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细胞内铜离子过量会阻断线粒体内的有氧呼吸过程,干扰细胞的能量供应并引起蛋白质毒性应激反应,导致细胞死亡,这种现象称为铜死亡。肝脏是人体内储存和排出铜离子的主要器官。研究显示,铜代谢和铜死亡与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图示铜死亡的分子机制。

    注:ES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铜离子载体药物。FDX1是一种酶,其含量受FDX1基因的调控。铁硫簇蛋白和DLAT在线粒体内的有氧呼吸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在细胞中的含量划分,铜属于元素。正常情况下,铜以Cu+的形式被铜转运蛋白吸收进入细胞,发挥多种生理作用,例如能与在(填场所)处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促进ATP的大量合成。
    (2)、当细胞中的Cu+超过一定含量时,细胞膜上的铜转运ATP酶能通过方式将Cu+转出细胞,从而维持细胞内Cu+的相对稳定。
    (3)、据图分析,过量的Cu+进入细胞后,能干扰有氧呼吸并导致细胞死亡的原因是
    (4)、研究表明HCC细胞主要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根据以上信息,提出两种利用铜死亡治疗HCC的新思路。(提示:HCC细胞呼吸方式可通过诱导剂诱导转变。)
  • 2、在自然选择过程中,每个物种在特定生态环境下的适应策略不同。繁殖投入(用于生殖器官发育、交配、生产抚育后代所需的能量)比例较高的称为r-对策者,维持投入(用于维持静态基础代谢、寻找和摄取食物所需的能量)比例较高的称为K-对策者。图为一支黄花属的6个种群的繁殖投入与维持投入的散点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1属于r-对策者,通常体型小、寿命短 B、与种群1相比,种群3更适合作为新环境的开拓者 C、与种群3相比,种群6的个体在环境中的存活力更强 D、种群6属于K-对策者,单次繁殖的后代数量少
  • 3、为探究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在水稻地上部分生长发育调控中的作用,研究者以HY和IR29两种水稻为材料,开展了相关实验,部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表示未添加,+表示添加;鲜重可反映植物的生长发育状况

    A、实验的自变量是水稻种类和添加植物激素的种类 B、GA和ABA在调控水稻地上部分的生长作用中相抗衡 C、水稻HY和IR29对两种激素的响应效果相似 D、由结果可知,ABA抑制赤霉素合成基因的表达
  • 4、帕金森症(PD)是一种与衰老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综合征,线粒体数量减少是PD的典型特征。通常情况下,线粒体被溶酶体降解(图方式一)是导致PD的重要病因。最近,我国科学家发现药物氟桂利嗪引起的大脑细胞中线粒体减少(图方式二),是诱发PD的新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细胞中线粒体可为神经递质的合成和分泌提供能量 B、方式一属于细胞自噬,细胞自噬对细胞和个体都是有害的 C、氟桂利嗪会导致溶酶体包裹线粒体,并将线粒体运出细胞 D、氟桂利嗪处理可获得去除线粒体的真核细胞模型
  • 5、某研究小组以28日龄(青春期前)小鼠为材料,探究不同光照条件对小鼠性早熟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正常组(12h,50lux)

    16h弱光组(16h,50lux)

    16h强光组(16h,350lux)

    20h强光组(20h,350lux)

    血清睾酮(ng·ml-1

    0.79

    1.01

    1.14

    1.19

    睾丸湿重(g)

    0.54

    0.58

    0.62

    0.72

    睾丸器官指数(×10-4

    93.6

    102.2

    106.1

    117.4

    注:“lux”为光照强度单位,睾丸器官指数=睾丸湿重/体重。

    A、该实验的材料为生理状态相似的雄性小鼠 B、光照对性早熟的影响过程中涉及神经—体液调节 C、延长光照时间和增强光照强度会导致小鼠性早熟 D、由结果推测,小鼠性腺细胞表面具有感受光信号的受体
  • 6、研究表明,地下的真菌网络可以连接不同植物的根部,帮助植物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当一棵植物受到机械损伤时,该信息可以通过真菌网络传递给周围的其他植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作用 B、不同植物之间通过真菌网络传递信息不受距离限制 C、植物之间可能通过真菌网络传递关于病虫害等其他方面的信息 D、若切断与地下真菌网络的联系,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可能会下降
  • 7、我国南方某地“木棉稻田农林复合系统”具有悠久历史。木棉根系发达,可巩固田坎,涵养水源,还可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木棉落花落叶可为稻田作物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 B、木棉和水稻在这一生态系统中具有相同的生态位 C、木棉稻田农林复合系统体现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 D、木棉发达根系涵养水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8、某岛屿上生长着两种花,花色分别为红色和白色。最初它们是同一物种,都在春季开花。后来由于环境变化,红花植株的花期逐渐提前到冬季,而白花植株的花期仍在春季。经过多代繁殖后,两种植株之间已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花期隔离是导致这两个物种形成的重要因素 B、花色的差异是这两个物种进化的动力 C、冬季的低温环境直接导致了红花植株花期的改变 D、随时间推移,两者花的形态和结构差异越来越大
  • 9、若某唐氏综合征患者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时,21号染色体的任意两条移向同一极,剩下一条移向另一极。下列关于该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B、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能形成22个四分体 C、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4条 D、一个精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最多有24种
  • 10、p53基因是细胞凋亡的核心调节因子,其表达产物p53蛋白可阻止DNA复制,提供足够时间使损伤的DNA修复。若修复失败,p53蛋白则引发细胞凋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当细胞DNA受到损伤时,p53mRNA水平会升高 B、p53基因既是细胞凋亡相关基因,也是抑癌基因 C、若正常细胞的p53基因发生突变可能导致细胞癌变 D、p53蛋白使分裂异常的细胞在分裂期退出细胞周期
  • 11、下列关于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梅塞尔森证明DNA半保留复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B、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C、施旺和施莱登提出细胞学说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 D、班廷证明胰腺分泌胰岛素实验中,摘除胰腺运用了“减法原理”
  • 12、跨膜蛋白SERINC5是最新发现的一种抗HIV的天然免疫因子,可阻断艾滋病病毒感染新的细胞,从而降低病毒的感染力。下列关于SERINC5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B、合成需要游离核糖体 C、仅在浆细胞中合成 D、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
  • 13、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其可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临时记住6位数的验证码属于短时记忆 B、短时记忆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有关 C、短时记忆的形成与海马脑区有关 D、短时记忆经过反复运用可转为长时记忆
  • 14、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对植物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有显著影响。当温度升高时,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速度会加快,但过高温度会导致细胞无法复原。下列关于温度影响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温度升高,细胞膜的流动性增强,水分进出细胞速度加快 B、温度升高,细胞呼吸作用增强,为质壁分离提供更多能量 C、过高温度破坏了原生质层的结构,导致质壁分离无法复原 D、过高温度使细胞内的酶失活,影响了细胞的渗透调节功能
  • 15、线粒体与内质网之间的接触点被称为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AM),这一结构在脂质代谢、钙离子平衡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所有真核细胞都具有MAM B、MAM是生物膜系统的一部分 C、线粒体与内质网通过MAM实现结构和功能的联系 D、MAM异常可能会导致肥胖、神经系统疾病
  • 16、为了更好地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水域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佛山市实施了分区域限时间禁渔制度。下列措施有利于实现本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多引入生活力更强的新鱼种 B、控制渔业捕获量在K值附近 C、捕鱼时控制好渔网网眼大小 D、大量投放本地鱼喜食的饲料
  • 17、乳蛋白含量是衡量牛奶品质的重要指标。给奶牛胃灌葡萄糖使其胰岛素水平升高,发现牛的乳腺细胞对多种氨基酸的摄取率均有显著提高,进而提高了牛奶中乳蛋白的含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氨基酸是乳腺细胞合成乳蛋白的原料 B、不同氨基酸进乳腺细胞需相同载体 C、乳腺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乳蛋白 D、胰岛素可促进乳腺细胞吸收氨基酸
  • 18、细胞自噬是指通过溶酶体途径对细胞内的异常蛋白质或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等进行降解并回收利用的过程。下图1为某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为真核生物细胞内衰老线粒体的自噬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高等植物细胞相比,图1细胞中特有的结构是(填数字序号),其由组成。若图1细胞表示人体心肌细胞,则数量显著增多的细胞器是(填数字序号)。
    (2)、若图1细胞表示唾液腺细胞,参与合成和运输唾液淀粉酶的细胞器有(填数字序号)。
    (3)、由图2可知溶酶体直接来源于(填细胞器名称),自噬过程中,线粒体等细胞器被一种双层膜的结构包裹,然后形成自噬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噬体膜含有2层磷脂分子

    B.自噬体膜与溶酶体膜融合的过程可能受到温度影响

    C.自噬性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活性与其所处环境无关

    D.自噬体膜与溶酶体膜融合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4)、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的自噬作用可能(填“增强”、“减弱”或“不变”)。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由于突变蛋白质在神经细胞中堆积而引起的神经系统失调症,提高细胞的自噬能力能治疗该类疾病,这是因为细胞自噬中溶酶体能
    (5)、图2中,线粒体受损时,来自内质网的膜包裹损伤的线粒体形成自噬体,此时细胞中LC3-I蛋白被修饰形成LC3-Ⅱ蛋白,LC3-Ⅱ蛋白促使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完成损伤线粒体的降解。研究人员选取周龄一致的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中等强度运动组和大强度运动组。训练一段时间后,测量大鼠肌肉细胞中LC3-I蛋白和LC3-Ⅱ蛋白的相对含量,结果如下图。由图可知,运动可以(“促进”或“抑制”)大鼠细胞中受损线粒体的自噬,其意义在于

  • 19、磷脂分子是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膜的探究问题:
    (1)、科学家将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抽提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发现这个单层分子的面积(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来的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原因是
    (2)、单层磷脂分子铺展在水面上时,极性端(亲水)与非极性端(疏水)排列是不同的,搅拌后可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下图)。

    ①该人工脂质体与细胞膜相比,不具备的成分主要是 , 该成分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方式有的镶在、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有的于磷脂双分子层。

    ②红豆杉中的紫杉醇具有抗肿瘤活性,可将紫杉醇药物包裹在脂质体的两层磷脂分子之间,并将其运送到肿瘤细胞发挥作用。紫杉醇药物属于(填“脂溶性”或“水溶性”)物质。

    ③运送药物的过程中,脂质体膜上镶嵌的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瘤细胞并与之结合,以实现脂质体精确递送药物,这与癌细胞表面具有有关,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脂质体能与癌细胞发生融合依赖于膜的性。

    ④将脂质体放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脂质体的体积基本不变,说明水分子不容易通过纯粹的脂质体,原因是

    ⑤科学家推测水分子进出细胞可能与膜上的某种蛋白质有关。彼德·阿格雷成功地分离出一种膜蛋白—CHIP28,请利用上述脂质体设置甲乙两组对照实验,证明CHIP28是一种与水进出细胞有关的蛋白质。

    实验思路:甲组在脂质体中加入CHIP28,乙组 , 把两组脂质体分别放入等量且充足的清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两组脂质体的体积的变化情况。

    预期结果:

    实验结论:CHIP28是一种与水进出细胞有关的蛋白质。

  • 20、研究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常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某同学用该方法对菠菜的叶肉细胞进行了如图所示操作,其中S1~S4表示上清液,P1~P4表示沉淀物。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四次离心,离心机的转速设置应该是依次变小 B、全面考虑S1~S4 , P1~P4 , DNA仅存在于P1、P2、P3 C、S1、S2、P2、P3在适宜条件下均能进行能量转换 D、S1、S2、S3、P4中均有具膜的细胞器
上一页 140 141 142 143 14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