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某研究小组将纤维素酶基因(N)插入某种细菌(B1)的基因组中,构建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B2)。该小组在含有N基因的质粒中插入B1基因组的M1与M2片段;再经限制酶切割获得含N基因的片段甲,片段甲两端分别为M1与M2;利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将片段甲插入B1的基因组,得到菌株B2。酶切位点(Ⅰ~Ⅳ)、引物(P1~P4)的结合位置、片段甲替换区如图所示,→表示引物5'→3'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限制酶切割的化学键是 。为保证N基因能在菌株B2中表达,在构建片段甲时,应将M1与M2片段分别插入质粒的Ⅰ和Ⅱ、Ⅲ和Ⅳ酶切位点之间,原因是 
    (2)、CRISPR/Cas9技术可以切割细菌B1基因组中与向导RNA结合的DNA。向导RNA与B1基因组DNA互补配对可以形成的碱基对有G﹣C和 
    (3)、用引物P1和P2进行PCR可验证片段甲插入了细菌B1基因组,所用的模板是 ;若用该模板与引物P3和P4进行PCR,实验结果是 
    (4)、与秸秆焚烧相比,利用高效降解纤维素的细菌处理秸秆的优点是 (答出2点即可)。
  • 2、某种瓜的性型(雌性株/普通株)和瓜刺(黑刺/白刺)各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雌性株开雌花,经人工诱雄处理可开雄花,能自交;普通株既开雌花又开雄花。回答下列问题。
    (1)、黑刺普通株和白刺雌性株杂交得F1 , 根据F1的性状不能判断瓜刺性状的显隐性,则F1瓜刺的表现型及分离比是 。若要判断瓜刺的显隐性,从亲本或F1中选择材料进行的实验及判断依据是 
    (2)、王同学将黑刺雌性株和白刺普通株杂交,F1均为黑刺雌性株,F1经诱雄处理后自交得F2 , 能够验证“这2对等位基因不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这一结论的实验结果是 
    (3)、白刺瓜受消费者青睐,雌性株的产量高。在王同学实验所得杂交子代中,筛选出白刺雌性株纯合体的杂交实验思路是 
  • 3、厦门筼筜湖经生态治理后环境宜人,成为城市会客厅,是我国生态修复的典型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湖泊水体的氮浓度是评价水质的指标之一,原因是 
    (2)、湖区的红树林可提高固碳效率、净化水体。在湖区生态系统中,红树植物参与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还有 (答出2点即可)。
    (3)、湖区水质改善后鸟类的种类和数目增加。鸟类属于消费者,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答出2点即可)。
    (4)、生态修复后湖区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增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是 
  • 4、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可导致艾滋病。回答下列问题。
    (1)、感染病毒的细胞可发生细胞凋亡。细胞凋亡被认为是一种程序性死亡的理由是 
    (2)、HIV会感染辅助性T细胞导致细胞凋亡,使机体抵抗病原体、肿瘤的特异性免疫力下降,特异性免疫力下降的原因是 
    (3)、设计实验验证某血液样品中有HIV,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4)、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有效措施。接种疫苗在免疫应答方面的优点是 (答出2点即可)。
  • 5、某同学将一种高等植物幼苗分为4组(a、b、c、d),分别置于密闭装置中照光培养,a、b、c、d组的光照强度依次增大,实验过程中温度保持恒定。一段时间(t)后测定装置内O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其中M为初始O2浓度,c、d组O2浓度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光中的可见光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其中高等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光主要是  , 原因是 
    (2)、光照t时间时,a组CO2浓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组。
    (3)、若延长光照时间c、d组O2浓度不再增加,则光照t时间时a、b、c中光合速率最大的是 组,判断依据是 
    (4)、光照t时间后,将d组密闭装置打开,并以c组光照强度继续照光,其幼苗光合速率会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6、用一定量的液体培养基培养某种细菌,活细菌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其中Ⅰ~Ⅳ表示细菌种群增长的4个时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基中的细菌不能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 B、Ⅱ期细菌数量增长快,存在“J”形增长阶段 C、Ⅲ期细菌没有增殖和死亡,总数保持相对稳定 D、Ⅳ期细菌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营养物质匮乏
  • 7、某种二倍体植物的P1和P2植株杂交得F1 , F1自交得F2 , 对个体的DNA进行PCR检测,产物的电泳结果如图所示,其中①~⑧为部分F2个体,上部2条带是一对等位基因的扩增产物,下部2条带是另一对等位基因的扩增产物,这2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个体均为杂合体,F2中③所占的比例大于⑤ B、还有一种F2个体的PCR产物电泳结果有3条带 C、③和⑦杂交子代的PCR产物电泳结果与②⑧电泳结果相同 D、①自交子代的PCR产物电泳结果与④电泳结果相同的占12
  • 8、采用稻田养蟹的生态农业模式既可提高水稻产量又可收获螃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模式中水稻属于第一营养级 B、该模式中水稻和螃蟹处于相同生态位 C、该模式可促进水稻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D、该模式中碳循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间进行
  • 9、人体消化道内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受神经和体液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进食后若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可抑制消化液分泌 B、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建立需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 C、胃液中的盐酸能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 D、小肠上皮细胞通过转运蛋白吸收肠腔中的氨基酸
  • 10、干旱缺水条件下,植物可通过减小气孔开度减少水分散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片萎蔫时叶片中脱落酸的含量会降低 B、干旱缺水时进入叶肉细胞的CO2会减少 C、植物细胞失水时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增大 D、干旱缺水不利于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
  • 11、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豆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室温时呈液态 B、大豆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可在人体内分解产生能量 C、大豆中的蛋白质含有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 D、大豆中的脂肪和磷脂均含有碳、氢、氧、磷4种元素
  • 12、[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某同学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蛋白E。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利用PCR扩增目的基因。PCR的每次循环包括变性、复性、延伸3个阶段,其中DNA双链打开成为单链的阶段是  , 引物与模板DNA链碱基之间的化学键是 
    (2)、质粒载体上有限制酶a、b、c的酶切位点,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如图所示。构建重组质粒时,与用酶a单酶切相比,用酶a和酶b双酶切的优点体现在 (答出两点即可);使用酶c单酶切构建重组质粒时宜选用的连接酶 

    (3)、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前,通常先将受体细胞处理成感受态,感受态细胞的特点是 ;若要验证转化的大肠杆菌中含有重组质粒,简要的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是 
    (4)、蛋白E基因中的一段DNA编码序列(与模板链互补)是GGGCCCAAGCTGAGATGA,编码从GGG开始,部分密码子见表。若第一个核苷酸G缺失,则突变后相应肽链的序列是 

    氨基酸

    密码子

    赖氨酸

    AAG

    精氨酸

    AGA

    丝氨酸

    AGC

    脯氨酸

    CCA

    CCC

    亮氨酸

    CUG

    甘氨酸

    GGC

    GGG

    终止

    UGA

  • 13、[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合理使用消毒液有助于减少传染病的传播。某同学比较了3款消毒液A、B、C杀灭细菌的效果,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和菌落计数法分别测定同一样品的细菌数量,发现测得的细菌数量前者大于后者,其原因是 
    (2)、该同学从100mL细菌原液中取1mL加入无菌水中得到10mL稀释菌液,再从稀释菌液中取200μL涂布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为100,据此推算细菌原液中细菌浓度为 个/mL。
    (3)、菌落计数过程中,涂布器应先在酒精灯上灼烧,冷却后再涂布。灼烧的目的是  , 冷却的目的是 
    (4)、据图可知杀菌效果最好的消毒液是  , 判断依据是 。(答出两点即可)
    (5)、鉴别培养基可用于反映消毒液杀灭大肠杆菌的效果。大肠杆菌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呈 色。

  • 14、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对粮食生产具有突出贡献。回答下列问题。
    (1)、用性状优良的水稻纯合体(甲)给某雄性不育水稻植株授粉,杂交子一代均表现雄性不育;杂交子一代与甲回交(回交是杂交后代与两个亲本之一再次交配),子代均表现雄性不育;连续回交获得性状优良的雄性不育品系(乙)。由此推测控制雄性不育的基因(A)位于 (填“细胞质”或“细胞核”)。
    (2)、将另一性状优良的水稻纯合体(丙)与乙杂交,F1均表现雄性可育,且长势与产量优势明显,F1即为优良的杂交水稻。丙的细胞核基因R的表达产物能够抑制基因A的表达。基因R表达过程中,以mRNA为模板翻译产生多肽链的细胞器是 。F1自交子代中雄性可育株与雄性不育株的数量比为 
    (3)、以丙为父本与甲杂交(正交)得F1 , F1自交得F2 , 则F2中与育性有关的表现型有 种。反交结果与正交结果不同,反交的F2中与育性有关的基因型有 种。
  • 15、鸟类B曾濒临灭绝。在某地发现7只野生鸟类B后,经保护其种群规模逐步扩大。回答下列问题。
    (1)、保护鸟类B采取“就地保护为主,易地保护为辅”模式。就地保护是 
    (2)、鸟类B经人工繁育达到一定数量后可放飞野外。为保证鸟类B正常生存繁殖,放飞前需考虑的野外生物因素有 。(答出两点即可)
    (3)、鸟类B的野生种群稳步增长。通常,种群呈“S”形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4)、保护鸟类B等濒危物种的意义是 
  • 16、某种病原体的蛋白质A可被吞噬细胞摄入和处理,诱导特异性免疫。回答下列问题。
    (1)、病原体感染诱导产生浆细胞的特异性免疫方式属于 
    (2)、溶酶体中的蛋白酶可将蛋白质A的一条肽链水解成多个片段,蛋白酶切断的化学键是 
    (3)、不采用荧光素标记蛋白质A,设计实验验证蛋白质A的片段可出现在吞噬细胞的溶酶体中,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 17、在自然条件下,某植物叶片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叶片在温度a和c时的光合速率相等,叶片有机物积累速率 (填“相等”或“不相等”),原因是 
    (2)、在温度d时,该植物体的干重会减少,原因是 
    (3)、温度超过b时,该植物由于暗反应速率降低导致光合速率降低。暗反应速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答出一点即可)
    (4)、通常情况下,为了最大程度地获得光合产物,农作物在温室栽培过程中,白天温室的温度应控制在 最大时的温度。
  • 18、果蝇翅型、体色和眼色性状各由1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弯翅、黄体和紫眼均为隐性性状,控制灰体、黄体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某小组以纯合体雌蝇和常染色体基因纯合的雄蝇为亲本杂交得F1 , F1相互交配得F2。在翅型、体色和眼色性状中,F2的性状分离比不符合9:3:3:1的亲本组合是(      )
    A、直翅黄体♀×弯翅灰体♂ B、直翅灰体♀×弯翅黄体♂ C、弯翅红眼♀×直翅紫眼♂ D、灰体紫眼♀×黄体红眼♂
  • 19、某生态系统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种群之间数量变化的关系,如甲数量增加导致乙数量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数量的变化不会对丙数量产生影响 B、乙在该生态系统中既是捕食者又是被捕食者 C、丙可能是初级消费者,也可能是次级消费者 D、能量流动方向可能是甲→乙→丙,也可能是丙→乙→甲
  • 20、甲状腺激素在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状腺激素受体分布于人体内几乎所有细胞 B、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机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可使细胞代谢速率加快 D、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血中TSH含量减少
上一页 572 573 574 575 57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