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学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1-2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细胞学说被恩格斯列入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是其观点之一 B、细胞学说是基于科学观察和归纳概括形成的理论 C、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 D、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说明动植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2. 自然界中分布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包含病毒、细菌、真菌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微生物都含有核糖体以合成蛋白质 B、需氧型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以进行有氧呼吸 C、根瘤菌、支原体和硝化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D、蓝细菌含有叶绿素和胡萝卜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3. 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使用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使用光学显微镜时,在低倍镜下先转动反光镜或调节灯泡亮度使视野明亮 B、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失水的临时装片时,先在低倍镜(×10)下观察,再换成高倍镜(×40),在载物台上利用引流法使细胞浸润在蔗糖溶液中观察质壁分离 C、观察黑藻细胞质流动时,发现叶绿体随着细胞质顺时针方向流动,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也是顺时针方向 D、观察花生子叶临时切片时,视野中一部分细胞比较清晰,另一部分细胞比较模糊,是因为切片厚薄不均4. 下图是真核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相关概念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是脂肪,组成脂肪的单体是脂肪酸和甘油 B、图中B是淀粉,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C、图中C是蛋白质,可与双缩脲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D、图中D、E是核酸,核酸在蛋白质的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5. 下列关于元素和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 )A、Mg属于大量元素,是构成叶绿素a的元素之一 B、性激素属于胆固醇,胃蛋白酶属于分泌蛋白 C、ATP和氨基酸的组成元素相同,都含有C、H、O、N D、种子晒干后,其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无机盐6. 糖类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该过程称为糖基化。最新研究发现:糖类还能与RNA结合形成glycoRNA。对活细胞的分析表明,大多数glycoRNA存在于细胞膜外表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glycoRNA含有腺嘌呤和胸腺嘧啶等构成的核苷酸 B、糖蛋白、糖脂和glycoRNA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C、糖基化、glycoRNA的形成过程都需要酶的催化 D、细胞膜的外表面也分布着糖蛋白或糖脂7. 胶原蛋白是一种细胞外蛋白质,由3条肽链构成的纤维状蛋白质,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从某些动物组织中提取的胶原蛋白,可以用来制作手术缝合线。胶原三肽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由猪皮、鱼皮为原料制备的胶原蛋白的最小结构单位,其形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1个胶原三肽产生3个水分子 B、甘氨酸、脯氨酸和赖氨酸均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 C、组成动物和人体的胶原蛋白相似,手术缝合线可直接被人体细胞吸收 D、赖氨酸属于人体的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体内合成,必需从外界摄取8. 在细胞内,马达蛋白沿着细胞骨架定向运输“货物”。这些蛋白既有与细胞骨架结合的马达结构域,又有与膜性细胞结构或大分子复合物特异结合的“货物”结合结构域。如图为马达蛋白运输叶绿体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和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 B、马达蛋白功能异常会影响下丘脑细胞蛋白质类激素的分泌 C、马达蛋白运输“货物”需要消耗细胞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 D、叶绿体具有外膜和内膜,类囊体堆叠成基粒增大膜的面积9. 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下图是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培养细胞,发现放射性依次出现在f→g→h→g→c。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为核膜,b为细胞器膜,c为细胞膜 B、e表示单层膜细胞器,包含溶酶体膜、液泡膜等 C、“f→g→h→g→c”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D、若氧气在n上与[H]结合生成水,则d为线粒体膜10. 图1为人体某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为人体某细胞内衰老线粒体的自噬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与高等植物细胞相比,该动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图1中的③ B、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人体心肌细胞数量显著增多的细胞器是图1中的① C、图2中细胞自噬作用说明溶酶体能合成水解酶以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D、在营养缺乏条件下,图2中细胞自噬作用增强以获取维持生存的物质和能量11.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及其主要成分和部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选项
结构名称
主要成分
功能
A
高尔基体
脂质和蛋白质
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包装和膜泡运输紧密相关
B
中心体
蛋白质
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的复制有关
C
核仁
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
核孔
蛋白质复合物
是蛋白质、D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A、A B、B C、C D、D12. 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某同学分别在不同时间对同一观察部位进行显微拍摄,获得甲、乙两个图像。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液 B、水分通过自由扩散进出植物细胞 C、图乙时外界溶液浓度大于液泡内溶液浓度 D、发生图乙的原因之一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13.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分子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 B、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具有饱和性 C、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转运分子和离子时,都具有特异性,作用机制也一样 D、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转运蛋白的作用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14. 科研人员分别将细菌紫膜质、ATP合成酶和解偶联剂重组到脂质体(一种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人工膜)上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通过细菌紫膜质顺浓度进入脂质体 B、光能直接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C、H+通过ATP合成酶运出脂质体是主动运输 D、H+通过解偶联剂运出脂质体相当于协助扩散15. 细胞代谢离不开酶,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需要适宜的温度、pH等,下列与酶有关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自变量就是催化剂的种类 B、“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实验,用碘液检测以验证酶的专一性 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无关变量有pH、酶的浓度和活性等 D、“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不宜选择淀粉与淀粉酶进行探究16. 某生物兴趣小组将大豆种子置于水分、空气、温度、光照等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为葡萄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萌发过程中,大豆种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 B、第3天大豆吸收的O2与释放的CO2为1:3,则有氧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1:6 C、第6天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在适宜的光照下,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同 D、第10天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在适宜的光照下,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导致干重增加17. 图①~⑥为某高等植物体内一细胞中发生的代谢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发生在生物膜上的过程有③④⑤ B、产生ATP的过程有②③④⑤,消耗ATP的过程有①⑥ C、光合作用中产生的[H]就是NADPH,有氧呼吸产生[H]主要是NADH D、NADPH既可作为光合作用暗反应的还原剂,又为C3的还原提供能量18.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从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看,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决定了其功能多种多样 B、根据功能反映结构的观点,欧文顿通过实验推测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含有脂质 C、鲁宾和卡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的方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O2全部来自于H2O D、观察真核细胞的显微和亚显微照片,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是建构物理模型的过程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64分。
-
19. 肝炎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主要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型几种。甲型肝炎病毒(HAV)呈球形,无包膜,核衣壳由蛋白质和RNA组成,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人类感染HAV后,仅少数人发生急性甲型肝炎,一般可以完全恢复,不转为慢性,长期携带病毒者极为罕见。乙型肝炎病毒(HBV),有包膜,核衣壳由蛋白质和DNA组成,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感染后易发展成慢性肝炎,部分可演变为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细胞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甲、乙两种肝炎病毒最先得以鉴定,丙型肝炎病毒在它们之后被发现。发现甲肝和乙肝后,为减少肝炎通过输血传染,输血时去除了病毒(选填“甲肝”、“乙肝”、“甲肝和乙肝”),但是输血仍可导致很大比例的肝炎发生,对这些感染患者进行甲肝和乙肝病毒检测,结果显示没有这两种病毒,从而引发了丙肝病毒的发现。据此推测,丙肝病毒主要通过传播。(2)、丙型肝炎病毒(HCV)呈球形,有包膜,核衣壳由蛋白质和RNA组成。请选择合适物质如某种氨基酸、某种碱基、磷酸或脱氧核糖,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肝细胞等为材料获得仅RNA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HCV,其基本思路是:。(3)、甲肝、乙肝先后研制出了疫苗,注射疫苗引发机体产生(一种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可以预防该种病毒引起的疾病。丙肝疫苗开发失败促使科研人员尝试治疗药物的研发,研究人员开发的治疗丙肝的药物索非布韦对丙肝病毒的清除率高达96%,可达到治愈效果。
UTP可以为HCV的RNA复制提供 , 索非布韦是一种的类似物,阻断HCV的RNA复制。
(4)、病毒与细胞起源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很感兴趣的问题,目前,更倾向的观点是: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其理由是。20. 细胞内部产生的蛋白质被包裹于膜泡内而形成囊泡,囊泡具有准确地转运物质的调控机制,它能在正确的时间把细胞“货物”准确地运送到目的地。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1中囊泡膜的基本支架是;囊泡上的蛋白A与细胞膜上的蛋白B接触进行识别和结合,则蛋白A是 , 蛋白B是受体。(2)、胰岛素是由胰腺内的胰岛B细胞分泌的一种降低血糖的蛋白质类激素。胰岛素合成后囊泡运输出现障碍,导致胰岛素不能准确地释放到目的位置,也可引发糖尿病。胰岛素的合成和加工依次经历前胰岛素原、胰岛素原、胰岛素三个阶段,主要过程如图2。①最初合成的一段信号肽序列的场所是 , 信号肽序列被位于中的SRP识别,此时蛋白质的合成暂时停止,进而引导核糖体附着于内质网上,继续前胰岛素原的合成,并借助移位子进入内质网腔内。内质网膜上的催化肽键断裂切除前胰岛素原的信号肽,产生胰岛素原。胰岛素原随内质网出芽产生的囊泡进入到高尔基体,并被其腔中的蛋白酶将其中间的一段(C肽)脱去,最终生成胰岛素。
②图2中高尔基体膜上受体蛋白的功能是。由于某种变异,使这种受体蛋白中的某个位点的氨基酸发生了改变,其仍具有原来的作用,其原因是。
21. 植物的绿色细胞依赖光照,吸收O2和放出CO2的过程,称为光呼吸。光呼吸是在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三种细胞器的协同参与下完成的。光呼吸的关键酶是Rubisco(酶R),它是一个双功能酶,既能催化C5的羧化反应,也能催化C5的加氧反应。上述过程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主要物质变化如图。注明:C2表示不同种类的二碳化合物,C3、C5也类似。Rubisco用酶R表示。①表示羧化反应,②表示加氧反应。
(1)、反应①是光合作用中的过程。与光呼吸不同,以葡萄糖为反应物的有氧呼吸产生NADH的场所是和。(2)、已经证明,O2是酶R羧化酶反应的竞争性抑制剂;同样,CO2是酶R加氧酶反应的竞争性抑制剂(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结合酶的活性中心),催化两个反应的活性中心为同一个。据此判断,酶R专一性(选填“有”、“没有”),酶R的羧化反应和加氧反应的相对速率取决于。(3)、酶R的活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O2浓度、CO2浓度、光照等。与黑暗下相比,适宜光照下酶R羧化酶的活性会;在酶R的最适温度以下,随着温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提高,其原因是(答两点即可)。22. 土壤盐分过多对植物造成危害。欧李(Cerasus humilis)具有耐盐碱的特点,是进行盐调控实验的理想材料。选择长势基本一致、无病虫害的欧李盆栽苗于温室内进行实验。根据预实验结果,NaCl胁迫处理设定为400mmol/L、800mmol/L2个浓度水平,分别记为S1、S2,每盆载苗一次性浇灌400mL设计浓度盐溶液,以浇灌等量清水的盆栽苗作为对照,记为CK。各处理完全随机排列,共5次重复,每重复各10盆。在实验期间进行正常的浇水和田间管理。从盐胁迫第0天开始,每2天进行一次取样测定相关指标,处理时间共计12天。
叶绿素酶活性和叶绿素的含量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色素的浓度与其光吸收值成正比,选择适当波长的光可对色素含量进行测定。提取光合色素时,可利用作为溶剂。测定叶绿素含量时,应选择(选填“红光”、“蓝紫光”、“绿光”),原因是。(2)、据图分析,与CK组比较,盐胁迫下叶绿素含量下降的原因是;盐胁迫处理与叶绿素含量下降的关系是。(3)、根据已有检测指标,预测在第12天净光合速率最小的一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