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清远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高考真题】2025年重庆市高考生物试卷
- 江苏省句容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
- 【高考真题】2025年高考 新课标综合卷
- 【高考真题】2025年甘肃省高考生物试题
- 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
-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学试卷
- 山东省威海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 湖北省荆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1、科学家将拥有高度再生能力的生物体基因引入普通果蝇体内,这不仅缓解了果蝇因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肠道问题,更预示着可通过再生基因的移植来恢复干细胞活力、延长生物的寿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干细胞的自然更新伴随着细胞凋亡,凋亡过程没有基因的表达 B、干细胞可以不断增殖分化,所以比组织细胞更不易衰老、死亡 C、在不同诱导因素下,干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 D、干细胞增殖过程中,需要进行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
2、图1表示细胞膜上的K+通道,图2表示细胞膜上的钠钾泵的作用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通过通道蛋白时,会与通道蛋白结合 B、K+进出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不同,但都需要转运蛋白 C、钠钾泵有利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成,不利于静息电位的形成 D、在图2所示钠钾泵运输物质的过程中,ATP既是能源物质,也是信号分子
-
3、葡萄糖饥饿和缺氧压力使细胞中活性氧自由基(ROS)的水平上升,从而导致自噬通路蛋白(Beclinl)磷酸化,阻碍Beclinl和Bcl-2结合,进而诱导细胞自噬。包裹损伤线粒体的双层膜结构称为自噬体,其与溶酶体融合后可降解受损的线粒体,维持细胞稳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内ROS增多会影响能量供应 B、降解受损的线粒体与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有关 C、Beclinl磷酸化后,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D、Beclinl与Bcl-2分离能抑制细胞自噬
-
4、母乳的水分充足,营养价值较高,富含蛋白质、脂肪、乳糖、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母乳中的抗体有助于婴儿抵御疾病和免于死亡。下列有关母乳中营养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即使新生儿的肠道中缺少乳糖酶,也不会导致消化不良 B、维生素D属于胆固醇类,能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C、抗体的合成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参与 D、抗体在新生儿的细胞内抵御病原体,体现了免疫防御功能
-
5、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和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施莱登和施旺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B、魏尔肖“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后来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C、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漫长而曲折,该过程运用了完全归纳法 D、“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自然区域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
6、某同学用下图装置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中的葡萄糖溶液可为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提供碳源和能源,浓度越高越好 B、若乙瓶溶液由蓝色变成绿色再变成黄色,则说明酵母菌产生了CO2 C、将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滴入酵母菌培养液滤液中,溶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则说明酵母菌厌氧呼吸产生了酒精 D、为创设无氧条件,可滴加菜籽油覆盖溶液形成油脂层
-
7、如下图所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可支配骨骼肌收缩运动,同时通过其突触侧支与闰绍细胞构成突触加以调控,右侧为其中某一突触的放大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为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为甘氨酸,“▄”为士的宁。
(1)、图中涉及的效应器是。放大部位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2)、当闰绍细胞的轴突末梢膜内外电位为时,其突触小体就会释放甘氨酸。结合图示可知甘氨酸为抑制性神经递质,判断依据为。(3)、中药马钱子是马钱科植物马钱的干燥种子(含士的宁),有病人超量误服后马上出现肢体抽搐的症状。请结合图解释其中机理:。 -
8、不同种类的生物,其结构与功能多种多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蓝细菌含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B、酵母菌和衣藻都有细胞壁和核糖体,具有统一性 C、支原体是原核生物,具有细胞核、细胞膜等结构 D、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
9、银杏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其叶片变黄后极具观赏价值。某同学用纸层析法探究银杏绿叶和黄叶的色素差别,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选择新鲜程度不同的叶片混合研磨 B、研磨时用水补充损失的提取液 C、将两组滤纸条置于同一烧杯中层析 D、用过的层析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
10、同种的二倍体雄、雌动物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如甲、乙所示。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XBY,雌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XBXb。不考虑除图示之外的其他变异,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细胞分别为次级精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 B、甲、乙细胞①②染色体上出现a基因的原因相同 C、若乙细胞继续分裂,所产生的配子只有1种类型 D、乙细胞发生的变异是基因重组,该细胞在图示时期之后还可发生基因重组
-
11、图1表示神经纤维在静息和兴奋状态下K+跨膜运输过程,甲、乙为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图2表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M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内侧,N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外侧 B、图2中②处Na+通道开放以形成动作电位,④处K+通道开放以恢复静息电位 C、若将神经纤维放于较高浓度海水中进行实验,图2中③处值将会变大 D、图2中⑤代表静息电位重新恢复,此时对应图1中K+浓度 M侧高于N侧
-
12、种群存活力分析是一种了解种群灭绝机制的方法,该方法通常以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小于5%作为种群可以维持存活的标准。某小组用这种方法对某地大熊猫的种群存活力进行了分析,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环境阻力是指生存空间、食物的限制、天敌的捕食等限制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
A、环境阻力中包含影响大熊猫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B、环境阻力越大,大熊猫初始种群规模越小,灭绝的概率越低 C、环境阻力为0、初始种群规模为80只时,种群可能呈“J”形增长 D、环境阻力为0.02、初始种群规模为160只时,种群可维持存活 -
13、突触小泡可从细胞质基质摄取神经递质。当兴奋传导至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图中不能检测出神经递质的部位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14、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大量出汗,体内失水过多,但细胞外液渗透压总是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具体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均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说明受体不具有特异性 B、大量失水使细胞外液量减少及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醛固酮会减少 C、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实现的 D、图中A是由垂体合成并且释放的抗利尿激素,B是大脑皮层
-
15、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因为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所以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B、一旦体内激素含量偏离生理范围,会严重影响机体机能 C、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高效,不同的激素可以催化不同的化学反应 D、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中激素的水平
-
16、多巴胺和乙酰胆碱是大脑纹状体内两种重要的神经递质,二者分泌异常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诱发神经系统疾病,例如帕金森病(PD),其致病机理之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通过胞吐释放,在突触间隙的组织液中自由扩散到突触后膜 B、图中乙酰胆碱引发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而多巴胺不能引起突触后膜膜电位改变 C、图中多巴胺和乙酰胆碱进入突触后膜发挥作用完后会被降解或回收 D、可通过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或抑制胆碱能神经元的分泌活动来治疗PD
-
17、百岁兰是一种沙漠植物,曾在巴西采集到化石,其一生只有两片高度木质化的叶子。百岁兰基因组整体呈现重度甲基化,百岁兰基因组朝着小且“低耗能”的方向演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化石是研究百岁兰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B、重度甲基化有利于百岁兰避免“有害”突变,故突变无法为其进化提供原材料 C、极端干旱和贫营养的条件,使百岁兰基因组“低耗能”相关基因的频率升高 D、百岁兰高度木质化的两片叶子能适应干旱环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18、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兴奋,说明细胞膜能够进行信息传递 B、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主要由结构①提供能量 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无关
-
1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含有大量体液,约2/3的体液属于内环境 B、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都可以相互转化,以维持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 C、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不发生在内环境中 D、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内环境,受内环境中pH、温度等影响
-
20、在稻田中引入河蟹是一种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立体农业生产模式。下表为某稻田中主要生物的消化道中的食物残渣调查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生物种类
稻螟
稻飞虱
蜘蛛
河蟹
胃中食物
水稻、杂草
水稻、杂草
稻螟、稻飞虱
杂草、稻螟、稻飞虱、饵料
A、水稻参与形成4条食物链,蜘蛛属于次级消费者,位于第三营养级 B、流入稻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水稻、杂草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C、该生产模式可实现碳、氮等元素的循环而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 D、引入河蟹能使稻田结构复杂化,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