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清远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高考真题】2025年重庆市高考生物试卷
- 江苏省句容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
- 【高考真题】2025年高考 新课标综合卷
- 【高考真题】2025年甘肃省高考生物试题
- 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
-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学试卷
- 山东省威海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 湖北省荆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1、 果蝇的灰体和黄体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王同学用一只灰体雌果蝇和一只灰体雄果蝇杂交,子代表现为灰体雌∶灰体雄∶黄体雄=2∶1∶1。(1)、由子代表型可知,为显性性状,该性状的遗传(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2)、小王同学认为,该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如果是前者,上述子代中灰体雄果蝇的基因型是;如果是后者,上述子代中灰体雄果蝇的基因型是。(3)、现有纯合的灰体雌雄果蝇和黄体雌雄果蝇,计划通过一次杂交了解该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请你写出杂交实验的思路,以及预期结果和分析。
实验思路:。
预期结果和分析:
①如果子代中 , 则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②如果子代中 , 则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
2、 果蝇的红眼(E)对粉眼(e)为显性,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翻翅(M)对正常翅(m)为显性,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回答下列问题:(1)、请通过一次杂交实验,以纯种果蝇为材料,判断果蝇红眼(E)、粉眼(e)的眼色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实验思路:。
预测实验结果:①若 , 则E/e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②若 , 则E/e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2)、若E/e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自然界果蝇种群中雄果蝇关于眼色的基因型有。若E/e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Xe配子有活性,但基因纯合(基因型为XEY、XeY的雄蝇可以看作纯合子)时致死,则(填“能”或“不能”)选择出某种基因组合,使后代只有雌性,原因是。 -
3、 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F1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1∶1∶1∶1。回答下列问题:(1)、若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可以判断黄体为(填“显性”“隐性”或“无法判断”)性状,亲代中灰体雌蝇的基因型为 , 子代雌蝇的基因型有种。(2)、若用F1中♀黄体和♂灰体杂交,F2为♀灰体∶♂黄体=1∶1,则说明黄体基因位于(填“常染色体”“X染色体”或“无法判断”)上。(3)、请你以F1的果蝇为实验材料,再设计一个与前述不同的杂交实验,证明(1)、(2)的结论,并写出预期结果。。(4)、若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灰体性状为(填“显性”“隐性”或“无法判断”),理由是。
-
4、小鼠的毛色灰色(B)对黑色(b)为显性,控制小鼠毛色的基因可能位于性染色体上(Ⅰ区段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Ⅱ1、Ⅱ2分别为X、Y染色体的特有区段)。现有两个纯合品系,一个种群中雌雄鼠均为灰色,另一个种群中雌雄鼠均为黑色,某兴趣小组为探究B、b基因的位置进行了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种群中小鼠的表型,该小组认为B、b基因不位于Ⅱ2区段上,原因是。(2)、该小组欲通过一次杂交确定B、b基因位于Ⅰ区段还是Ⅱ1区段,可选择杂交,观察后代的表型及比例。(3)、若另一小组欲通过杂交实验(包括测交),确定B、b基因位于Ⅰ区段还是常染色体上。
实验步骤:
①黑色雌鼠与纯合灰色雄鼠杂交;
②;
③统计后代的表型及比例。
结果分析:
①若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 则B、b基因位于Ⅰ区段上;
②若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 则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
5、果蝇(2n=8)是常用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果蝇的刚毛对截毛为显性,相关基因用B、b表示,已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请分析回答:(1)、科学家选择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原因是果蝇具有等优点(答两点即可)。(2)、若控制果蝇刚毛和截毛的等位基因是位于性染色体的片段Ⅰ上,则与这对相对性状相关的基因型有种;欲使获得的子代雌果蝇均为截毛,雄果蝇均为刚毛,则选择的亲本的基因型为。(3)、现有纯合雌、雄果蝇若干,欲判断果蝇的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片段Ⅰ还是片段Ⅱ-1上,请写出实验方案。
若 , 则可推断该对等位基因位于片段Ⅰ上;若 , 则可推断该对等位基因位于片段Ⅱ-1上。
-
6、某昆虫体色有灰体和黄体,分别由等位基因B、b控制;腿型有粗腿和细腿,分别由等位基因D、d控制。其中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D、d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上。研究小组从该昆虫群体中选取一灰体昆虫甲(♀)与一黄体昆虫乙(♂)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P 甲(♀)×乙(♂)
↓
表型
及比例
灰体
粗腿
灰体
细腿
黄体
粗腿
黄体
细腿
F1
♀
♂
1
1
1
1
1
1
1
1
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B)与基因(b)的根本区别是 , B、b基因不可能位于细胞质,根据杂交结果分析原因是。(2)、根据杂交结果不能判断D、d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①若D、d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要求写出亲本体色和腿型两对基因,并注明甲、乙)。根据杂交结果判断以上两对基因(填“遵循”“不遵循”或“无法确定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②若D、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3)、请以F1为实验材料,通过一次杂交实验证明D、d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杂交组合为。
预期结果及结论:
若 , 则D、d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若 , 则D、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
7、有关玉米的两个研究实验:(1)、已知玉米籽粒的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请选用适宜的纯合亲本进行一个杂交实验来验证:①籽粒的黄色与白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②籽粒的非糯性和糯性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③以上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思路:选择亲本基因型为的个体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 , 统计F2籽粒的性状及比例。
结果与结论:①若 , 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②若 , 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③若 , 则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2)、玉米杂交种高茎(Dd)表现为高产,且在玉米幼苗期便能识别高茎和矮茎。某农场在培育玉米杂交种时,将纯种的高茎玉米(DD)和矮茎玉米(dd)进行了间行均匀种植,但是由于错过了人工授粉的时机,结果大面积地块自然受粉(假设同株异花受粉与品种间异株异花受粉概率相同)。如果希望不减产,则应在进行了自然受粉的地块中从(填“高茎”或“矮茎”)上采集种子,次年播种后,选择(填“高茎”或“矮茎”)幼苗进行栽种。 -
8、下列关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B、“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 C、聋哑人表演“千手观音”时,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参与调节 D、若只有S区受损,患者看不懂文字,但能听懂别人说话
-
9、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血浆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成分/(mol·L-1)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②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③
10
140
2.5
10.35
25
-
47
A、③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①属于血浆,②属于组织液,①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②增多 C、肝细胞中的 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①至少需穿过 6层磷脂分子层 D、②与③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10、轻微触碰时,兴奋经触觉神经元传向脊髓抑制性神经元,使其释放神经递质GABA.正常情况下,GABA作用于痛觉神经元引起Cl-通道开放,Cl-内流,不产生痛觉;患带状疱疹后,痛觉神经元上Cl-转运蛋白(单向转运Cl-)表达量改变,引起Cl-的转运量改变,细胞内Cl-浓度升高,此时轻触引起GABA作用于痛觉神经元后,Cl-经Cl-通道外流,产生强烈痛觉。针对该过程(下图所示)的分析,正确的是( )A、触觉神经元不能使抑制性神经元兴奋,进而使痛觉神经元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B、正常情况下GABA作用后,使痛觉神经元膜外与膜内电位的差值增大 C、Cl-经Cl-通道的流动方向取决于抑制性神经元释放的GABA的量 D、患带状疱疹后,痛觉神经元膜外的Cl-浓度比膜内浓度高
-
11、为探究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设置如下实验。第一步:甲组3只试管中分别加入物质A、等量缓冲溶液、等量血浆,乙组操作同甲组;第二步:甲组3只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的Na2CO3溶液,乙组3只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的物质B;第三步:分别记录实验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A为等量蒸馏水 B、物质B可以是等量的乳酸 C、甲组三只试管pH变化依次为明显下降、变化不明显、变化不明显 D、该实验说明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
-
12、免疫排斥是器官移植技术面临的重大难题,其部分机制如图。为探究褪黑素(N-乙酰基-5甲基色胺)影响免疫排斥的机理,科研人员以移植心脏后的大鼠为材料开展相关实验,分别检测血液中IL-2平均含量和移植后存活平均天数,对照组结果依次为22.00ng/mL、6.17d;实验组依次为13.09ng/mL、11.83d。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组对大鼠灌胃适量褪黑素,对照组对大鼠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 B、实验结果表明,褪黑素可能是抑制了图中①过程 C、为确定褪黑素对②过程是否有影响,实验还应增加检测细胞膜上IL-2R的含量 D、进行器官移植前,无需考虑捐献者与患者的ABO血型是否相同
-
13、大熊猫在分类上属于食肉目,具有典型的食肉动物的消化系统,但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却特化为以各种竹子为食。一个较大的熊猫种群中雌雄数量相等,且雌雄之间可以自由交配,若种群中B 基因频率为40%,b基因频率为6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熊猫由以肉为食进化为以竹子为食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B、大熊猫以竹子为食的原因是肠道中可能含有能消化纤维素的微生物 C、我国分布着大熊猫、小熊猫以及不同种的熊猫,体现了生物的遗传多样性 D、若等位基因B、b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种群中XbXb、XbY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8%、30%
-
14、下图是某雄性动物精巢中细胞进行分裂时,相关物质数量变化的部分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图不可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B、若该图表示人体内细胞减数分裂时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则a=23 C、若a=1, 则该图可以表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上DNA数量的变化 D、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中核DNA数量变化,则BC段染色体数∶核DNA数=1∶2或1:1
-
15、排尿不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下面是排尿反射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当膀胱储尿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尿意,尿意的产生在(填字母),促进膀胱收缩排尿时,(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兴奋。(2)、在大脑皮层和脊髓中,(填字母)损伤时,不能发生排尿反射,(填字母)损伤时,会造成尿失禁。(3)、婴儿常尿床,没有控制的意识,那么婴儿的排尿反射的过程是(用字母和箭头表示)。(4)、上述例子说明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之间的关系是。
-
16、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RABV)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RABV进入机体后会侵染神经元并在其中实现增殖,部分过程如图1,EDAL是一种特异性较强的新型长链非编码RNA,能显著抑制RABV的增殖和逃逸,其部分机制如图2,图中①~④表示相关生理过程,P蛋白能抑制子代RABV逃逸以避免更多细胞被侵染。请回答下列问题。(1)、RABV与神经元表面识别并结合后,经(方式)进入细胞以实现增殖。(2)、图1中,过程①所需的原料是 , 参与过程②的物质有。(3)、图2中,进行过程③时,靠近模板链(选填“5'端”“3'端”)首先发生解旋,过程④进行的场所是。(4)、E酶经修饰后能(选填“促进”“抑制”)P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当P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后会影响其被酶识别并结合,从而抑制过程④。(5)、结合图示分析,与过程①②酶活性抑制剂类药物相比,利用EDAL治疗狂犬病所具有的优势是。
-
17、强光条件下,植物吸收的光能若超过光合作用的利用量,过剩的光能可导致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出现光抑制现象。为探索油菜素内酯(BR)对光抑制的影响机制,将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进行分组和处理,如表所示,其中试剂L可抑制光反应关键蛋白的合成。各组幼苗均在温度适宜、水分充足的条件下用强光照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分组
处理
甲
清水
乙
BR
丙
BR+L
(1)、光可以被苹果幼苗叶片中的色素吸收,分离苹果幼苗叶肉细胞中的色素时,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主要吸收的光的颜色是。(2)、强光照射后短时间内,苹果幼苗光合作用暗反应达到一定速率后不再增加,但氧气的产生速率继续增加。苹果幼苗光合作用暗反应速率不再增加,可能的原因有、(答出2种原因即可);氧气的产生速率继续增加的原因是。(3)、据图分析,与甲组相比,乙组加入BR后光抑制(填“增强”或“减弱”);乙组与丙组相比,说明BR可能通过发挥作用。 -
18、下列有关生长素发现及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B、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C、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向地生长的特性
-
19、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B、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植物细胞能利用色氨酸在核糖体上合成生长素
-
20、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光合色素的种类及其功能,对绿叶中的色素进行了提取和分离,所得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无水乙醇作为溶剂提取和分离色素 B、色素丁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高 C、甲和乙主要吸收红外光和蓝紫光 D、乙为叶绿素b,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色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