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某杂种植株的获取过程如图1所示,图2为某二倍体植株花药中未成熟的花粉在适宜培养基上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叶片需要通过高温处理进行消毒,并用无菌水进行清洗 B、图1的过程④中,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均需要适当时间和强度的光照 C、图2中过程①②表示脱分化,过程①②③说明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 D、图2最终获得的完整植株属于单倍体植株,不能通过自交产生后代
  • 2、 为纯化菌种,在鉴别培养基上接种尿素分解菌,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可获得图示培养结果,接种过程中接种环需要灼烧3次 B、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结束后,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开始倒平板操作 C、可在该培养基上生存并使酚红指示剂变红的菌落可能是固氮菌形成的 D、用液体培养基能提高目的菌对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以及分离的成功率
  • 3、 研究者尝试用蜻蜓肠道共生菌的代谢产物开发新型抑菌药物,如图为从蜻蜓肠道分离共生菌的部分步骤,图中数字代表步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步骤③研磨蜻蜓肠道时需加入无菌生理盐水,且需在无菌条件下操作 B、所用培养基需置于高压蒸汽灭菌锅内,在100kPa、121℃条件下灭菌15~30min C、步骤④通过梯度稀释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菌,便于在平板上观察计数 D、统计菌落数时,应选择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计数,但统计的菌落数往往多于实际数目
  • 4、 油脂降解菌分解培养基中白色的三丁酸甘油酯后,菌落周围会产生透明圈。根据该原理配制筛选油脂降解菌的培养基,其成分如下:(NH4)2SO4、NaCl、K2HPO4、KH2PO4 , MgSO4⋅7H2O、三丁酸甘油酯、酵母粉(主要含蛋白质)、X、蒸馏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油脂降解菌能分解脂肪,是因为它们能合成脂肪酶

    ②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X可为琼脂

    ③无机盐可作为缓冲物质维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稳定

    ④该培养基上生长出的菌落均为油脂降解菌

    ⑤该培养基不能用来比较油脂降解菌分解脂肪的能力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 5、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要进行严格的灭菌和消毒。下列关于灭菌和消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灭菌和消毒均可以杀死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B、实验操作者接种前要用70%的酒精棉球擦手消毒 C、接种环经过灼烧灭菌后,可伸到试管内接触培养基达到冷却目的 D、接种后未长出菌落的培养基可以直接丢弃
  • 6、 诗句“也是人间玉,无非香不同。初闻封鼻孔,细品引馋虫。”描述的正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制作的大豆食品一腐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微生物产生的脂肪酶能将豆腐中的脂肪分解为甘油和氨基酸 B、腌制腐乳的卤汤中需加入适当浓度的酒精,能抑制杂菌的增殖 C、温度过低,毛霉的菌丝会生长缓慢,不易进入豆腐块的深层 D、腐乳的风味因豆腐含水量、发酵条件以及铺料的不同而不同
  • 7、 家常酱菜采用了乳酸自然发酵的传统工艺,无添加剂,但生产周期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酱菜制作初期通入无菌空气,后期密封,有利于乳酸菌繁殖和发酵 B、酱菜制作前要对发酵用的器皿及蔬菜进行严格灭菌以避免杂菌污染 C、乳酸自然发酵属于多菌种发酵,生产周期较长 D、酱菜发酵过程中加入抗生素可以抑制杂菌生长
  • 8、 面包和酸奶,或者馒头夹着腐乳,是很多人喜欢的早餐,这些食物或饮品为我们的机体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它们的制作都离不开微生物的发酵。下列有关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乳酸菌和酵母菌都能进行无氧呼吸,它们的呼吸产物相同 B、乳酸菌进行酸奶发酵时,要先通气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密封 C、馒头中的孔泡是由酵母菌在面团中产生CO2 , 蒸馒头时CO2受热膨胀形成的 D、乳酸菌和酵母菌进行发酵时,葡萄糖中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 9、 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如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该生态工程通过“加环”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②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

    ③用蛆、蛹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能为农作物提供能量

    ④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

    ⑤在离开人的管理条件下,该生态工程仍可以正常运转

    A、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③④⑤
  • 10、 分布于碎片化生境中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个体数量极少,一般都已低于种群延续所需要的最小数量。若不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保护,这些极小种群植物将在当地消失而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等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多样性属于生物多样性 B、若是长时间不可逆环境退化导致某种植物出现极小种群则应采取易地保护 C、若建立生态廊道联系碎片化生境,可增加不同物种间的基因交流 D、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目的是保护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
  • 11、 为了推进乡村振兴,某村引进赤松茸,推广“稻菇轮作”露地栽培模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赤松茸接种在用秸秆加工成的栽培基料上,推测其属于分解者 B、该模式遵循了循环原理,减少了整个生产环节“废物”的产生 C、该模式有利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 D、该模式充分利用了水稻秸秆中的能量,实现能量循环利用
  • 12、 如图是某河流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与恢复速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范围内,污染程度越大,河流的恢复速率越慢,需要的恢复时间越短 B、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更多生物死亡,这又加重了水体的污染,体现了负反馈调节 C、b点之后造成的污染难以恢复的原因是超过了河流的自我调节能力 D、适量增加该河流各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能提高其恢复力稳定性
  • 13、 生态金字塔可表示生态系统各营养级间某种数量的关系。下列关于生态金字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生态金字塔中最底层代表的是生产者,则最顶层代表的是分解者 B、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有时会呈现上宽下窄倒置的金字塔形 C、演替达到稳定后,各营养级构成的能量金字塔呈倒金字塔形 D、测算主要食物链各环节的能量值,可构建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 14、 如图为甲、乙两个天然生态系统中每个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物种丰富度比乙少 B、图乙能表示能量金字塔 C、分解者不包含在生态金字塔中 D、甲中只有1条含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 15、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某一营养级生物在一段时间内同化的能量的去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D.未被利用

    A.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B.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C.流向分解者

    A、A属于用于生长、发育、繁殖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B、C包含该营养级的遗体残骸及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 C、若该营养级代表生产者,B、C、D之和为这一段时间内的净光合产量 D、若该营养级代表肉牛,放养比圈养更能提高肉牛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 16、 如图食物网中,猫头鹰的食物有2/5来自兔,2/5来自鼠,1/5来自蛇,则猫头鹰的体重若增加10g,至少需要消耗植物的重量(  )

    A、400g B、450g C、2500g D、2800g
  • 17、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仅仅是一句谚语,也体现了自然界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若老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会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生物构成完整的食物链 B、老鹰的迁入增加了相关食物链的长度 C、老鹰的迁入一定会使螳螂数量增加 D、老鹰迁入后与黄雀之间只存在捕食关系
  • 18、 某植物(2N=20,性别决定为XY型)的花瓣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对a、B对b为完全显性,其中A、a位于5号染色体上(常染色体)。其花瓣颜色的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现用纯合红花雄株与纯合紫花雌株杂交,F1全为白花植株,F1植株雌雄植株相互杂交得到了F2.请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突变和染色体互换):

    (1)、现研究人员要对该植物进行基因组测序,应测定的染色体数目为条;由图可知,同时含有A和B基因的植株花瓣颜色为 , 原因是基因A和B均不能完成基因表达中的过程。
    (2)、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
    (3)、若B、b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该植物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种。
    (4)、若F2雌雄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均为 , 则说明B、b基因也位于5号染色体上。
  • 19、 图甲表示人体细胞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过程,①~⑥表示物质或结构,a、b、c表示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问题:

    (1)、图甲中a过程主要场所是。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是(填“5'→3'”或“3'→5'”)
    (2)、若图甲中b过程形成的RNA中含2000个碱基,其中C占26%、G占30%,则其相应①中胸腺嘧啶的比例是 , 此①片段经三次复制,在第三次复制过程中需消耗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3)、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b时启用的起始点(填“都相同”“都不同”或“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
    (4)、乙图中多个核糖体相继结合在同一个mRNA分子上的生物学意义是
  • 20、 先天性夜盲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患者视网膜视杆细胞不能合成视紫红质。下图为某家族中此病的患病情况,以及第Ⅲ代个体的基因检测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图可知该病为(填“显性”或“隐性”)遗传病,判断依据是;且该致病基因位于(填“X” 或 “常”)染色体上。
    (2)、Ⅲ-8的基因型为 , 其致病基因来自于个体
    (3)、若Ⅲ-8与正常男性结婚,生育患病后代的概率是
上一页 602 603 604 605 60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