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2-4.3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禁止生物武器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3 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1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1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同步训练
-
1、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在我国诞生!培育克隆猴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克隆猴的成功培育体现了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灭活的仙台病毒短暂处理,目的是使mRNA和TSA容易进入细胞 C、对重构胚的处理目的是调节相关基因表达,提高胚胎的发育率 D、应选择健康且有正常繁殖能力的代孕母猴,移植前需进行免疫检查
-
2、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探究实践,所用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A、可通过调节阀a的开闭来控制有氧和无氧条件 B、管口2可连通澄清石灰水以检测有无CO2产生 C、应适当延长酵母菌的培养时间以耗尽瓶中的葡萄糖 D、可向瓶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检测有无酒精产生
-
3、某湖泊中生活着鲈鱼和短吻鳄,短吻鳄会捕食鲈鱼。当地居民为了提高鲈鱼的产量而大量捕杀短吻鳄。在短吻鳄被捕杀几乎绝迹之后,鲈鱼的种群数量竟然比原来还下降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短吻鳄对鲈鱼种群数量的影响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B、在短吻鳄被捕杀几乎绝迹之后,鲈鱼的生态位变大 C、鲈鱼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短吻鳄捕食的另一种鱼以鲈鱼为食 D、短吻鳄被大量捕杀前,鲈鱼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
4、在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家采集了大量大熊猫的粪便,通过分析其中的微卫星DNA分子标记,查明在2003—2004年,该地区大熊猫的种群数量为66只。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此方法调查的种群数量通常比实际值高 B、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在不同个体间差异较大 C、可通过调查的数据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D、采集过程中引起的DNA降解不会影响最终统计结果
-
5、神经发生包括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和存活等。对鼠类的实验表明,复杂的环境经历、跑动等都可以增加海马(与记忆有关的脑区)中新生神经元的数量;但焦虑可抑制神经发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学习和记忆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细胞因子和激素都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C、丰富的生活体验可以促进脑中神经元的产生 D、保持良好的心情及适度运动可预防老年痴呆
-
6、下表为2005—2008年,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某医院住院患者中的人均使用量,以及从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住院患者该类抗生素的人均使用量/g
0.074
0.12
0.14
0.19
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
2.6
6.11
10.9
25.5
A、在抗生素的作用下,细菌会产生抗药性的基因突变 B、在抗生素的作用下,细菌的基因频率会发生不定向改变 C、为避免细菌产生抗药性,初次用药时应加大抗生素的剂量 D、临床上,任何抗生素的使用都需要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 -
7、研究发现,鱼体内的去甲基化酶(FTO)可擦除NOD基因的mRNA甲基化修饰,避免mRNA被某些蛋白质识别并降解,从而提高鱼类的抗病能力。抑制FTO的活性可能( )A、降低相关mRNA甲基化水平 B、提高NOD基因转录效率 C、降低NOD基因表达效率 D、增强该鱼类的抗病能力
-
8、下列描述的情况中,不属于染色体变异引起的是( )A、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互换导致子代出现新的性状组合 B、用普通小麦(六倍体)和黑麦(二倍体)培育出八倍体小黑麦 C、体细胞中缺乏一条染色体导致人类的性腺发育不全 D、2号染色体的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果蝇出现卷翅性状
-
9、下列实验材料中,不适合用于研究伴性遗传的是( )A、果蝇 B、芦花鸡 C、蜜蜂 D、雌雄异株的杨树
-
10、磷酸化是指在蛋白质或其他分子上加入一个磷酸(()基团,磷酸基团的添加或除去(去磷酸化)对许多反应起着生物“开/关”作用,能使某些蛋白质活化或失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酮酸反应生成乳酸的过程中可发生ADP的磷酸化 B、ATP中最靠近腺苷的磷酸基团具有较高的转移势能 C、蛋白质等分子被磷酸化后空间结构不会发生改变 D、主动运输时,载体蛋白磷酸化的过程中会发生能量的转移
-
11、某人感染流感病毒后,免疫系统会发挥防御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病毒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 B、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C、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 D、细胞毒性T细胞清除病毒
-
12、精原细胞是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可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也可以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在这两种细胞分裂过程中都会发生的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 B、纺锤体的组装 C、染色体的联会 D、基因重组
-
13、我国政府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下列措施中,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是( )A、控制劣质农药、化肥的使用 B、将废气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C、将农作物秸秆充分燃烧 D、研发氟氯烃类制冷剂的替代品
-
14、当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 蛋白与T细胞表面的 PD-1结合时,会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使肿瘤细胞开启免疫逃逸。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ICB)利用单克隆抗体阻断PD-1和PD-L1 的结合,已应用于癌症治疗,机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T细胞释放毒素使得肿瘤细胞(填“凋亡”或“坏死”),该免疫方式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2)、图中树突状细胞的功能是________。(3)、除图中所示抗体外,还可以为抗原制备抗体,阻断肿瘤细胞与T细胞的结合,解除肿瘤细胞的抑制。过度激活的T细胞可能攻击正常组织,增加患的风险,因此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4)、我国科学家筛选到一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类似物 Tal,发现 Tal也有抗肿瘤效果,还能增强ICB疗效。为验证 Tal与PD-1 抗体的联合抗肿瘤效应,根据以下材料和用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和用具:若干只肿瘤小鼠,Tal溶液,PD-1抗体溶液,缓冲液,注射器,活体成像系统等。
(说明与要求:肿瘤小鼠的初始肿瘤均为100mm3 , 活体成像系统可测量肿瘤体积,具体测量方法及药物的注射方法不做要求,Tal溶液和 PD-1 抗体溶液均由缓冲液配制而成,实验条件适宜。)
①完善实验思路
a.实验分组与处理:将肿瘤小鼠随机均分为组,分别定期注射;
b.将上述各组小鼠进行饲养,;
c.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
②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表示实验结果):
③讨论与分析:研究发现,T细胞表达TRH受体,树突状细胞表达TSH受体,从两个角度推测 Tal抗肿瘤的机理可能是。
-
15、人参作为名贵中药材,在中医药领域举足轻重,素有“百草之王”的美誉,其主要活性成分为人参皂苷。如今药用参主要依赖人工栽培,但人工栽培困难重重,不仅生长周期漫长,还易受病虫害侵扰,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为解决这些问题,科研人员积极探索,研究方案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②加入经处理的混合酶液去壁,在制备叶片原生质体的酶混合液中,一般含较高浓度的甘露醇,原因有(A.为植物细胞提供碳源和能源 B.使细胞处于微弱的质壁分离状态,有利于完整的原生质体的释放 C.减少酶解时间,从而减少酶混合液中的杂质对细胞膜的损伤D.维持渗透压,防止原生质体吸水涨破)。(2)、由于原生质体失去了细胞壁的保护,使得原生质体十分敏感,可以加入磷酸二氢钾、葡聚糖硫酸钾等物质,提高的稳定性,增加完整原生质体数目和活力。原生质体纯化过程中需多次离心,其中离心转速和离心的控制尤为重要。(3)、过程③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 一定时间后,加入过量的培养基进行稀释,稀释的目的是。(4)、高等植物次生代谢物具有器官特异性,不同部位次生代谢物成分和次生代谢物含量均有差异。为获得高产细胞,以高的人参品种的器官和组织作为外植体,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与传统人工栽培提取模式相比,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在次生代谢产物生产中的优点有(答出两点即可)。适合于大规模培养的细胞系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A.生长速度快 B.目的物质含量高
C.适合悬浮培养 D.遗传稳定性高
(5)、已知人参皂苷生物合成途径中有多种关键酶参与,某科研小组将多种关键酶基因转入人参细胞,培养获得转基因人参植株。与普通人参相比,转基因人参皂苷含量提高,从分子水平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 -
16、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作物,利用雄性不育系开展玉米杂交育种能提高玉米产量(相关基因用M/m表示)。科研人员对玉米雄性不育系进行研究。回答下列问题:(1)、科研人员将玉米核雄性不育系7024与野生型杂交,F1全部可育。再分别将F1自交、F1与亲本7024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
组合序列
群体
总株数
可育株数
不可育株数
一
F1自交
956
718
238
二
F1×7024
218
116
102
①结合表中数据推断,不育系7024的不育性状由性基因控制,F1的基因型为。
②让组合一得到的F2群体在自然条件下繁殖一代,理论上F3中雄性不育个体所占比例为 , 雄性不育基因的基因频率将逐代。
(2)、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发现玉米的长穗和短穗分别由等位基因B和b控制,将纯合长穗雄性可育植株与纯合短穗雄性不育植株杂交得:F1 ,F1自交后,F2的表型及比例为长穗雄性可育:中穗雄性可育:短穗雄性可育:长穗雄性不育:中穗雄性不育:短穗雄性不育=3:6:3:1:2:1。①穗长的这种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称为。其和雄性育性基因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
②若F1进行测交,测交的两亲本染色体组型(填“相同”或“不相同”)。并写出测交过程的遗传图解。
(3)、已知细菌中的H基因控制某种酶的合成。将H基因导入基因型为 Mm的玉米细胞中,获得转基因植株甲和乙。H基因只在雄配子中表达,喷施萘乙酰胺(NAM)后含H基因的雄配子死亡。已知H基因在每条染色体上最多插入1个且不影响其他基因。植株甲和乙分别与雄性不育植株杂交,在形成配子时喷施NAM,F1全为雄性不育。①若植株甲的体细胞中仅含1个H基因,则H基因插入到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
②若植株乙的体细胞中含 n(n≥2)个H基因,则H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17、油菜素内酯(BR)作为第六大植物激素,被公认可以提高植物的耐热性,缓解高温胁迫对作物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娃娃菜为试材,通过喷施不同浓度BR(T1-T4),探究BR 对高温胁迫的缓解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如表所示。
CK
HT
HT+T1
HT+T2
HT+T3
HT+T4
气孔导度mol/(m2·s-1)
380
250
263
275
328
310
胞间CO2浓度μmol/mol
210
350
325
310
280
295
表观光合速率μmol/(m2·s-1)
5.8
3.8
4.0
5.7
5.8
5.2
过氧化氢酶活性U/g
50
20
51
48
49
50
可溶性糖含量mg/g
0.09
0.12
0.14
0.18
0.24
0.15
注:CK:常温对照(20℃);HT:高温对照(38℃);T1:0.05mg/L;T2:0.1mg/L;T3:0. 5mg/L;T4:1mg/L
回答下列问题:
(1)、高温使娃娃菜的光合速率下降,一方面通过对光系统Ⅱ(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复合体)的抑制,使光反应产物减少。另一方面,通过抑制 , 降低碳反应各个步骤的反应速率。高温胁迫下叶绿素含量会下降,可以用纸层析法分离进行比较,色素可以在滤纸条上分离的原理是。(2)、将CK 组娃娃菜转移至强光(会破坏色素复合体)下,短时间内其三碳酸含量增加,这是由速率共同决定的,持续一段时间后与转移前相比三碳酸含量。植物细胞可溶性还原糖的升高,有利于植物细胞 , 可以有效缓解高温引起的水分胁迫。(3)、在高温胁迫下,植物细胞内的活性氧(如H2O2)增多,攻击蛋白质、磷脂等物质。喷洒 BR 可有效缓解,提高光反应速率,据表格数据分析,原因是________。(4)、研究表明,高温胁迫下植物的光系统遭受损害,其中光系统Ⅱ(PSⅡ)光化学活性降低,而热耗散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植物耗散过剩光能为热的比例)会升高,不同浓度BR 处理后的实验结果如下图。实验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BR浓度与PSⅡ光化学活性的下降呈(正相关/负相关)关系。推测 BR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机理是。
-
18、绍兴鉴湖国家湿地公园近年监测发现福寿螺大量繁殖,其粉红色卵块密集附着于水生植物茎秆及石块表面。该物种原产南美洲,1981年作为食用螺引入中国后被遗弃至自然水域,现已被列为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研究发现,单只成螺年繁殖量高达3-5万粒,幼螺3-4个月即性成熟,主要以水稻、莲藕等多种水生植物为食,直接破坏湿地植被结构,且携带大量寄生虫,威胁水域生态及公共卫生安全。回答下列问题:(1)、监测外来物种需要对其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福寿螺入侵初期呈疯狂蔓延趋势,该时期种群数量变化符合形增长曲线。由于福寿螺与本地田螺 , 导致本地田螺种群衰退。(2)、福寿螺在鉴湖湿地入侵成功的生物原因有(答出两点即可)。为治理福寿螺,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可以采用的措施是 , 其原理是。(3)、鉴湖生态改善后鸟类的种类和数目明显增加。鸟类属于消费者,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湿地生态系统是“水库、钱库、碳库”,这一观点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
19、图1、图2分别表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和各家庭成员基因检测的结果。乙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625(由碱基对替换所致),两病致病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甲病的正常基因突变为致病基因是由基因内碱基对的插入所导致的 C、若图2中II2与人群中正常男性婚配,则子代患该种遗传病的概率是1/52 D、若对图2中II1与乙病相关基因进行PCR扩增,酶切后电泳将产生2种条带
-
20、某森林因火灾被大片烧毁。下图是火烧后该地的植物群落在恢复过程中,各类不同植物类型生物量的变化状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植物类型交织在一起,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光能利用率 B、该地的生物群落在 1975年可能已经演替到顶极群落阶段 C、森林火灾后,高灌木和矮灌木的生物量先增加后下降 D、当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时,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与次级生产者的呼吸量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