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西南大学罗克明团队揭示了高温抑制拟南芥花序茎中维管发育,导致植株细弱、勿倒伏。如图所示,温度信号关键因子 PIF4通过抑制 MIR166 表达以释放转录因子HB15,抑制HD-ZIPIII基因表达,进而影响花序茎中的维管束数目和细胞壁形成。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高温还有可能通过降低解旋酶活性进而抑制基因表达影响生物性状 B、由图可知高温可导致维管束数目减少,推测维管束可能起机械支撑作用 C、高温时, PIF4 和 HB15 含量增加, HD-ZIPIII 基因表达产物促进维管束和细胞壁的形成 D、本研究可为遗传改良茎秆强壮、适宜高温地区栽种的作物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 2、洋葱是高中生物实验中常用的材料,酒精(又称为乙醇)也是高中生物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以下表格中相关实验的表述,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洋葱选材部位

    酒精使用情况

    A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洋葱管状叶

    用无水乙醇,不能用95%的乙醇加其它的物质来代替

    B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洋葱根尖

    体积分数95%的酒精与质量分数15%的盐酸1:1混合

    C

    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洋葱根尖

    95%的酒精有两方面的用途

    D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洋葱鳞片叶

    95%的酒精溶解蛋白质,析出DNA

    A、A B、B C、C D、D
  • 3、克里克虽然是英国物理学家,但他在生物学科领域却也做出了许多的贡献,以下相关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克里克和沃森共同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并发现A—T碱基对与G—C碱基对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直径 B、克里克和沃森共同提出并确定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C、克里克首先预见并提出了中心法则 D、克里克第一个用实验证明了遗传密码中3个碱基编码1个氨基酸
  • 4、如图是种群数量变化及影响种群数量因素等的概念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②表示种群密度,黑光灯诱捕法可用于有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调查 B、种群数量受气候、食物、天敌等外因的影响 C、年龄结构属于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内因,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D、种群数量变化有增长、波动等,在自然界中大多数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为①
  • 5、机体摄入酒精(主要成分是乙醇)可能引发酒精中毒,酒精中毒导致的酒精性肝损伤和脑损伤对机体健康影响极大。机体摄入的酒精大部分在肝脏细胞中通过氧化代谢而清除,酒精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乙醇ADHA酶乙醛ALDH酶乙酸二氧化碳和水

    (1)、酒精经机体摄入后到达肝脏中被氧化代谢,需要经过的内环境有
    (2)、酒精代谢生成的二氧化碳会进入血浆,但血浆的pH一般能维持相对稳定,原因是
    (3)、一次性服用过量酒精会导致急性酒精中毒。古书籍中记载葛根具有解酒保肝功能。为探究葛根解酒保肝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员设置了三组实验:空白对照组以健康小鼠为实验材料,实验组以急性酒精中毒小鼠模型为实验材料,并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灌胃适量葛根提取液,一段时间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如图所示。

    ①空白对照组的处理方法是 , 模型组小鼠走路不稳可能与功能受影响有关。

    ②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葛根提取物解酒保肝的作用机制可能是

  • 6、为控制地中海沿岸某陆地区域蚊子的数量,每年在距海岸线0~20 km范围内(区域A)喷洒杀虫剂。某种蚊子的Est基因与毒素降解相关,其基因频率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在区域A中,该种蚊子的Est基因频率发生不定向改变 B、随着远离海岸线,区域A中该种蚊子Est基因频率的下降主要由迁入和迁出导致 C、距海岸线0~60 km区域内,蚊子受到杀虫剂的选择压力相同 D、区域A中的蚊子可快速形成新物种
  • 7、雄性不育对遗传育种有重要价值。为获得以茎的颜色或叶片形状为标记的雄性不育番茄材料,研究者用基因型为 AaCcFf的番茄植株自交,所得子代的部分结果见图。其中,控制紫茎(A)与绿茎(a)、缺刻叶(C)与马铃薯叶(c)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雄性可育(F)与雄性不育(f)为另一对相对性状,3对性状均为完全显隐性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育种实践中缺刻叶可以作为雄性不育材料筛选的标记 B、子代的雄性可育株中,缺刻叶与马铃薯叶的比例约为1:1 C、子代中紫茎雄性可育株与绿茎雄性不育株的比例约为3:1 D、出现等量绿茎可育株与紫茎不育株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 8、真核生物细胞中主要有3类RNA聚合酶,它们在细胞内定位和转录产物见下表。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发现了分子量小的RNA聚合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种类

    细胞内定位

    转录产物

    RNA聚合酶I

    核仁

    5. 8SrENA、18SrFN4 、28SrRNA

    RNA聚合酶II

    核质

    mRNA

    RNA聚合酶Ⅲ

    核质

    tRNA、5SrRNA

    注:各类RNA均为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DNA,两者的基因转录时使用各自的RNA聚合酶 B、基因的 DNA 发生甲基化修饰,抑制RNA聚合酶的结合,可影响基因表达 C、RNA聚合酶I和Ⅲ的转录产物都有rRNA,两种酶识别的启动子序列相同 D、编码 RNA 聚合酶I的基因在核内转录、细胞质中翻译,产物最终定位在核仁
  • 9、以枪乌贼的巨大神经纤维为材料,研究了静息状态和兴奋过程中,K+、Na+的内向流量与外向流量,结果如图所示。外向流量指经通道外流的离子量,内向流量指经通道内流的离子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兴奋过程中,K+外向流量大于内向流量 B、兴奋过程中,Na+内向流量小于外向流量 C、静息状态时,K+外向流量小于内向流量 D、静息状态时,Na+外向流量大于内向流量
  • 10、小麦的D1b基因是调控光周期的重要基因,当小麦细胞接受足够时长的短日照刺激后,细胞中的A蛋白就会与D1b基因启动子中的光周期响应序列结合,进而启动该基因的表达,导致小麦延迟开花。
    (1)、D1b基因的实质是 , D1b基因启动子的功能是
    (2)、与D1b基因相比,Dla基因的启动子缺失了含光周期响应序列的片段,但其他序列相同,因此Dla基因会使小麦表现为提前开花。为利用PCR扩增出D1b和D1a基因的启动子,科研人员设计了如图1中的引物DF和DR。若Dla基因启动子扩增产物为709bp,D1b基因启动子扩增产物为2518bp,则光周期响应序列片段长度为bp。

    (3)、为找到光周期响应序列的位置,科研人员设计引物F1—F9,对D1b启动子进行扩增,得到了9种片段,分别与报告基因连接成基因表达载体(如图2所示),对照组FO设计为。为正确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引物DR的序列应为(5'-3',写出10个碱基)。将构建成功的10组基因表达载体分别转入受体植物,用短日照处理后检测不同组报告基因开始表达的时间。若光周期响应序列位于引物F7—F8结合的DNA片段之间,则实验结果应为

  • 11、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AD的两大主要病理特征为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形成老年斑诱发炎症反应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神经纤维缠结,两种情况均会引起神经元凋亡,使患者记忆力衰退。下图1是神经细胞部分结构及其胞内自噬囊泡产生和运输的示意图。

    (1)、AD患者脑部神经元轴突中Aβ形成自噬囊泡,由图1推测其通过微管运输至神经元(填部位),并与(填细胞器名称)融合后被清除。研究发现Tau蛋白能与微管结合并维持其稳定性,结合题干信息推测:若Tau过度磷酸化会(填“促进”或“阻碍”或“不影响”)AD患者脑神经元中的Aβ自噬囊泡的转运。
    (2)、当Aβ沉积时,MC细胞(小胶质细胞)会诱发产生炎症反应。Aβ沉积会进一步激活MC细胞内的NLRP3炎性小体,从而导致额外的Aβ沉积形成,还会促进Tau蛋白的过磷酸化,进而放大神经炎症,引起神经元损伤。下列关于炎症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炎症反应属于机体的第三道防线 B、巨噬细胞可能参与炎症反应 C、细胞坏死一般不会引起炎症反应 D、神经炎症的放大是机体的正反馈调节
    (3)、为了研究间歇性禁食(IF)是否能改善AD患者的认知水平,研究人员利用AD模型克隆小鼠开展如图2(a)所示的间歇性禁食实验,IF组每隔一天禁食,AL组自由喂食。自由喂食的野生型小鼠(WT)作为对照。在水中放置平台如图2(b),训练小鼠记忆平台位置,隐去平台后观察各组小鼠在水中的运动,检测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水迷宫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

    I、据图分析水迷宫实验(填能/不能)证明间歇性禁食是否改善了AD模型小鼠的认知水平,你的理由是。下列各组小鼠运动轨迹最有可能是AL组的是(选填编号)。

    Ⅱ、有人认为间歇性禁食对AD模型小鼠认知水平的影响是因为重构了肠道菌群的组成,进而影响了小鼠“肠微生物—肠道—脑”轴的动态关系。请写出大致的实验思路,验证这一观点

  • 12、供体细胞的分化状态和表观遗传修饰模式是影响体细胞核移植胚胎发育的重要因素。为研究供体细胞RNAm6A修饰(即RNA某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对猪核移植胚胎发育的影响,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
    (1)、动物体细胞核移植通常将移入去核卵母细胞中,发育的早期胚胎中可分离获得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可用于医学研究。
    (2)、RNAm6A修饰可通过提高mRNA结构稳定性来影响早期胚胎发育。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甲组)属于多能干细胞,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乙组)则是处于分化终端的体细胞。研究者比较了两细胞内RNAm6A修饰水平及其作为核供体时重构胚的发育效率,结果如图1、2.

       

    结果表明,核供体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

    (3)、研究发现甲组细胞内甲基化转移酶M(催化RNAm6A修饰)的表达水平高于乙组。为验证RNAm6A修饰水平与核移植胚胎发育能力的关系,研究者进行如下实验:

    组别

    对核供体细胞的处理方法

    核移植胚胎发育能力的检测结果

    胚胎总数

    胚胎卵裂率

    囊胚率

    对照组

    导入空载体

    187

    59. 4%

    16. 8%

    实验组

    导入M基因过表达载体

    185

    请推测实验组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对比):

    (4)、研究者分析了M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M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为22%,而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则为50%。为研究导致不同供体细胞RNAm6A修饰水平差异的原因,据此设计如下表实验,请填写表中①②③处内容。

    组别

    处理方法

    检测指标

    实验组 1

    DNA甲基化抑制剂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基因甲基化水平

    实验组2

    对照组

  • 13、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产茶区夏季极端高温愈发频繁,科研人员选用龙井43茶苗,研究水杨酸甲酯(MeSA)处理对高温胁迫下茶树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下图1.

    (1)、研究发现高温条件会抑制茶树生长,判断依据是:。据图1分析,水杨酸甲酯能够(选填“加剧”或“缓解”)高温对茶树生长的抑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还有
    (2)、当植物遭受高温胁迫时,细胞代谢会产生 , 损伤细胞膜甚至DNA,从而抑制植株生长。丙二醛(MDA)会破坏细胞膜完整性,是衡量氧化胁迫程度的常用指标之一。科研人员同时测定了不同浓度水杨酸甲酯(MeSA)处理下茶树MDA含量,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推测一定浓度MeSA能提高茶树净光合速率的作用机制是:

    (3)、若要进一步研究高温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除可检测净光合速率外,还可检测的指标有:(写出2点)。
  • 14、随着大气CO2浓度不断增加,全球变暖逐渐加剧。为减缓全球变暖,我国政府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CO2排放目标,彰显了大国责任。
    (1)、“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提出,说明我国治理大气CO2的基本思路是
    (2)、“蓝碳”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蓝碳”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全球的碳排放,实现“碳中和”,这体现出物质循环具有的特点。
    (3)、红树林是“蓝碳”生产的重要部分,具有极强的碳储存能力,碳储存分为非生物途径和生物途径两条途径;生物途径是通过红树等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和固定碳,固定的碳中一部分通过生物的作用重新回到大气中,另一部分储存在
    (4)、上世纪70~90年代珠海淇澳岛红树林植被退化,形成的裸滩被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占据,为保护和恢复红树林植被,科技人员在互花米草侵占的滩涂上成功种植红树植物无瓣海桑,各林龄群落的相关特征见下表。

    红树林群落(林龄)

    群落高度(m)

    植物种类(种)

    树冠层

    郁闭度

    (%)

    林下互花米

    草密度

    (株/ m2

    林下无瓣海桑更新幼苗密度(株/ 100 m2

    林下秋茄

    更新幼苗密度

    (株 / 100 m2

    无瓣海桑群落 (3年)

    3.2

    3

    70

    30

    0

    0

    无瓣海桑群落(8年)

    11.0

    3

    80

    15

    10

    0

    无瓣海桑群落(16年)

    12.5

    2

    90

    0

    0

    0

    秋茄-老鼠筋群落(>50年)

    5.7

    4

    90

    0

    0

    19

    请分析,无瓣海桑能够控制互花米草,成功修复红树林的原因是。无瓣海桑是引种自南亚地区的大乔木,但有学者认为无瓣海桑不会成为新的外来入侵植物,据表分析理由是

  • 15、双抗体夹心法是常用的检测抗原含量的方法,流程如下图所示。其中固相抗体是由固相载体连接后的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抗原A注射到小鼠体内,可从脾脏中获得相应单克隆抗体 B、检测过程中两种抗体的使用数量均应多于待测抗原的数量 C、采用该法进行检测,反应时间越长,所得的结果越准确 D、反应体系中光信号越强(颜色越深),则抗原A含量越低
  • 16、边缘效应是指在两个或多个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交互作用处,由于某些生态因子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协同作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的较大变化。沿着生态系统的边缘产生了有差异的环境条件,形成边缘效应带。此处群落结构复杂,各种生物由激烈竞争发展为各司其能,各得其所,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多层次、高效率的物质、能量共生网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边缘效应带发展过程中生物间竞争可能导致生态位重叠加大 B、处于边缘效应带的鸟类可能比生活在森林深处的鸟类更警觉 C、应尽量扩大边缘效应带范围,促进其中鸟类更好地繁殖生存 D、边缘效应带的群落结构复杂程度高,人为干扰对其影响不大
  • 17、海马是机体完成学习记忆功能的关键结构,海马突触中一氧化氮(NO)可作为一种神经递质,若前后两个神经元持续兴奋,则有助于提高学习与记忆能力,下图是NO作用的主要机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示表明与NO结合的受体位于突触前膜 B、途径I作用时,可能会抑制突触小体的活动 C、途径II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学习与记忆能力 D、途径Ⅲ表明兴奋在突触处可以双向传递
  • 18、基因在生物进化中有“绝对自私性”。某种植物的花有红花、粉红花和白花三种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A是一种“自私基因”,杂合子在产生配子时,基因A能“杀死”体内的部分雄配子。选择红花(AA)植株和白花(aa)植株杂交,F1全部开粉红花,F1植株自交,F2中红花:粉红花:白花=2:3:1.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基因A能“杀死”体内的部分雄配子,说明基因A对a为完全显性 B、F2中三种花色的比例,说明该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C、F1产生的配子中,基因型为a的雄配子中有1/3被基因A“杀死” D、若让F2进行随机传粉,则后代中出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5/36
  • 19、鱼腥草中的次生代谢物萜类物质具有抗过敏作用,可用于治疗过敏性荨麻疹。通过植物细胞工厂化生产,可大量获取鱼腥草细胞中的萜类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次生代谢物萜类物质是鱼腥草生命活动必需的营养物质 B、细胞工厂化生产是为了提高单个细胞中萜类物质的含量 C、培养过程中所用的外植体一般取自鱼腥草的分生区细胞 D、培养过程中会出现接触抑制,此时可进行分瓶传代培养
  • 20、废水、废料经加工可变废为宝。某工厂利用果糖生产产生的废水和沼气池废料生产单细胞蛋白,其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微生物生长所需碳源主要来源于沼气池废料 B、在连续搅拌反应器中,沼气池废料中微生物的生长被抑制 C、上述工厂生产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 D、获取产品时需先使酵母细胞破裂,然后再提取蛋白质
上一页 364 365 366 367 36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