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4年11月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交活跃,年意向成交金额达800.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0%;组织86场集中签约活动,达成合作意向600项。这主要表明(     )
    A、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 B、中国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开始形成 C、社会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 D、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完全建立
  • 2、公安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于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施行有利于(     )
    A、彰显政府执政决心 B、保障公民当家作主 C、发挥法律支撑作用 D、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 3、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治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 4、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是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聚焦2025全国两会,共探发展新征程

    2025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全面回顾过去一年工作,科学擘画新一年发展蓝图,引发全社会广泛关注。某中学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关注两会,心系发展”实践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任务一:感受发展成就

           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以下数据: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万亿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新能源汽车年产量

    (万辆)

    2023年

    128.7

    4.7

    1244

    958

    2024年

    134.9

    5.1

    1269

    1300

    (1)请你结合上述数据,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

    任务二:关注民生福祉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同学们围绕这一内容展开热烈讨论,以下是部分同学的观点:

    小明:政府加大民生投入,我们老百姓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小红:没错,但我觉得不仅要增加物质保障,还要注重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比如教育、医疗等。

    小亮:除了这些,还应该关注特殊群体的需求,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结合同学们的观点,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的认识。

    任务三:践行使命担当

    活动最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3)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打算如何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关注体育发展】国运兴则体育兴,国家强则体育强。

    材料一   2025年2月14日,随着主火炬的缓缓熄灭,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圆满落幕,中国队以32金27银26铜的优异成绩荣登金牌榜和奖牌榜双榜第一,创造亚冬会历史参赛最好成绩!在“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的鼓舞下,一代代中国体育健儿奋勇争先,从“零的突破”到逐梦体育强国,不断为祖国书写着骄傲与荣耀。

    (1)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国人民在体育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结合材料,分析中国体育精神的价值。

    【坚守文化根本】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强。

    材料二   截至2025年3月10日,《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已超149亿元,再度彰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影片立足传统经典,《哪吒之魔童闹海》是我们熟悉的神话人物,在影片中,哪吒因过去的偏见被误解,但他选择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善意,最终赢得了百姓的尊重。哪吒面对“天命不公”的困境,不再仅凭个人力量对抗,而是联合敖丙、太乙真人等伙伴,共同守护陈塘关。他在战斗中逐渐明白:真正的强大不仅是力量的提升,更是对责任的担当和对他人的信任。

    (2)结合材料二,分析哪吒从“个人抗争”到“团队协作”的转变,对我们培养集体意识有何启示?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情境探究】初中生小鹏沉迷刷短视频,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刷短视频,晚上还经常熬夜刷短视频,导致听课、做作业时常常走神,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寒假期间,小鹏每天宅在家里刷短视频,既不运动,也不与人交往,不仅视力下降、体重飙升。性格也变得内向很多。

    (1)结合材料,分析青少年沉迷刷短视频的危害。

    【观点辨析】学习了相关的法律知识后,甲、乙两位同学发表了以下观点:

    甲:凡是违法行为都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乙: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有本质区别,有不良行为不要紧,不会走向违法犯罪。

    (2)请运用所学知识对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 8、近日,我国自主开发的一款AI智能工具产品DeepSeek,宛如一颗耀眼的新星,在全球范围内火爆出圈。长期以来,美国对中国科技领域实施封锁政策,中国科技企业没有退缩,而是另辟蹊径,不畏艰难,转变观念,更新思路,潜心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我国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是因为(     )

    ①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高峰的必由之路

    ②建设创新强国,要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③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④创新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要求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如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对该政策预期传导路径描述正确的是(     )
    A、淘汰落后设备→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市场→培育新质生产力 B、提升产品技术标准→促进设备更新换代→激发企业创新动力→提高经济效益 C、发展循环经济→引领绿色生活方式→丰富消费品种类→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D、落实“四大行动”→节能降碳→减少安全隐患→实现经济高速发展
  • 10、看下侧图示,下列概念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

       

    A、①基本方略②科教兴国③人才培养 B、①传统美德②爱国主义③自强不息 C、①政治制度②特色制度③分配制度 D、①中华文化②文化精髓③尊师敬长
  • 11、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继承人类社会发展优秀成果,提出了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所以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认可,是因为(       )

    ①它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大趋势,为人类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②中国是世界强国,这一理念是中国方案,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是所有国家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12、“谁主沉浮,大地苍茫。谁人奋起,一肩担当。创建新中国,历尽沧桑。改革开放,铸就辉煌。经济腾飞,民富国强。政通人和,百姓安康。文化自信,创新弘扬。道路正确,坚定方向……”这段《中国崛起》的歌词激情澎湃,极大鼓舞了国人的信心。自信的中国人应该(       )

    ①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

    ②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③认识到中国在引领世界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④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对国家发展充满信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2024年3月5日是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61年来,雷锋精神生生不息。奋斗在一线的基层干部,默默奉献的众多志愿者……每一个热心人,都在演绎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以他们为榜样,我们应当(     )

    ①见义勇为、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       ②积极奉献社会,弘扬社会正能量

    ③行己有耻,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④积极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下列漫画寓意与其他三幅不一致的是(     )
    A、 B、 C、 D、
  • 15、梁启超说:“人者固非可孤立生存于世界也,必有群然后人格始能立。”这主要启示我们(     )
    A、好集体离不开个人 B、在集体中学会交往 C、在集体中涵养品格 D、在集体中承担责任
  • 16、指纹是人类手指末端指腹上由凹凸的皮肤所形成的纹路。在世界上,两个拥有完全相同指纹的人出现的概率为六百四十亿分之一。因此,指纹锁日益受到家家户户的青睐,既方便又安全。这说明(     )
    A、生命是相似的 B、生命是可预知的 C、生命是独特的 D、生命是有接续的
  • 17、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学习是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所必备的一种能力。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       )

    ①是初中阶段的基本任务

    ②是实现梦想的唯一途径

    ③帮助我们拓宽了视野

    ④帮助我们增长智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8、

    为帮助同学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迎接青春期的成长变化,我市某中学七年级(1)班组织“青春的心弦”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   正确认识青春变化

    (1)你如何看待上面两幅漫画所体现的青春期变化?

    活动二   正确对待异性交往

    老师课前开展了“与异性交往”的调查问卷,以下是调查结果的部分数据,请你进行分析:

    是否渴望与异性交往

    渴望(92%)

    不渴望(5%)

    不清楚(3%)

    与异性交往是否有必要

    必要(97%)

    不必要(2%)

    不清楚(1%)

    能否正常与异性交往

    能(18%)

    不能(72%)

    不清楚(10%)

    朦胧情感是不是爱情

    是(8%)

    不是(37%)

    不清楚(55%)

    (2)观察以上数据,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至少两点)

    (3)你如何看待青春期男女生交往过程中产生的朦胧情感?

  •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列思维导图呈现的是小郑在自习课上和同桌闲聊被老师批评后,可能产生的认知、情绪及引发的行为后果。

    (1)结合生活经验,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材料二   华罗庚从小家境不好,成绩也差,父母认为他愚笨,老师认为他不是好学生。中学时,他下定决心要刻苦读书。可一连串的打击接踵而至——因贫辍学,站柜台贴补家用,左腿因病残疾……然而,各种挫折和困难都没有使华罗庚屈服,反而激发他奋发向上,逆境成才。

    (2)有同学说:“挫折和困难会给人们带来消极的情感体验,但华罗庚最终却获得了成功,可见体验消极情感未必是坏事。”请结合材料简要评析这一观点。

  • 20、林则徐幼时性情刚烈,脾气急躁。后来,他在父亲的教诲下,书写此牌匾(如图),并将其悬挂在书房、厅堂,时时警策自己。这启示我们(     )

    A、不应有愤怒情绪,要始终保持平和 B、应学会管理好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C、消极情绪均有害,要保持积极乐观 D、自然地表达情绪,脾气急无可厚非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