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海南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其种业发展在气候、资源、科技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在海南,从常见的杂交水稻、高产玉米,到转基因抗虫棉花、耐热菊花,诸多优质新品种在这里被评议审定、种植推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转基因产品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安全性评价,符合相应标准后才能上市 B、我国对转基因技术的方针是研究上要大胆、推广上要慎重、管理上要严格 C、我国制定的有关法规最大程度保证了转基因技术和已上市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D、对植物的基因改造是基因工程中研究最广泛和取得实际应用成果最多的领域
-
2、 单峰骆驼在野外几乎灭绝,科学家欲通过胚胎工程的方法拯救野化单峰骆驼,进行了如图所示研究。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使A野化单峰骆驼超数排卵,可注射适量的促性腺激素 B、若①表示体外受精,将精子培养在获能液中使其获得能量 C、若①表示体内受精,精子的获能、受精均在输卵管内完成 D、早期胚胎进行移植后,出生后代均保留亲代优良遗传特性
-
3、 图甲为受精作用的过程以及早期胚胎发育示意图,图乙表示早期胚胎发育的某个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过程②细胞数量增加,胚胎的总体积和细胞的全能性几乎不变 B、受精卵发育为桑葚胚的过程是在透明带内完成的,孵化后进入囊胚期 C、图乙处于图甲中的a时期,细胞⑦将来发育成胎儿的胎膜和胎盘 D、胚胎发育至b时期即开始了细胞分化,随后发育形成三个胚层
-
4、 三亲婴儿技术是一种辅助生殖技术,旨在帮助那些有线粒体疾病风险的女性生育健康的孩子。其培育过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卵子去核实质是指去除细胞中的纺锤体—染色体复合物 B、供体精子需获能后才能与卵母细胞发生受精作用 C、该技术可避免母亲线粒体DNA中的致病基因遗传给后代 D、三亲婴儿的培育利用了核移植技术,属于无性生殖
-
5、 甘草酸是中药甘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了快速检测甘草酸,科研人员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制备了抗甘草酸的单克隆抗体,其基本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甲都是能够产生抗甘草酸抗体的B淋巴细胞 B、过程②诱导细胞融合,利用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过程④利用了选择培养基筛选出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D、过程⑤无论是在体内还是在体外进行,细胞丁都可大量增殖
-
6、 豆科植物苦参能产生苦参碱,苦参碱具有调节免疫、抗癌等作用。科研人员利用苦参下胚轴进行育苗和生物碱提取,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外植体进行先切段后消毒,再进行接种
A、过程①和过程②分别发生了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B、过程③所得苦参无毒幼苗具有抗病毒的遗传特性 C、通过植物细胞培养获得苦参碱的过程不需要实现细胞的全能性 -
7、 某公司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期间推出一款新型免洗洗手凝胶。为衡量该凝胶的清洗效果,研究人员检测了凝胶洗手前后,手部细菌的含量。凝胶洗手前的检测流程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统计洗手前手部细菌的数量,选择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 B、还需设置一组未接种的培养基同时培养,证明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 C、培养基上的一个菌落只可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D、初步判断培养基上菌种的类型,需要用显微镜观察菌体的形状
-
8、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发酵大国,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医院工业及农牧业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发酵产品既可以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也可以是微生物细胞本身 B、利用黑曲霉将大豆原料中的蛋白质水解,经淋洗后可调制成酱油 C、将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基因转入酵母菌,再通过发酵可生产乙型肝炎疫苗 D、利用发酵工程生产的微生物农药,作为化学防治的重要手段,可用于防治病虫害
-
9、 鱼茶是海南黎族的一种传统发酵食品,鱼茶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蛋白质,具有润肺清肠、促进消化、养颜美肤和缓解血管硬化等作用。其制作方法是生鱼加盐、姜、蒜等处理后、拌入煮熟的干米饭,在特定条件下发酵一段时间后,开坛即可食用。鱼茶的发酵菌群主要是乳酸菌,发酵后的鱼肉蛋白质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鱼茶制作过程中,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和CO2 B、食用鱼茶可能会发生误食寄生虫或其他致病微生物的风险 C、制作鱼茶过程中要通入无菌空气并搅拌以利于菌种的繁殖 D、海南黎族家庭制作鱼茶所需菌种需经精心选育和扩大培养
-
10、 研究人员在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甲)和碳循环示意图(图乙),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水蚤与河蚌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B、图乙中碳以CO2形式进行的过程有①②③④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D、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与乙图相比较,甲图中没有的生物成分是A
-
11、 碳中和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人们采用生态足迹定量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初级消费者的生态足迹比次级消费者生态足迹大 B、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一定程度上受限于人口基数 C、在一定范围内,一个地区的生态足迹越大,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弱 D、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了碳排放,降低了生态足迹
-
12、 松墨天牛和松材线虫都能从松树的筛管中吸取汁液,影响松树的生长。松墨天牛幼虫会分泌信息素吸引松材线虫进入天牛气管,寄生在天牛气管中的松材线虫能释放信息素,促进天牛体内蜕皮素的合成,缩短天牛从幼虫发育到成虫的时间。松墨天牛成虫体表所携带的蓝变菌可使松树质地变软,有利于松材线虫侵入松树。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松墨天牛和松材线虫与松树的关系均属于寄生 B、松墨天牛与松材线虫间存在双向信息传递 C、松墨天牛分泌的信息素对松材线虫有利,对其自身不利 D、诱杀松墨天牛可减缓松材线虫对松树的危害
-
13、 云南被誉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雪山云集、湖泊密布、江河奔涌的多元地貌造就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 B、生态旅游、科学研究、艺术创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植物园、动物园和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 D、我们要保护生物多样性,禁止开发和利用
-
14、 某种植区在花椒树下种植草本中药材,散养土鸡,形成“花椒一中药材一土鸡”的立体农业模式,花椒产量不受影响,还能生产出品质优良的鸡和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花椒与中药材搭配种植可提高种植区的光能利用率 B、该种植区比普通的花椒种植区更不容易发生虫害 C、该农业模式充分利用了花椒与中药材的竞争关系 D、该模式能够体现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和自生原理
-
15、 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不仅在生态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显著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天然林往往比人工纯林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说明天然林具有较高的间接价值 B、减少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可减缓温室效应的形成 C、碳循环中无机碳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 D、植物的枯枝残叶被分解者分解后,其能量可以又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
16、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正在对自身和其他所有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下列有关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口剧增以及人类的活动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危机 B、大气平流层臭氧量减少会使人患皮肤癌的风险增大 C、人类对氟氯烃、哈龙等化合物使用,导致酸雨频发 D、各种污染物通过河流和空气进入海洋造成海洋污染
-
17、 从1865年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到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这几十年间,人类对遗传现象的认识逐步深入。回答下列问题:(1)、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研究它③们的遗传功能时,发生了争议。艾弗里首次通过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挑战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该实验利用了(填“减法原理”或“加法原理”)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后来,科学家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技术,标记了图1中的(填图1中的序号)物质。(2)、用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一段时间后,用搅拌器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两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以及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若实验结果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则可推测曲线甲代表(填“32P”或“35S”)标记组的上清液放射性情况。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进行增殖,新产生的噬菌体与原来的噬菌体的蛋白质(“相同”或“不相同”)。
(3)、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默契配合,共同揭示了“DNA的优美螺旋”,该结构的两条单链按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若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目的54%,其中一条链中鸟嘌呤与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和28%,则另一条链中鸟嘌呤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18、 下图为某细胞中与呼吸作用有关的某种物质的合成,①~⑤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分析回答:(1)、若细胞为根尖分生区细胞,其转录发生的场所是。当其处于分裂期时,②过程很难进行,原因是。③过程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 “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不同核糖体最终合成的肽链(填“相同”或“不相同”),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2)、图乙中决定缬氨酸的密码子是。绝大多数氨基酸都有几个密码子,这一现象称作。(3)、miRNA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但不编码蛋白质的短序RNA,它可组装进沉默复合体,识别某些特定的mRNA(靶RNA)进而调控基因的表达(如图乙)。由图乙推测,miRNA可能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引导沉默复合体 , 进而阻止基因表达的过程继续进行。
-
19、 果蝇的翅型有裂翅和非裂翅两种类型,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现用一只裂翅雌蝇与一只非裂翅雄蝇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表型及数量如下表所示。
表型
裂翅雌蝇
裂翅雄蝇
非裂翅雌蝇
非裂翅雄蝇
数量/只
102
92
98
109
(1)、上述亲本中裂翅果蝇为(填“纯合子”或“杂合子”),表型比例与有较大的差异,可能的原因有(至少填2点)。(2)、某同学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认为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你就上述实验,以遗传图解的方式说明该等位基因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3)、现欲利用上述果蝇进行一次杂交实验,以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则亲本可能的表型组合有种。(4)、果蝇翅的发育需要经过酶的催化,而酶是在基因控制下合成的。若酶A是基因A控制合成的,在裂翅果蝇的发育过程中有关键作用。酶A正确空间结构的形成依赖于多肽链3号位置和50号位置的赖氨酸和谷氨酸的R基之间形成的离子键,否则会导致酶A无法正常折叠进而使个体表现为非裂翅。通过基因测序发现裂翅果蝇种群中存在三种隐性突变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如图(未显示的碱基没有变化)。①突变基因1、2、3的纯合子中表现为裂翅的是 , 判断依据是。
②如需用杂交的方式判断突变基因3与突变基因1、2的显隐性关系,实验思路为。
-
20、 甲醛(HCHO)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严重情况下会引发人体免疫功能异常甚至导致鼻咽癌和白血病。室内栽培观赏植物常春藤能够利用甲醛,清除甲醛污染。研究发现外源甲醛可以作为碳源被整合进入常春藤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RU5P和HU6P是中间产物)。(1)、图1甲中含叶绿素,主要吸收光,①是(“光反应”或“暗反应”),该过程的能量变化是。(2)、追踪并探明循环②甲醛的碳同化路径,所采用的方法是。(3)、甲醛在被常春藤吸收利用的同时,也会对常春藤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研究人员设计了甲醛胁迫下常春藤生长情况的实验。表是常春藤在不同浓度甲醛胁迫下测得的可溶性糖的相对含量。甲醛脱氢酶(FALDH)是甲醛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图2表示不同甲醛浓度下该酶的活性相对值。图3是不同甲醛浓度下气孔导度(气孔的开放程度)的相对值。
组别
样品
0天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①
2271
2658
2811
3217
3425
②
2271
2415
2936
2789
1840
③
2271
2311
2399
2462
25529
不同甲醛浓度下常春藤可溶性糖的相对含量
①表中的对照组是(请写组别的编号)。
②常春藤在甲醛胁迫下气孔导度下降的生理意义是。
③1个单位甲醛浓度下,常春藤气孔开放程度下降,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综合上述信息,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A.甲醛代谢过程中能产生CO2用于光合作用
B.气孔导度下降,导致光反应产物积累
C.1个单位甲醛浓度使FALDH的活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