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人体内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对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血糖平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肝脏、肾脏和胰岛对维持血糖稳定起重要作用 B、负反馈调节机制在维持血糖稳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C、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有神经系统的参与 D、餐后时间越长胰岛素的分泌量就越多
  • 2、下列有关无丝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红细胞以无丝分裂方式增殖 B、无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并平均分配 C、细菌可以无丝分裂的方式产生后代 D、在高等动植物体内,无丝分裂时常存在
  • 3、塑料制品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造成了短时期难以降解的“白色污染”。研究人员欲比较肠杆菌YT1和芽孢杆菌YP1两类细菌降解塑料(主要成分为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等,两类细菌主要降解PE)的能力,并通过基因工程拼接黄粉虫肠道内菌株WZ的降解PVC的胞外酶基因CD3D,培育降解塑料的“超级菌”。
    (1)、菌株的筛选。配置固体培养基,接种菌株后表层覆盖0.1mm厚度的PE塑料。分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培养基及接种菌株

    培养基1

    培养基2

    培养基3

    单独培养并接种YT1

    单独培养并接种YP1

    混合培养YT1和YP1后,选取YP1接种

    降解圈(直径D/mm)

    3.5

    1.8

    4.2

    ①在筛选分解PE塑料能力大小的菌株时,应将两类菌株接种到以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

    ②筛选分解PE塑料能力强的菌株不能直接以降解圈的大小为指标,其原因是。培养基3中接种混合培养后的YP1,其降解圈直径明显加大,其原因可能是

    (2)、培育“超级菌”。对菌株WZ改造后的CD3D基因进行研究,把CD3D基因和His标签基因(His标签由6个组氨酸组成)连接起来构建融合基因,并构建重组基因表达载体,图2为载体、CD3D基因的结构、不同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欲将标签基因连接在CD3D基因编码区的末端,已知组氨酸的密码子为CAU,终止密码子为UAG。

       

    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MunI:CAATTG; XhoI:CTCGAG; BcoRI: G↓AATTC;Sal I:G↓TCGAC

    ①写出His的基因编码链的碱基序列5'3'

    ②为构建融合基因并将其插入载体,科研人员设计了一对与CD3D基因编码区两端序列互补配对的引物,设计时需在引物(填“A”或“B”)的5'端增加相应的限制酶识别序列和His基因的编码序列,请写出该引物开头的12个碱基序列:5'3'

  • 4、某豚草是一种常见的入侵物种,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1)、某豚草的主要天敌是广聚萤叶甲,它可取食豚草叶片。利用广聚萤叶甲防治豚草的方式属于。若要研究该豚草的生态位,需要研究
    (2)、下图曲线I为研究该豚草入侵某地区调查过程中绘制的“种群增长”坐标曲线。调查某区域中该豚草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法。为了控制该豚草的增长速度,科研人员引入了替代植物紫穗槐,若下图曲线Ⅱ表示替代控制示范区内的该豚草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则种群增长速率最高时对应的时间点是;从时间段可以看出,紫穗槐可以一定程度影响该豚草生长。

       

    (3)、豚草地有大量的青蛙,蛙在生殖季节,雄蛙不断发出声音吸引异性,雄蛙发出的声音对于蛙种群来说是一种信息,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5、玉米和小麦都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二者在结构和代谢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适宜条件下,分别对玉米、小麦幼苗的CO2补偿点和CO2饱和点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CO2补偿点是指植物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CO2浓度,CO2饱和点是指植物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环境中的最低CO2浓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

    项目

    玉米

    小麦

    CO2补偿点

    12µmol/L

    23µmol/L

    CO2饱和点

    34µmol/L

    50µmol/L

    (1)、对玉米叶片中叶绿体色素进行提取和分离时,使用的分离方法为。滤纸条上离滤液细线最远的色素带呈色。玉米植株叶片内的叶绿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有基粒的叶绿体存在于叶肉细胞中;另一种是没有基粒的叶绿体存在于维管束鞘细胞中。据此推测,玉米维管束鞘细胞只能进行(填“光反应”或“暗反应”)。
    (2)、植物体内存在能接受光信号的分子,它被激活后,能传递信息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整植物体的生长发育,如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的________,这是一类色素-蛋白复合体。
    (3)、据表推测,(填“玉米”或“小麦”)更可能原产于热带地区。若将正常生长的玉米、小麦幼苗放置在有适宜光源的同一密闭小室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都降低,原因是
  • 6、甲图是帕金森患者脑与脊髓调节关系示意图,患者常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脑内纹状体与黑质、之间存在调节环路,其中“-”表示抑制;乙图是某患者用药后的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患者常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可能是b神经元释放乙酰胆碱过多导致的 B、黑质通过神经元释放的多巴胺对脊髓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 C、提高脊髓运动神经元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有助于治疗帕金森 D、脑内纹状体和黑质之间存在相互抑制关系
  • 7、酿酒酵母菌种的性能是决定果酒品质的重要因素。如图表示从土壤中筛选酿酒酵母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据结果推测1g土壤中酵母菌数最多为1.6×106 B、分离、纯化酵母菌时,还可采用平板划线法且该方法也需要进行③步骤操作 C、获得酿酒酵母纯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故应对土壤、培养基及用具进行灭菌 D、进行步骤⑤时,应用液体培养基培养④中的酵母菌,并检测酵母菌的数量和酒精含量
  • 8、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为J/(cm2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未体现的生态系统的成分为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10 J/(cm2a) C、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5.6% D、将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产生的粪便用作沼气发酵可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 9、苯丙酮尿症是一种由PH基因编码的酶异常引起的遗传病。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妻(①-父亲,②-母亲)生育一个患苯丙酮尿症的女孩③。②再怀孕,为确定后代是否患该病需要进行产前诊断。已知PH基因两侧存在两种形式的限制酶切点,酶切后电泳分离并利用荧光标记的pH基因片段与酶切片段杂交,得到DNA条带,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①②均为携带者 B、母亲②个体19kbDNA条带代表正常PH基因 C、子女④的23kb片段可以来自①,也可以来自② D、根据电泳结果推测④不患病
  • 10、当细菌、病毒等进入人体时,免疫系统会调动白细胞和某些化学物质进行保护,这种反应通常被称为发炎。天然抗氧化剂多酚存在于各种果蔬、茶、咖啡、红酒等中,有助于减少体内导致炎症发生的氧化应激,从而保护人体健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当细菌、病毒等进入人体时,首先受到破坏的是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B、免疫活性物质只能由免疫细胞产生 C、多酚能清除体内自由基,阻断氧化反应,可以提升人体免疫力 D、多酚类物质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能延缓机体的衰老
  • 11、极端天气会使蝗虫蔓延,对农业、经济和环境构成重大威胁。中科院团队在《自然》发表文章指出:群居蝗虫释放的4-乙烯基苯甲醚(4VA)对群居型和散居型飞蝗的不同发育阶段和性别都有很强吸引力,蝗虫通过定位在锥型感器中的嗅觉受体OR35,能够快速感应4VA从而聚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蝗虫数量的这种波动属于非周期性波动 B、信息素4VA通过负反馈调节蝗虫种群密度,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C、用人工合成4VA群聚蝗虫并将其诱杀,属于化学防治 D、用样方法对蝗虫幼虫进行调查,即可得蝗虫种群密度
  • 12、眼虫和衣藻都有眼点、鞭毛和叶绿体,眼虫属于动物,衣藻属于植物。斑点钝口螈由于与藻类共生,被称为“太阳能脊椎动物”。下列关于三种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眼虫和衣藻都是低等单细胞生物,细胞内均有中心体和染色体 B、三种生物中只有斑点钝口螈有生物膜系统,有细胞分化现象 C、通过研究斑点钝口螈与藻类的共生关系,可为解决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排斥提供相关信息 D、眼虫与植物和动物都有相似之处,从进化的角度看,眼虫是与动植物共同祖先很接近的生物
  • 13、2023年3月,北京大学成立碳中和研究院,围绕国家“双碳”战略需求,建立智库平台,开展气候变化与碳循环、零排负排关键技术等研究。碳抵消额是指通过捐款给可再生能源项目或林场等方法来抵消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生产的温室气体。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海洋对于调节大气中的碳含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B、沼渣肥田促进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C、碳元素在生产者与分解者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双向传递 D、人类向大气中排放过多的碳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 14、下丘脑在体温、血糖、水盐平衡的调节中都有重要作用。下丘脑参与人体相应活动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激素a和靶细胞C分别为;剧烈运动后,醛固酮和激素a分泌增多,作用于靶细胞C,使尿液的成分和含量改变,最终使血浆渗透压维持相对稳定。若信号刺激为寒冷条件,激素b(填名称)分泌增多,使细胞代谢活动增强以增加产热;若信号刺激为血糖浓度降低,人体内腺体1分泌的激素调节血糖浓度的途径包括
    (2)、已知链脲佐菌素(STZ)可抑制大脑皮层中神经元的胰岛素受体活性,进而导致某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随着年龄增长,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丧失。与正常个体相比,该患者的血糖浓度 , 且STZ可能会抑制机体脑内的建立。
    (3)、为探究赖氨匹林是否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而使机体退热,研究人员做了以下实验:将赖氨匹林用生理盐水溶解后,选择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发热家兔,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对发热家兔灌胃一定量的生理盐水,乙组对发热家兔灌胃 , 丙组对发热家兔进行处理后灌胃等量的含赖氨匹林的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观察三组家兔的发热情况。若出现现象,则说明赖氨匹林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机体退热。
  • 15、某雌雄同株异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抗除草剂与不抗除草剂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相关基因为A、a和B、b,且A对a、B对b为完全显性,只要存在一种显性基因就表现出抗除草剂性状。基因A使雄配子生物育性降低50%,其他配子育性正常。基因B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请回答问题。
    (1)、A与a互为_ (填“等位“非等位”或“相同”)基因的关系。该种植物抗除草剂与不抗除草剂的遗传遵循定律,植株中共有种基因型。
    (2)、该植物(AaBb)体细胞中含有 条性染色体,其产生的花粉AB∶Ab∶aB∶ab=
    (3)、若♀甲(Aabb)×♂乙(aaBb)进行杂交,子代抗除草剂植株中含有两种除草剂基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用这些含两种抗除草剂基因的植株杂交,子代中不抗除草剂植株所占比例是
    (4)、若其他配子育性正常,用基因型不同的两亲本进行一次杂交实验,可验证基因A使雄配子可育性降低了50%。请设计一个最佳杂交方案验证,杂交组合为 , 并用遗传图解表示
  • 16、某科研团队研究高温胁迫对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叶绿素含量(mg·dm-2

    气孔导度(mmol·m-2·s-1

    胞间CO2浓度(μmol·mol-1

    羧化效率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根茎叶(g)

    果实(g)

    常温

    3.89

    0.14

    253

    0.12

    13.9

    80

    16.25

    高温

    3.15

    0.19

    282

    0.05

    11.2

    76.07

    20.99

    (1)、从表中数据可知,在高温胁迫下,番茄的净光合速率较常温组低(“是”或“不是”)气孔因素引起的,判断依据是
    (2)、研究表明,相比于常温组,高温胁迫组净光合速率较低的原因是 , 果实较重的原因是
    (3)、D1蛋白是光系统的反应中心蛋白,由叶绿体中的psbA基因指导合成。为提高番茄的耐高温性,科学家将拟南芥叶绿体中编码D1蛋白的psbA基因整合到番茄染色体DNA上,以实现D1蛋白在番茄中的高表达。下图是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部分示意图。

       

    导入的psbA基因翻译场所是细胞质中的 , 其产生的D1蛋白需转移到起作用。启动子是序列(填“I”或“Ⅱ”),另一个序列的作用是

  • 17、甲病是由酪氨酸酶缺乏引起眼部黑色素生成减少的遗传病,由基因A、a控制,乙病是类似红绿色盲的遗传病,由等位基因D、d控制,两对基因所在同源染色体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将导致重组类型配子的产生,其中重组配子占所有配子的比例为1/10,不考虑X、Y的同源区段,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Ⅰ-2均为正常基因。

    A、甲病和乙病均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若Ⅰ—1为XADXad , 其产生配子为XaD的比例占1/20 C、Ⅱ—2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XAD:Xad:XAd:XaD=3:2:1:1 D、乙病携带者中女性的致病基因能传递给儿子或女儿
  • 18、科研人员对某岛海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进行研究,其中第二、三、四营养级能量分配情况如表所示(单位:t/(km2·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营养级

    被捕食量

    海产品捕捞量

    流向碎屑量

    呼吸量

    营养级总能量

    356.6

    2.06

    1508

    2910

    4777(A1)

    22.89

    1.249

    153.8

    178.7

    356.6(A2)

    1.206

    0.288

    8.923

    12.47

    22.89(A3)

    A、图中A1+A2+A3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能量在第二、三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约为6.4% C、分解者主要利用的是流向碎屑的能量 D、第四营养级大部分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
  • 19、塞罕坝曾经是“皇家猎苑”,后来由于过度砍伐而沦为荒原。塞罕坝人研究并确定了适合该地区的樟子松、云杉、兴安落叶松等树种,并将这些树种进行合理的搭配和混交,提高了造林的成功率.经过半个世纪的时间,塞罕坝又恢复为林海。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塞罕坝的变迁说明人类的活动能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B、多树种合理搭配和混交可以有效降低林海中植物病虫害的发生 C、落叶松、樟子松等占据的生态位不同,有利于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D、林海中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属于种群水平的研究问题
  • 20、如图为某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图表示的是DNA复制过程 B、图中有2个核糖体,可以合成出两条序列不同的多肽 C、若该DNA的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则会改变其遗传信息 D、过程①尚未结束,②就已开始,此细胞可能为大肠杆菌细胞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