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图表示部分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其中数字表示元素。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①②③④分别为 Fe、P、Mg、I B、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主要为DNA C、人体缺③会出现酸中毒 D、甲状腺激素的成分是蛋白质,因此不可以口服
  • 2、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显微镜换上高倍物镜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减少,视野亮度减弱 B、为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上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 C、若高倍镜下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向应是顺时针的 D、在显微镜下观察透明材料时,应该增强光照,用较大的光圈
  • 3、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和N分别指的是病毒表面的两大类蛋白质——血细胞凝集素和神经氨酸酶,病毒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甲型H1N1流感病毒仅含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C、病毒表面的两类蛋白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D、甲型H1N1流感病毒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 4、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及内容要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③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建立者

    ④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⑤列文虎克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⑥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A、②③⑤ B、③④⑥ C、①⑤⑥ D、①③⑥
  • 5、长期夜间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对人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研究发现:①手机光线刺激使得空腹小鼠在食用葡萄糖后的血糖浓度上升幅度高于对照小鼠;②夜间长时间手机光线刺激会扰乱小鼠的生物钟;③夜间长时间手机光线刺激会导致小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④适当光照下,切除雌鼠松果体后,卵巢会增生变肥大,而注射褪黑素则会使卵巢重量减轻。光信号引起的部分调节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检测发现,手机光线刺激不影响小鼠体内糖原、脂肪含量以及与血糖平衡有关的激素含量。光信号对棕色脂肪组织产热的调节属于调节;综合分析,出现①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2)、褪黑素俗称“脑白金”,由松果体细胞产生,能对身体不同部位的靶器官如下丘脑、垂体、睾丸等起作用的原因是。褪黑素具有促进睡眠、使小鼠和人等生物形成生物钟的作用。当褪黑素的分泌量过多时,会抑制SCN的兴奋,这种调节方式属于调节,其意义是。夜间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填“促进”或“抑制”)人体褪黑素的分泌,进而扰乱人体生物钟。
    (3)、出现③情况时,小鼠的产生兴奋,并传到 , 产生渴觉,通过行为性调节来调节水的摄入量。
    (4)、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切除啮齿类动物的松果体后,该动物的胸腺和脾脏功能被抑制,主要表现在T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的变化。若再给该动物注射褪黑素,则其免疫功能又会恢复。由此推测,褪黑素会影响免疫。
    (5)、为探究褪黑素是怎样调节性腺发育的,研究人员结合人体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功能的分级调节系统与③结果提出几种假设,并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利用褪黑素试剂等在适当光照条件进行实验验证。他们提出的假设一:褪黑素可以直接调节性腺的发育;假设二: , 验证实验的思路如下:将小鼠随机均分成两组,一组注射适量褪黑素试剂,另一组注射;一段时间后测定并比较两组小鼠的
  • 6、水稻穗粒数可影响水稻产量。农杆菌 Ti质粒上的 T-DNA 序列可随机插入到被侵染植物的染色体 DNA中,导致被插入的基因功能丧失。研究者用此方法构建水稻突变体库,并从中筛选一株穗粒数异常突变体进行相关研究。请回答:

    (1)、研究者分别用EcoR Ⅰ 、HindⅢ、BamH Ⅰ三种限制酶处理突变体的总DNA (T-DNA上没有三种限制酶的酶切位点),用HindⅢ处理野生型的总DNA。将上述酶切产物及 Ti 质粒分别与DNA 分子探针进行杂交并进行电泳,得到如图1结果。

    ①DNA 分子杂交的原理是 , 上述DNA分子探针是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片段,由于杂交结果中 , 表明T-DNA 成功插入到水稻染色体基因组中。用不同限制酶处理突变体的DNA都只得到一条杂交带,可以判断突变体为T-DNA(填“单个”或“多个”)位点插入。

    ②限制酶能催化水解DNA 片段中的键。用某种限制酶处理突变体的DNA(如图2),然后用酶将两端的黏性末端连接成环,以此为模板进行 PCR。为使 PCR 产物能被限制酶切割,需在引物(填3'或5')端添加相应的限制酶识别序列,再利用下列表格中的引物(填编号)组合进行PCR,扩增出 T-DNA插入位置两侧的未知序列。经过与野生型水稻基因组序列比对,确定 T-DNA插入了2号染色体上的B基因中。若B基因能促进水稻穗粒的形成,则该突变体产量(低于/高于)野生型。

    (2)、图3中是基因B中的某一片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有几项?_____(填字母)。

       

    A、该图中含有两个密码子 B、图中③和④代表两个不同的脱氧核苷酸 C、若只用该片段中的3个碱基对,可以排列出43种片段 D、DNA 聚合酶和DNA 连接酶都可作用于②处,解旋酶作用于①处
    (3)、育种工作者希望利用B基因,对近缘高品质但穗粒数少的低产水稻品系2进行育种研究,以期提高其产量,下列思路可行的有哪几项?_____。
    A、将上述野生型水稻与水稻品系2杂交,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植株 B、对水稻品系2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后用秋水仙素处理,选取性状优良植株 C、培育可以稳定遗传的转入B基因的水稻品系 2 植株
  • 7、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是一种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d表示),患者发病程度差异较大,科研人员对该病进行了深入研究。图1是关于该病的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研究人员提取了该家系中四名女性与此基因有关的DNA片段并进行PCR,产物用限制酶Ⅰ酶切后进行电泳(已知正常基因中含一个限制酶Ⅰ的酶切位点,突变基因中增加了一个限制酶Ⅰ的酶切位点),结果如图2所示:

    (1)、由图2可知,突变基因新增的酶切位点位于(填“310 bp”“217 bp”“118 bp”或“93 bp”)。图2所示的四名女性中是杂合子。
    (2)、已知女性每个细胞所含两条X染色体中的任意一条总是保持固缩状态而失活,推测失活染色体上的基因无法表达的原因是

    由此推断,Ⅱ-3、Ⅱ-4发病的原因是来自(填“父亲”或“母亲”)的X染色体失活概率较高,以另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为主。

    (3)、ALD可造成脑白质功能不可逆损伤,图1家系中Ⅱ-1(不携带d基因)与Ⅱ-2婚配后,不考虑新的突变,若生女孩,则(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患病,原因是
    (4)、ALD可造成脑白质功能不可逆损伤,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通过遗传咨询和对该病进行监测和预防。若要调查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需要保证(答出两点)。
  • 8、我国北方蔗糖主要从甜菜的块根中提炼。研究发现,磷对甜菜光合作用产物的合成与转移分配具有一定的影响,其部分机理如下图,其中A、B表示相关物质,TPT为磷酸转运体(转运出1分子磷酸丙糖的同时会转运进1分子Pi),活性会受光抑制。回答下列问题:

    (1)、高等绿色植物叶绿体中含有多种光合色素,常用方法分离。图中1,5-二磷酸核酮糖与CO2 结合生成3-磷酸甘油酸的过程称为 , 该过程所需的物质A、B分别是 , 其反应产物可转移至(结构)重新合成物质A、B。
    (2)、白天光合作用强,[3-磷酸甘油酸]/[Pi]的比值 , 叶绿体中积聚大量淀粉。
    (3)、为研究田间施用磷(P)和烯效唑(Un)对甜菜光合特性和产糖量的影响,科研人员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处理甜菜植株,处理16天后测定净光合速率及叶面积指数(叶片总面积/土地面积),收获时测定块根产量及产糖量,结果如下表。

    处理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 m-2s-1

    叶面积指数

    块根产量

    (t·hm2

    产糖量(t·hm2

    清水(CK)

    25.25

    3.14

    97.4

    15.44

    2mg·L-1KH2PO4(P)

    27.07

    3.35

    107.21

    17.66

    30mg·L-1烯效唑(Un)

    27.06

    4.21

    99. 2

    15.93

    2mg·L-1KH2PO4(P)+30mg·L-1烯效唑(Un)

    33.22

    3.83

    108.1

    18.88

    据表分析:净光合速率可用表示。P组与Un组的净光合速率相近,但与P组相比,Un组 , 所以Un组植株叶片积累的有机物总量比P组。与CK、Un组相比,P组块根产量和产糖量均较高,原因是

  • 9、蚯蚓是陆地生态系统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在塑造土壤结构和促进养分循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被称为“生态系统的工程师”。
    (1)、调查蚯蚓的种群密度常采用 , 若要研究该区域蚯蚓的生态位,通常需要研究它的(答出两点即可)。蚯蚓作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 可以提高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速率,进而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
    (2)、镉(Cd)是土壤中最具毒性的污染物之一,进入生物体内能形成比较稳定的化合物,不易被排出,可通过逐级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这种现象称为。镉(Cd)可通过水、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到世界各地,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这些有害物质的循环具有的特点。
    (3)、科研人员为筛选适合镉(Cd)污染修复的植物,通过温室盆栽实验比较籽粒苋、龙葵、商陆对土壤的修复性能。相关检测结果如表所示:
     

    地下部分 Cd含量(mg·kg-1

    地上部分Cd含量(mg·kg-1

    转运系数

    籽粒苋

    46.60

    22.59

    0.48

    龙葵

    16.61

    41.39

    2.49

    商陆

    7.87

    9.12

    1.16

    注:转运系数是指植物地上部分的金属含量与地下部分的金属含量的比值。

    根据研究结果可知,Cd污染修复效果最好的植物是 , 判断依据是。若要采用及时收割地上部分并无害化处理的方法以达到修复目的,则最佳植物为 , 主要原因是。种植该植物后需及时收割,否则镉会在高营养级生物体内积累,也可能通过返回无机环境。

  • 10、某二倍体(2n=4)雌性动物的卵原细胞甲(DNA被32P全部标记),在31P培养液中培养并分裂,分裂过程中形成的某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丙细胞与丁细胞的变异类型相同 B、图中乙细胞的子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丙细胞连续分裂后的子细胞具有1个染色体组 C、图中乙细胞的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均为卵细胞的4倍 D、若图中乙细胞有3条染色体被32P 标记,则该细胞处于第二次细胞分裂过程
  • 11、迷走神经对胃肠的蠕动起促进作用,还可通过一系列过程产生抗炎效应。研究人员对图中抗炎过程进行了相关实验(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分组

    处理

    TNF-α浓度

    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

    腹腔注射LPS

    ++++

    腹腔注射 LPS+A 处理

    ++

    注:“+”越多,表示浓度越高。

    A、迷走神经中促进胃肠蠕动的神经属于副交感神经 B、迷走神经是从脑干发出的参与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 C、乙酰胆碱和N受体结合后,进入肠巨噬细胞中抑制TNF-α的释放 D、A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肠巨噬细胞中 TNF-α基因的的转录
  • 12、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卷叶螟主要分布在稻株上部,褐飞虱主要分布在稻株下部,两种害虫均具备较强的飞行能力。在水稻的生长周期中,害虫个体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在水稻生长不同时期,害虫种群的年龄结构都是增长型 B、野外调查两种害虫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C、水稻生长的各个时期害虫防治的力度都相同 D、水稻生长后期害虫增多的原因可能是出生率和迁入率增加
  • 13、研究发现,某种鼠毛色由以下等位基因决定:Ca黑色、Cb乳白色、Cc银色、Cd 白化。为确定这组基因间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4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交配

    亲代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

    黑色

    银色

    乳白

    白化

    1

    黑色×黑色

    22

    0

    0

    7

    2

    黑色×白化

    10

    9

    0

    0

    3

    乳白×乳白

    0

    0

    30

    11

    4

    银色×乳白

    0

    23

    11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鼠群体中与毛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9种 B、4个等位基因之间显隐性关系的正确顺序是Ca>Cd>Cb>Cc C、从交配组合1可知,黑色对白化为显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为CaCd×CaCd D、雌、雄两只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4种毛色
  • 14、某长度为1000个碱基对的双链环状DNA分子含腺嘌呤300个,该DNA分子复制时,1链首先被断开形成3'、5'端口,接着5'端与2链发生分离,随后DNA分子以2链为模板,通过滚动从1链的3'端开始延伸子链,同时还以分离出来的5'端单链为模板合成另一条子链,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是从两个起点同时进行的,1链中的碱基数目多于2链 B、若该DNA 连续复制3次,则第三次复制时共需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4900个 C、该DNA 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破坏DNA双链之间的氢键,使双链解开 D、该环状DNA 通常存在于细菌、酵母菌等原核细胞中
  • 1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赤霉素(GA)能促进种子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的合成,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进而引起植株增高。水稻植株的矮化类型可分为赤霉素缺陷型和赤霉素饨感型。现有甲、乙两种矮化的水稻突变体,甲的D18基因的内含子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使转录的前体RNA 无法加工为成熟mRNA;乙的D18基因编码区第633位的碱基对发生替换,使转录的mRNA 上色氨酸的密码子 UGG变成终止密码子 UGA。

    (1)、种子的胚能产生赤霉素。为探究突变体的矮化类型,研究者把正常株高、甲、乙三种水稻的种子去胚后,放在含有碘和淀粉的培养基上培养,用赤霉素处理后观察种子周围是否出现无色的透明圈。实验结果如下:
     

    正常株高

    突变体甲

    突变体乙

    添加赤霉素

    出现透明圈

    不添加赤霉素

    不出现透明圈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子合成的α-淀粉酶能催化培养基中淀粉的水解,从而形成透明圈 B、种子进行去胚处理的目的是排除内源赤霉素对结果的干扰 C、正常株高种子的实验结果表明,α-淀粉酶是在赤霉素的诱导下产生的 D、若①③出现透明圈,②④不出现透明圈,则两种突变体均为赤霉素钝感型
    (2)、下列有关D18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18基因通过直接控制赤霉素的合成从而影响生物的性状 B、D18基因中不同位置的碱基替换后产生的两个基因是非等位基因 C、突变体乙的D18基因编码区发生的碱基对替换是由T/A变成G/C D、两种突变体中D18基因的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 16、芨芨草是内蒙古草地广泛分布的一种高大草本,其中栖息的伯劳鸟主要以布氏田鼠为食,布氏田鼠不采食芨芨草。科研人员研究伯劳鸟、布氏田鼠对芨芨草盖度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无布氏田鼠时,伯劳鸟的存在可使芨芨草盖度减小 B、在有伯劳鸟区域,布氏田鼠可能通过破坏芨芨草,降低被伯劳鸟捕食的机率 C、若调查芨芨草的生物量仅需收割地上部分进行测量 D、芨芨草、伯劳鸟与布氏田鼠组成一条食物链
  • 17、根据不同动物的培育图示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子代动物遗传性状和受体动物完全一致 B、过程1 需要对卵母细胞做去核处理 C、过程3为过程1、2提供了改良性状的方式 D、过程2可以大幅改良动物性状
  • 18、液泡膜蛋白TOM2A能影响烟草花叶病毒(TMV)核酸复制酶的活性,其合成过程与分泌蛋白相同。与易感病烟草品种相比,抗病烟草品种TI203中TOM2A基因的编码序列缺失2个碱基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成有生物学活性的TOM2A只需经过内质网的加工 B、TI203中TOM2A基因表达的异常蛋白比正常蛋白少2个氨基酸 C、TMV核酸复制酶可催化TMV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 D、TMV侵染烟草后,TI203中的TMV数量比易感病烟草品种中的少
  • 19、研究者欲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实现三白草和鱼腥草有效成分的工厂化生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可以使用酶解法,还可以用盐酸和酒精混合配制的解离液来完成 B、②过程通常在等渗溶液中,采用化学法或物理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C、图中所示的生产流程中,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D、④过程需要调节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诱导生芽和生根
  • 20、过氧化物酶体是内含一种或几种氧化酶的细胞器,主要行使氧化生物体内的有害物质等功能,并且在动物肝细胞和肾细胞中数量特别多。下列关于过氧化物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肝脏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数量较多,具有解毒等功能 B、过氧化物酶体中的酶在细胞器外没有催化活性 C、过氧化物酶体可以将肝细胞厌氧(无氧)呼吸产生的乙醇氧化去除 D、过氧化物酶体与溶酶体的功能相同
上一页 508 509 510 511 51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