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2-4.3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禁止生物武器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3 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1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1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同步训练
-
1、科研人员在玉米育种过程中发现了两种突变类型,这两种基因突变前后的碱基变化及对蛋白质的影响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突变基因
Ⅰ
Ⅱ
碱基变化
C→TGG
CTT→TGG
蛋白质
变化
多肽链长度比野生型玉米短
多肽链中的一个氨基酸与野生型玉米不同
A、两种突变类型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B、基因Ⅰ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导致基因中的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 C、基因Ⅰ和基因Ⅱ都由玉米的原基因突变而来,体现了基因突变的普遍性 D、玉米原基因突变为基因Ⅱ后,突变基因中嘌呤的比例没有发生改变 -
2、某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SHOX基因突变所致,某家系中一男性患者与一正常女性婚配后,生育了一个患该病的男孩。究其原因,不可能的是 ( )A、父亲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四分体时期,X和Y染色体片段交换 B、父亲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后期, 性染色体未分离 C、母亲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中,SHOX基因发生了突变 D、该男孩在胚胎发育早期,有丝分裂时SHOX基因发生了突变
-
3、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数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发展的作用。而且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其意义是。
-
4、玉米的叶片直立,其上、下表面气孔数目较为接近,向日葵叶片平展,其下表面的气孔数目较多,试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
-
5、假如环境改变前某植物群体和环境改变后的群体之间花期不同,不能正常相互受粉,说明这两个群体属于不同的物种,原因是。
-
6、在诱变育种过程中,通过诱变获得的新性状一般不能稳定遗传,原因是 , 若要使诱变获得的性状能够稳定遗传,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
7、低温和秋水仙素诱导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机理是。
-
8、某植株发生基因突变后,该植株及其有性生殖后代均不能表现突变性状的原因是 。
-
9、人工诱变可以提高突变频率并决定基因突变的方向。 ( )
-
10、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 ( )
-
11、生殖隔离是指不同种个体间无法交配,不能产生后代的现象。 ( )
-
12、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其适应能力越强。 ( )
-
13、“收割理论”体现了物种间的协同进化。 ( )
-
14、一个种群中基因型频率发生了改变,说明生物在进化。 ( )
-
15、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 )
-
16、为了适应冬季寒冷环境,植物会产生抗寒性变异。 ( )
-
17、抗生素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杀菌效果就会降低,细菌抗药性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
-
18、与语言相关的FOXP2基因在所有灵长类动物中都存在,但人类的该基因序列中存在部分碱基替换。这一发现为人类获得语言能力提供了比较解剖学证据。 ( )
-
19、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在一个基因可突变成多个等位基因。 ( )
-
20、二倍体的单倍体和三倍体植株的高度不育均与减数分裂染色体联会行为有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