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2-4.3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禁止生物武器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3 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1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1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同步训练
-
1、某地老陈醋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味,以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著称于世。该地酿制老陈醋的简要步骤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原料通过蒸煮处理,可以杀死原料中大部分微生物 B、原料和“曲”混合进行酒精发酵前期需要适当通气 C、转为醋酸发酵时需适当降低温度,提高转化效率 D、熏醅、淋醋、陈酸等过程可使醋的风味更加独特
-
2、某地区有一条横贯东西、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因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被称为“绿色荒漠”,但此“绿色荒漠”却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碳库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热带雨林的更高 B、生物碳库的功能体现了该生态系统的直接价值 C、低温和干燥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有利于土壤碳储量的维持 D、禁止开发该针叶林带,避免资源消耗,可增大当地的生态足迹
-
3、比利时蓝白花牛有出色的肉用性能,但繁育较为困难。某育种团队提出简要繁育思路(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需要给供体母牛注射促性腺激素 B、②过程所用的精液必须进行体外获能处理 C、③过程前需对安格斯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D、胚胎移入安格斯牛体内一般不会发生排异
-
4、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发育障碍性疾病。研究表明,ASD儿童体内多巴胺受体的抗体含量均高于正常儿童,且脑部神经胶质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水平异常增高,推测ASD的发病可能是由于抗体攻击受体蛋白造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SD属于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免疫缺陷病 B、相较于正常儿童,ASD患者体内多巴胺含量较少 C、神经胶质细胞是一种数量比神经元多的起辅助作用的细胞 D、多巴胺受体的抗体可与多巴胺受体结合并直接使其降解
-
5、表型可塑性是指生物为响应不同的环境变化而产生不同表型,是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比较常见的适应现象。下面不属于表型可塑性的是( )A、生长在低海拔的泡沙参叶片气孔较大,生长在高海拔的气孔较小 B、某地既生活有黑白相间的猪,但也生活有纯白色和纯黑色的猪 C、春天出生的尺蠖形状像花序,而夏天出生的尺蠖形状像树枝 D、美丽鹿角珊瑚长在深水区会高而细长,而长在浅水区则矮而粗壮
-
6、当活鱼宰杀后,鱼肉中的ATP会逐步降解并转化为肌苷酸(IMP),IMP在酸性磷酸酶(ACP)等酶作用下降解为次黄嘌呤和核糖。IMP具有鲜味特性而次黄嘌呤和核糖无鲜味。图为探究鱼肉鲜味下降原因的部分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CP活性可用单位时间内IMP的生成量表示 B、不同鱼ACP活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鱼体内pH不同 C、60℃下有利于草鱼保持鲜味的原因是IMP易被分解 D、对宰杀后保持鲜味的温度条件要求最低的是鳝鱼
-
7、卡那霉素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与细菌核糖体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生长。由于缺乏有效管控,土壤中卡那霉素残留量逐步增大,造成环境污染。科研工作者尝试筛选卡那霉素降解菌,以期解决此问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富含卡那霉素的土壤中相对容易分离出目标菌种 B、以卡那霉素作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仍需要灭菌 C、筛选目的菌种的过程会诱导相关细菌产生抗性变异 D、实际应用前需对筛选出的目标菌种进行安全性评估
-
8、某冰川上,多种苔藓包裹着小石头形成苔藓球,其内部平均温度略高于周边大气,形成相对独立的生存环境。球体内的苔藓残骸中生活着一些小动物,苔藓球在冰面上缓慢滚动,被形象地称为“冰川老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推测苔藓球内部的动物与苔藓之间主要存在着寄生关系 B、生物的细胞呼吸对苔藓球体内部温度的维持起重要作用 C、苔藓球的滚动有利于表面不同位置的苔藓进行光合作用 D、此冰川上每个苔藓球均可看作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
-
9、我国的二级保护动物红腹角雉主要以植物的嫩叶、果实以及昆虫为食。研究人员通过探究不同季节的环境因素变化对红腹角雉在不同区域的占域率(目标物种占据或利用的调查区域的比例)的影响,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红腹角雉在某区域的占域率增高有利于其种群繁衍 B、调查红腹角雉的种群密度及占域率的最适方法是标记重捕法 C、环境因素使群落在不同季节物种组成发生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 D、植物的嫩叶、果实以及昆虫的数量属于红腹角雉种群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
10、跳跃基因是基因组中可在同一染色体的不同位点或不同染色体之间转移的DNA片段。人类基因组中的跳跃基因的转移及相关表达产物可能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疾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跳跃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B、跳跃基因的转移过程引发的基因改变属于可遗传变异 C、跳跃基因可能造成基因组不稳定,降低遗传多样性,不利于生物的进化 D、通过DNA甲基化等方式抑制跳跃基因过度表达,可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
11、研究发现原核生物中存在对抗噬菌体的防御蛋白——Avs蛋白家族。Avs蛋白识别噬菌体的标志性病毒蛋白,进而组装成Avs蛋白四聚体。四聚体被激活后可将细菌双链DNA切割成多个片段,从而诱导细菌死亡,阻止噬菌体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vs蛋白识别噬菌体的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被激活后的Avs蛋白四聚体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C、Avs蛋白四聚体通过切割噬菌体的DNA导致细菌死亡 D、推测活化的Avs蛋白四聚体可有效阻止流感病毒传播
-
12、引起水华的蓝细菌等生物飘逸到空气中以液体颗粒形式传播,研究人员将此现象定义为“空气富营养化”。下列叙述中,不会加剧“空气富营养化”的是( )A、含氮的气体污染物增加 B、发生水华的水体面积增加 C、区域性夜间灯光面积增加 D、区域性绿化面积增加
-
13、如图1表示某类酶作用的模型,图2表示酶催化作用中能量的变化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图1模型能解释酶的特性,若图中B表示一种二糖,则B(填“是”或“否”)代表麦芽糖。(2)、图2曲线表示物质A生成物质P的化学反应,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过程。酶的作用原理可用图中段来表示;如果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填“上移”或“下移”)。(3)、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填“是”或“否”)可以利用斐林试剂鉴定试验产物。
-
14、如图甲表示植物细胞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部分生理过程,图乙曲线表示在温度为25 ℃(该温度是该作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 ℃),水分和无机盐均适宜的条件下,温室内光照强度与作物光合速率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过程④称为。
(2)活细胞一般都能进行的是图甲中的过程(填序号)。
(3)图乙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A时,叶绿体吸收CO2的量等于。
(4)图乙曲线中,当E=B时,限制光合速率增加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30 ℃,图乙曲线中A点应移动。
-
15、通常认为植物在水分亏缺条件下光合作用降低的原因之一是气孔导度降低,进入气孔的CO2减少,不能满足光合作用的要求,称为光合作用的气孔限制,下图是胡杨水分利用效率与气孔限制值的关系(水分利用效率是指单位水量通过叶片蒸腾散失时所形成的有机物的量,取决于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的比值,7月份时气温最高)。回答下列问题。
胡杨水分利用效率与气孔限制值的关系
因子
5月20日
7月10日
9月8日
光合速率/(µmol•m-2•s-1)
3.70
17.49
6.30
蒸腾速率/(mmol•m-2•s-1)
2.98
6.81
2.58
水分利用效率
0.97
2.60
1.89
胞间CO2浓度/(µmol•m-2•s-1)
233.30
123.97
228.58
环境CO2浓度/(µmol•m-2•s-1)
308.77
381.21
387.95
气孔限制值
0.71
0.37
0.56
气孔导度/(mol•m-2•s-1)
0.10
0.15
0.05
(1)在胡杨叶肉细胞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的去路:水的光解和 。
(2)CO2进入叶绿体(填“需要”、“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进入叶绿体的CO2与结合而被固定,再被还原成有机物。
(3)结合实验结果分析,当气孔限制值增大时,胡杨的水分利用效率。在高温环境条件下,胡杨能正常生长的原因是。
-
16、植物光合作用受NaCl溶液的浓度的影响。下表为假检草和结缕草在NaCl溶液影响下,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细胞间隙中CO2浓度变化的实验数据,不考虑盐浓度变化对两种植物吸水能力影响的差异,请回答。
NaCl溶液(mol/L)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气孔导度(mmol•m-2s-1)
细胞间CO2浓度(ul•L-1)
假检草
结缕草
假检草
结缕草
假检草
结缕草
0.4%
6.0
6.1
42
42
100
100
0.6%
5.0
4.8
38
30
120
80
0.8%
2.2
2.6
25
10
160
50
注:气孔导度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对气体的吸收或释放量
(1)、NaCl溶液浓度过高,可导致根毛细胞的和细胞壁发生分离。高浓度的NaCl溶液影响磷脂分子的形成,直接抑制植物光合作用阶段。(2)、据表分析你认为NaCl溶液的浓度从0.6%上升为0.8%时,对植物影响较大,理由是:①;②。 -
17、人体肺部吸入硅尘后,吞噬细胞会吞噬硅尘,由于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使细胞死亡,最终导致肺的功能受损,形成硅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会吞噬硅尘的过程不消耗能量 B、溶酶体酶合成时离不开游离型的核糖体 C、溶酶体膜含有两层磷脂分子,具有选择透过性 D、溶酶体膜不会被溶酶体酶水解,可能是膜成分被修饰过
-
18、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具有核仁 B、两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C、真核细胞内核苷酸的种类为8种,原核细胞内核苷酸的种类为4种 D、两者的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
19、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施莱登和施旺认为“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这暗示着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 B、显微镜观察苏丹Ⅲ染液染色的花生子叶细胞时,可观察到橘黄色蛋白质颗粒 C、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肉细胞时,可看到叶绿体在细胞质中围绕细胞核流动 D、用高倍物镜观察细胞时,若视野较暗且模糊,此时应使用大光圈并调节细准焦螺旋
-
20、夜光藻(一种海洋生物)受到海浪拍击等刺激时,发出的蓝色荧光俗称“蓝眼泪”,这一过程与ATP密切相关。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夜光藻细胞中的ATP水解可产生ADP和Pi B、夜光藻体内的ATP含量很高可持续供能 C、夜光藻体内的放能反应可能伴随ATP合成 D、ATP中的能量可来自于夜光藻的呼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