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NaHCO3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浅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试管中,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7
水草
无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距日光灯的距离(cm)
20
遮光*
100
80
60
40
20
50min后试管中溶液的颜色
浅绿色
X
浅黄色
黄绿色
浅绿色
浅蓝色
蓝色
*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00cm的地方。
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下关于实验描述不合理的是( )
A、表中X代表的颜色应为黄色 B、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不可靠的 C、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D、本实验中,50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引起的 -
2、果蝇的眼睛是复眼,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且等位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某杂合红眼雌果蝇的A基因转移到4号常染色体上的异染色质区后,由于异染色质结构的高度螺旋,某些细胞中的A基因不能正常表达,表现出部分小眼为红色,部分小眼为白色,这种表型称为花斑型眼。下图表示花斑型眼雌果蝇的基因所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基因转移到4号常染色体的异染色质区属于染色体变异 B、花斑型眼果蝇产生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可以观察到4个四分体 C、位于异染色质区的DNA 片段因为解旋困难而直接影响转录过程 D、若减数分裂时图中4条染色体随机两两分离,则该雌果蝇可能生出正常子代
-
3、ADH(乙醇脱氢酶)和LDH(乳酸脱氢酶) 是厌氧呼吸的关键酶,其催化代谢途径如图甲所示。Ca2+对淹水胁迫的辣椒幼苗根厌氧呼吸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酶E和 LDH 都能催化丙酮酸发生反应,说明LDH不具有专一性 B、辣椒幼苗根每个细胞厌氧呼吸只能产生乳酸或乙醇一种产物 C、Ca2+影响ADH、LDH的活性,能减少乙醇和乳酸积累造成的伤害 D、ADH和LDH 催化反应过程中不会释放能量用于 ATP 的形成
-
4、真核细胞的基因转录后产生的前体RNA会被剪接体(由一些蛋白质和小型RNA构成)切除内含子转录的RNA片段并使之快速水解,外显子转录的RNA片段则相互连接形成成熟mRNA,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剪接体的结构组成与染色体相同 B、图中a和c表示能编码氨基酸的外显子转录出的RNA片段,b表示内含子转录出的RNA片段,不具有编码序列 C、剪切体能够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将前体mRNA中内含子转录出的RNA片段剪切下来 D、mRNA中具有启动翻译的起始密码子和终止翻译的终止密码子
-
5、为响应心肌损伤,巨噬细胞迁移到心脏促进坏死组织的清除,并在清除过程中产生转化生长因子-β,促进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分化,随后该巨噬细胞线粒体中NAD+的浓度降低,生成NADH的速率降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巨噬细胞吞噬、清除死亡细胞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并与膜上的蛋白质有关 B、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分化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损伤的心肌细胞被巨噬细胞清除属于细胞凋亡 D、该巨噬细胞清除死亡细胞后,有氧呼吸产生CO2的速率升高
-
6、生物科学史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精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希尔反应说明水的光解和糖的合成不是同一个化学反应 B、用未被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被¹5N标记的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仅DNA 被¹5N标记 C、DNA 双螺旋模型中碱基对间形成氢键是 DNA 分子结构具有稳定性的原因之一 D、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推测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
7、植物细胞内Ca2+主要储存在液泡中,细胞质基质中的Ca2+维持在较低浓度。液泡膜上运输Ca2+的转运蛋白主要有:Ca2+通道、Ca2+-ATP酶(Ca2+泵)和Ca2+/H+反向转运蛋白(CAX)。液泡膜上的质子泵可消耗ATP建立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势能,该势能驱动CAX将Ca2+与H+以相反的方向同时运输通过液泡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a2+通道运输Ca2+过程中不需要与Ca2+结合 B、质子泵消耗能量使细胞液的H+浓度低于细胞质基质 C、Ca2+泵和CAX运输Ca2+有利于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D、加入呼吸抑制剂,Ca2+泵和CAX运输Ca2+的速率均会减慢
-
8、若基因突变使代表某个氨基酸的密码子变成终止密码子,这种突变称为无义突变;若突变使原密码子变成另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这种突变称为错义突变。校正tRNA可通过改变反密码子区来校正基因突变,如一种携带精氨酸但是识别甲硫氨酸密码子的tRNA(X)。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真核生物中,tRNA可在细胞核中转录得到 B、校正tRNA在校正过程中必须与正常的tRNA竞争结合密码子 C、X可以对应两种氨基酸,体现密码子的简并性,提高容错率 D、X参与合成的多肽链中,原来甲硫氨酸的位置可被替换为精氨酸
-
9、农谚是我国劳动人民经过无数实践得出的智慧结晶,蕴含着许多科学原理。下列关于农谚与其蕴含的生物学原理表述,错误的是( )A、“三亩棉花三亩稻,晴也好,涝也好”,说明稻棉间作能保证作物产量 B、“三伏不热,五谷物不结”,说明作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足够的温度 C、“萝卜白菜葱,多用大粪攻”,说明农作物能直接利用大粪中的有机物用于生长发育 D、“肥多急坏禾”表明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渗透压大于作物根细胞,导致根细胞失水多而死亡
-
10、水杨酸是一种有机酸,过量服用会刺激呼吸中枢,使肺通气过度,呼吸加深加快,导致血浆的CO2浓度降低,出现“呼吸性碱中毒”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水杨酸刚进入体内时,内环境中的可参与血浆pH的调节 B、水杨酸依靠血液运输对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进行调节 C、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时,患者血浆由正常时的酸性变为碱性 D、“呼吸性碱中毒”症状的出现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
11、血管紧张素Ⅰ(十肽)可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下,血管紧张素Ⅰ生成血管紧张素Ⅱ(八肽),使全身小动脉收缩而升高血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血管紧张素的功能不同由肽链盘曲、折叠方式的不同决定 B、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的过程中发生了肽键的断裂 C、可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为患者补充血管紧张素Ⅱ D、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促进剂可用于某些高血压患者的治疗
-
12、小肠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由多种细胞共同构成,有负责营养吸收的肠上皮细胞、能产生抗菌肽的潘氏细胞和分泌激素的内分泌细胞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肠上皮细胞含有丰富的线粒体与其营养吸收功能有关 B、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的过程中,内质网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C、潘氏细胞分泌抗菌肽的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少,细胞膜面积增加 D、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小肠消化吸收,但可促进肠道的蠕动有益人体健康
-
13、下面甲、乙两图是植物、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题中“[ ]”内填标号,若无特殊要求,“________”填名称)(1)、与乙细胞相比,甲细胞有而无[ ]。(2)、如果甲细胞是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则该细胞没有的结构是[ ]和[ ]。(3)、甲细胞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乙细胞不具有膜的细胞器是[]。(4)、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是[ ] 。(5)、若乙是人的大腿肌细胞,其含DNA的细胞器是[ ]。(6)、甲、乙细胞都有的、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是(填序号)。(7)、若某细胞同时有甲图和乙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细胞。
-
14、图甲表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图乙是图甲的局部放大,不同囊泡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图甲中①~⑤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图丙是一个具有分泌功能的高等植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局部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囊泡膜的主要成分是 , 图甲中囊泡Y内“货物”为水解酶。由此推测结构⑤是。(2)、图乙中的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需要运出细胞的物质)分泌到细胞外,据图推测其原因是 , 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3)、科学家分离各种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 , 图丙中结构A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则结构A为 , 该植物相邻细胞之间可通过F进行信息交流,则F代表。图丙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填写字母),图丙中结构G与图甲中(填数字)相同,其功能是。(4)、经检验图丙植物细胞的分泌物含有一种蛋白质,请写出该蛋白质在细胞中从合成至分泌出细胞的“轨迹”:(用“→”和字母表示),该细胞分泌物合成与分泌的过程中,某些膜结构的面积会发生短暂性的变化,其中膜面积减小的结构是【 】(【 】填字母)。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的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联系,共同组成细胞的。
-
15、下列对于细胞结构功能和实验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主要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B、乙图是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这个实验既有前后对照,也有平行对照 C、丙图为细胞核的结构示意图,①为核膜,含有4层磷脂双分子层组成,具有选择透过性 D、丙图③为染色质,主要由蛋白质与 DNA组成
-
16、下图是几种细胞器的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器a、b、c、d含磷脂,e不含磷脂 B、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细胞中含有d、e C、绿色植物细胞都含有a、b、c、d、e D、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b、d
-
17、如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其中甲、乙是具膜的细 胞器,COP Ⅰ 、COPⅡ是具膜小泡,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甲是内质网,乙是高尔基体,两种细胞器的膜成分和结构相同 B、分泌蛋白在甲上合成,经乙加工成为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C、乙中的蛋白质经 COP Ⅰ运回甲或经囊泡运出细胞具有随机性 D、正常情况下, 甲的加工产物通过COPⅡ由甲向乙进行运输
-
18、研究发现,分泌蛋白的合成起始于游离的核糖体,其合成的初始序列为信号序列。游离的核糖体在信号识别颗粒的引导下与内质网膜上的受体接触,穿过内质网膜后继续合成蛋白质,并在内质网腔中将信号序列切除。合成结束后,核糖体与内质网脱离,重新进入细胞质基质。下列基于以上事实的推测正确的是( )A、内质网膜的基本骨架是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 B、核糖体与内质网的结合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C、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都是分泌蛋白 D、核糖体的“游离”状态或“附着”状态是相对的
-
19、下列有关实验课题与相应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可以看到核膜、核仁、染色质等结构 B、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利用同位素标记法 C、分离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D、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中,可选用大蒜的根尖细胞为材料
-
20、下图展示了四种细胞器的电镜照片,关于这四种细胞器的说法错误的是A、②和④分别是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它们之间的膜可以通过囊泡进行转化 B、①为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所有细胞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它 C、④可与核膜直接相连,与细胞中其它膜结构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 D、③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养料制造车间”、“能量转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