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有关 B、细胞中DNA都存在于细胞核中 C、核孔是DNA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核
-
2、如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含有两个碱基对的DNA片段(“O”代表磷酸基团)模式图,下列为几位同学对此图的评价,其中正确的是( )A、甲说:物质组成和结构上完全正确 B、乙说:只有一种错误,就是U应改为T C、丙说:有三种错误,其中核糖应改为脱氧核糖 D、丁说:如果说他画的是RNA双链则该图是正确的
-
3、埃及斑蚊是传播某传染病的媒介。某地区喷洒杀虫剂后,此蚊种群数量减少了99%,但一年后该种群又恢复到原来的数量,此时再度喷洒相同的杀虫剂后,仅杀死了40%的斑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杀虫剂诱导斑蚊基因突变产生了抗药基因 B、斑蚊体内累积的杀虫剂增加了自身的抗药性 C、第一年斑蚊种群没有基因突变,但第二年发生了突变 D、原斑蚊种群中就有少数个体存在抗药基因
-
4、图1和图2表示某些生物体内的物质合成过程示意图,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甲和丙表示RNA,乙和丁表示核糖体 B、图1中乙的移动方向为从右向左 C、图1最终合成的多肽链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各不相同 D、图1和图2中的过程可表示分别表示神经细胞、大肠杆菌细胞内的基因表达过程
-
5、狮子鱼一般栖息于温带靠海岸的岩礁或珊瑚礁内,但在马里亚纳海沟具有高压、终年无光的深海环境中生存着一个通体透明的新物种——超深渊狮子鱼。研究发现,该超深渊狮子鱼的基因组中,缺乏大量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丢失”,一定是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 B、特殊极端条件直接对超深渊狮子鱼的适应性基因进行选择 C、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狮子鱼与超深渊狮子鱼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
6、某DNA片段一条链上的碱基序列为5'-GAATTC-3' , 则其互补链的碱基序列是( )A、5'-CUUAAG-3' B、3'-CTTAAG-5' C、5'-CTTGAA-3' D、3'-CAATTG-5'
-
7、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 B、某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是其母本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 C、受精时精卵的随机结合,会导致后代的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 D、果蝇内次级精(卵)母细胞中含2对同源染色体
-
8、用下图的4个烧杯做生物学的模拟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①中小球的数量是②中的10倍,则①模拟的是雄性动物的生殖器官 B、若③中小球R的数量是小球r的2倍,则表示③产生的r配子有50%死亡 C、用③④做模拟性状分离比实验时,不可将两烧杯用不透明的纸贴住 D、从①③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可模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
9、下面表是某人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图是此人某组织的内环境示意图,A、B 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XX医院化验单
姓名: XXX
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丙氨酸氨基转氨酶
ALT
17
IU/L 0-45
肌酐
CRE
1.9
mg/dL 0.5-1.5
尿素氮
BUN
14.6
mg/dL 6.0--23.0
血清葡萄糖
GW
223
mg/dL 60-110
甘油三酯
TG
217
mg/dL 50-200
总胆固醇
TCH
179
mg/dL 150---220
(1)、在做血液生化检查前要处于“空腹”状态,医学上的“空腹”一般要求采血前12~14 小时内禁食,其原因是。(2)、血浆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说明内环境的稳态是。(3)、图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的液体是(填数字序号),图中(填序号)的氧气浓度最低。(4)、科学家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得人体血浆的化学组成中,血浆蛋白含量为6.9%,无机盐含量不足 1%,但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原因是。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图中的(液体)增多, 从而出现现象(5)、分析该体检报告单,你认为某人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有。(6)、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其中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10、下图是科学家利用果蝇所做的进化实验,两组实验仅喂养的食物不同,其他环境条件一致。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期时,甲箱和乙箱中的果蝇虽然属于同一品系,但由于而形成两个。(2)、经过八代或更长的时间后,两箱中的果蝇体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两箱果蝇会出现不同的 , 且由于食物差异形成的方向不同。一段时间后,两箱果蝇的形成很大差异,导致两个群体的体色出现很大差异。(3)、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了同体色选择偏好。若不同体色的果蝇已不能交配,则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体现的是多样性;若不同体色的果蝇 , 则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体现的是基因多样性。(4)、下表是甲、乙两箱中果蝇11号染色体上部分等位基因[B/b、T(T1、T2)/t、E/e]的显性基因频率统计的数据。
世代
甲箱
乙箱
果蝇
B
T1
E
果蝇
B
T2
E
第一代
20
100%
0
64%
20
100%
0
65%
第四代
350
89%
15%
64.8%
285
97%
8%
65.5%
第七代
500
67%
52%
65.2%
420
96%
66%
65.8%
第十代
560
61%
89%
65%
430
95%
93%
65%
甲、乙两箱中果蝇的基因的基因频率保持基本稳定,第十代时,甲箱中基因型为Ee的果蝇出现的频率是。
(5)、若A和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某个时间点统计乙箱中XAXA个体占42%、XAXa个体占6%、XaXa个体占2%,XAY个体占45%、XaY个体占5%,则该种群的a基因频率为。 -
11、大麦是高度自交植物,配制杂种相当困难。育种工作者采用染色体诱变的方法培育获得三体品系。该品系的一对染色体上有紧密连锁(不发生交叉互换)的两个基因,一个是雄性不育基因(ms),使植株不能产生花粉, 另一个是黄色基因(r),控制种皮的颜色。这两个基因的显性等位基因 Ms 能形成正常花粉, R 控制茶褐色种皮。带有这两个显性基因的染色体片段易位连接到另一染色体片段上,形成一条额外染色体,其它染色体正常,成为三体,该品系的自交后代可分离出两种植株,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大麦的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是7对,育成的新品系三体大麦体细胞染色体为条。该三体的细胞在减数分裂时至少可形成个正常的四分体。这种变异类型属于。(2)、三体大麦减数分裂时,其它染色体都能正常配对,唯有这条额外的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机分向一极,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正常。形成的花粉中,有额外染色体的花粉无受粉能力。三体大麦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两极染色体数目之比为 , 减数分裂结束后可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是。.(3)、三体大麦自花授粉后,雄性不育个体和雄性可育个体所对应的种皮颜色分别是 , 理论上二者的比例为。(4)、若该三体植株自交,所结的黄色种子占 80%,且发育成的植株均为雄性不育,其余为茶褐色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可育。该结果说明三体植株产生的含有7条染色体和含有8条染色体的可育雌配子的比例是 , 可能的原因是(5)、与传统杂交育种方法比较, 此育种方法采用不育系的优点是。
-
12、微RNA (miRNA)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重要的基因表达调控因子。下图表示线虫细胞中微RNA(lin-4) 调控基因lin-14表达的相关作用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A为 , 此过程需要酶,以作原料。①通过进入细胞质。(2)、过程B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填字母: A.从左到右B.从右到左)。该过程由少量①就可以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其主要原因是。最终形成的②③上氨基酸序列(填“相同”或“不同”)。(3)、与过程B相比,过程A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4)、由图可知, 微 RNA 调控基因lin-14表达的机制是: RISC-miRNA 复合物与结合,从而抑制过程。研究表明,线虫体内不同微RNA仅出现在不同的组织中,说明微RNA基因的表达具有性。
-
13、蜜蜂无性染色体;雌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成(2n=32),可通过正常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成,雄蜂通过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图甲表示雄蜂形成精子的过程,图乙曲线中A→G 段为雌蜂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核DNA 含量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甲分析,雄蜂的1个精原细胞最终可产生个精子,1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对同源染色体。其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会”或“不会”)发生染色体复制。(2)、一只雌蜂与一只雄蜂交配产生数量足够多的子代,子代雌蜂基因型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子代雄蜂基因型为AbD、Abd、aBD、aBd,这对蜜蜂的基因型分别是(♀)和(♂),亲代雌蜂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有种(不考虑互换) 。(3)、图乙中,C→D 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条,E→F 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条。据图及题干信息推测,G→K 段可能代表(“雄蜂”或“雌蜂”)的分裂。
-
14、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B、脑神经和脊神经中均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 C、外周神经系统不含有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D、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组成
-
15、如图表示某雄性个体(基因型为AaBb,基因所在的位置如图1所示)产生的4个精细胞中染色体以及基因的分布情况,图中字母表示相关基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形成过程中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乙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二次分裂间期基因A完成了复制 C、丙的产生是染色体发生了互换,导致非等位基因组合 D、丁的产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
-
16、次黄嘌呤(Ⅰ)是一种稀有碱基,常作为反密码子的第1个碱基,可与密码子的第3个碱基A或U或C配对,这种现象称为密码子的摆动性。已知AUC是异亮氨酸的一种密码子。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和携带氨基酸的tRNA种类都是62种 B、密码子的摆动性表现在密码子第1位碱基可与多种碱基配对 C、密码子的摆动性增加了反密码子与密码子识别的灵活性 D、含有反密码子GAU和IAU的tRNA,都能携带异亮氨酸进入核糖体合成多肽链
-
17、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朱红眼基因cn、白眼基因w不是一对等位基因 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C、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基因cn和v可能发生互换 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
18、如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兴奋传递的方向是④③②① B、刺激该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射活动 C、刺激图中②③任一部位,都不能引起反射 D、当图中④受到刺激而②损伤时,人体能产生感觉
-
19、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 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 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 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 D、运动时,丙酮酸在内环境中转化成的乳酸会使肌肉酸痛
-
20、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a表示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协同进化 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