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生物实验探究中运用的原理及方法,前后一致的是( )A、建立物理模型研究细胞的结构——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验证分离定律——摩尔根研究伴性遗传 C、运用减法原理研究遗传物质——格里菲思研究肺炎链球菌在小鼠体内的转化 D、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卡尔文循环——恩格尔曼利用水绵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
2、钙调蛋白是普遍存在于各种真核细胞内的钙离子感受器。其分子N端和C端有两个球形的结构,每个球形结构可以结合2个钙离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组成钙调蛋白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B、一个钙调蛋白分子可以结合4个钙离子 C、钙调蛋白与钙离子结合后活性发生变化 D、钙调蛋白结合钙离子后,不会改变其空间结构
-
3、现代遗传学研究发现,叶绿体DNA与细菌DNA相似。叶绿体中还含有合成蛋白质所需的一套完整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系统。叶绿体DNA上含有为数不多的基因,这些基因与核基因组紧密联系,如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酶Rubisco,其中8个大亚基由叶绿体基因编码,8个小亚基由核基因编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叶绿体中含有核糖体 B、叶绿体DNA是裸露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C、叶绿体基因组编码的酶Rubisco参与光合作用的各个阶段 D、叶绿体中某些蛋白质的合成需要叶绿体基因组和核基因共同参与
-
4、紫杉醇是目前最好的抗肿瘤药物之一,但其药源植物红豆杉十分稀缺。利用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是解决紫杉醇药源紧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大多数红豆杉细胞培养物的紫杉醇产量较低,仍不足以进行工业化应用。超表达紫杉醇合成关键酶基因是提高红豆杉细胞紫杉醇产量的有效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Bapt基因是紫杉醇合成关键酶基因之一,可用红豆杉细胞中的相关mRNA通过过程得到cDNA,然后用技术对cDNA进行扩增。扩增过程中,加热使DNA解链后再将温度降低的目的是。(2)、若欲将超表达Bapt基因(Bapt基因与强启动子的结合物)导入到红豆杉细胞的染色体的DNA上,一般可使用法,在构建超表达Bapi基因载体的时候,可将超表达Bapt基因插入到上。(3)、可通过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红豆杉细胞中(填“Bapt基因”或“强启动子”)的有无,从而确定超表达载体是否导入,原因是。为检验最终的实验目的是否达到,还应检测红豆杉细胞培养物中的。
-
5、土壤中重金属铬(Cr6+)污染对植物的影响较大,并可通过食物链富集进入人和动物体内,危害人畜健康。科研人员期望通过实验筛选出对重金属Cr6+污染具有耐受性和修复能力的细菌,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处理A、培养基甲和培养基乙需要添加重铬酸钠等使Cr6+达到一定浓度 B、培养Ⅰ能筛选耐受Cr6+的菌株,培养Ⅱ能筛选修复Cr6+污染能力强的菌株 C、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在成分上的主要差异是前者添加了琼脂 D、采样土壤、接种工具、培养基和培养皿等工具与材料都需要进行湿热灭菌
-
6、酿酒酵母菌种的性能是决定果酒品质的重要因素。如图表示从土壤中筛选酿酒酵母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据结果推测1 g土壤中实际酵母菌数最多为1.6×106个 B、分离、纯化酵母菌时,还可采用平板划线法且该方法也需要进行③步骤操作 C、获得酿酒酵母纯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故应对土壤、培养基及用具进行灭菌 D、进行步骤⑤时,应用液体培养基培养④中的酵母菌,并检测酵母菌的数量和酒精含量
-
7、研究人员将结核杆菌分别接种在含有不同浓度抗生素A与B的培养基中(“+”代表含抗生素,“+”多少代表抗生素浓度,“-”代表不含抗生素),对两种抗生素药性进行分析。在37 ℃环境下培养24小时后,细菌生长情况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制备培养基时需先调节pH再进行灭菌操作 B、该实验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结核杆菌,待菌液被吸收后方可倒置培养 C、长期使用抗生素A可能会增加结核杆菌的抗药性基因频率 D、与单独使用抗生素A相比,联合使用抗生素B可显著增强对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
-
8、腐乳制作过程中,有机物的种类和含有的能量均增加。( )
-
9、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后排放,可减小环境压力。如图为某种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示意图, 湿地种植了多种挺水植物,“生物膜”中含多种微生物,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所有的挺水植物以及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共同构成群落 B、应适当增加挺水植物的种类以提高该群落丰富度 C、若挺水植物生长高度基本相同, 说明该群落没有垂直结构 D、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储存的化学能可直接流向挺水植物和微生物
-
10、凡纳滨对虾是华南地区养殖规模最大的对虾种类。放苗1周内虾苗取食藻类和浮游动物。1周后开始投喂人工饵料。1个月后对虾完全取食人工饵料。1个月后虾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见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周后藻类和浮游动物增加,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会减轻 B、1个月后藻类在虾池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仍处于主要地位 C、浮游动物摄食藻类、细菌和有机碎屑,属于消费者 D、异养细菌依赖虾池生态系统中的沉积物提供营养
-
11、 “恐惧生态学”认为恐惧能影响猎物的取食行为。某岛屿上中型肉食动物浣熊的天敌——大型肉食动物被人类猎杀殆尽后,浣熊大量捕食蟹类(如红黄道蟹)和鱼类(如红鳚),导致生态平衡受到破坏。为探究恢复生态平衡的对策,研究者在观测区播放浣熊的捕食者和非捕食者的叫声,一段时间后调查统计,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大型肉食动物的捕食会导致物种的多样性降低 B、恐惧使浣熊躲避或离开观测区,并减少了捕食时间 C、实验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D、若当地的浣熊随后也灭绝,群落的优势种可能会发生变化
-
12、辽宁省盘锦市的稻蟹共生稻田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典范,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常给河蟹饲喂饵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稻蟹共生稻田生态系统的结构由和组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2)、水稻和杂草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种间竞争通常是指。连续高温的气候使稻田中某种杂草种群数量明显下降,这种调节种群数量的因素属于制约因素。(3)、如图是能量流经该稻田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图中的数值表示能量[单位:kJ/(m2·a)]。
图中的C代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4)、稻田附近有一个池塘,池塘的总初级生产量(植物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通常低于陆地生态系统,原因可能是。研究发现,许多鱼类能在特定时期释放用于吸引异性的信息素,这些信息素属于信息,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作用是。(5)、池塘中生活着藻类、水蚤、鲫鱼、鲢鱼、鳜鱼等生物。已知水蚤是植食性动物,杂食性的鲫鱼和鲢鱼喜食水蚤,鳜鱼只与鲫鱼构成捕食关系。请根据以上描述,画出由这5种生物构成的食物网。 -
13、如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相依相伴进行 B、镉等重金属沿③④传递会表现出生物富集现象 C、图中②可表示热能,⑤既能表示能量流动也能表示物质循环 D、若图中物质循环表示碳循环,则碳在③④过程中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
14、为了研究城市人工光照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者在城市森林边缘进行了延长光照时间的实验(此实验中人工光源对植物的影响可以忽略;实验期间,天气等环境因素基本稳定)。实验持续15天:1~5天,无人工光照;6~10天,每日黄昏后和次日太阳升起前人为增加光照时间;11~15天,无人工光照。在此期间,每日黄昏前特定时间段,通过多个调查点的装置捕获节肢动物,按食性将其归入三种生态功能团,即植食动物(如蛾类幼虫)、肉食动物(如蜘蛛)和腐食动物(如蚂蚁),结果如图。(1)、动物捕获量直接反映动物的活跃程度。本研究说明人为增加光照时间会影响节肢动物的活跃程度,依据是与1~5、11~15天相比,。(2)、光是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成分。在本研究中,人工光照最可能作为对节肢动物产生影响,从而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3)、增加人工光照会对生物群落结构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如:肉食动物在黄昏前活动加强,有限的食物资源导致加剧;群落空间结构在两个维度发生改变。(4)、有人认为本实验只需进行10天研究即可,没有必要收集11~15天的数据。相比于10天方案,15天方案除了增加对照组数量以降低随机因素影响外,另一个主要优点是。(5)、城市是人类构筑的大型聚集地,在进行城市小型绿地生态景观设计时应____。A、不仅满足市民的审美需求,还需考虑对其他生物的影响 B、设置严密围栏,防止动物进入和植物扩散 C、以整体和平衡的观点进行设计,追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D、选择长时间景观照明光源时,以有利于植物生长作为唯一标准
-
15、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 )
-
16、人和哺乳动物体内的脂肪组织分为白色脂肪组织(WAT)和褐色脂肪组织(BAT),二者能相互转化。WAT主要将多余的糖等能源物质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BAT能通过促进脂肪的分解和氧化等来满足机体额外的热量需求。科研人员分析了不同温度下大鼠WAT和BAT的相对含量变化,结果如下图。回答以下问题:(1)、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通过体温调节减少散热。皮肤减少散热的方式是。此外,寒冷刺激相关神经兴奋,促进等激素的释放,使脂肪组织的代谢活动增强,增加产热。(2)、根据题干信息和实验结果分析,大鼠脂肪组织能在寒冷环境中增加产热,原因可能是。(3)、研究发现,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UCP-1蛋白能抑制ATP的合成,提升脂肪等能源物质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比例,药物A在抑制UCP-1蛋白的合成上具有专一性。为探究叶绿醇是否通过影响UCP-1蛋白的合成提高小鼠的抗寒性,设计以下实验。
分组
处理方式
培养条件
机体产热量
甲
正常大鼠+生理盐水
②
++
乙
正常大鼠+叶绿醇溶液
++++
丙
①
+
注:“+”的数目代表产热量的多少,“+”越多,产热量越多
请完善表格中的实验方案:
③实验结论:。
(4)、基于上述研究,科研人员认为叶绿醇或许能应用于肥胖的治疗,理由是。 -
17、肾素也被称为血管紧张素原酶,是肾小球旁器细胞释放的一种蛋白水解酶,其分泌量受肾小动脉压及原尿中的钠量等因素影响。肾素作用于血浆内的血管紧张素原,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血管紧张素,促进血压上升。下图是机体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血压和血量的调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肾素不属于动物激素的理由是。(2)、由图推测,高血压的形成机制:肾素分泌增加促进了血管紧张素的生成,血管紧张素一方面通过 , 使血容量增加;另一方面通过 , 使血压升高。(3)、研究表明,依普利酮是一种降压效果显著的药物。现欲通过实验证实依普利酮是醛固酮受体拮抗药,能与醛固酮受体竞争性结合。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及预期结果。。
实验材料:(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20只、(生理状况相同的)高血压模型鼠40只、(生理盐水配制的)依普利酮溶液、其他必备材料及检测装置。
-
18、暴饮暴食、过量饮酒和高盐饮食都不利于健康,研究发现,长期高糖饮食导致的血糖浓度持续偏高,可能诱发糖尿病,患者的尿量会(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有关研究还发现,乙醇会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据此推测人体过量饮酒后尿量会(填“增加”“减少”或“不变”),为验证乙醇是通过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来影响尿量,研究小组将若干生理状况相似、性别相同的实验大鼠随机均分成两组,甲组大鼠灌胃适量乙醇溶液,乙组大鼠灌胃等量蒸馏水,半小时后检测并比较两组大鼠的尿量差异,请评价该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19、突触小体细胞外Ca2+通过Ca2+通道进入胞内,从而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某实验小组为证明该观点,提出的实验方案是保证胞外Ca2+量足够的前提下,在实验体系中施加Ca2+通道阻断剂,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请评价该实验方案的不合理之处:。
-
20、某种蜂将幼虫生产在某种寄主动物的身体里,研究人员发现幼虫羽化成功率与寄主肠道菌群有关,得到如下表结论。
菌种
1
2
3
4
5
6
醋酸杆菌A
+
-
+
+
+
+
芽孢杆菌B
+
-
-
+
-
-
菌C
+
-
-
-
+
-
菌D
+
-
-
-
-
+
注:“+”代表存在这种菌,“-”代表不存在这种菌
(1)、根据第列,在有菌A的情况下,菌会进一步促进提高幼蜂羽化率。(2)、研究人员对幼蜂寄生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ⅰ)研究发现幼蜂会分泌一种物质,类似于人体内胰岛素的作用,则其作用可以是促进物质转化为脂质。
(ⅱ)研究还发现,幼蜂的存在会导致寄主体内脂肪酶活性降低,这是通过的方式使寄主积累脂质。
(ⅲ)研究还需要知道幼蜂是否对寄主体内脂质合成量有影响,结合以上实验结果,请设计实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