质。“AHAI”蛋白质被运送到气孔表面之后,气孔会张开;回收到气孔内部之后,气孔会关闭。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拟南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含量最多的光合色素是 , 夏季上午10点时光合速率一般会(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速率。
    (2)、当“AHAI”蛋白质被运送到拟南芥的气孔表面之后,进入叶肉细胞的CO2(选填“增加”或“减少”),随后通过光反应产生的增加,从而从整体上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3)、研究表明:具有“PATROL1”蛋白质的变异拟南芥植株更适应干旱条件。为验证这一观点,选取长势和数量相同的两组拟南芥植株作为实验对象,甲组为普通拟南芥,乙组为 , 将两组拟南芥置于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若 , 则该观点成立。
  • 18、假设世界上最后一头野驴刚死亡,以下使它“复生”的方案中可行的是(       )
    A、将野驴的基因导入家驴的受精卵中,培育出新个体 B、将野驴的体细胞取出,直接培育出新个体 C、将野驴的体细胞两两融合,再利用融合细胞培育出新个体 D、将野驴的体细胞核移植到家驴的去核卵母细胞中,经孕育培育出新个体
  • 19、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两个小桶内彩球的总数必须相同 B、利用抗生素对某种大肠杆菌逐代选择培养过程中,平板上抑菌圈不断变大 C、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桦尺蛾的基因型,使其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D、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在低倍镜下比高倍镜下能更快找到各种分裂期的细胞
  • 20、某小组利用PCR扩增某目的基因,设计了引物A和引物B。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经过二轮循环后的产物中只含有引物A的DNA片段所占的比例为1/4 B、经过三轮循环后的产物中含有引物B的DNA片段所占的比例为1/2 C、经过四轮循环后的产物中同时含有两种引物的DNA片段所占的比例为7/8 D、耐高温的DNA聚合酶从引物的3'端延伸子链
上一页 192 193 194 195 19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