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酶抑制剂能降低酶的催化效率,不同抑制剂降低酶活性的原理不同。下图1表示脂肪酶;图2表示两种不同的脂肪酶抑制剂的作用原理;图3为科研人员探究脂肪酶抑制剂X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脂肪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脂肪浓度在该实验中属于无关变量 C、a点酶促反应速率的限制因素最可能是酶浓度 D、脂肪酶抑制剂X通过原理—发挥抑制作用
  • 2、为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研究小组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制成临时装片,将细胞浸润在2mol/L的乙二醇溶液中,观察到如下图所示的质壁分离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壁分离是指细胞质和细胞壁分离的现象 B、使用高倍显微镜方可观察到如图所示图像 C、随着质壁分离的进行,紫色加深,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 D、随着实验的进行,还可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
  • 3、下图表示细胞中某类化合物的组成及分布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元素A是指C、H、O、N、P B、细胞内的小分子B有4种 C、单体C2彻底水解可得到6种小分子化合物 D、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分布着D和E
  • 4、实验室中常使用洋葱根尖细胞制作装片,用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剪取洋葱根尖放入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中可将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B、使用甲紫溶液可将染色体染成深色 C、制片之前通过漂洗可洗去染料便于显微镜下观察 D、视野中找到的分生区细胞应呈正方形且排列紧密
  • 5、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有丝分裂图像,1~3为不同时期的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1中着丝粒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发生分裂 B、在显微镜下持续观察细胞2可看到整个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发生的规律性变化 C、细胞3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板上 D、细胞1和细胞3相比,染色体数目不同而核DNA数目相同
  • 6、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是正常生命历程的必然阶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 B、当自由基攻击DNA时可能会引起雪崩式反应,导致细胞衰老加剧 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D、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 7、下图表示某种细胞器的结构,其中①~③代表该细胞器的三个部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器只产生ATP,不消耗ATP B、①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多于②处 C、葡萄糖中的大部分能量在②处转移到ATP中 D、消耗O2、产生CO2的场所分别是②、③
  • 8、ATP荧光检测法是利用荧光素测定ATP含量的方法,具体机理如下图所示,ATP以腺苷酰基形式转移出腺苷酸给荧光素,形成荧光素酰腺苷酸,激活的荧光素酰腺苷酸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与O2反应形成氧化荧光素并发出荧光,测出荧光强度即可定量分析出ATP的含量。利用上述方法可测量某样品中微生物与其他生物残余的多少,从而确定样品的卫生状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荧光素形成荧光素酰腺苷酸的过程伴随着ATP的水解反应 B、形成氧化荧光素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能到光能的转化 C、微生物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都直接来源于ATP D、荧光越强表明样品中的微生物含量越高
  • 9、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气泵让空气持续通过酵母菌培养液以提供有氧条件 B、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能产生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的产物 C、酵母菌的培养时间应适当延长以耗尽葡萄糖,防止其干扰颜色反应 D、两组实验均需取酵母菌滤液滴加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进行酒精检测
  • 10、探究酶特性的相关实验中,材料和检测试剂的合理选择及实验步骤的规范设计等均会影响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可用H2O2作实验材料 B、探究淀粉酶的专一性时,可用斐林试剂检验淀粉、蔗糖是否水解 C、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时,可将蛋白液和胰蛋白酶混合后再置于不同pH条件下 D、验证酶的高效性可向H2O2溶液中分别滴加等量的煮沸与未煮沸的肝脏研磨液
  • 11、细胞器的形态、结构不同,在功能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植物细胞放入清水后采取差速离心法即可分离得到各种不同的细胞器 B、植物根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C、中心体分布在低等动物和植物细胞中 D、溶酶体功能受损会导致细胞中衰老和损伤细胞器的堆积
  • 12、科研人员依据细胞膜磷脂分子的排列方式,在体外成功构建出如下图所示的脂质体,将其作为运载体能将药物输送至目标细胞发挥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磷脂分子在水中能自发地形成双分子层 B、水分子可通过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进出脂质体 C、能在水中结晶的药物应被包裹在两层磷脂分子之间 D、药物需借助脂质体的选择透过性方可进入目标细胞
  • 13、水和无机盐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或离子)均易与水结合使自由水成为细胞内良好的溶剂 B、细胞内结合水主要通过与脂肪、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的形式存在 C、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D、人体内Na+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体现了无机盐离子对于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 14、SARS病毒和肺炎支原体均能引起肺炎,两者均可经飞沫传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SARS病毒无细胞结构 B、SARS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RNA中 C、肺炎支原体的拟核区域具有环状的DNA D、肺炎支原体中由A和T组成的核苷酸有4种
  • 15、指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缺Fe会导致指甲变平或凹陷;S是构成指甲角质蛋白中胱氨酸的组成元素,其含量高低可反映指甲坚硬程度和发生疾病的可能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元素属于组成人体细胞的大量元素 B、胱氨酸属于组成细胞的必需氨基酸 C、S位于胱氨酸的R基上 D、组成氨基酸的各个氨基和羧基均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 16、蔬菜经烘干脱水后可延长保质期,但若烘干温度控制不当则易被烤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新鲜蔬菜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B、烘干蔬菜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C、蔬菜烘干过程中失去的是自由水 D、蔬菜烤焦后余下的物质是无机盐
  • 17、癌症,亦称恶性肿瘤,其最大特点就是可以无限增殖,为此细胞需要合成大量的核酸与蛋白质。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血浆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人体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升高时,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后可合成以储存能量。胰腺中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调节糖代谢过程,这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
    (2)、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在代谢过程中可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填“必需氨基酸”或“非必需氨基酸”),也可通过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作为DNA复制的原料。
    (3)、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与正常细胞相比,①-④过程在癌细胞中明显增强的有(填编号)。
    (4)、若要研制药物来抑制癌症患者癌细胞异常增殖,图中的过程(填编号)不宜选为药物抑制作用的位点。
    (5)、用14C标记的葡萄糖研究癌细胞内糖代谢的过程中,发现血浆中的X蛋白亦出现放射性,在X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中,依次出现放射性的具膜细胞器是
  • 18、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a-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55℃,如表是他为此进行的验证实验,但因各组结果相同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回答以下问题:

    试管

    实验温度

    3%淀粉溶液

    1%a-淀粉酶

    1min后碘液检测

    1

    50℃

    2mL

    1mL

    溶液呈棕黄色

    2

    55℃

    2mL

    1mL

    溶液呈棕黄色

    3

    60℃

    2mL

    1mL

    溶液呈棕黄色

    (注:碘液本身呈棕黄色)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关于实验中因变量的分析,3支试管都呈棕黄色,说明
    (2)、为了完成验证实验,从无关变量的角度分析,需要改进的是:
    (3)、实验中用到的a-淀粉酶和其他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为;验证这类酶本质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4)、若要使酶的活性达到最大,除了最适温度外,还需要的条件是
    (5)、大量实验证明a-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而不能催化其他糖类水解,说明酶具有。酶的其他两个特性分别是
  • 19、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植物细胞除去细胞壁后剩余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曲线ABCDEF所示。用溶液甲替代KNO3溶液重复实验,得到曲线AGH,在t时,再将该细胞置入清水中,得到曲线HEF。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中曲线ABCDEF可知,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该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先逐渐分离,随后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又恢复成原来的状态。该植物细胞能发生自动复原,除了与细胞以方式跨膜转运K+NO3相关,还与相关。
    (2)、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该植物细胞从(填“A”“B”“C”或“D”)点时开始吸收K+NO3。比较a、b、c、d四点所对应时刻的植物细胞液浓度,其大小关系为
    (3)、曲线AG段,该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填“逐渐减弱”或“逐渐增强”)。曲线GH段,该植物细胞细胞液的浓度(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 20、如图的纵坐标表示某种植物O2吸收相对速率的变化(非适宜条件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植物细胞呼吸消耗O2的相对速率是4 B、d点时叶肉细胞内的光合速率等于其呼吸速率 C、降低土壤中的Mg2+浓度,d点将向右移 D、提高大气中的CO2浓度,e点将向右下移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