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激素对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垂体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排出 B、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化学本质都是氨基酸衍生物,可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 C、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可引起醛固酮的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 D、低血糖时,交感神经兴奋可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水平升高
-
2、大肠杆菌色氨酸操纵子可控制色氨酸合成酶的合成,其调节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注:P为启动子;O为操纵基因;结构基因(trpE、trpD、trpC、trpB、trpA)为合成色氨酸合成酶的有关基因。阻遏蛋白单独存在时没有活性。
A、图示体现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色氨酸合成酶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 C、5个色氨酸合成酶基因表达时共用一个起始密码子 D、RNA聚合酶与启动子识别结合的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3、中国水仙体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其花药中含有大量小孢子母细胞,处于游离分散状态。某生物兴趣小组以中国水仙的花药为材料进行减数分裂的观察,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注:1.未联会的单价体;2、3.染色体桥;4.滞后染色体;5.微核。
A、与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制片过程相比,本实验无需解离和漂洗 B、可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和减数分裂Ⅱ后期观察到染色体桥 C、微核由断裂或滞后染色体形成,其形成所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D、中国水仙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易形成单价体和微核的主要原因是联会紊乱 -
4、研究人员对具有顶端优势的某植物分别进行打顶、顶芽涂抹三碘苯甲酸处理,对照组不作处理,定期检测各组侧芽处的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CTK)的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涂抹三碘苯甲酸将促进侧芽生长 B、与对照组相比,打顶处理使得侧芽处IAA含量下降 C、涂抹组和打顶组侧芽的IAA和CTK含量变化趋势一致 D、据图分析,三碘苯甲酸可能会抑制IAA的极性运输 -
5、下列有关实验方法的描述,合理的是( )A、用适当浓度蔗糖溶液处理新鲜黑藻叶装片,可先后观察到细胞质流动与质壁分离现象 B、将一定量胡萝卜切碎,加适量水、石英砂,充分研磨,过滤,可获得胡萝卜素提取液 C、检测样品中的蛋白质时,须在加热条件下,使斐林试剂与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 D、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发酵液中酒精含量的多少,可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
6、下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丝状结构 B、②是产生某种RNA和核糖体蛋白的场所 C、③允许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自由穿过 D、③和核膜对物质的运输均具有选择性 -
7、研究发现,细胞可通过下图所示机制对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和损伤的细胞器进行精密调控,以减少细胞内功能异常的蛋白质和细胞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参与自噬作用的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 B、吞噬泡与溶酶体的融合依赖膜的选择透过性 C、自噬作用能为细胞提供某些有用的物质 D、营养不良环境中的细胞自噬作用一般减弱 -
8、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RNA的多样性是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B、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均需要对方的参与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必定导致其功能的丧失 D、蛋白质与核酸彻底水解得到的都是各自的单体
-
9、研究人员以大蒜(2n=16)为实验材料开展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应选取大蒜根尖区细胞为实验材料,实验装片的制作流程为:取材、解离、、染色、制片。染色环节,常选用作为染色剂。(2)、下面是研究人员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各时期的细胞图像。其中,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佳时期是(填图中序号)。细胞④中染色体数目为条,此时期染色体典型的行为特征是。图中一定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填图中序号)。
(3)、镉(Cd)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污染物,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显著影响。氧化石墨烯(GO)常作为微量营养素载体应用于农业生产。研究人员以大蒜根尖为实验材料,探究氧化石墨烯(GO)和镉离子(Cd2+)对其有丝分裂影响,共设置如下表所示的4组实验,实验观察并统计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下洋葱根尖有丝分裂指数,结果如下表。(注:有丝分裂指数是指一个细胞群体中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百分数)
组别
空白对照组
实验组
不同的处理
清水
50μmol/L的Cd2+溶液
10mg/L GO溶液
50μmol/LCd2+和10mg/L GO混合溶液
有丝分裂指数
1.01%
0.65%
2.18%
0.74%
对照组有丝分裂指数仅为1.01%,从细胞周期的持续时间分析,这一现象说明什么?。分析实验所得数据,研究人员能得出什么结论:。
-
10、镇江句容市是“中国草莓第一乡”,其种植的草莓品种繁多、味道可口,深受人们的喜爱。下图1是草莓叶肉细胞内发生的某生理过程示意图,图中PSI和PSII为光系统I和II,能吸收和转化光能。图2是细胞内与能量转换有关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A~D代表相关生理过程,a~e代表相关物质。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1所示的生物膜是叶绿体的膜,该膜上能吸收和转化光能的结构PSⅠ、PSⅡ是由蛋白质和构成的复合体,经过图1所示的生理过程,光能转化为中的活跃化学能。(2)、图2中的过程(填大写字母)可表示图1所示的生理过程,图2中C过程的反应场所为 , c所代表的物质是 , 图2中能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填大写字母)。(3)、科研人员研究了草莓大棚内不同环境条件对草莓植株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坐标图所示。
据坐标图分析,影响BD段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已知C、D两点的CO2吸收速率相等,若植株在C、D两点固定CO2的速率分别为v1、v2 , 则二者的大小关系是(选填v1>v2 , v1=v2 , v1<v2),依据是。
-
11、在盐胁迫下,大量的Na+进入植物根部细胞,使细胞内的酶失活,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碱蓬等耐盐植物能够在盐胁迫逆境中正常生长,如图是碱蓬根细胞参与抵抗盐胁迫有关的过程示意图。图中SOS1、NHX、HKT1和H+—ATP泵均是膜上的转运蛋白,其中SOS1、NHX上进行的是一种特殊的运输方式——“协同转运”,Na+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直接动力是膜两侧H+浓度差所产生的电化学势能。请回答以下问题:
(1)、大多数植物很难在盐碱地上生长,主要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填“大于”或“小于”)植物根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导致植物难以从土壤中获取充足的水分。碱蓬根细胞除通过方式吸水以外,还可以通过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进行吸水,这两种运输方式的共同特点是(写出1点即可)。(2)、高盐环境下,Na+可顺浓度梯度大量进入碱蓬根细胞,是因为根细胞膜上有 , 这体现了细胞膜的(填序号)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碱蓬根细胞细胞质基质的pH值高于细胞液和细胞膜外,这种差异主要靠细胞膜和液泡膜上的H+—ATP泵转运H+来维持,据图分析,碱蓬根细胞进行这一过程的作用是 , H+—ATP泵在每次转运H+的过程中,(填“会”或“不会”)发生构象改变,其运输过程中消耗的ATP由细胞中过程产生。(4)、Na+以方式进入碱蓬根细胞的液泡。碱蓬根细胞将Na+运入液泡,对碱蓬适应高盐环境有什么意义:。(答两点) -
12、糖炒板栗是冬季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炒货,板栗含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多种营养物质。图1表示板栗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及元素组成,其中X表示元素,A、B、C代表不同的生物大分子,a、b、c代表其基本组成单位。图2是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它可以把药物运送到特定的细胞发挥作用,D、E代表的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药物。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1中X代表元素,若B是组成板栗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b表示。(2)、图1中a通过(填结合方式)形成A,A结构和功能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有(填序号)不同,以及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①a的种类 ②a的数目 ③a的连接方式 ④a的排列顺序
(3)、板栗壳中的黄酮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实验室常利用有机溶剂乙醇、丙酮对黄酮进行溶解并提取。请结合题干中有关脂质体的信息及图2分析:黄酮最可能是包裹在脂质体(选填“D”或“E”)处。(4)、图3是某种核苷酸分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该核苷酸是图1中生物大分子(填字母)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板栗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C含有种碱基。图4是由两个环五十肽相连而成的蛋白质分子结构简图,两个环肽之间形成了1个 —S—S—(由—SH和HS—缩合而成)和2个-NH-CO-,若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该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13、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离心处理。把沉淀的酵母菌破碎后,再次离心处理为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两部分,与未离心处理过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并在有氧条件下,按照表格所示加入对应的物质,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试管①
试管②
试管③
上清液(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
沉淀物(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
未离心处理过的酵母菌培养液
等量、等浓度的葡萄糖溶液
A、试管①中可以产生丙酮酸 B、试管②中可以产生少量能量 C、试管③中可以产生CO2和H2O D、无氧条件下,三支试管均能产生酒精 -
14、下图是动物细胞内分泌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及转运的部分过程示意图,①—④代表细胞器,相关叙述错误的有( )
A、①表示高尔基体,③表示内质网 B、①②③④均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 C、图中合成的分泌蛋白可能是性激素 D、该过程可体现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15、下列关于教材中涉及的科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有( )A、探索细胞膜结构模型的过程,运用了提出假说的科学方法 B、将细胞破碎后,利用差速离心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 C、用15N标记亮氨酸,利用其放射性探究胰岛素的合成和运输 D、用超轻黏土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属于构建物理模型
-
16、下列关于教材“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解离时间不充分,显微观察视野中的细胞会重叠 B、应在高倍镜下先找到间期的细胞观察染色体的行为 C、持续观察能看到两极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的过程 D、高倍镜下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的赤道板清晰可见
-
17、如图表示动物体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染色体(质)出现的螺旋化和解螺旋的周期性变化,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b→c→d→e→a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B、bc段:核DNA复制,染色质(体)数目不变 C、cd段:核DNA和染色体数量比为1:2 D、ea段:细胞膜凹陷缢裂,细胞一分为二 -
18、有关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温室大棚种植蔬菜,阴雨天应适当补充光源 B、增施农家肥可提高大棚内CO2浓度,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C、经常疏松土壤,可以促进植物充分利用土壤中的矿质营养 D、新鲜蔬菜、水果应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保存
-
19、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色素的提取过程中需向研钵中加入少量二氧化硅,目的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B、在滤纸条上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划线2~3次,可使最后形成的色素带更清晰 C、叶绿素a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分离后在滤纸条上形成的色素带最宽 D、若滤纸条上未见明显的色素带,可能是分离时层析液没过了滤液细线
-
20、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希尔制取离体叶绿体悬液并加入铁盐,光照后发现有氧气释放 B、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C、阿尔农发现在光照下叶绿体可以合成ATP,且这一过程总是与水的合成相伴随 D、恩格尔曼使用水绵和需氧细菌做实验,证明了叶绿体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放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