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翟中和院士主编的《细胞生物学》中说过:“我确信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骨架能锚定并支撑许多细胞器,与细胞的运动、物质运输和能量转化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B、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时, 亮氨酸除了能用3H标记外, 也可以用15N标记亮氨酸的氨基,通过检测放射性标记的物质的位置来确认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场所 C、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中的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 D、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属于胞内蛋白,不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
2、细胞膜的功能离不开它的物质基础,人们对细胞膜成分的认识经历了很长的过程,下列有关细胞膜成分的探索,说法正确的是( )A、欧文顿用500多种化学物质进行植物细胞通透性的实验得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 B、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蛙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好是其细胞表面积的2倍 C、英国科学家通过研究细胞膜的张力,推测细胞膜除含脂质分子外,可能还含有蛋白质 D、科学家利用神经细胞制备出纯净的细胞膜,通过对其化学分析,得知组成细胞膜的脂质除磷脂外还有胆固醇
-
3、2023年6月17日我国科学家颜宁及其团队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大麻二酚(CBD)能够抑制Na+的跨膜内流,从而缓解病理性疼痛。这一研究结果为研发非依赖性镇痛药提供了新的思路。上述资料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什么功能( )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D、糖被与细胞表面的信息传递有关
-
4、淡水水域发生水华现象时会有多种蓝细菌大量增殖。下列有关蓝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蓝细菌的类囊体薄膜上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B、蓝细菌的细胞膜的成分与植物细胞相同,细胞壁成分与植物细胞不同 C、发生水华时蓝细菌大量增殖,最终水中的溶解氧会越来越多 D、蓝细菌进行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
-
5、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蓝细菌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酵母菌的拟核区是一个大型环状DNA分子 C、黑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真核细胞中,DNA只分布在细胞核中
-
6、下列事实不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是( )A、单细胞的草履虫能完成运动、摄食、繁殖等生命活动 B、人的缩手反射需要多个神经元和肌肉细胞协调配合 C、新冠病毒需寄生在细胞中才能完成其生命活动 D、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条件下能进行释放氧气的活动
-
7、如图表示生命系统中的部分结构层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结构对应的层次从简单到复杂依次为甲、丙、乙、丁、戊 B、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都不包含空气、水分等无机环境 C、绿色开花植物中不存在图丁对应的结构层次 D、组成戊的细胞与甲细胞之间具有差异性,但无统一性
-
8、19世纪30年代细胞学说提出以来,“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便成为生物学研究和发展的基石,近200年来的实验不断证明,我们只有了解细胞的特性与功能,才能深入理解生命现象的深层机制,才能明晰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才能辨明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下列叙述与细胞学说内容相符的是( )A、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 B、细胞学说将生物体划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两大类 C、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及细胞产物所构成 D、施莱登认为“植物,不论发展到多么高级,都是由充分个体化的、各自独立、分离的物体组成的聚合体,这些物体就是细胞”
-
9、细胞学说主要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位科学家建立,被恩格斯列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B、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C、细胞学说的提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其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D、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物学的研究从器官、组织水平进入分子水平
-
10、下图表示不同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曲线表示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段,t3后种群数量不能无限增长的原因是 , 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请判断并说明:。(2)、若此图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希望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该种鱼的数量需保持在点左右,原因是。(3)、若此图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采取措施后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4)、现将酵母菌菌种培养在盛有无菌马铃薯培养液的固定容器中,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利用血球计数板(2mm×2mm)、滴管、显微镜等器具,测定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方案是。
-
11、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⑤分别代表、、、和等种群特征。其中,既影响出生率又影响死亡率,但只影响出生率。(2)、春运期间,影响北京、广州等大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3)、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原理是。(4)、某生物学家对某地的蝗虫种群进行研究后大胆预测:不久后蝗灾会更加严重,他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最可能是。
-
12、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的分解起重要作用。请回答:
(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 , 身体 , 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
(2)先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 , 理由是。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 , 理由是。
(3)现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若他们均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则跳虫与甲螨之间的关系是 , 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
-
13、分布在气候严寒地区。没有高大乔木,植被结构简单的群落是( )A、北方针叶林 B、热带雨林 C、苔原 D、温带落叶阔叶林
-
14、某同学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进行了相关的操作,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结果。在该实验中下列操作或结果分析科学的是( )A、培养酵母菌前,加热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B、用吸管从静置的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滴在血细胞计数板的中央进行计数 C、图中c点和d点相比,d点的生存环境更恶劣 D、e点和f点种群数量相同,两点对应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相同
-
15、黄鼠是我国北方农田和草原的重要害鼠,对农作物危害严重。某研究机构对某草地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一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黄鼠的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事实上黄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表所示。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只
雄性个体数/只
初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6
20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根据调查数据,可得该草地黄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288只/ B、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数值与实际种群密度数值相比可能会偏小 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黄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1:1 D、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有3.6个洞口,且不考虑重捕更难的因素,则洞口数与黄鼠数的比例关系为2.5:1 -
16、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冲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
17、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符合小球藻生活的营养液,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如下左图所示。下右图四项中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
B、
C、
D、
-
18、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相同的种群,K值也可能不同 B、达到K值后种群的增长速率也可能为负值 C、种群增长的开始阶段不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
19、下列群落中,垂直结构最复杂的是( )A、草原 B、荒漠 C、苔原 D、热带雨林
-
20、小麦的面筋强度是影响面制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制作优质面包需强筋面粉,制作优质饼干需弱筋面粉等。小麦有三对等位基因(A/a,B1/B2 , D1/D2)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合成不同类型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HMW),从而影响面筋强度。科研人员以两种纯合小麦品种为亲本杂交得F1 , F1自交得F2 , 以期选育不同面筋强度的小麦品种。相关信息见下表。
基因
基因的表达
产物(HMW)
亲本
F1
育种目标
小偃6号
安农91168
强筋小麦
弱筋小麦
A
甲
+
+
+
+
-
B1
乙
-
+
+
-
+
B2
丙
+
-
+
+
-
D1
丁
+
-
+
-
+
D2
戊
-
+
+
+
-
注:“+”表示有相应表达产物;“-”表示无相应表达产物
据表回答:
(1)三对基因的表达产物对小麦面筋强度的影响体现了基因可通过控制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在F1植株上所结的F2种子中,符合强筋小麦育种目标的种子所占比例为 , 符合弱筋小麦育种目标的种子所占比例为。
(3)为获得纯合弱筋小麦品种,可选择F2中只含产物的种子,采用等育种手段,选育符合弱筋小麦育种目标的纯合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