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如图是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代谢的部分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①②③不会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人体的同一细胞中 B、基因①②③均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 C、老年人头发变白是因为基因②异常导致酶②不能合成 D、苯丙酮尿症的患者需严格控制摄入含苯丙氨酸的食物
-
2、 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生物,甲、乙是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精原细胞能产生AB、aB、abb、a四种配子 B、该精原细胞中两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 C、A、a与B、b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甲、乙两细胞所示的变异分别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3、 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丙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某一时期所呈现的形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种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均可观察到 B、甲、乙、丙三图中发生的变异均可遗传给下一代 C、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 D、甲、乙、丙三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和基因重组
-
4、 如图为某基因的表达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DNA,其双链均可作为②的转录模板 B、一个mRNA分子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形成多条不同肽链 C、③是核糖体,翻译过程③由3'向5'方向移动 D、④是tRNA,能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
-
5、 下图为中心法则示意图,①~⑤表示相关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精细胞中能发生②③过程 B、②过程和⑤过程所需的原料相同 C、④过程发生在某些逆转录病毒中 D、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
6、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若甲组用3H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大肠杆菌,乙组用14C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的大肠杆菌由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获得 B、甲组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均含3H、35S C、乙组子代噬菌体的DNA均含14C、32P D、由甲乙两组实验可说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
7、 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是绝大多数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 B、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 C、有些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D、真核生物中的DNA和RNA都是遗传物质
-
8、 在生物中遗传学发展史上出现了很多遗传学相关的概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等位基因一般位于DNA分子的两条链上 B、基因突变就是指碱基对的替换、缺失 C、染色体变异就是指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D、伴性遗传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
9、 果蝇的直刚毛、焦刚毛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细胞核基因B、b控制。直刚毛(♀)和焦刚毛(♂)果蝇杂交(正交),F1只有直刚毛;直刚毛(♂)和焦刚毛(♀)果蝇杂交(反交),F1雌果蝇全为直刚毛,雄果蝇全为焦刚毛,(不考虑X、Y的同源区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仅通过正交实验即可确定直刚毛的显性性状 B、仅通过反交实验即可确定B、b位于X染色体上 C、正交实验中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直刚毛个体占3/4 D、反交实验中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焦刚毛个体占1/4
-
10、 下列关于遗传学规律及其发现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时 B、染色体是由基因组成的,其上不带致病基因也可能导致遗传病 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但表现为伴性遗传 D、并非所有具性别分化的生物都有性染色体
-
11、 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假说——演绎法” B、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采用了“减法原理”控制自变量 C、格里菲思通过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中有转化因子 D、沃森与克里克根据DNA衍射图谱推测出了DNA中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
-
12、 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用黑腹果蝇进行了大量杂交实验,已知果蝇的灰体(B)对黑体(b)为显性,长翅(D)对残翅(d)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让纯合的灰体长翅和黑体残翅果蝇杂交产生F1 , 并对F1的雄蝇和雌蝇分别进行测交,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表所示。
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F1雄蝇测交
灰体长翅∶黑体残翅=1∶1
F1雌蝇测交
灰体长翅∶黑体残翅∶灰体残翅∶黑体长翅=42∶42∶8∶8
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果蝇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2)、根据F1雄蝇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将B/b、D/d这两对等位基因定位到该雄蝇的染色体上(请在下图中画出染色体并标出基因所在位置)。(3)、雌蝇测交后代出现了四种表现型,原因是:。若测交后代中雌蝇仍会出现与F1雌蝇相同的现象,让F1雌蝇测交后代中的灰体长翅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其后代灰体长翅的比例为:。(4)、研究发现,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M、m)会影响雌、雄黑体果蝇的体色深度,m会使黑体果蝇的体色加深表现为深黑体。欲判断M、m基因的位置,现有深黑体雌蝇与黑体雄蝇杂交,F1表现为黑体雌蝇∶深黑体雄蝇=1∶1。由此判断M、m基因位于(填“常”或“X”)染色体上,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
13、 如图表示雌雄同株的植物体内色素合成的途径,不能合成色素的植株开白花,红色素和蓝色素都能合成的植株开紫花,相关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1)、红花个体的基因型有种。该种植物某紫花个体自交所得子代开紫花与开蓝花之比为3:1,则该紫花个体的基因型为 , 该紫花植株测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2)、若该植物两株纯合品系杂交,F1开紫花,将F1自交得到F2 , F2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蓝花:白花=9:3:3:1,则这两株品系的基因型为 , F1自交,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种。F2紫花植株中杂合子占。(3)、若另一种植物的花有紫花、红花和白花三种,与色素合成有关的酶由基因M和N控制,且基因M控制红色素的合成。若基因型MmNn的个体自交,后代紫花:红花:白花=9:3:4,请你参照上图写出该植物色素合成的一种途径:。
-
14、 某同学调查狗的毛色遗传,已知狗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让1只雄性黑毛狗与一只雄性黑毛狗为亲本杂交一次,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狗毛色的显性性状是 , 判断的依据是。(2)、若亲本黑毛狗再次交配,则产生黄毛狗的概率为。图中子一代的比例不同于这一概率的原因是。(3)、若要判断子一代中5只黑毛狗是纯合的还是杂合的,请简要写出杂交实验方案和预期结果。
实验方案:。
预期结果:。
-
15、 摩尔根在果蝇野生型个体与白眼突变体杂交实验中发现了伴性遗传,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个体杂交,F1全部表现为野生型,无法确定白眼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 B、F1自由交配,后代白眼全部是雄性,故可推断“Y染色体无控制眼色的等位基因” C、上述实验结果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白眼果蝇与F1个体进行测交实验,是摩尔根演绎推理的过程
-
16、 如图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某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图中Ⅲ1尚未出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的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 B、若I1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则男性患该病的概率大于女性 C、若该病的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Ⅱ3是纯合子的概率是1/4 D、若Ⅱ3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则Ⅲ1是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4
-
17、 黑腹果蝇3号染色体上的裂翅基因A是显性基因,也是显性纯合致死基因。若要长久保存杂合子,则需用到另一个位于3号染色体上的显性纯合致死基因B来形成永久杂种(也称平衡致死系统)。不考虑基因突变,现利用该品系的雌雄果蝇杂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A和B的遗传不符合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 B、基因A、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b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 C、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100%,且基因型相同 D、3号染色体上的裂翅基因A和纯合致死基因B之间不会发生互换
-
18、 下列有关科学史错误的是( )A、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B、孟德尔的假说认为成对的遗传因子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C、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D、魏斯曼从理论上预测了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染色体数目变化
-
19、 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减数分裂I后期,并非所有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 B、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会导致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C、雌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得到的卵细胞有2对染色体 D、受精作用完成后,受精卵中有一半的遗传物质来自于雄性果蝇
-
20、 雄性家兔的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若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则B~C时期会发生染色体互换 B、若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则C~D时期会发生中心粒倍增 C、若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则D~E时期可观察到细胞板 D、若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则E~F时期无同源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